罕見疾病障礙

罕見疾病障礙

139 条评论:

David168 说...

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者
係指依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所稱之罕見疾病,且符合下列各等級標準者。


等級 障礙程度 備註

極重度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而無自我照顧能力,亦無自謀生活能力,需賴人長期養護者;或因罕見疾病,而智商未達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五個標準差,或成年後心理年齡未滿三歲之極重度智能不足者。  

重度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而無法獨立自我照顧,亦無自謀生活能力,需賴人長期養護者;或因罕見疾病,而智商界於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四個標準差至五個標準差(含)之間,或成年後心理年齡在三歲至未滿六歲之間之重度智能不足者。  

中度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而於他人監護指導下僅可部分自理簡單生活,於他人庇護下可從事非技術性的工作,但無獨立自謀生活能力者;或因罕見疾病,而智商界於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三個標準差至四個標準差(含)之間,或成年後心理年齡介於六歲至未滿九歲之間之中度智能不足者。  

輕度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心功能障礙而可部分獨立自理生活,及從事半技術性或簡單技術性工作者;或因罕見疾病,而智商界於該智力測驗的平均值以下二個標準差至三個標準差(含)之間,或成年後心理年齡介於九歲至未滿十二歲之間之輕度智能不足者。  

註:
智商鑑定若採用魏氏兒童或成人智力測驗時,智商範圍極重度為二十四以下,重度為二十五至三十九,中度為四十至五十四,輕度為五十五至六十九。
智商鑑定若採用比西智力量表時,智力範圍極重度為十九以下,重度為二十至三十五,中度為三十六至五十一,輕度為五十二至六十七。
若無法施測智力測驗時,可參考其他發展適應行為量表評估,或臨床綜合評量,以評估其等級。
障礙情形同時符合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三條第一項各款所定之障礙者,以較重等級為準。

David168 说...

罕見疾病名單
中華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五日
衛署保字第O九OOO一七九七四號公告新增。


序號 疾病名稱 中文翻譯(中文翻譯僅供參考)
O1 Urea cycle disorders 尿素循環代謝障礙
O2 Nitroacetylglutamate synthetase deficiency ,NAG synthetase deficiency 乙醯穀胺酸合成缺乏症
O3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缺乏症
43 Apert syndrome 愛伯特氏症
44 Cleidocranial dysplasia 鎖骨顱骨發育異常
45 DiGeorge's syndrome DiGeorge's症候群
46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47 Fucosidosis 岩藻糖代謝異常(儲積症)
48 PAH type PKU combine with Sucrase-isomaltase deficiency 典型苯酮尿症合併蔗糖同麥芽糖缺乏症

David168 说...

尿素循環代謝障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瓜氨酸血症是一種遺傳的障礙,使得血液內

積聚氨及其他有毒物質。瓜氨酸血症屬於一類遺傳病,稱為尿素循環代謝障礙。尿素循環是一連串的在肝臟內的化學反應,包括處理因身體使用蛋白質而產生過多的氮,製造尿素,並由腎臟排出體外。

瓜氨酸血症有兩種不同的種類,各自有著不同的徵狀,且由不同的基因突變所引起。兩個種類都是由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由於基因的突變,使得在尿素循環中的一些酶出現缺乏,而令血液內的瓜氨酸水準上升,所以此症被稱為瓜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

瓜氨酸血症1型
瓜氨酸血症1型(OMIM 215700),亦稱為典型瓜氨酸血症,一般在出生後數日便會發現。受影響的嬰兒在出生後表現正常,但當氨的水準在身體內不斷上升時,嬰兒會顯得缺乏力量(昏睡)、食慾不振、嘔吐、癲癇及失去知覺等。這些徵狀甚至可以是致命的。另一種較溫和及少見的瓜氨酸血症1型會在小孩或成人時期發生。有些人因基因突變所引致的瓜氨酸血症1型會完全沒有任何失調的徵狀。

瓜氨酸血症1型是最普遍的障礙,在全球每五萬七千的初生嬰兒中,約有一個會患上此症。此症的病因是精氨基琥珀酸合成基因的突變。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EC6.3.4.5)是負責尿素循環中的一個步驟。這個基因的突變會減弱此種霉的活動,從而使尿素循環瓦解,身體未能有效地處理過多的氮。過多的氮(以氨的形式),及其他在尿素循環中的副產物會積聚在血液內,引致以上瓜氨酸血症1型的病徵。

瓜氨酸血症2型

瓜氨酸血症2型(OMIM 605814及OMIM 603471)的病徵一般會在成年時出現,主要是影響神經系統。特徵包括有精神錯亂、異常的行徑(如帶有侵略性、過敏及過動)、癲癇及昏迷。這些徵狀亦是可以致命的,且是因某些藥物、感染及喝酒所引發。

瓜氨酸血症2型主要在日本發現,約每100,000至230,000的人口中就會有1人患上。在東亞及中東等地區亦有這個病癥的報告。基因SLC25A13的突變是引致瓜氨酸血症2型的主因。這個基因製造一種稱為檸檬素的蛋白質,主要負責控制某些分子進出線粒體。這些分子對尿素循環十分重要,亦會涉及製造蛋白質及核苷酸。SLC25A13的突變一般會阻止檸檬素的生成,從而阻礙尿素循環及蛋白質與核苷酸的生成。這會導致氨及其他有毒物質的水準上升,引發瓜氨酸血症2型的病徵。

在嬰兒時患有一種肝臟障礙,稱為新生兒肝內膽汁瘀積的人亦可能會患上瓜氨酸血症2型。這種障礙阻止身體內膽汁的流動,並阻礙身體正常地吸收某些營養物。在很多情況下,病徵會在一年內得到解決。但是在一些年日後,有些人亦會出現瓜氨酸血症2型的病徵。有研究顯示很多患有新生兒肝內膽汁瘀積的嬰兒,須患有瓜氨酸血症2型的成年人一樣,有著SLC25A13基因的突變。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1
疾病類別: 苯酮尿症 Phenylketouria(PKU)
疾病名稱: 苯酮尿症 Phenylketouria(PKU)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生化原理:

  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為人體的必須胺基酸,其主要的代謝反應為苯丙胺酸(PHE)經氧、苯丙胺酸羥化脢(PAH)、和BH4輔脢的物質作用而羥化成酪胺酸(Tyrosine)。苯丙胺酸羥化脢(PAH)只存於肝臟中,是參與苯丙胺酸羥化反應的主要酵素,若此酵素功能缺乏,使得此代謝路徑上發生缺陷,將導致苯丙胺酸無法轉換成酪胺酸,而在體內大量堆積,進而產生許多有毒的代謝產物(如尿中出現大量的phenylpyruvate、phenylacetate、phenyllactate,使尿液和身體會出現腐臭味),病人若不早期治療及嚴格的控制血中苯丙胺酸之濃度於治療範圍內,將會造成腦部傷害及嚴重的智力障礙。

遺傳機制與產前診斷:

  典型苯酮尿症(PAH缺乏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父母各帶一個有缺陷的基因,但沒有臨床症狀者),病患必須同時帶有兩個缺陷基因(由父母各得到一個)才會發病,故只要父母均為帶原者,則配對下生下一胎為苯酮尿症病患的機率均高達四分之一,患者罹患的機率並無性別之分。
  目前PAH羥化脢的基因已被定序出來,運用分子生物學(基因突變的分析)方法,對於上一胎為苯酮尿症的父母及病患,進行其缺陷基因的檢測,找出並確認基因突變點後,再於母親產前(懷孕16週後)進行羊膜穿刺抽取胎兒羊水細胞,進行DNA的偵測分析,將可有效進行產前診斷,得知胎兒是否為患者。

發生率:

  典型苯酮尿症的發生率由愛爾蘭人的四、五千分之一,到日本的十萬分之一,各人種出入很大;據文獻報告,一般白人的發生率平均在一、二萬分之一,有很大的地區和種族上的差異。目前台灣地區的發生率約為四萬分之一。

確認診斷:

(一)建立正確的早期診斷:新生兒篩檢
  在臨床上,由於出生嬰兒多無症狀,約在出生三、四個月後,堆積過高的血中苯丙胺酸代謝有毒產物才慢慢出現症狀,卻已往往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故如何在發病前獲得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新生兒篩檢是早期發現的最好方法。於新生兒出生四十八小時餵奶滿二十四小時後,從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測定濾紙血片檢體中苯丙胺酸之含量,當濃度高於2mg/dLblood時應進一步複查,而苯丙胺酸濃度若有持續上升之現象,(高於4mg/dLblood)即應進行確認診斷。
(二)確認及鑑別診斷的項目:
1、接受經有專科訓練之小兒科醫師的臨床評估。
2、實驗室的確認方法為分: 
  
抽血做血液胺基酸分析,以偵測血中苯丙胺酸及酪胺酸濃度
  
尿液有機酸氣相層析質譜分析(GC/Mass)
  
尿液高效液相層析定量新喋呤(Neopterin)和生物喋呤(Biopterin) ,並計算出 %B = B / N + B X 100%
  
測定紅血球DHPR活性定量
  
當血中PHE>10mg/dl,即可進行BH4輔脢的負荷試驗(BH4 loading test)。空腹給予BH4 7.5mg/kg~20mg/kg,30分鐘後餵食一般奶粉,於2hr、4hr、8hr、24hr、48hr分別測定血中苯丙胺酸濃度及收集尿液分析Pterins的濃度,若PHE值在BH4服用後4-6小時即恢復正常值PHE<2mg/dl,為對BH4有反應型,若完全沒有降低則為BH4沒反應型。
  
若 %B正常;BH4輔脢的負荷試驗為沒反應;DHPR活性定量正常,則屬於PAH苯胺酸羥化脢缺乏型。此型亦可依血中PHE濃度高低得知病患肝臟酵素缺乏的程度,若PHE>20mg/dl則多半肝臟中酵素濃度<3%;若PHE在12-20mg/dl間,則表示肝臟仍有殘存的酵素活性。

臨床症狀:

  苯丙胺酸若大量堆積在體內,在經人體代謝後產生許多苯丙胺酸相關的代謝產物,會造成病人的腦部傷害,若不早期治療將會產生嚴重的智力障礙。因為此病對腦部所造成的傷害是漸進性的,所以出生的嬰兒多無症狀,約在3-4個月後症狀才會慢慢的出現。其症狀有嘔吐、皮膚毛髮顏色變淡、濕疹、生長發育遲緩、尿液和體汗有霉臭味、抽慉、顫抖等異常的動作。若等到此時才開始治療,往往腦部神經已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了。

治療及癒後:

(一)限制苯丙胺酸之飲食控制:
  治療最好在出生兩週內開始,最遲也不可超過二個月大,以免對智力造成傷害。應限制苯丙胺酸的攝食(食物中含苯丙胺酸過多的食物:蛋、肉、魚、豆,甚至米、麵之攝取量皆需嚴格限制),最好控制血中PHE在2-6mg/dl的範圍,嚴格的飲食控制至少到6歲前(學齡前),然後可視情況放鬆控制。但建議血中PHE含量應隨時保持在10mg/dl以下,否則易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苯丙胺酸(PHE)為人體之必須胺基酸,對典型苯酮尿症病人而言,其攝取不可太多,亦不能不足。故為補充其他人體所需的必需胺基酸,病患仍需補充一種不含苯丙胺酸之特殊奶粉,以維持身體的成長與運作,而針對此病國外已販售許多低蛋白食品,可供該類病人有更多樣的食物選擇,以改善生活品質。

(二)治療原則
 1、 針對患者給予限制苯丙胺酸之飲食控制,使血中PHE維持在2-6mg/dl的範 圍,此必須有營養師的參與,除了考慮血中苯丙胺酸的進食量外,也必須考慮
 2、PHE在2-8mg/dl者,則暫時不需接受飲食治療,但仍需長期密切的追蹤其血中苯丙胺酸濃度及生長發育情形。
 3、 正常國人與PKU患者每日營養建議攝取量之比較

年齡 正常人 苯酮尿症患者
熱量
(Kcal/kg) 蛋白質
(gm/kg) 熱量
(Kcal/kg) 蛋白質
(gm/kg) 苯胺酸
(gm/kg) 酪胺酸
(gm/kg)
0-3Mo 115 2.4 120 3.5-3.0 25-70 300-350
3-6Mo 100 2.2 120 3.5-3.0 20-45 300-350
6-9Mo 95 2.0 110 3.0-2.5 13-35 250-300
9-12Mo 100 1.8 105 3.0-2.5 10-35 250-300

(三)建立理想血中PHE控制的目標


年齡 0-10歲 >10歲 生育期
男 PHE:2-6mg/dl PHE:2-8mg/dl
女 PHE:2-6mg/dl PHE:2-8g/dl PHE:2-4mg/dl

(四)定期監測血液中苯丙胺酸濃度,建議一歲以前每一週測一次,一至三歲每二週測一次,三歲以上穩定控制者可每一個月測一次,並於每三個月監測其營養狀況及生長發育狀況。六個月大即可施測發展評估測驗,針對若有發展遲緩之方面進行早期療育與復健。
(五)在臨床上這類病人必需終生飲食控制,早年針對許多控制到六歲後便放鬆治療控制的病人,後來證實往往易發生情緒不穩定及身心失調的症狀。而針對反抗時期的青少年,若因從眾心理而放棄飲食治療,則會造成許多行為上的偏差、暴躁等現象。尤其生育期之女性苯酮尿症患者,更應嚴格控制其血中PHE濃度,以免指數過高而生出先天性畸形兒。故控制的愈嚴格,追蹤愈密集,病患發展的狀況愈良好。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2
疾病類別: 高胱胺酸血症 Homocystinuria
疾病名稱: 高胱胺酸血症 Homocystinur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生化原理:

  人體攝食之蛋白質含有0.3% 到5% 的甲硫胺酸(methionine),部分食物中的甲硫胺酸作為我們身體蛋白質的合成,而大部分的甲硫胺酸則是經硫化作用(MAT)行成S-adenosylmethionine,最後再轉成高半胱胺酸(homocysteine),一旦形成homocysteine 有四種方式將它代謝: 有兩種方式是在甲基化過程形成甲硫胺酸(MET),第三種是氧化形成高胱胺酸(homocystine),第四種則是藉CBS酵素代謝成半胱胺酸(cysteine)。
  大部分罹患高胱胺酸尿症的最多原因在於CBS酵素 (含硫胺基酸代謝路徑中的胱硫醚合成脢(cystathionine-β-synthase 簡稱CBS)之功能缺乏,造成代謝合成過程中發生機障,在體內堆積高胱胺酸、甲硫胺酸,和多種高半胱胺酸的有毒代謝產物,而導致對身體的傷害。

遺傳機制:

  高胱胺酸尿症(CBS缺乏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配對下罹患該病之機率為四分之一,患者機率並無性別之分。

發生率:

  歐美約二十萬分之一,而台灣的發生率極低,估計約為五十萬分之一或更少。

確認診斷:

(一)新生兒篩檢方法是測定濾紙血片檢體中甲硫胺酸的含量,當濃度高於1mg/dLblood時應進一步複查,甲硫胺酸濃度若有持續上升之現象,即應進行確認診斷。
(二)確認診斷除了小兒專科醫師的臨床評估之外,實驗室的確認方法為分析血液及尿液中相關胺基酸的含量(其血中高胱胺酸濃度會升高。尿中並出現高胱胺酸),或直接測定表皮細胞中CBS的活性。

臨床症狀:

  智能不足、眼球水晶體的異位、心臟血管疾病、血管栓塞、骨質疏鬆症、瘦長的骨骼(畸形)、、等臨床症狀

治療及癒後:

(一)對維生素B6有反應者: 



維生素B6為CBS酵素之輔脢,對於CBS酵素輕微缺乏者,補充適量維生素B6可使其發揮功能,以降低血中的甲硫胺酸及尿中的高胱胺酸濃度,在CBS酵素的異常中有13% 對Vit B6 有效。

嘗試給予維生素B6治療,在新生兒及小小孩在以低甲硫胺酸飲食限制之前,應該嘗試每天給予25 到 100 mg 維生素B6,持續四週。而在大小孩與大人則每天給予1g。然一旦血液中的甲硫胺酸和高胱胺酸降低時,則要逐漸降低維生素B6 服用的量,因長期服用過量會造成週邊神經的問題。

通常以口服維生素B6合併維生素B12;甜菜鹼(Betaine)之補充對降低飯後血液中高胱胺酸濃度也有幫助;如果因甲基化過程中葉酸(folate)消耗過多也需補充葉酸 (folic acid)。

(二)對維生素B6 沒有反應者:
  若患者服用維生素B6之劑量加到1000mg/day時仍無反應時,應開始以低甲硫胺酸飲食進行飲食控制治療,以維持血液中甲硫胺酸適合濃度;食用低甲硫胺酸之特殊奶粉以補充身體必須胺基酸,以維持正常的生長及生理功能。再者需補充胱胺酸(L-cysteine)及甜菜鹼(Betaine)。

(三) 建立營養供給的目標
 1.血液中MET濃度
  維持飯後2到4小時血液中MET濃度在18到45 μmol/l
 2.血液中CYS濃度
  維持飯後2到4小時血液中CYS濃度在25到50 μmol/l
 3.血液中homocystine濃度
  維持血液中homocystine濃度在零或少量
 4.成長,發展及營養
  使小孩有正常的成長,長大後維持適當的身高維持正常營養供給
 5.其他
  預防血栓栓塞疾病,腸胃病,出血傾向及胰臟炎

(四) 正常國人與HCU患者每日能量及蛋白質建議攝取量之比較

年齡 正常人 高胱胺酸尿症患者
熱量
(Kcal/kg) 蛋白質
(gm/kg) 熱量
(Kcal/kg)
蛋白質
(gm/kg) Met.
(gm/kg) Cysteine
(gm/kg)
0-3Mo 115 2.4 120 3.5-3.0 15-30 300
3-6Mo 100 2.2 120 3.5-3.0 10-25 250
6-9Mo 95 2.0 110 3.0-2.5 10-25 200
9-12Mo 100 1.8 105 3.0-2.5 10-20 200

(五)定期監測血液中的甲硫胺酸及尿中高胱胺酸的濃度,並會診眼科和心臟血管科,以了解控制之療效。

(六)建議對營養之評估



測血中Met, Cyst及homocystine一個禮拜兩次直到血中濃度到達穩定,隨後每週測一次血中濃度直到六個月大,之後每個月測一次。如果Met測不到時,增加每日攝取之Met 20mg,七天後再測。如果Met> 45μmol減少每日攝取Met的5-10%,七天後再測。

蛋白質的評估:albumin, transthyretin(或transferrin),一歲前每三個月一次,一歲後每六月個一次。

鐵的評估: Ferritin, CBC:一歲前每三個月一次,一歲後每六月個一次。

葉酸之評估:維持紅血球葉酸濃度≧200mg/ml,一歲年每三個月一次,一歲後每半年一次。

(七)一般來說,若為飲食控制型的個案,預後並不是很理想。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智能方面尚佳,然眼睛的病變則難以避免,控制的愈嚴謹,則後遺症的程度也愈輕。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3
疾病類別: 遺傳性高酪胺酸血症 Hereditary tyrosinemia
疾病名稱: 遺傳性高酪胺酸血症 Hereditary tyrosi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酪胺酸(Tyrosine)是人體一種非必須胺基酸,主要來自於飲食攝入及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代謝。造成血漿中酪胺酸升高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數種疾病,包括:新生兒的暫時性酪胺酸血症(Transient tyrosinemia of the newborn,TTN)、遺傳性酪胺酸血症第一型(Hereditary tyrosinemia I)、酪胺酸血症第二型(tyrosinemia II;又稱為Richner-Hanhart syndrome)、酪胺酸血症第三型(tyrosinemia III)。新生兒的暫時性酪胺酸血症是由於代謝酪胺酸的酵素尚未成熟所致,多半發生在早產兒身上,會隨著酵素的成熟而獲得改善,不會有後遺症。酪胺酸血症第一型與第二型在臨床上完全不同,第一型的患者主要有肝腎方面的病變;第二型的患者會有腳趾、手掌、腳底過度角質化的情況,也會有智力問題。

  酪胺酸血症第一型主要是因為延胡索醯乙醯乙酸水解酵素(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yase, FAH)的缺乏所造成。FAH的缺乏使得酪胺酸的代謝受到阻礙,導致延胡索醯乙醯乙酸(fumarylacetoacetate)的堆積,無法轉變成延胡索酸(fumarate)和乙醯乙酸(acetoacetate)。大量累積的延胡索醯乙醯乙酸轉變成琥珀醯丙酮(succinylacetone;SA),存在於病患的血漿及尿液中。累積的SA造成肝臟傷害;也會抑制omega-aminolevulinic acid(omega-ALA) hydrolase的作用,而導致類似急性紫質症(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之神經症狀。


遺傳模式



  目前已知FAH基因位於人體第15對染色體的長臂上(15q23-q25),屬於自體隱性遺傳。對病患肝細胞的DNA序列進行定序分析顯示,有34個基因突變點與FAH的缺乏有關。酪胺酸血症在美洲與歐洲的發生率為十萬分之一至十二萬分之一。加拿大魁北克省及挪威、芬蘭的發生率更高,魁北克最高的發生率為一千八百四十六分之一,挪威及芬蘭為六萬分之一。




症狀



  急性酪胺酸血症:

    這種情況的嬰兒會有一種進行快速且猛爆性的病程,若不及時治療,患者將會迅速死亡。通常在出生後幾週至6個月大的時候發作,患者常有食慾不振、嘔吐、腹瀉、腹脹及低血糖黃疸及腹水等病徵,身上有類似甘藍菜的味道;並會造成生長遲緩、焦慮不安、發燒及肝腫大的現象,同時會有黑便、吐血、血尿和淤血等溶血的表現,接著會造成腎小管功能失調(renal tubular dysfunction),次發性佝僂症(rickets)、肝脾腫大等症狀。有些病患會有神經方面的疾病及低張力的現象。這些神經方面的疾病可能伴隨著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有時會有類似急性間歇性?咯紫質沉積症(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之症狀發生、神經末梢病變所造成的肌肉無力症和高血壓。隨著病情的加劇,黃疸、水腫、腹部積水、嗜睡、昏迷、肝衰竭、甚至死亡等現象都會發生。

  慢性酪胺酸血症:

    症狀與急性酪胺酸血症相仿,症狀與發病時間較晚,大多數患者在一歲之後才發病。佝僂症、肝腎障礙、高血壓、神經系統障礙為臨床症狀,通常可能於10歲左右發現肝癌。



診斷


  產前檢查:

    如已知前一胎或父母雙方酪胺酸血症的基因突變點,可抽孕婦的羊水細胞,進行基因突變點的分析。亦可檢測羊水中SA的濃度,看是否過高。

    採取孕婦的絨毛膜或羊水細胞,加以增殖培養。待收取一定數量的細胞後,測量細胞內FAH的活性,看是否有FAH缺乏的現象。

  血液檢測:

    目前最具公信力的酪胺酸血症檢驗法是定量血液及尿液中的SA及其前趨物的濃度。這個方式雖然敏銳,但仍有少部分病患的SA濃度偏低,此時,就要以檢測培養細胞的FAH活性來作為診斷的輔助。受到基因多變性的影響,一個健康個體的培養細胞也可能出現FAH低活性的現象。同樣地,患者的肝臟檢體也可能因為細胞培養時出現基因回復(reversed)的情形,以致於獲得了高活性FAH的假象。因此,FAH酵素活性檢測法僅能作為診斷時的參考,而不能作為診斷的唯一憑據。





治療


  飲食控制:

    採用低蛋白飲食及搭配無苯丙胺酸和酪胺酸的特殊奶粉,以限制這兩個胺基酸的攝取量,使其量足夠提供身體正常生長所需。藉由飲食控制,因腎小管功能障礙所產生的病徵,幾乎可以完全回覆正常。但肝臟的疾病與惡性瘤的產生則無法藉此來獲得治療與預防,因此當肝臟嚴重受損或腫瘤產生時,仍須靠其他如肝臟移植等方式來改善病況。



  肝臟移植:

    當移植的肝臟發揮功能,病患的酵素缺失現象就會獲得改善,長久的效果比單純以飲食控制來得好。肝臟移植之後可以正常的飲食,不需要特別限制。不過患者尿液中仍檢測的出SA,認為是腎臟所引起的。肝臟移植後對於腎臟的長時間預後情況仍不清楚。



  NTBC治療:

    2-(2-nitro-4-trifluoromethylbenzoyl)-1,3-cyclohexanedione(NTBC)可以阻止ρ-羥基苯丙酮酸(ρ-hydroxyphenylpyruvate)轉變成黑尿酸(homogentisate),減少SA的產生。研究顯示NTBC可以改善臨床症狀及生化上的異常。由於酪胺酸的濃度會因為NTBC的使用而增加,因此,飲食的控制仍是必須的。

    長時期使用NTBC的相關研究已經被提出討論,特別是NTBC與肝癌發生率間的關聯性,目前尚無定論。愈早使用NTBC,則嚴重的異常就愈不易出現。到目前為止,NTBC尚無任何副作用的報導。



  支持性治療:

    對於急性發病的病患而言,支持性的處理是必要的。病患通常缺乏鉀離子與磷酸鹽,因此,需要適時適量的補充。此外,凝血因子、鈣離子、白蛋白、磷酸鹽、電解質和酸鹼的平衡都需要受到嚴密的監控與矯正。當病患處於急性發作的情況下,酪胺酸與苯丙胺酸的攝取量就必須盡量降低到最少。增加維他命D可用來治療佝僂症;病患如有感染,需要馬上控制感染並加以處理。




參考資料:



  1)www.meadjohnson.com : Tyrosinemia.

  2)www.meadjohnson.com : Hereditary Tyrosinemia.

  3)www.emedicine.com : Tyrosinemia.

  4)The Ross Metabolic Formula System Nutrition Support Protocols 3rd Edition. Tyrosinemia Type Ia and Ib.50-65.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鍾尹楨、謝佳君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4
疾病類別: 高甲硫胺酸血症 Hypermethioninemia(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 deficiency ,MET)
疾病名稱: 高甲硫胺酸血症 Hypermethioninemia(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 deficiency ,MET)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生化原理:

  人體攝食之蛋白質含有0.3% 到5% 的甲硫胺酸(methionine),部分食物中的甲硫胺酸作為我們身體蛋白質的合成,而大部分的甲硫胺酸則是經硫化作用(MAT)行成S-adenosylmethionine, 如果MAT酵素功能缺乏,則會造成上游的甲硫胺酸堆積,造成高甲硫胺酸血症。其臨床上大部分的病人的MAT酵素還有些許殘餘的功能,多屬於良性,大多臨床上並沒有症狀,(最多如輕微者呼吸有硫氣味);但亦有文獻報告少數的MAT完全缺乏者,則會發展出腦部脫髓鞘的病變。而嚴重會導致智能遲緩(mental retardation)的情況產生。


遺傳機制:

  高甲硫胺酸血症(MAT酵素缺乏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配對下罹患該病之機率為四分之一,患者機率並無性別之分。

確認診斷:

    (一)新生兒篩檢方法是測定濾紙血片檢體中甲硫胺酸的含量,當濃度高於1mg/dLblood時應進一步複查,甲硫胺酸濃度若有持續上升之現象,即應進行確認診斷。而此病與高胱胺酸尿症之最主要區分,在於偵測高甲硫胺酸血症患者之血中高胱胺酸濃度並無升高,尿中亦不會出現高胱胺酸。

    (二)確認診斷除了小兒專科醫師的臨床評估之外,實驗室的確認方法為分析血液中相關胺基酸的含量。

治療及癒後:


  以低甲硫胺酸飲食進行飲食控制治療,以維持血液中的甲硫胺酸能控制在適合的濃度,並定期監測血液中的甲硫胺酸的濃度,以了解飲食控制的療效。

  雖然台灣目前所篩檢出的病患多屬於良性,但仍建議要將甲硫胺酸控制於理想的濃度;理想的血液中MET濃度應維持飯後2到4小時血液中MET濃度在18到45 μmol/l。




轉載自國建局螢火蟲e學園http://health99.doh.gov.tw/rare_dis/

台北榮總牛道明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林秀玲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5
疾病類別: 楓糖尿症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MSUD)
疾病名稱: 楓糖尿症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MSUD)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當我們抱著嬰兒時,多少會聞到他們身上散發的「乳臭味」,但若小寶寶身體異味濃重或氣味特殊,那就有可能罹患胺基酸代謝異常的疾病。像苯酮尿症患者會有霉味、異戊酸血症患者會有臭腳丫的味道,而楓糖尿症(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簡稱MSUD)患者的體液和尿液則會有楓樹糖漿的甜味。



  楓糖尿症是特殊支鏈胺基酸代謝異常的罕見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發生率為幾十萬分之一,在台灣原住民病患約佔半數。楓糖尿症是因體內缺少支鏈甲型酮酸脫氫?素(branched-chain α-keto acid dehydrogenase),使得支鏈胺基酸(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的代謝無法進行去羧基反應(decarboxylation),因而這三個支鏈胺基酸堆積在體內產生毒性,對腦細胞造成傷害,同時也產生了特殊的體味。



  通常罹患此症的嬰兒,在開始餵食後數天至一周內,會逐漸出現嘔吐、嗜睡、食慾減低、呼吸急促、黃疸、抽搐等現象,身上散發焦糖體味或尿味,嚴重者會意識不清、昏迷甚至死亡。診斷上藉由分析血液胺基酸的濃度,可發現典型病患的纈氨酸、白胺酸、異白胺基酸及異白胺基酸的異構物(alloisoleucine)的數值很高,以及丙胺酸(alanine)濃度很低。此症依病患的臨床表現及生化反應可分為五型:典型的楓糖尿症(classic type)、間歇型(intermittent type)、中間型(intermediate type)、維生素B1反應型(thiamine-responsive type)及E3 缺乏型(E3 deficient type)。



  治療方面,急性救治先求穩定患者的心跳、呼吸、體溫及血壓等生命徵象,再應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移除體內堆積的有毒物質。再者,必須維持電解質和血糖的穩定,矯正代謝性酸中毒,以維持血液中適當的酸鹼值,給予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及適當的脂質以避免異化作用,有些對大量的維生素B1有反應的病童也可嘗試給予此項治療。在長期治療方面,則是利用特殊奶粉適當管制病患對這三種分支鏈胺基酸的攝取。不過支鏈胺基酸是必需胺基酸,身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靠外界適量的補充,所以要調整一般嬰兒奶粉與特殊奶粉的比例,以兼顧必需胺基酸的來源恰足以供應病童生長,但又不能過高而造成毒性;因此,治療初期病童要經常抽血以偵測血液中胺基的酸濃度。至於已經傷害到中樞神經系統的病童,除了仍應接受特殊的藥物及奶品治療外,尚需要及早接受早期療育及復健治療。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十四)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6
疾病類別: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 Nonketotic hyperglycinemia
疾病名稱: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 Nonketotic hyperglyci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簡介

  高甘胺酸血症是指體液的甘胺酸(glycine)濃度過高的疾病,高甘胺酸有二種:非酮性及酮性。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致病主要機轉是因為甘胺酸分裂系統(glycine cleavage system,GCS)之缺損所造成的甘胺酸退化。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是一種在新生兒期就會發生且有很嚴重的生化代謝異常。另一種酮性高甘胺酸血症(ketotic hyperglycinemia)最致命的症狀則是酮酸中毒,主要是由於有機酸症而致酮酸中毒及高甘胺酸血症,而這類疾病也通常是發生在生命早期。


臨床症狀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以臨床的表徵可分為兩型:新生兒型(neonatal type)及晚發病型(late-onset type)。

  較常見的是新生兒型,大部分這類型的個案在出生時很正常,但不久後,通常很少超過48小時,神經症狀就會出現且迅速惡化例如肌肉低張力(muscle hypotonic)、摩洛試驗低反應(depressed Moro response)、癲癇(seizure)、窒息(apnea attack)、嗜睡(lethargy)或昏迷(coma)。大部分的個案會在幾星期內死亡,過了這段時間仍存活者則有嚴重心智運動發展遲緩的現象。除此之外,也有可能發作各類型的抽筋,從肌陣攣性癲癇至大發作性的癲癇等都可能發生,還有打嗝的情形也很常見。新生兒期會有很明顯的肌肉低張力,之後會逐漸變成肌肉僵直。

  晚發病型的個案在新生兒時期不會有異常症狀,之後則會慢慢發展出各種不同程度之神經性症狀,其發病年齡範圍可從嬰兒到青春期。




新陳代謝退化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的缺損是在甘胺酸分裂系統(GCS),甘胺酸分裂系統是一個多酵素系統由四種蛋白質組合而成的:P蛋白質(a pyridosal phosphate-dependant glycine decarboxylase)、H蛋白質(a lipoic acid-containing protein)、T蛋白質(a tetrahydrofolate-requiring enzyme)、及L-蛋白質(lipoamide dehydrogenase)。在30位新生兒型病人肝臟中所測得的甘胺酸活性均為無或非常低,而在晚發病型個案則只能測到殘餘活性,所以從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來看也似乎與甘胺酸分裂系統缺損程度有關。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個案腦部的甘胺酸濃度比酮性高甘胺酸血症個案高;且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個案腦部的甘胺酸分裂系統活性是測不到而酮性高甘胺酸血症個案腦部之甘胺酸分裂系統活性則呈現正常。


  大部分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病人是屬於 P蛋白質有缺損,少部分為T蛋白質缺損。從7位病患的腦部及肝臟解剖的分析得知,腦部及肝臟中甘胺酸分裂系統中的蛋白質是被相同的基因所控制。

  最近很多研究觀察對甘胺酸和腦部興奮毒劑之間的關聯有些新的看法。從前甘胺酸一直被視為一種神經傳導抑制物,但現在卻發現其同時有一些神經興奮作用,且濃度太高的甘胺酸會對發育中的腦部造成損害。

診斷檢查


  當嬰兒發生癲癇、肌肉低張力、及嗜睡時,而這些症狀卻不是來自於感染、創傷、缺氧、或其它常見的小兒科問題,此時應強烈懷疑病人是否患有先天代謝疾病。此時應分析病人血中氨基酸及尿中有機酸,當發現血中甘胺酸異常上升時,便要考慮此病的可能性,此病需和酮性高甘胺酸血症做一區分。一般此病會有正常的血液酸鹼度及正常的有機酸檢查結果 (可由氣體層相分析儀檢查尿液來確定)。其次可比較腦髓液及血漿中甘胺酸的濃度,其比值如下:



   1.腦脊髓液之甘胺酸:血漿之甘胺酸>0.09=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



   2.腦脊髓液之甘胺酸:血漿之甘胺酸<0.09且>0.04=正常



   3.腦脊髓液中甘胺酸:血漿中甘胺酸<0.04=酮性高甘胺酸血症。



  因為甘胺酸分裂系統是存在於肝臟、腎臟、及腦,所以肝臟解剖有助於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的酵素診斷。



產前遺傳診斷


  因為目前對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並無有效之治療方法,所以產前遺傳診斷是相當需要的。培養的羊水細胞中無甘胺酸分裂系統之活性,所以不適用於產前遺傳診斷,不過甘胺酸分解系統存在於胎盤的絨毛中,因此絨毛膜採樣適用於做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之產前遺傳診斷。此外,若家人的基因突變點已被確定者,則基因(DNA)的診斷是可行的。



治療與臨床進展


  為了降低患者甘胺酸的濃度,臨床的報告上曾運用過不少的治療方法包括限制蛋白質飲食,這種飲食是不含甘胺酸和其前質絲胺酸(serine);用苯甲酸鹽(Benzoate)結合甘胺酸成為馬尿酸而由腎臟排出;注射ursodeoxycholic acid來連結甘胺酸由膽汁排泄出來。這些治療均能有效降低血漿中的甘胺酸濃度卻不能有效降低腦脊髓液中的甘胺酸濃度,而且也無法有效改善臨床症狀。而使用鎮定劑(例如Valium),甲硫胺酸(methionine)、解毒劑(Leucovorin)、或利膽劑(Choline)等藥物、則只能輕微地改善臨床症狀或甚至完全沒有反應。

  最近也有報告指出嘗試另一種治療方式,根據甘胺酸是神經興奮毒劑的假說而使用NMDA之拮抗劑(如Ketamine氯安酮)或阻斷劑(如Dextromethorphan )。有報導指出讓一位7個月大患有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的嬰兒每天口服非巴比妥類的全身麻醉劑例如氯安酮(Ketamine),每天每公斤體重8公克的ketamine分四次服用,可改善部分的神經症狀及腦波。Hamosh et al 曾合用鎮咳劑(dextromethorphan)、及NMDA管道(NMDA channel)的阻斷劑和高劑量的安息香酸鈉(sodium benzoate)治療HKH之個案,並將此種治療進行一年後的結果發表出來。此個案的安息香酸鈉(sodium benzoate)的起始治療劑量為每天每公斤500毫克(500mg/kg/day),從出生後第五天便開始服用,到第8天時劑量則提高至每天每公斤750毫克。第12天則加入了鎮咳劑,鎮咳劑(dextromethorphan)的起始治療劑量則為每天每公斤7.5毫克(7.5mg/kg/day)。個案於長到12個月大時除了發育係數值(developmental quotient)為60較遲緩之外,其身體檢查及成長均呈現正常。從這份報告可發現早期使用NMDA受體(NMDA receptor)的拮抗劑或阻斷劑可能有助於改善NKH病患的腦部損傷。

遺傳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下一胎的再發生機率是25%。其盛行率還未確知。在芬蘭北部,估計其盛行率大約為每1萬2千人中有1位(1:12,000)。在台灣盛行率不明,只有少數個案被發現。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7
疾病類別: 胱胺酸症 Cystinosis
疾病名稱: 胱胺酸症 Cystin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一、生化原理

  胱胺酸症是一種溶?體貯積症,起因於胱胺基無法被攜帶通過溶小體膜,所以胱胺酸堆積在溶小體而造成很多器官的細胞功能不良,最嚴重的是腎臟的受損。可分為三型:1.腎病變型(或幼兒型);2.中間型(或少年發病型);3.良性型(或成人型)。其中以腎病變型(幼兒型)是最常見的型。

新陳代謝失常


  造成胱胺酸的溶小體貯積於腎臟、骨髓、結膜、甲狀腺、肌肉、脈絡叢、腦質、及淋巴結的主要成因仍未知,多數對胱胺酸分解的酵素缺損之研究還是沒有結論。不過,和正常的溶小體比較仍可看出胱胺酸性溶小體將胱胺酸移出溶小體的能力明顯減低。這樣異常可能和負責攜帶輸送胱胺酸通過溶小體膜的蛋白質原子的缺損有關。為什麼胱胺酸貯積會導致細胞失去功能的原因目前仍無解答,不過最近的體外(in vitro)實驗則指出近端腎小管細胞的胱胺酸貯積會造成三燐酸腺甘酸(ATP)的缺乏。

二、遺傳模式:

  腎病變性胱胺酸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青少年型及成人型也是相同的遺傳模式。

三、診斷方法

  胱胺酸的診斷可檢查白血球內的游離胱胺酸濃度來確立,合併神經病變之胱胺酸症病人的白血球之胱胺酸濃度約為正常人的50~100倍。運用蛋白質結合技術檢查多形核白血球細胞中的cystine之濃度是非常敏感,甚至也能檢測出異合子基因的帶因者(heterozygous carriers)。這種檢驗技術也可用於纖維組織、結膜組織、及肌肉等細胞,所以於懷孕期的前三個月可從皮膚、羊水細胞、或絨毛膜所培養的纖維組織細胞提供胱胺酸症的產前遺傳診斷。

四、臨床表徵

幼兒型胱胺酸症


*第一期


  通常在出生後3~6個月是無症狀,而在一歲前會出現臨床症狀。這些症狀有:厭食、嘔吐、多尿、及養不大。如果未及時診斷出,沒有補充維生素D,在18個月大時會呈現佝僂症。如果尿中同時發現葡萄糖及蛋白質,即需懷疑病人是否罹患胱胺酸症。當疾病的症狀出現時,通常在初診時會完全表現范可尼氏症候群(Franconi’s syndrome)的症狀。這症候群的症狀包含:正常血糖值的尿糖(normoglycemic glycosuria)、胺基酸尿(generalized aminoaciduria)、有β2微蛋白及溶?體大量分泌的腎小管尿蛋白(tubular proteinuria)、合併低磷酸鹽血症的磷酸尿(phosphaturia with hypophosphatemia)、及因大量流失的鉀及重碳酸鈉而導致低血鉀、低血鈉和酸中毒。也常合併大量的高鈣尿和血液尿素過少。肉毒鹹(Carnitine)會從腎小管流失而致肉毒鹹(Carnitine)不足,且同時可併發嚴重地尿液濃縮異常而導致多尿,每天約可排出2~5公升的尿。胱胺酸症病患尿液的典型特徵為:白色、混濁具特殊味道,這種味道可能是因胺基酸尿而來。

  生物學症狀和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缺損有關,而導致嚴重地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威脅生命。發燒也常發生,其原因可能是脫水而來。會發生結石的個案則較少,結石主要是和尿液中過度排除尿酸鹽、鈣、和有機酸有關。患胱胺酸症的白人小孩的頭髮會呈現金黃色而皮膚則比較難曬黑。

  胱胺酸症的最主要受侵犯的部位是眼睛,剛開始是畏光,通常是在2~3歲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畏光的症狀,眼科的分束光及顯微鏡檢查可看到胱胺酸結晶體貯積,同時合併視網膜病變的眼底異常等。

*末期腎衰竭(ESRF)


  末期腎衰竭症狀是出現嚴重的生長不良及腎絲球過濾率的逐漸減少,而腎臟於6~12歲時會腎衰竭。用半胱胺(cystiamine)治療則可延緩腎衰竭的發生,如果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即開始治療其效果更佳,同時也有助於提高生長速度。這樣的治療在腎絲球過濾率減低的腎衰竭過程中,也可增加尿液排泄增加及范可尼氏症候群之改善。在末期腎衰竭期間,會發展出嚴重的腎高血壓,病患也可能在進行血液透析時,會反覆出現流鼻血現象。腎臟移植後,即使是胱胺酸結晶體沈積在移植物上,仍不會產生范可尼氏症候群,移植後病人出現腎小管性症狀則多源於排斥作用。

*晚期症狀


  隨著腎臟替代治療和移植而發現腎臟以外的器官仍會持續貯積胱胺酸,所以了解胱胺酸除了侵犯腎臟之外,也會侵犯眼睛、甲狀腺、肝臟、脾臟、胰臟、肌肉及中樞神經系統。

*晚期眼睛合併症


  眼睛合併症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角膜沉澱物逐漸貯積在所有病人的角膜基質和虹膜基質以及前水晶體的表面,此外有一些人的視網膜也會貯積沉澱物。畏光、流淚、及眼瞼內翻可能會導致視力障礙,這些症狀可能起因於角膜的表皮組織細胞糜爛而最終導致角膜病變。腎臟移植可改善畏光。視力會漸漸減退,某些年輕即發生眼睛症狀的病人甚至會失明。

*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包括甲狀腺低下、腦下垂體性腺功能及胰島素分泌失調。



甲狀腺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異常通常在8~12歲時發生,但有些人甚至到20歲以後也不會甲狀腺機能低下,此時臨床表徵不明顯,因此要有系統的檢查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機能低下也可能是造成生長遲緩部份原因。

腦下垂體性腺功能:在男性的胱胺酸症病人常有低血漿睪固酮及高刺激卵泡素/黃體化激素(FSH/LH),他們可能會因此而使第二性徵的發展受到阻撓。女性的性腺功能似乎是正常。

內分泌性胰臟:某些胱胺酸症的病人於腎臟移植後會合併手術後的高血糖及永久性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肝臟及脾臟的損壞


  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病人在15歲以後會肝脾腫大,肝臟腫大是因為胱胺酸結晶體進入庫氏細胞(Kupffer’s cells),使得此細胞形成泡沫樣細胞(foam cells)。這種腫大可能造成門靜脈高血壓,而致食道、胃的靜脈曲張出血。脾臟腫大也和脾臟紅髓的泡沫細胞之生成有關,可從脾臟機能亢進的血液學症狀診斷出。

*肌肉


  有些報導指出某些病人會有全面性四肢的肌肉萎縮現象,尤其是骨間肌肉(interossei muscles)和魚際肌(muscles of the thenar eminence)的萎縮最嚴重。

*中樞神經系統


  胱胺酸症病人的各種神經合併症都曾被報導過,抽筋可能出現在任何年齡,但很難去分辨是因為胱胺酸症或是尿毒症、電解質不平衡、或藥物毒性而導致神經性合併症。最近也有報導指出有個案會有視覺受損及因視覺記憶減退而至較低的認知能力。更嚴重的中樞神經損傷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肌肉低張力、吞嚥困難及說話困難、兩側錐體症狀、行走困難、腦部症狀、及漸進式的智力減退。部分病人會於急性缺血期會併發半身癱瘓或失語症。這類胱胺酸性腦病變只於19歲以上發病而且至今仍無法了解它的發生率。用半胺酸(cysteamine)治療是否可有效預防中樞神經受侵犯也未知,不過確實有些個案因服用半胺酸而改善中樞神經症狀。胱胺酸症個案的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會呈現各種不同的異常程度,通常在15~20歲時可透過核磁共震檢查發現腦萎縮、鈣化、白質異常等現象。

青少年型的胱胺酸症

  青少年型的胱胺酸症是症狀較輕微的一型,在臨床症狀和末期腎衰竭(ESRF)均較晚發生,通常在6-8歲時才會出現第一次症狀。蛋白質尿有時會誤以為是正常的腎功能範圍內,而范可尼氏症狀群的症狀也會較輕微且腎小管的流失物質也會較嬰兒型的胱胺酸症輕微,其他症狀也都較輕微。大多數這類型的病人在15歲以後才會發展為末期腎衰竭(ESRF)。青少年型的胱胺酸症的診斷方法可由檢查白血球中的胱胺酸濃度來確立。

成人型良性的胱胺酸症

  成人型或良性的胱胺酸症最早的報導是1957年由Cogan所提出的,這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之特徵為眼睛及骨髓上有胱胺酸之結晶體,角膜上的結晶體通常是隨機被檢查到,白血球內的胱胺酸濃度是介於同合子(homozygotes)腎病變性胱胺酸症及異合子(heterozygotes)腎病變胱胺酸症之間。

五、治療和癒後

  對神經病變的胱胺酸症之治療應包含症狀和特殊的療法,症狀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補充范可尼氏症候群中腎小管流失的物質,包括以下的治療:

*水:進食部份必須根據小便的多寡、體重變化和血漿蛋白質濃度之變化做調整,若有發燒則要增加液體的補充,和礦物質之補充。

*酸鹼中和:重碳酸鈉和重碳酸鉀或檸檬酸必須給予,以使得血漿的重碳酸鹽濃度保持在21-24 mmol/l,但一般要維持這樣的濃度非常困難。

*鈉:有時即使達到酸鹼中和仍無法補回鈉的流失,長期低血鈉亦會造成患者生長不良的現象。

*鉀:低血鉀者需要補充鉀劑使血清中的鉀濃度保持大於3 mmol/l.每公斤體 重補充4-10 mmol可達到上述目標,某些個案每天服用2-5毫克的留鉀排鈉之利尿劑(amiloride)也有效。

*磷:血磷酸鹽過少必須以每天0.5-2克的磷酸鈉或磷酸鉀來補足,目標是能補充到血漿磷濃度能大於1.0-1.2mmol/l,這樣的補充可能需要持續幾個月或幾年才能停止。

*鈣和鎂:補充這兩物質的流失時要避免同時服用磷酸鹽,葡萄糖酸鈣(calcium glucanate)和重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是兩種常用來補充鈣的藥,而補充鎂的藥則為氯化鎂鹽(magnesium chloride)。

*維他命D的補充:25-OHD3會從尿水流失,可以每天10-25μg來補足,隨著疾病的症狀,每天補充0.10-0.50μg的1α-OHD或1α25-OHD可彌補每天的流失,尤其是對改善佝僂症的症狀很有效。補充這類藥物時必需定期檢查血清中的鈣濃度。

*每天補充肉毒鹼,每公斤體重補充肉毒鹼100毫克的量分四次服用,也曾報證實對改善肌肉肉毒鹼之缺乏有效。

  由於物質的流失是長期的問題所以這些物質的補充必須定期服用,有個好方法是將以上須補充的物質除了鈣以外,放在一瓶水中,把它當成開水喝。鈣和鎂則和三餐一起服用。每天以服用indomethacin以每公斤體重服用1.5-3mg,分二次服完,也能有效改善水、鉀及鈉之流失。當腎臟逐漸變壞及腎絲球過濾率逐漸減少時,腎小管的流失也會減少,此時所有的補充物質的量也須逐漸減量,才不會造成補充過量,尤其是鈉及鉀的過量。在血液透析期,礦物質就不須補充了。  

*腎臟移植治療

  胱胺酸症的小孩不須腎臟移植,洗腎或腹膜透析(CAPD/CCPD)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但若小孩的腎臟已到了腎衰竭(ESRF)期時才須腎臟移植。在歐洲透析及腎臟移植協會的兒童登錄資料中的結果顯示胱胺酸症兒童接受過腎臟移植的癒後比原發性腎臟病兒童接受腎臟移植的癒後還要好。

*腎臟外合併症的症狀治療

  甲狀腺官能低下可用L-thyroxine來治療,即使是無症狀的甲狀腺官能低下也有效。生長障礙是腎病變性胱胺酸症最嚴重的合併症,有報導指出每天使用每公斤體重1U(1U/kg)的生長激素可改善症狀。門靜脈性高血壓會導致腹水及食道管靜脈曲張流血,需靠門靜脈繞道手術來改善。脾臟擴大合併長期的白血球減少或血小板減少時則必需施行脾臟切除術。眼科治療中,用人工淚液、局部潤滑劑、以及超薄軟式隱形眼鏡可改善眼睛的局部症狀,有報告指出使用含0.5%半胱胺酸(cysteamine)的眼藥水可以預防角膜的沉澱物及減少已存在的沉澱物,而角膜移植的成效則不盡相同。

*特殊治療

  有不少特殊針對抑制溶小體胱胺基貯積之治療被嘗試過,飲食中限制硫胺基酸是無效的、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在體外試驗時可減少胱胺酸的貯積,但在臨床上則沒效甚至會使腎臟的損害更嚴重、Dithiotreital也同樣無效、只有一種藥稱為半胱胺酸(cysteamine)在一些研究中顯現出良好的改善效果。不過半胱胺酸也有一些問題,因為半胱胺酸的味道和口感不好,也會造成病人呼吸中有難聞的氣味,一般以磷半胱胺酸的氣味較好(其和半胱胺酸的效果亦相同)。

  半胱胺酸是一種孤兒藥,一般醫院的藥劑部也很難供應這類藥,藥的成份為氯化胱胺酸(cysteamine chlorhydrate),有膠囊及可溶於水的粉狀兩種劑型,服用劑量從每天每公斤體重10mg逐漸提高到每公斤體重50mg。半胱胺酸可被快速吸收,在服用1-2小時後可檢測白血球內之胱胺基酸之濃度,評估其最大的藥效,一般藥效可持續5至8個小時,所以必須服用3-4次才可達到有效預防胱胺酸之貯積。

  仔細監測多形核白血球中胱胺酸濃度是必須的,因為病患對胱胺酸的反應是不同的。白血球中胱胺酸濃度測定的時間最好在下次服用半胱胺酸藥物之前,希望將胱胺酸之濃度保持在每毫克蛋白質中含1.5-2μmol(1.5-2μmol/mg protein)之下。一但診斷被確定,治療應儘快開始。由於半胱胺酸在防止腎臟病變有好的效果,但它也適用於已有合併症發生的病患。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08
疾病類別: 苯酮尿症- 四氫基喋呤缺乏症 (Phenylketonuria)-(Tetrahydrobiopterin deficiency)
疾病名稱: 苯酮尿症- 四氫基喋呤缺乏症 (Phenylketonuria)-(Tetrahydrobiopterin 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一、生化原理:


  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為人體的必須胺基酸,其主要的代謝反應為苯丙胺酸(PHE)經氧、苯丙胺酸羥化脢(PAH)、BH4輔脢、、等物質作用而羥化成酪胺酸(Tyrosine)。異型苯酮尿症是因為PAH羥化反應所需之BH4輔脢(Tetrahydrobiopterin)的代謝過程發生機障,無法產生足夠的BH4供給PAH使用,導致苯丙胺酸無法順利轉換成酪胺酸,而在體內大量堆積,進而產生許多有毒的代謝產物,長期嚴重會造成智力上的障礙。

  在正常的情況下,BH4是由GTP經過一連串的反應,包含GTP-Cyclohydrolase和6-Pyruvoyltetrahydropterin Synthase(6PTS)等酵素的作用而合成的。參與苯丙胺酸羥化水解反應後必須經由 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 DHPR還原為BH4形成一個網路循環應用。BH4不但參與苯丙胺酸羥化成酪胺酸,也參與酪胺酸羥化成Dopa和色胺酸(Tryptophan) 羥化成5-OH Tryptophan的反應。其中Dopa和5-OH Tryptophan為中樞神經傳導物質Dopamine和Serotonin的先驅物質。因此若缺乏BH4輔脢,則三項反應均會受阻,此時不但會出現高苯丙胺酸之症狀,同時也因中樞神經傳導物質的缺乏,而出現許多神經學的症狀。



二、遺傳機制與產前診斷:



  異型苯酮尿症(BH4缺乏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父母各帶一個有缺陷的基因,但沒有臨床症狀者),病患必須同時帶有兩個缺陷基因(由父母各得到一個)才會發病,故只要父母均為帶原者,則配對下生下一胎為苯酮尿症病患的機率均高達四分之一,患者罹患的機率並無性別之分。

  目前BH4輔脢的基因已被定序出來,運用分子生物學(基因突變點分析)的方法,對於上一胎為異型苯酮尿症的父母及病患,進行其缺陷基因的檢測,找出並確認基因突變點後,再於母親產前(懷孕16週後)進行羊膜穿刺抽取胎兒羊水細胞,進行DNA的偵測分析,將可有效進行產前診斷,得知胎兒是否為患者。



三、發生率:



  據文獻報告,苯酮尿症的平均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但有很大的地區和種族上的差異性,其中因BH4缺乏而引起的苯酮尿症只佔1~3%。而目前台灣地區苯酮尿症的發生率約為四萬分之一,其中因BH4缺乏而引起的苯酮尿症卻高達33%~45%左右,與西方國家的結果大不相同。



四、確認診斷:


  (一)建立正確的早期診斷:新生兒篩檢

  在臨床上,由於出生嬰兒多無症狀,約在出生三、四個月後,堆積過高的血中苯丙胺酸代謝有毒產物才慢慢出現症狀,卻已往往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故如何在發病前獲得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新生兒篩檢是早期發現的最好方法。於新生兒出生四十八小時餵奶滿二十四小時後,從腳跟採取少量的血液,測定率止血片檢體中苯丙胺酸之含量,當濃度高於2mg/dLblood時應進一步複查,而苯丙胺酸濃度若有持續上升之現象,(高於4mg/dLblood)即應進行確認診斷。

  (二)確認及鑑別診斷的項目:

  1.接受經有專科訓練之小兒科醫師的臨床評估。

  2.實驗室的確認方法為分:

    (1)抽血做血液胺基酸分析,以偵測血中苯丙胺酸及酪胺酸濃度

    (2)尿液有機酸氣相層析質譜分析(GC/Mass)

    (3)尿液高效液相層析定量新喋呤(Neopterin)和生物喋呤(Biopterin),並計算出 %B = B / N + B X 100%

    (4)測定紅血球DHPR活性定量

    (5)當血中PHE>10mg/dl,即可進行BH4輔脢的負荷試驗(BH4 loading test)。空腹給予BH4 7.5mg/kg~20mg/kg,30分鐘後餵食,於2hr、4hr、8hr、24hr、48hr分別測定血中苯丙胺酸濃度及收集尿液分析Pterins比例,若PHE值在BH4服用後4-6小時即恢復正常值PHE<2mg/dl,為對BH4有反應型,若完全沒有降低則為BH4沒反應型。

    (6) BH4輔脢缺乏症之分類:

      a、 若 %B正常,且Neopterin 和Biopterin含量均很低,BH4輔脢的負荷試驗為有反應者,則屬於GTP-cyclohydrolase缺乏型。

      b、若 %B<5,且Neopterin 的含量很高,BH4輔脢的負荷試驗為有反應者,則可能屬於6-PTS缺乏型。

      C、若 %B>80或正常,且Biopterin的含量高,BH4輔脢的負荷試驗為partial或沒反應者,則屬於DHPR還原脢缺乏型,可用紅血球測定酵素確定之。




五、臨床症狀:


  苯丙胺酸若大量堆積在體內,在經人體代謝後產生許多苯丙胺酸相關的代謝產物,會造成病人的腦部傷害,若不早期治療將會產生嚴重的智力障礙。因為此病對腦部所造成的傷害是漸進性的,所以出生的嬰兒多無症狀,約在3-4個月後症狀才會慢慢的出現。其症狀有嘔吐、皮膚毛髮顏色變淡、濕疹、生長發育遲緩、尿液和體汗有霉臭味、抽慉、顫抖等異常的動作。若等到此時才開始治療,往往腦部神經已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了。

  而針對BH4輔脢缺乏型之病人,除了上述之症狀外,還因BH4缺乏會合併中樞神經傳導物質Dopamine和Serotonin的缺乏,而產生嚴重的進行中樞神經症狀,如肌肉張力降低、無法控制的抽搐、嚴重的生長發育遲緩、易感染等症狀。




六、治療及癒後:


  (一)對於BH4缺乏型病患而言,限制苯丙胺酸之飲食治療方法,並無法有效預防其中樞神經症狀。單服用BH4治療可控制患者血中苯丙胺酸的濃度,但因BH4本身不易通過大腦障壁,無法達到腦部供大腦神經傳導使用,使致Dopamine及Serotonin的缺乏,會造成智力與精神方面的障礙,故異型苯酮尿症患者需輔以上述神經傳導物質的先驅物治療,如:多巴(L-Dopa)、HTP(5-hydroxytryptophan)等

  (二)治療原則

    1、BH4(10mg BH4 2HCl、50mg ascorbic acid、25mg N-acetyl-L-cysteine):

    口服BH4(10mg/tab)以1-5mg/kg/day之劑量治療,使血中苯丙胺酸濃度能長期控制在<2mg/dl。服藥時應飯前30分鐘空腹服用,不會吞藥的病童可將藥壓碎後以冷水攪拌溶解於30分鐘內服用完畢,由於BH4對溫度敏感,服用時嚴禁用熱水沖泡,再者因BH4容易吸濕並與氧氣作用,故應保存於冷凍狀態(-20。c),未開封的BH4於-20。C下可保存二年以上,密封的BH4放置室溫下二個月,顏色會變微黃,但仍保有99%以上的活性,但當BH4顏色成暗黃色時則不可再食用。

    2、5-OH tryptophan(5-OHTP:100mg/Oxitriptan):

    飯後口服5-OHTP以4-10mg/kg/day之劑量治療,以小劑量慢慢往上加量,最大不可超過使用10mg/kg/day,以免過量時可能會有一時的血壓不穩定、胃腸不適,如噁心、嘔吐或腹瀉等副作用產生。有上述症狀產生時需減量或停用,症狀嚴重時可使用類固醇治療。並應儘快與專科醫師聯絡。
    3、Sinemet(250mg Levodopa、50mg Carbidopa/tab):

    飯後口服Sinemet 以L-dopa 5-15mg/kg/day,Carbidopa 1-2mg/kg/day之劑量治療,以小劑量慢慢往上加量,因此藥作用的時間快,所以劑量調整期間應注意觀察病人的療效及副作用反應,如果發現病人有痙攣、發抖、焦躁不安之現象,則可能是劑量過量、或加藥太快的結果,如果病人有無力、或肌肉僵硬等症狀產生時則可能為藥量不夠,有以上症狀時均應儘快與專科醫師聯絡。

  (三)建立理想血中PHE控制的目標

    1、BH4合成脢缺乏型(GTP cylohydrolase 和6-PTS):phe<2mg/dl

    2、DHPR還原脢缺乏型:phe在2-6mg/dl之間,生育期:phe在2-4mg/dl之間





轉載自國建局螢火蟲e學園http://health99.doh.gov.tw/rare_dis/

台北榮總牛道明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林秀玲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0
疾病類別: 高離氨基酸血症 Hyperlysinemia
疾病名稱: 高離氨基酸血症 Hyperlysi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一種遺傳代謝障礙疾病,臨床症狀包括身心的發展遲緩、癲癇、腦性麻痺、共濟失調與身材短小等。

此症的致病原因起因於bifunctional protein 2-aminoadipic semialdehyde synthase 酵素的缺乏,此酵素為離氨酸遞解時的主要途徑中的第一個酵素。離氨酸代謝主要藉由2-oxyoglutarate reductase 與sacchaopine dehydrogenase催化代謝。在大多數的患者發現,此兩個的酵素活性十分低,結果會導致高離氨酸血症(hyperlysinemia) 與尿中離氨酸的增加(hyperlysinuria)。

當有高離氨酸血症( hyperlysinemia) 時,同時也可觀察高呱啶酸血症(hyperpipecolatemia)發生。尿中離氨酸增加(hyperlysinuria)但並無高離氨酸血症( hyperlysinemia)時可能推測是因為腎小管缺陷的原因,通常被視為二鹽基氨基酸運輸缺乏的部分。

臨床症狀:

幾乎有一半的個案是在偶然的情形下被偵測出來並且身體並無任何異樣表現,曾有單一的案例被指出具有關節鬆弛(joint laxity)與球形晶狀體(spherophakia)的現象。一開始可觀察到lysinuria上升到15,000 mmol/mol creatinine(控制正常值<70 mmol/mol creatinine)

臨床症狀包括智能遲緩(mental retardation)、週期性的嘔吐(recurrent emesis)、肌肉張力低下(hypotonia) 、昏睡(lethargy)、腹瀉(diarrhea)以及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

臨床分類:

在人體中離胺酸代謝主要經由saccharopine途徑藉由兩個連續的酵素lysine ketoglutarate reductase(LKR)及saccharopine dehydrogenase(SDH)所催化代謝。

高離氨酸血症第I型:合併有 lysine-ketoglutarate reductase與 saccharopine dehydrogenase activities的缺陷。

高離氨酸血症第II型:只有 saccharopine dehydrogenase 酵素活性的缺陷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之疾病,若雙親各攜帶同一缺陷基因者,下一代罹病的機率,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為此症之患者。現已知有缺陷基因 alpha-aminoadipic semialdehyde synthase gene 位於第7對染色體31.3的位置。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2
疾病類別: 甲基丙二酸血症 Methylmalonic acidemia (MMA)
疾病名稱: 甲基丙二酸血症 Methylmalonic acidemia (MM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它是因為甲基丙二酸輔?A變位?(methylmalonyl- CoA mutase)功能異常,導致體內甲基丙二酸、丙酸等有機酸蓄積,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嚴重時引起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高甘胺酸血症,新生兒、嬰幼兒期死亡率很高。

  甲基丙二酸血症根據維生素B12試驗試驗,臨床可分為VitB12有效型與無效型。前者(VitB12有效型)是屬於cobalamin代謝異常,多半呈現體重不增加,嘔吐及心智發育遲緩等較輕微的症狀,發病也較晚;而對VitB12無反應的變位?缺乏型病患,症狀較嚴重,通常在新生兒期即發病,會有嘔吐、脫水、厭食、呼吸急促等症狀,甚至昏迷、死亡。

  對於VitB12有效型的病患,須給予維生素B12(每日1至2 mg Cyanocobalamin或hydroxycobalamin)治療,長期維持劑量為每週肌注1 mg一次或每天口服10~20 mg。在急性期,先給予碳酸鈉及葡萄糖鹽水以校正酸血症或低血糖。蛋白質攝取量起初不超過0.5 gm / kg,視病況穩定再慢慢增加。另外要補充足夠水分,避免脫水現象,同時調整血氨濃度並矯正電解質不平衡現象。對於VitB12無效型的重症患者還需給予低蛋白、高熱量飲食控制,使血、尿甲基丙二酸濃度維持在理想範圍。急性酸中毒發作時應以補充液體、避免酸中毒為主,必要時進行腹腔透析或血液透析,同時,應保持高熱量供給,以減少體內蛋白分解。至於長期的營養治療,除供應均衡且足夠的必須營養素之外,每天蛋白質攝取需控制在1-1.5 gm / kg,並以不含methionine, threonine, valine, isoleucine此幾種胺基酸之特殊配方奶粉做為飲食治療。

  由於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的臨床表現個別差異很大,造成診斷困難,目前是以代謝性酸血症、高血氨等數值來檢查,另外需進行有機酸分析,例如利用尿液薄色層做定性分析,或進一步以氣相色層分析(gas chromatography)或氣相質譜分析(GC-mass spectrometry)進行確診。此外,近年來也發展新技術,諸如:羊水有機酸測定、胎盤絨毛或羊水細胞的酵素學分析與基因診斷技術等,將可提高產前診斷的準確率。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十八)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3
疾病類別: 異戊酸血症 Isovaleric academia (IVA)
疾病名稱: 異戊酸血症 Isovaleric academia (IV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異戊酸血症」基本上屬於自體隱性遺傳之罕見代謝疾病。蛋白質是人類成長發育所不可或缺的,人體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質時,會將蛋白質分解為包括白胺酸的各種胺基酸,而異戊酸血症的病患因為體內白胺酸代謝的機制發生障礙,負責分解異戊酸的酵素-「異戊醯輔?A去氫?(IVD)」缺乏,使得大量有毒的「異戊酸」堆積在體內,侵害病患的神經與造血系統。

  典型的「異戊酸血症」患者在出生後通常與一般嬰兒無異,有幾天到幾週的無症狀期,但漸漸會呈現倦怠、胃口不佳、噁心、嘔吐、嗜睡、活動力變差、甚至會有抽筋的現象,由於「異戊酸」在體內大量堆積,病兒的身體及尿液明顯會有類似臭腳丫(臭腳汗)的氣味;若沒有即時就醫,寶寶將會面臨智障、昏迷、甚至死亡的危險。

  國內所發現的異戊酸血症病患,大多是典型病患;而非典型的病患發病時間較晚,國外有5歲才被診斷出罹患異戊酸血症的例子。非典型的「異戊酸血症」症狀較輕微且不明顯,這一類的孩子甚至不一定有特殊的氣味,但會有胃口不佳、生長發育不良、智能發展障礙、可能有難以控制的抽筋等情形,有時會被診斷為腦性麻痺或其他症狀類似的疾病。

  由於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相當罕見,精密的檢查儀器目前國內並不普遍,且「異戊酸血症」的早期症狀與感冒、腸胃炎及新生兒感染很類似,造成診斷困難,大多數病兒通常在出生幾天後便死亡,所以經常被忽略或誤診為新生兒敗血症或新生兒猝死症。在此呼籲家長及醫護人員在寶寶出現嗜睡、不斷嘔吐、活動力降低、甚至抽筋現象時,應提高警覺;當發現寶寶意識欠清,檢查血液中的氨、血糖過低或過高、血液變酸,就應進行代謝疾病的檢查,目前國內已引進「串聯式質譜儀」(Tandem Mass)可以進行精確的大規模篩檢。

  「異戊酸血症」病童白胺酸的代謝能力有問題,必須嚴格控制胺基酸的攝取,給予病童足夠量的但不至於造成危害的蛋白質,初期必須食用特殊奶粉(如leu1)、補充「甘胺酸」及「肉鹼」幫助白胺酸的代謝得到控制;雖然這些特殊奶粉是「異戊酸血症」病童的救命食物,但這些特殊配方奶粉其中所含的電解質成分過高,鈉、鉀、鈣、磷含量都是一般嬰兒奶粉量的4~5倍以上,食用時仍需要斟酌。

  「異戊酸血症」病童家長對於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的任何異常現象,必須保持比一般家長更高的敏感度,並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身體較不容易負荷太多的變化的「異戊酸血症」孩子,要避免重感冒或者嚴重的感染性疾病,一旦生病絕對不能輕忽;飲食方面,孩子長大後,也不一定得完全依賴特殊奶粉來提供營養,只要在蛋白質的攝取上「斤斤計較」,控制每天一般性的蛋白質攝取量不超過每公斤體重1.5公克即可;不過定期的追蹤檢查非常重要,經由密切的觀察與生化學檢測,才能給罹病的孩子真正的保障。在父母細心的的照護之下,「異戊酸血症」的孩子通常也能夠健康正常的成長。

  人體中約有十萬對基因,而我們每一個看似正常的人都帶有5~10個隱性缺陷基因;「異戊酸血症」屬於一種極為罕見的單基因遺傳性代謝疾病,是由於帶著相同隱性缺陷基因的父母相結合,而產生25%的機率生下異常的孩子;此症雖無法治癒,但可以經由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取量,補充甘胺酸及肉鹼幫助白胺酸代謝得到控制,愈早發現,癒後越佳,國外目前已有50多個案例,已知最大年齡患者已23歲。


資料來源:本會第六期會訊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4
疾病類別: 丙酸血症 Propionic acidemia (PA)
疾病名稱: 丙酸血症 Propionic acidemia (P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生化原理:

  在人體細胞中,有非常多一連串的生化反應在進行著,以便合成身體所需要的物質或產生所需要的能量。其中只要一個步驟出差錯便會產生嚴重的後果,而丙酸血症即是其中一例。此病是因為缺乏正常的丙基輔脢A羧化脢(propioyl CoA carboxylase),此脢的作用是將胺基酸代謝反應中的中間產物—丙酸(propionic acid)轉化成甲基丙二酸(methylmalonic acid)。一旦此脢失去作用,便造成丙酸的大量堆積而危害人體。

  丙基輔脢A羧化脢存在於粒腺體,由α和β兩部份所組成,以生物素(biotin)作催化脢,α的基因位在13號染色體上,β的基因位在3號染色體的長臂上。


臨床症狀:

  大部份的患者在出生後沒幾個星期便會產生症狀,主要是餵食困難,嘔吐,低張力,嗜睡,脫水,及酸中毒的臨床症候。很快地進展成昏迷,甚至死亡。30%的患者會產生抽搐的症狀。倘若在第一次症狀發作後幸運地存活下來,類似的症狀會不定時的再次發作,尤其是相伴於感染、便秘、或攝取高蛋白飲食後一起發生。

  少部份的患者並沒有這麼激烈的症狀,而是因心智發展遲緩才帶來求醫。另外有些患者則是平常看起來很健康,但是卻以無法解釋的酮酸中毒偶而發作來表現。該病的嚴重程度也相差很多,曾有一報告指出,有一家庭中的姐弟身體中此脢的缺乏程度相同,弟弟出現症狀而在5歲時被診斷為此症,但那時13歲的姐姐卻毫無症狀。


實驗室檢查:


  在症狀發作時會有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並有很大的陰離子隙(anion gap)(大於20毫克當量/升),酮體中毒(ketosis),低血糖(hypoglycemia),白血球數低下(neutropenia),血小板低下(thrombocytopenia),及中度至嚴重的高血氨(hyperammonemia)。血中的甘胺酸(glycine)會明顯升高,在急性期乳酸濃度也會跟著上升。

  血氨及血中甘胺酸的升高都是次發性,因為丙酸的堆積造成血氨及甘胺酸的代謝受影響而升高。其中血氨的升高程度和疾病的嚴重度成正比,可作為治療策略的指引。由於大量的有機酸會抑制骨髓造血機能,所以血液相往往呈現全部血球減少的現象。

  血中的丙酸及甲基檸檬酸(methylcitric acid)都會升高,但丙酸較易在測量操作的過程中揮發不見。而甲基檸檬酸是由丙基輔脢A(propionyl CoA)及草醋酸(oxaloacetic acid)結合而成,相形之下較為穩定而成為重要的診斷工具。


診斷:

  如前所述,患者的臨床症狀都不具特異性,所以家長必須有警覺性,而臨床醫師除了一般常見的疾病外,也要考慮是否有先天性代謝疾病的可能,而做血氨和血乳酸的檢查。若有升高的情況,再加上臨床上有相當程度的代謝性酸中毒,血中尿中酮體都增加,這時有機酸血症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必須做有機酸分析,找出特定的有機酸,或以串聯質譜儀幫忙診斷。確定診斷則須依賴細胞培養來測定細胞中丙基輔脢A羧化脢的活性。

治療:

  急性期的治療包括補充水份,治療脫水,矯正酸中毒,經由靜脈點滴給予足夠的卡路里。蛋白質的補充則以少量(0.25g/kg/24hr)為原則。另外為避免腸道細菌產生額外的丙酸,可以適量投與口服抗生素(如:neomycin),並避免便秘。因有機酸堆積造成carnitine缺乏,必須補充L-carnitine(50-100/kg /24hr)。若血中氨值仍無法控制,則應即刻採腹膜透析以降低氨濃度及移除有有害之有機酸。生物素(biotin)(10mg/24hr)對丙酸血症沒有什麼效果,但在第一次發作而未有診斷之前,仍可給予,直至確定診斷出來。


  長期治療上,丙酸血症的患者應給予特殊配方奶粉,例如:Milupa OS-1,此奶粉不含異白胺酸(iosleucine),纈草胺酸(val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及蘇胺酸(threonine),因為這些胺基酸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丙酸。臨床上仍需加上適量的卡路里補充及普通嬰兒奶粉補充足夠的熱量和患兒可忍受的天然蛋白質量。另外也要補充L-carnitine(50~100mg/kg/24hr)。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用碳酸氫鈉以治療輕度的慢性酸中毒。一旦遇上可能引發急性發作的情況如感染,必須立即積極治療。平時也需密切的追蹤血液酸鹼值、胺基酸、尿中丙酸及其代謝物、以及生長發育情形。


產前診斷:

  (1)基因突變之檢查:如父母的基因突變點已找出,可以做羊水細胞基因突變的檢查。(2)懷胎12週後便可測定羊水中不正常的有機酸產物,如丙酸、及甲基檸檬酸的濃度。(3)可以做羊水細胞培養,以測定細胞中丙基輔脢A羧化脢的活性,或取絨毛膜細胞做此脢的活性測定。

預後:

  此類病人的預後視個別的情況而定,通常在新兒期即發病者,預後不佳,有可能在急性發病時死亡。正常生長發育雖有可能,但大部份的患童多少會有某種程度神經發育上的障礙。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5
疾病類別: 戊二酸血症,第一、二型 Glutaric aciduria type I, II
疾病名稱: 戊二酸血症,第一、二型 Glutaric aciduria type I, II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什麼是第一型戊二酸血症

  第一型戊二酸血症是一種胺基酸代謝異常的遺傳疾病,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主要是因為戊二基輔?A去氫?(glutaryl CoA dehydrogenase)這個分解離胺酸(lysine)與色胺酸(tryptophan)代謝途徑中的酵素有缺陷所致,有毒的代謝中間產物,如戊二酸等會過量堆積於血液與組織中並排泄到尿液,造成漸進的神經症狀及急性的代謝異常。目前全世界約有超過300個病例被報導,而男性女性發生率一樣,在瑞典與賓夕法尼亞孟諾教派之教徒(Pennsylvania Amish)則有較高的比例。

第一型戊二酸血症的臨床特徵

  一般而言,患者在兩歲之前也許顯的正常,可能有無症狀的巨腦,在嬰兒期的晚期呈現出症狀,包括神經症狀如運動困難、漸進式的手足舞蹈症(choreoatdetosis)、肌肉低張到僵硬、麻痺、角弓反張(opistdotonis,四肢向外翻轉,身體呈弓狀)等,也可能會有癲癇或昏睡昏迷的急性發作。在第一次急性病發期間,一般會被認為癲癇,腦炎或者是Reye症候群,患者可能遭受嚴重腦部損害卻被誤認為腦性麻痺,在首次顯現疾病的症狀以後, 可能會不醒人事或昏睡好幾個小時。急性代謝上的症狀包括焦躁不安(irritability)、失去食慾,嗜睡和張力低 , 然而在身體不適後,大腦可能很快地開始受到受傷。腦部中毒會先於血液中明顯的化學物質異常,一般像血糖過低,中度到重度的酸中毒以及高血氨這些代謝機能嚴重失常的徵兆會在病發的晚期才出現,此時應該視作非常緊急的狀況。

第一型戊二酸血症的診斷


  可以用質譜儀或氣體色層分析檢測患者尿液或血液中有機酸的含量,一般而言,患者尿液中的戊二酸排泄量比一般人高(1 gm/day),而3羥基戊二酸(3-hydroxyglutaric acid)也會提高。血液中戊二酸也會升高,尤其是攝取大量的離胺酸之後。在急性發作的時候,可能有低血糖、高血氨、血液中轉氨?生升高以及代謝性酸中毒,然而血液中的胺基酸通常正常的。要準確的診斷仍以進行白血球或皮膚纖維母細胞的培養,檢測其戊二基輔?A去氫?(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活性為主。胎兒的診斷可以用絨毛膜或羊水細胞培養偵測酵素活性,此外羊水中戊二酸量也可能提高。



第一型戊二酸血症的治療

  第一型戊二酸血症目前仍無法治癒,治療以避免急性發作與症狀控制為主。


I.長期飲食控制:

  患者需要限及制離胺酸和色胺酸的攝取,才不會導致中間毒性產物過量的累積,雖然做飲食限制,還是要注意維持足夠的能量與蛋白質攝取,過度的限制可能會造成生長遲滯,請與營養師密切聯絡。目前已有第一型戊二酸血症專用的特殊奶粉,表一則列出嬰兒時期能量及蛋白質的建議表。

表一 第一型戊二酸血症嬰兒攝食建議表 年齡 離胺酸(mg/kg) 色胺酸(mg/kg) 蛋白質(g) 能量(kcal)
0-3 月 80-100 10-20 3-3.5/kg 120/kg
3-6 月 70-90 10-15 3-3.5/kg 115/kg
6-9 月 60-80 10-12 2.5-3/kg 110/kg
9-12 月 50-70 10-12 2.5-3.0/kg 105/kg
1<4 月 55-65 8-12 30 900-1800
4<7 月 45-55 7-11 35 1300-2300
7<11 月 35-45 4-10 40 1650-3300
11<15 月 30-40 4-6 50-60 1400-3700


II.核黃素(riboflavin)與肉鹼(carnitine)補充

  每天補充核黃素(維生素B2)約200-300 mg,可以提昇缺陷酵素作用的效率。而每天補充肉鹼50-100 mg,可以加速戊二酸與肉鹼的結合加速戊二酸代謝,降低毒性物質的累積。


III.急性發作時的處理

  急性的發作可能導致死亡,因此適當給予處理很重要。要適時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及養分,改善脫水與代謝性酸中毒的現象,若血氨升高,要即刻降低血氨。此種疾病若能早期診斷即可給予正確治療,以預防神經上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早治療,許多運動上病症會導致漸漸的失能,智力也可能受到影響,一但傷害造成即無法恢復。



--------------------------------------------------------------------------------



第二型戊二酸血症

Glutaric Acidemia II



  第二型戊二酸血症 (GAII)是非常稀少的遺傳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及是指父母都是帶原者,各帶有一份有缺陷的基因,當兩個缺陷基因結合在一起就會生出患病的寶寶,這樣父母的小孩有25%患病機率,父母可以透過特殊的產前檢查及早知道他們未出生的小孩是否患病。



  這個疾病又被稱為多發性醯基輔?A去氫?缺乏症(Multiple acyl 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 MADD),有兩個特殊的酵素與這個疾病有關,這兩個酵素在身體裡有相似的功能,患者可能缺失其中任一個酵素。



  1.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ETF)


  2.ETF-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ETF:QO)

  ETF和 ETF:QO這兩個酵素在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有,而且扮演分解油脂類、蛋白質的重要角色且協助能量的產生,這些功能對維持身體的健康非常的重要。


第二型戊二酸血症的症狀

  不幸地,有一些新生兒在出生的第一天症狀就很嚴重,他們通常無法存活超過幾個星期,因為他們是極嚴重地的第二型戊二酸血症的新生兒型。


  在本篇文章中討論主要是較不嚴重的晚發性第二型戊二酸血症,而這類型的病發年齡差異很大。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患病的小孩嚴重程度都不盡相同。有些小孩年紀梢長甚至有些到了成人時才有症狀。



  疾病的臨床特徵包括酸中毒、非酮性低血糖(nonketotic hypoglycemia)與心臟疾病,在較輕微的病例會間歇性發作(intermittent episodes)噁心、嘔吐、昏睡、虛弱、無力及肝臟腫大等。通常在某些衝擊下,(如病毒感染,運動),會產生一段低血糖時期。這樣的低血糖狀況可能很嚴重,讓患者感到非常虛弱、身形搖晃、頭暈目眩。



第二型戊二酸血症的診斷


  新生兒時期,根據尿液中不正常的有機酸型態,ETF或ETF:QO完全缺失的第二型戊二酸血症相當容易辨認,然而對於不完全酵素缺失的患者則很難診斷,因為這些病人的臨床特徵可能是偶發且不一致的,而尿液中的有機酸型態也可能只有在急性發作時才不正常。 再加上缺乏核黃素(riboflavin),如維生素B2,及食用中鏈三酸甘油脂(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的嬰兒尿液中也會有相似的有機酸型態,使診斷變得很困難及複雜。

  血中肉鹼酯類(carnitine esters)的增加也可作為第二型戊二酸血症患者的依據,但如尿液中的有機酸一樣,也可能是因為核黃素的缺乏。研究從皮膚取樣纖維細胞的生長,是診斷最好的方法,因為其不會受營養的干擾。各個國家診斷第二型戊二酸血症可能使用不同的測試,所以你可能需要詢問您的醫生他們用何種方法。

第二型戊二酸血症治療


  有三個部分可以幫助第二型戊二酸血症達到較好治療成效:


I.高醣類、低脂、低蛋白飲食


  雖然第二型戊二酸血症患童無法充分的將脂肪與蛋白質轉換成能量,他們仍然可以用醣類當作能量來源。這表示這群小孩應該吃蛋白質與脂類含量很少的食物。由於他們缺乏酵素不能分解這類食物,為了能得到足夠的能量,他們應該攝食含大量醣類的食物。飲食建議少量多餐,這樣可避免長間飢餓及血醣過低而促發身體代謝的危機。代謝營養師可以幫助規劃食譜來符合病人所需。


II.補充肉鹼(carnitine)與核黃素(riboflavin)

  肉鹼負責肌肉的能量製造及幫助運送脂肪到身體細胞進而轉換成能量。而核黃素是身體內重要的維生素,負責進行許多化學反應。患者可能對這兩種營養素需求量較高,請與健康照護者-醫生或營養師討論,可依據個人狀況給予補充。

III.當身體不適時,請立刻與醫師聯絡


  不管是否患有第二型戊二酸血症,每個小孩偶爾都會不舒服,有時是著涼、感冒或更嚴重的不適,但對於第二型戊二酸血症患者必須需要特別的注意。一般的不適可能是由身體內有害的戊二酸累積所造成,因為身體分解自己的脂類與蛋白質當作能量的來源,這可能造成組織內的毒性累積。在此時請給予患者大量的水分可幫助身體排出過多的戊二酸。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6
疾病類別: 3-氫基-3-甲基戊二酸血症(白胺酸代謝異常) 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emia
疾病名稱: 3-氫基-3-甲基戊二酸血症(白胺酸代謝異常) 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一、疾病簡介



  白胺酸代謝異常係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屬於有機酸血症之一種患者由於體內無法合成酵素來分解白胺酸(Leucine),以致體內堆積有害人體的有機酸,並導致血氨值攀升,若無法及早診斷病因,並給予藥物治療與食物控制,患者將因酸中毒及血氨過高而致智障甚或死亡。



  患者除無法代謝白胺酸之外,第二項生理缺陷在於無法製造酮體(Ketone body),以因應長期飢餓狀況。此類疾病嬰兒出生後一年內主要危機來自於「低血糖」的影響,若無法及時給予靜脈注射補充糖份,則嬰兒可能導致死亡。當嬰兒開始被餵以蛋白質食物則將引發危機,即有機酸的增加可能造成酸中毒。



  此類疾病尚未列入新生兒篩檢項目,以致患者多於出生後因低血醣、酸中毒及高血氨症而死亡,或因其它感染而死亡,少數存活者若未及早給予食物控制,則易產生心智發展遲緩,患者若能及早管制蛋白質攝取,輔以特殊奶粉配方,並避免長期飢餓,則患者身心發展仍可趨於正常。該病自民國八十四年起已列入全民健保重大傷病範圍,患者並得申領重度殘障證明。




二、發病症狀



  本類疾病患者發病時症狀包括持續性嘔吐、四肢無力、盜汗、手腳冰冷、臉色蒼白、呼吸改變、抽筋、痙攣、暴躁易怒、昏睡及昏迷等,嚴重者往往表現得很像「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s)。在檢驗項目中多伴隨著低血糖、高血氨值、肝功能異常、血液及尿液中有機酸增加等現象。新生兒出生後若有持續性嘔吐、低血糖、及昏睡等現象時,宜考慮此類遺傳性疾病之可能性。




三、篩檢方式



  本類疾病因尚未列入新生兒篩檢項目,因此患者於嬰幼兒時期往往因病經常進出醫院,但由於國內遺傳專科相關醫師數量過少,城鄉地區並有顯著分佈不均現象,以致患者多無法及早診斷出病因,嚴重者被歸類為「雷氏症候群」而死亡,或存活而造成心智發展遲緩。



  發病時應留意之檢驗項目包括血糖值、血氨值、酮體(Ketone body)、血液酸鹼值、尿液中之有機酸等。尿液中若有大量有機酸的釋出,如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 3-methylglutaconic Mglutaconic acid, 3-methylglutaric acid, , 3-hydroxyisovaleric acid 等,則可用以初步斷定此類疾病。透過皮膚細胞酵素的檢驗,更可精確檢驗出此類疾病。國內醫界目前有能力操作前者有機酸之定性分析,並做初步診斷,至於後者酵素存量之定量分析則須送交國外單位協助進行。




四、服用藥物



  患者需日服肉毒鹼(或稱副肉精)(L-carnitine), 以協助排除體內有害人體之有機酸。除此之外,綜合維他命之攝取亦有輔助作用。




五、飲食內容



  患者由於無法代謝白胺酸(Leucine),加以大多數肉類食品均富含白胺酸,因此患者必須管制富含蛋白質之肉類、蛋類及豆類食品,一般之青菜與水果則無禁忌。患者成長所需之蛋白質來源,則主要由特殊奶粉配方提供,目前英國之Maxamaid奶粉及美國亞培公司(Abbott)之I-Valex奶粉均係針對此類病患設計,將白胺酸從奶粉中剔除。



  由於白胺酸為必需胺基酸,仍為人體維持成長所必須,故患者雖必須管制白胺酸,但仍須維持低量攝取。為協助患者正常成長,家長必須與專業營養師密切合作,營養師將依患者之年齡與體重設計飲食計劃,並視患者適應情形與年齡增長定期調整。病患嬰兒主要飲食內容為一般奶粉、特殊奶粉與多醣碳水化合物(Polycose)之綜合,惟須依成長情形調整比例。



  此類患者須維持生活正常作息,三餐定時飲食,睡前宜食用宵夜,就寢時間以不超過八小時為宜,甚或於半夜加餵食一次,以保持血糖值穩定。患者須避免長期飢餓,因飢餓將使血糖降低,並驅使蛋白質及脂肪分解熱量,分解過程並將製造有害人體之有機酸,若未及時補充熱量提高血糖值,患者將因酸中毒而昏迷,甚或死亡。患者若因腸胃炎、食慾不振、或其它原因無法進食時,需強制靜脈注射點滴以維持血糖穩定。



  病患外出、旅遊、運動或居家時,均應隨時備有高熱量食品,以因應隨時可能發生之低血糖狀況,家人並應熟悉低血糖時之處理方式,生活中宜隨時隨地保有靜脈注射資源的可及性。




六、例行檢查



  根據Acosta and Yannicelli (1993, pp.131-134)的建議,下述有關營養成分的分析應定期監測。



(一)血液中白胺酸的監測



  患者發病初期應以定量法檢視患者血液中之白胺酸值,每二至三天監測一次,直到數值穩定並接近預期水準。癒後應至少每月監測一次白胺酸值,若白胺酸值過低或過高即應調整飲食內容。



(二)尿液中有機酸之監測



  當患者狀況正常時,應每週或每月定期監測尿液中之3-hydroxyisovalerate, 3-methylglutaconic acid, 3-methylglutaric acid 及3-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若於患病期間,則應每日或每二至三日監測一次。



(三)尿液中酮酸之監測



  當患者生病時,應每日監測acetoacetic和β- hydroxybutyric acids, 尿液中Ketoacids在任何時期均需為陰性反應(negative),若為陽性反應(positive),須立即採取血液樣本檢查白胺酸值。



(四)血液中胺基酸之監測



  患者於一歲以前,應每三個月監測一次胺基酸情形,之後應每半年監測一次,視胺基酸監測情形調查飲食內容。



(五)內毒鹼Carnitine之監測



  血液中游離型肉毒鹼(free carnitine)應每週監測一次,直到L-carnitine >= 30 umol/L的水準,之後則應每三個月監測一次。若free carnitine不足,則應增加L-carnitine之攝取。



(六)鐵質之監測



  患者於出生後第六、九、十二月應監測一次,其後每六個月應監測一次。Hemoglobin (Hgb)及hematocrit (Hct)應於出生後第三、六、九及十二月監測一次,其後則應每六個月監測一次。



(七)成長情形之監測



  患者之身高與體重於一歲前應每月監測一次,四歲前每三個月監測一次,四歲之後則每半年監測一次。身高與體重儘可能維持在第10至第90百分位間,若身高與體重低於一般正常水準,應予增加蛋白質及熱量攝取。



(八)骨質鈣化之監測



  患者應每年定期監測骨質鈣化情形。



(九)營養攝取之監測



  每次血液營養成分監測前三日之飲食記錄應留存,並監測白胺酸、GLY、carnitine、蛋白質及熱量之攝取,每次飲食計畫改變後應監測維他命與礦物質水準。



(十)臨床資料之彙整



  患者相關成長、營養攝取及檢視記錄之彙整均有助益。




七、營養諮詢



  營養師的專業知識對於此類病童維生與正常成長具有關鍵作用,配合醫生檢驗結果與病童成長歷程,家長必須與營養師定期調整病童的飲食計劃。飲食策略主要在於維持病童的Leucine低量攝取,以免造成酸中毒,同時又要能兼顧其它熱量與有益蛋白質的充分攝取,以維持正常的成長所需,因此必須定期調整飲食內容,隨時微調修正。影響病童營養需求與供給的因素眾多,如年齡、體重、運動量、一般食物內容、奶粉內容等,這也使這項飲食計劃的調整頗為困難。因此,家長必須對於食物的營養成分有充足瞭解,如此才能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配合特殊奶粉與一般食物攝取,為病童找到安全且符合成長所需的飲食計劃。



  國內有經驗規劃此類病童特殊飲食計劃之營養師,包括有台北榮總林明潔營養師等,至於其它醫院專精此類飲食計劃之營養師則將隨時補正。



  有關此類病童特殊飲食規劃之參考資料,最詳盡者為美國亞培公司為代謝異常患者所整理之食譜,該食譜詳細說明如何將該公司I-Valex奶粉與一般食物配合規劃,以為白胺酸代謝異常患者提供兼顧「安全」與「成長」之飲食計劃(請參閱Acosta and Yannicelli, 1993)。




八、家長經驗



國內目前僅發現一例白胺酸代謝異常患者,病童於出生後兩天即有呼吸急促及溫度降低等現象,並呈現低血糖,初期懷疑為分娩時感染,惟細菌培養並未發現異狀,由於適時給予靜脈注射,因此並無嚴重症狀。



出生三個月後,該名病童有持續嘔吐現象,溫度微燒,由於經日未進食呈昏睡狀態,經送馬偕醫院加護病房救治,此時呈嚴重低血糖、肝功能異常、肝腫大、昏迷及血液酸化等現象,血氨值並達1600,後經馬偕醫院林炫沛醫師及榮總醫院蕭廣仁博士診斷為白胺酸代謝異常。



該名病童自出院後即採低蛋白質飲食,主要蛋白質來源原則為英國之Maxamaid奶粉,並按日服四次L-carnitine,至六歲為止其身心發展仍屬正常。由於進食L-carnitine之故,其汗液有若干魚腥味。



證諸國內首例白胺酸代謝異常患者成長經過,由於及早診斷出病因,並適時給予低蛋白質之飲食控制與特殊奶粉配方,並予以口服carnitine協助排除體內有機酸,目前成長情形良好,並未有身心發展遲緩之現象,顯見此類疾病雖然照顧不易,但並非絕症而無可救藥。



就實際照顧白胺酸代謝患者的經驗,家長們的經驗與建議可歸納如下:



1.面對問題、勇於承受



  家裡有代謝異常病童,就科學而言,純粹是機率與運氣問題,這與道德或輪迴無關,家長宜用坦然的態度面對病童與社會大眾,切勿人云亦云、妄自菲薄,甚或將責任推卸給無辜的病童,因為小朋友純粹是無辜的,如果不是我們家長的染色體上某個特殊基因都有缺陷,小朋友們也不用承擔這些苦難。與其抱怨病童或配偶,不如勇敢面對命運給予我們的考驗,更何況代謝疾病並非全然絕症。



2.夫妻同心、共扶稚子



  代謝異常病童有艱困且遙遠的路途要走,在成長的路上,父母是他們最穩定的支持力量,夫妻少了任何一方,病童便無法得到完全的醫療照顧與飲食控制,他們可能因少吃了一頓飯或睡過頭了,便無聲無息的自然死亡,他們的生命雖然脆弱且充滿危機,但只要父母們隨時注意病童的作息與反應,父母的感覺與經驗的確較醫院昂貴的儀器更能監測他們的身體狀況,而這也是病童維生第一道、也是最有力的防線。



3.三餐穩定、作息正常



  此類病童極需要穩定的血糖值,因此務必三餐準時進食,甚至正餐之間仍有點心進食,就寢前也宜有宵夜,以便夜半長眠中仍有足夠的熱量支持至天亮。生活作息規律固定,如此易於觀察突發的反常行為,如不該睡時想睡,該吃時不想吃等,均有可能是發病前兆。



4.禁食肉蛋、養成習慣



  從小即教育病童如何分類食物,並反覆告之何種食物不得進食,在愈小的年齡即養成相關習慣,長大時的飲食管制即感自然,一點也不覺得勉強或不自然。當然父母與患者對於各類食物的營養內容,必須有基本的概念與瞭解,如此才易於做飲食控制。



5.自備糖果、以應急需



  此類患者因不宜飢餓,故應避免低血糖發生,應隨時自備糖果,以應付突發的狀況。同時萬一口服有困難時,必須仰賴唯一的靜脈注射葡萄糖,因此活動範圍應侷限在有醫療設備的場域,以免需要時不及取得相關醫療資源。





資料來源:本會第三期會訊 / 曾敏傑副董事長 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8
疾病類別: 多發性羧化酶缺乏症 (生物素酵素缺乏症) 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
疾病名稱: 多發性羧化酶缺乏症 (生物素酵素缺乏症) 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生物素酵素是一種普遍存在於哺乳類動物細胞的酵素,在肝臟、血清、腎臟中的濃度特別高,其主要功能是將生物素胺酸(biocytin)切割為生物素(biotin),以維持生物素的量。生物素為嘧唑衍生物,是人體所需的水溶性維生素,存在於許多自然食物中,可透過腸道細菌大量合成。生物素在依賴生物素的酵素中扮演輔酶的角色,此依賴生物素的酵素包含四種人類羧化酶。這些羧化酶包括: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丙基輔酶A羧化酶(propionyl-CoA carboxylase)、三甲基巴豆醯輔酶A羧化酶(3-methylcrotonyl-CoA carboxylase)與乙醯輔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於正常情況下,生物素與這些酶共價結合後,經過蛋白質分解代謝成生物素胺酸,再經過切割回復成游離的生物素以持續輔酶角色的功能。生物素酵素可影響切割過程,當缺乏或不足時,便會削減形成游離生物素的步驟,使游離生物素減少,減弱依賴生物素的酵素之功能。這些羧化酶在代謝媒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若缺損將造成脂肪酸合成、胺基酸代謝與醣質新生的異常。因酵素完全或部份缺乏使得臨床表現有程度上的差異,包括:神經、皮膚、免疫與眼睛方面的異常。



遺傳模式



  此病屬體染色體隱性遺傳,基因位置在第三號染色體的長臂上(3q25)。在美國,其盛行率約佔出生人口的6萬分之一。




症狀



  完全生物素酵素缺乏症 (正常酵素活性的10%以下)

    症狀通常出現在出生一星期至10歲間,整體平均年齡在3-6個月間。有些患者僅呈現單一症狀,然而,其他患者則呈現多樣的神經與皮膚症狀。最常見的症狀為癲癇與肌肉張力低。癲癇通常為肌陣攣,可能是大發作也可能是部分發作。某些患者於嬰兒時期發作,年紀較大的患者時常呈現運動失調與發展遲緩。感覺神經聽力喪失與眼睛問題如:視神經萎縮,76%未治療而出現聽力喪失者,即使使用生物素治療仍無法完全復原。皮膚症狀包括:皮膚疹、掉髮與因免疫功能不全導致復發性病毒與黴菌感染。呼吸道問題如:換氣過度、喉頭喘鳴聲與呼吸暫停,它亦有可能是嬰兒猝死的原因之一。少數患者直到青少年期才發病,表現出突發性的視力喪失並伴隨視神經萎縮與痙攣性下身輕癱,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後,眼睛與神經症狀皆能獲得改善。除此,也有某些患者在青少年期以前發生輕癱與眼睛問題。

  部份生物素酵素缺乏症 (正常血清酵素活性的10%-30%)

    患者約在6個月大時,可能在一次腸胃炎期間,出現肌肉張力低、皮膚疹與掉髮。當給予生物素治療後,症狀即可消除。這些症狀僅在面臨壓力事件(如:感染)時發生。



診斷


  有機酸分析顯示3-hydroxyisovaleric acid顯著升高,通常3-methylcrotonylglycine與lactic acid也會升高,伴隨3-hydroxypropionic acid與3-methylcitric acid微量升高。某些患者因慢性乳酸血症而被確認出來。藉生物素加入培養淋巴細胞的多寡,來檢測細胞的羧化酶活性,可快速辨別出此病。通常藉血清檢測生物素酵素可作為確診方法。




治療


  治療方式為口服生物素,通常每日給予10mg即足夠消除與預防此病的所有臨床表現,但視神經與聽神經功能則未必能完全治癒。痙攣性下身輕癱一旦發生則難以改善。



預後



  經過治療之後,其預後良好且擁有正常的生活。若未適當治療,可能導致永久的神經、眼睛與聽力的傷害。

  儘管此病非常罕見,若能早期確認,及時治療,將可讓所有病徵獲得逆轉性變化。透過二代新生兒篩檢,藉由串聯式質譜儀可早期檢測出此病。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鄭逸芬編譯

2004/06/30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19
疾病類別: 高脯胺酸血症 Hyperprolinemia
疾病名稱: 高脯胺酸血症 Hyperproli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一種遺傳代謝障礙由於脯氨酸氧化酵素障礙,以致血漿脯氨酸水平升高和尿脯氨酸、羥脯氨酸、甘氨酸的排泄量增加。

臨床上依其缺陷酵素之不同,可分為二類型:

高脯氨酸血症第I型

致病原因是因為脯氨酸氧化酵素(一種粒腺體內膜酵素)的缺陷,其作用在於可催化脯氨酸(proline)進入P 5-C(Pyrroline 5-carboxylate dehydrogenase),若此酵素缺陷則可在血漿、尿液以及腦脊髓中見到脯氨酸(proline)的含量增高(通常不會超過2000μM,正常範圍~100-450μM)。

此症之脯氨酸(proline)含量增高現象(1000μM)也可在高乳酸血症中觀察到,可能是乳酸的堆積所以抑制了脯氨酸氧化酵素的作用。

必須以血液氨基酸分析進行確診,較不可能直接執行酵素分析,因為此酵素並不存在於白血球(Leukocytes)或是皮膚的纖維母細胞(skin fibroblasts)中,罹病者的基因突變分析可望在未來發展與努力。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之疾病,若雙親各攜帶同一缺陷基因者,下一代罹病的機率,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為此症之患者。現已知有2個缺陷基因,HSPOX1 gene位於第19對染色體q13.1的位置;HSPOX2 gene位於第22對染色體q11.2的位置。

因其預後通常是良好的,並不會有心智遲緩的現象,也不需要特定的飲食治療。

高脯氨酸血症第II型

致病原因是因為P 5-C(Delta-1-pyrroline-5-carboxylate dehydrogenase)(一種粒腺體內膜酵素)的缺陷,其作用在於可催化脯氨酸(proline)轉變成麩氨酸(glutamate),若此酵素缺陷則可在血漿、尿液以及腦脊髓中見到脯氨酸(proline)的含量增高(通常超過2000μM,正常範圍~100-450μM)。

P 5-C(Pyrroline 5-carboxylate dehydrogenase)的酵素活性,可在白血球(Leukocytes)或是皮膚的纖維母細胞(skin fibroblasts)中被偵測。

此類型之高脯氨酸血症似乎與反覆性的癲癇發作有高度的相關。臨床特徵為心智遲緩與抽搐為主。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之疾病,若雙親各攜帶同一缺陷基因者,下一代罹病的機率,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為此症之患者。現已知有2種基因突變,曾有文獻指出突變的種類為移碼突變(frameshift mutation)與誤義突變(missense mutation),其缺陷基因位於第1對染色體p36的位置。

也不需要特定的飲食治療。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120
疾病類別: 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疾病名稱: 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自出生時所產生的代謝異常疾病,致病原因是負責多巴胺(L-dopa) 與5-HTP代謝的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AADC) 酵素缺乏, 造成身體多巴胺(Dopamine)與血清素(Serotonin)缺乏,造成嚴重的發展遲緩、眼動危象(oculogyric crises,OGC)以及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autonomic dysfunction)。

血清素(Serotonin):
它是作用於血管的一種神經遞質,也有如激素的作用。缺乏時會造成智力與精神方面的障礙。

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統稱為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它因與腎上腺素相關,具有激素與神經傳導物的作用。中樞兒茶酚胺代謝路徑造成缺血傷害或許可歸因於腦部新陳代謝率的增加,也可能是腦組織局部血流阻塞與再灌流的重覆損傷。



臨床上表徵:

曾有學者報告指出患者在出生6個月時即出現運動障礙(movement disorder)的症狀,大多數患者會經歷一早期發病的嚴重漸進式腦病變並合併有肌肉張力低下的過程,包括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delay)、極度地肌肉張力低下(extreme hypotonia)、眼動危象(oculogyric crises)與易怒(irritability)等症狀。

此動作障礙症候群的現象學研究已在先前的報告中被定義成包括:間歇性的眼動危象(oculogyric crises)、肢體肌肉張力低下 (limb dystonia)、全身性的手足徐動症 (generalized athetosis)、自主性的活動降低。自主性功能失調為一顯著的心率與血壓的交感調節損傷。

在動作知能上有顯著的損傷如說話與溝通上的障礙,而且預後是以相當多變的形式來呈現,患者有神經學上廣泛性的失能發生。

遺傳模式:

為一神經傳導物合成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

此症的致病基因已知為AADC gene,在第7號染色體p11的位置上。

診斷:

先天代謝異常的生物基因胺酸(biogenic amine)代謝聚積,取決於在腦脊髓液中的高香草酸(hormovanillic)是否呈現低濃度,5-羥基口引口朵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與(3-methoxy-4-hydroxyphenyl-ethyleneglycol)的數值。

腦脊髓液中有正常的生物喋呤(biopterin)的代謝,腦脊髓液與尿液中則有多巴胺(dopamine)的前軀物質L-dopa上昇。以上代謝物的測量可以採用高效液相層析技術(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與氣相層析質譜儀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are)來進行。

可在血漿中發現有大量的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酵素活性降低現象,來作為診斷上輔助。




治療:

維生素B6(Pyridoxine)乃AADC這個酵素的輔脢,在還有部分殘餘酵素活性的病人身上,使用維生素B6與L-DOPA可能會有反應。採用維生素B6(Pyridoxine)或是L-DOPA、反苯環丙胺Parnate(tranylcypromine)或是Trihexyphenidyl,多巴胺激動劑溴隱亭(bromocriptine) 或者(Pergolide)治療在一些患者身上能得到改善。

給予多巴胺促動劑 (dopamine agonists)與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 inhibitors)的治療是有益的,但是就長遠的預後而言效果仍不甚清楚。

目前主要的藥物以

(1)多巴胺激動劑如溴隱亭(bromocriptine)或Pergolide

(2)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 inhibitors)如Parnate(tranylcypromine)為主。

其他藥物還有(3)抗膽鹼類Trihexyphenidyl (即Artane)或是採用(4)維生素B6(Pyridoxine)(5)L-DOPA等。

有些疾病的治療反應有性別差異,雖有部分假說嘗試解釋,但尚未有結論。建議患者除了需與醫師配合,耐心使用藥物之外,還需至早療門診,做評估與復健治療。

預後:

大多數患者表現情緒脆弱與易怒的現象,其他特徵包括肌陣攣(myoclonus)、肌肉張力低下(dystonia)、陣發性冷汗(paroxysmal sweating)、腸胃問題,比如胃食道逆流病(reflux disease) 、便秘(constipation)以及腹瀉(
diarrhea),功能性的臨床預後並不理想。

有50%的患者其症狀在白天會漸漸地嚴重,意即晝現的波動(diurnal fluctuation)或睡著之後症狀會漸漸地改善,治療的反應是多變性的。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201
疾病類別: 瓜胺酸血症 Citrullinemia
疾病名稱: 瓜胺酸血症 Citrulli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瓜胺酸血症是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的其中一種,這些疾病是由於酵素缺乏所造成。尿素循環中,瓜胺酸(citrulline)是Carbamoyl phosphate與Ornithine (鳥胺酸) 作用後的產物。在正常情況之下,瓜胺酸進一步藉著精胺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和天門冬胺酸(asparate)結合,產生精胺琥珀酸(argininosucinate, AS)。每一分子的尿素,包含了兩個原子的氮 (N),一個來自氨 (NH3),一個則來自於天門冬胺酸 (asparate)。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的缺乏導致瓜胺酸的堆積,稱為瓜胺酸血症第一型。

氮大部分來自於蛋白質與氨基酸代謝,而尿素循環是體內移除氮的主要路徑。尿素循環主要在肝臟中表現,其反應有部份是在粒線體,有一部份是在細胞質裡面,能夠把有毒的物質(血氨),轉換成較無毒的物質(尿素),然後由小便中排出。粒腺體的代謝障礙可能影響尿素生成,導致高血氨症。總體而論,尿素循環是受到N-乙醯穀胺酸(N-acetylglutamate, NAG)合成的速度的調控,此酵素催化劑(NAG)開啟氨進入尿素循環。
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一般也會被運送至腦、腎、皮膚纖維組織母細胞作用,所以瓜胺酸也可在肝臟以外被代謝。瓜胺酸血症患者的基因缺陷則會表現在這些組織當中。尿素循環中,瓜胺酸與天門冬胺酸結合後,第二個廢物氮分子進入循環中;當尿素循環受損,導致排泄氨的能力下降50%,患者會有高血氨症的情況出現。

遺傳模式

日本曾有案例,在成人中發現某種特定、以前未被發現及治療的瓜胺酸血症,也有患者在48歲之後才發現。一些病患自幼年時期有發展遲緩的問題,但是大部分的患者是到了發病才出現症狀。所以瓜胺酸血症患者的發病年齡與鳥胺酸氨基甲醯轉移酵素缺乏症(Ori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一樣是不可預測的。死亡率與發病率比率均高。
瓜胺酸血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carrier:父母各帶一個有缺陷的基因,但沒有臨床症狀者),病患必須同時帶有兩個缺陷基因(由父母各得到一個)才會發病。只要父母均為帶原者,有25%的機會生下病童,有50%的機會小孩為帶原者。罹病機率並無性別之分。
瓜胺酸血症的致病基因位於第九號染色體長臂(9q34)。至少有20個突變點被發現。發病年齡與其他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疾病相同,發病的年齡不定,最常發病的年齡為新生兒時期。新生兒時期沒有治療而長大的患童,可能有智力障礙的後果。

症狀

症狀為高血氨,伴隨著缺乏食慾、嘔吐、倦怠、易怒、抽筋;腦水腫及昏迷,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死亡。通常新生兒時期發病,但是症狀可能於數天後或數週後才會被注意。臨床症狀與嚴重程度依個人的情況而不同。一般而言可能會出現高血氨狀況,生長不佳。如果大腦水腫可能造成視神經乳頭水腫(papilledema),顱內壓也會增加。肺臟方面,可能會有呼吸急促或過強的情形,晚期也許會呼吸暫停或衰竭。也可能發生中度肝腫大的現象。神經方面,可能會有協調不佳、輪替運動錯亂(dysdiadochokinesia)、張力過低或過強、運動失調、顫抖、抽筋、昏睡。併發症主要為神經病變,包括智力障礙、急性高血氨昏迷,甚或死亡。

診斷

對於出現症狀的患者,首要即是測量血中氨 (NH3)的濃度,為診斷上有用之生化數值。再來是測量血中氨基酸濃度,發病的患者,其血中瓜胺酸會明顯的上升至1000-5000M(正常值10-20M)。患者尿液中的氨基酸濃度、有機酸濃度及尿中乳清酸(orotic acid)也可當作參考值。患者尿中的乳清酸濃度會上升。
測量皮膚纖維組織母細胞的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可提供明確的生化診斷。

產前診斷

可能做羊膜穿刺(amniocytes)或以絨毛膜絨毛來做分子診斷。

治療

治療的目標是要修正生化上的失調以及確保營養上的需求。於高血氨狀況之下,立即限制飲食蛋白質,加強非蛋白質的熱量來源,避免代償失調。嚴重的話,可能以血液透析快速移除血氨。

低蛋白飲食

根據患者的年紀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蛋白質的攝取量,每個患者的需求是相當不同的。六個月以前,由於是快速生長的時期,患者可能需1.5g/kg/day或者更多的蛋白質;學齡前時期,蛋白質攝取通常降低到1.2~1.5g/kg/day;學齡兒童,則可以降到1 g/kg/day。青春期後,蛋白質的量則可以小於0.5g/kg/day。

藥物

藥物提供另一個排除廢物氮的途徑。
1.Sodium benzoate(Ucephan):與甘胺酸(glycine)結合形成馬尿酸(hippurate),然後由尿液排出。每1莫耳的benzoate移除1莫耳的氮。通常給的IV劑量是250 mg/kg/day;口服劑量為375mg/kg/day,分3-4次服用,並搭配低蛋白飲食。副作用為噁心、嘔吐、耳鳴、視覺障礙。
2.Sodium phenylbutyrate(Buphenyl):在肝臟中會被氧化成phenylacetate,然後會和glutamine結合,最後產物phenylacetylglutamine經由尿液排出。每1莫耳的phenylbutyrate移除2 莫耳的氮。給予劑量是0.5 mg/kg/day。
3.精胺酸(Arginine):經由精胺酸酵素(arginase)作用之後,每1mole精胺酸分解成1mole的尿素及1mole的鳥胺酸(ornithine)。高血氨的情況下,給予劑量600 mg/kg/day。穩定的患童給予口服劑量為400-700 mg/kg/day。

患者的預後和年齡以及診斷時的病況有關。在新生兒時期就有症狀的患者,其預後是較差的,大部份的患者會有一些明顯的併發症。需要長期與醫師及營養師配合,持續門診追蹤,定期進行生化檢查,記錄身高體重的發展,以掌握患者的情況。


參考資料:
www.emedicine.com
www.icomm.ca/geneinfo/arginsucc.htm
www.genetic-counseling.com.tw/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趙美琴醫師審稿
罕病基金會 醫療服務組營養師 謝佳君 編譯
2004.11 資料來源: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406.htm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202
疾病類別: 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 Om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疾病名稱: 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 Om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鳥胺酸氨基甲醯轉移酉每缺乏症(OTC deficiency)是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這些疾病是由於鳥胺酸氨基甲醯轉移酉每(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的缺乏導致氨排除的能力下降,而造成高血氨。
氮大部分來自於蛋白質與氨基酸代謝,而尿素循環是體內移除氮的主要路徑。尿素循環主要在肝臟中進行,其反應有部份是在粒線體,有一部份是在細胞質裡面,能夠把有毒物質(血氨),轉換成較無毒物質(尿素),然後由小便中排出。粒腺體的代謝障礙可能影響尿素生成,導致高血氨症。總體而論,尿素循環是受到N-乙醯穀胺酸(N-acetylglutamate, NAG)合成的速度的調控,此酵素催化劑(NAG)開啟氨進入尿素循環。

由於OTC缺失,胺基甲醯基磷酸(carbamylphosphate)與鳥胺酸(ornithine)無法作用形成瓜胺酸(citrulline),造成血清中鳥胺酸(ornithine)濃度上升,而Carbamylphosphate堆積在粒線體或者細胞質中,作為carbamylphosphate synthetase(CPS)II反應中的基質,形成乳清酸(orotic acid),此為pyrimidine生合成的中間物質。因此orotic acid會過度分泌在尿液中。而當尿素循環受損,導致排泄氨的能力下降,患者會有高血氨的情況出現。
大部分的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疾病由於都是因為酵素缺陷而使尿素循環受到阻礙,導致高血氨,影響含氮廢物的代謝,臨床上會有相似的表現,但是精胺酸酉每(arginase)缺乏症例外,臨床上有不同的表徵。

遺傳模式
有別於其他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疾病,OTC缺乏症為性聯遺傳。OTC基因位於X染色體短臂Xp21.1。OTC基因的突變有超過100種不同的基因改變。對於發病患者家庭做基因的評估,發現有些患者為自發性的突變。女性帶因者的臨床表現存在個別差異性,這與隨機性選擇不活化X染色體有關。僅極少數的女性帶因者其疾病嚴重度如同男性罹病者。男性因只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當唯一的X染色體上的基因有缺陷時便會患病。
在美國,發生率為八萬分之一,但是不包括未被發現的晚發型患者。若與其他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疾病一同談論,臨床上發病時間較早,且病況較危急。然而,年齡較大的患者,其發病年紀可能為40-50歲或者更晚。
此病的死亡率與發病率的比率均高,特別是新生兒型。

症狀
OTC缺乏症的臨床表現很複雜,男性患者通常於嬰兒時期發病,也可能在任何年齡發病;女性帶因者於小時候可能無症狀出現,但也有可能嚴重發病。
造成高血氨的原因很多,尿素循環中的酵素缺失都可能導致高血氨,在表現、診斷及治療上都有不同。當出現下列症狀時,表示身體可能處於高血氨的狀態:厭食、易怒、呼吸急促、昏睡、嘔吐、定向力障礙(disorientation)、疲倦、昏迷、腦水腫等,若不給予適當治療可能導致死亡。
症狀與嚴重程度依個人的情況而不同。一般而言可能會出現高血氨狀況,生長不佳。如果大腦水腫可能造成視神經乳頭水腫(papilledema),顱內壓也會增加。肺臟方面,可能會有呼吸急促或過強的情形,晚期也許會呼吸暫停或衰竭。也可能發生中度肝腫大的現象。神經方面,可能會有協調不佳、輪替運動錯亂(dysdiadochokinesia)、張力過低或過強、運動失調、顫抖、抽筋、昏睡。併發症主要為神經病變,包括智力障礙、急性高血氨昏迷甚或死亡。

診斷
對於出現症狀的患者,首要即是測量血中氨的濃度。除非組織缺氧,肝腎功能維持正常功能,但也有例外。再來是測量血中氨基酸濃度,患者之鳥胺酸(ornithine)、穀胺醯胺(glutamine)、丙胺酸(alanine)值上升,瓜胺酸(citrulline)、精胺酸(arginine)值下降。患者尿液中的氨基酸濃度、有機酸濃度也可當作參考值。除了高血氨之外,臨床上以尿中乳清酸(orotic acid)濃度做為診斷。此檢驗也可用於發現無症狀的帶因者。
若家族中有人曾患此病,懷孕期可抽羊水進行DNA檢驗。

治療
治療的目標是要修正生化上的失調以及確保營養上的需求。於高血氨狀況之下,立即限制蛋白質飲食,加強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熱量來源,避免代償失調。嚴重高血氨導致昏迷的話(有的患者可能血氨高於2000mg/dl),需以血液透析快速移除血氨。

低蛋白飲食
根據患者的年紀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蛋白質的攝取量,每個患者的需求是相當不同的。六個月以前由於是快速生長的時期,患者可能需1.5g/kg/day或者更多的蛋白質;學齡前時期,蛋白質攝取通常降低到1.2~1.5g/kg/day;學齡兒童,則可以降到1 g/kg/day。青春期後,蛋白質的量則可以小於0.5g/kg/day。

藥物
藥物提供另一個排除廢物氮的途徑。
1.Sodium benzoate(Ucephan):與甘胺酸(glycine)結合形成馬尿酸(hippurate),然後由尿液排出。每1mole的benzoate移除1mole的氮。通常給的IV劑量是250 mg/kg/day;口服劑量為375mg/kg/day,分3-4次服用,並搭配低蛋白飲食。副作用為噁心、嘔吐、耳鳴、視覺障礙。
2.Sodium phenylbutyrate(Buphenyl):在肝臟中會被氧化成phenylacetate,然後會和glutamine結合,最後產物phenylacetylglutamine經由尿液排出。每1 mole的phenylbutyrate移除2 mole的氮。給予劑量是0.5 mg/kg/day。
3.精胺酸(Arginine):經由精胺酸酵素(arginase)作用之後,每1mole精胺酸分解成1mole的尿素及1mole的鳥胺酸(ornithine)。高血氨的情況下,給予劑量600 mg/kg/day。穩定的患童給予口服劑量為400-700 mg/kg/day。

患者的預後和年齡以及診斷時的病況有關。在新生兒時期就有症狀的患者,其預後是較差的,大部份的患者會有一些明顯的併發症。需要長期與醫師及營養師配合,持續門診追蹤,定期進行生化檢查,並記錄身高體重的發展,以掌握患者的情況。有些患者可以詳細考慮肝臟移植,以提供較好的預後情況。


參考資料
http://www.emedicine.com
http://www.genetic-counseling.com.tw/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趙美琴醫師審稿
罕病基金會 醫療服務組營養師 謝佳君 編譯
2004.11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203
疾病類別: 乙醯榖胺酸合成酶缺乏症 Nitroacetylglutamate synthetase deficiency(NAG)
疾病名稱: 乙醯榖胺酸合成酶缺乏症 Nitroacetylglutamate synthetase deficiency(NAG)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N-乙醯穀胺酸合成酶缺乏症是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的其中一種,這些疾病是由於酵素缺乏所造成。N-乙醯穀胺酸合成酶(N-acetylglutamate synthetases, NAGS)表現於肝臟,NAGS參與乙醯輔酶A(acetyl-coenzyme A)和穀胺酸(glutamate)轉變為N-乙醯穀胺酸(N-acetylglutamate, NAG)和CoA之作用。NAG擔任催化胺基甲醯基磷酸酶(carbamylphosphate syntheses, CPS)的任務,將CPS活化。因此,NAG與CPS間結合的情況決定CPS的活性。NAGS缺乏使得NAG合成不足,影響氨無法進入尿素循環代謝,導致丙胺酸(alanine)、穀胺醯胺酸(glutamine)、穀胺酸(glutamate)、氨的堆積。若無進行治療,病情會逐漸嚴重。

氮大部分來自於蛋白質與氨基酸代謝,而尿素循環是體內移除氮的主要路徑。尿素循環主要在肝臟中表現,其反應有部份是在粒線體,有一部份是在細胞質裡面,能夠把有毒物質(血氨),轉換成較無毒物質(尿素),然後由小便中排出。粒腺體的代謝障礙可能影響尿素生成,導致高血氨症。總體而論,尿素循環是受到NAG合成速度的調控,此酵素催化劑(NAG)開啟氨進入尿素循環。


遺傳模式

NAGS缺乏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carrier:父母各帶一個有缺陷的基因,但沒有臨床症狀者),病患必須同時帶有兩個缺陷基因(由父母各得到一個)才會發病。只要父母均為帶原者,有25%的機會生下病童,有50%的機會小孩為帶原者。罹病機率並無性別之分。遺傳基因部分尚未明確。由於缺乏篩檢的數據,並無發生率之統計。


症狀

與其他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疾病相同,發病的年齡不定,最常發病的年齡為新生兒時期。症狀與嚴重程度依個人的情況而不同。一般而言可能會出現高血氨狀況,高血氨昏迷的患者可能有腦部傷害與發展遲緩、學習能力受損或智力障礙以及生長不佳的後遺症。高血氨症狀的患者會有腦水腫的危險,可能造成視神經乳頭水腫(papilledema),顱內壓也會增加,若無馬上治療可能導致死亡。肺臟方面,可能會有呼吸急促或過強的情形,晚期也許會呼吸暫停或衰竭。也可能發生中度肝腫大的現象。神經方面,可能會有協調不佳、輪替運動錯亂(dysdiadochokinesia)、張力過低或過強、運動失調、顫抖、抽筋、昏睡。併發症主要為神經病變,包括智力障礙、急性高血氨昏迷,甚或死亡。


診斷

新生兒患者可能會有極高的血氨值,亦可能由於其他指標數值升高才會察覺高血氨。
並無常規的生化檢驗項目提供很確切的提示,例如:患者的血液尿素氮(BUN)並不是高血氨的可靠指標, 其BUN可能下降;可能出現呼吸鹼中毒現象;尿中乳清酸(orotic acid)值在正常範圍。

血中的丙胺酸(alanine)及穀胺醯胺酸(glutamine)值會上升。尿中氨基酸檢驗無法作為診斷,但是可以協助排除hyperammonemia- hyperornithinemia- homocitrullinemia(HHH)或lysinuric protein intolerance(LPI)。患者之尿中有機酸在正常範圍內,可以排除有相似症狀及高血氨現象的有機酸代謝異常疾病。

腦部影像分析
當懷疑腦水腫時可做此項檢查來確認。

肝臟切片
為確診NAGS缺乏症之檢查。

治療
治療的目標是要修正生化上的失調以及確保營養上的需求。於高血氨狀況之下,立即限制飲食蛋白質,加強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熱量來源,避免代償失調。嚴重高血氨時,禁止蛋白質攝取至血氨恢復正常範圍。

嚴重高血氨時,降低血氨之處理:(1)靜脈注射sodium benzoate 與phenylacetate;(2)血液透析;(3)靜脈注射葡萄糖液。並維持高熱量飲食。

低蛋白飲食
根據患者的年紀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蛋白質的攝取量,每個患者的需求是相當不同的。六個月以前,由於是快速生長的時期,患者可能需1.5g/kg/day或者更多的蛋白質;學齡前時期,蛋白質攝取通常降低到1.2~1.5g/kg/day;學齡兒童,則可以降到1 g/kg/day。青春期後,蛋白質的量則可以小於0.5g/kg/day。

藥物
藥物提供另一個排除廢物氮的途徑。

1.Sodium benzoate(Ucephan):與甘胺酸(glycine)結合形成馬尿酸(hippurate),然後由尿液排出。每1mole的benzoate移除1mole的氮。通常給的IV劑量是250 mg/kg/day;口服劑量為375mg/kg/day,分3-4次服用,並搭配低蛋白飲食。副作用為噁心、嘔吐、耳鳴、視覺障礙。

2.Sodium phenylbutyrate(Buphenyl):在肝臟中會被氧化成phenylacetate,然後會和glutamine結合,最後產物phenylacetylglutamine經由尿液排出。每1 mole的phenylbutyrate移除2 mole的氮。給予劑量是0.5 mg/kg/day。

3.精胺酸(Arginine):用以增加鳥胺酸的利用性,並給予carbamylglutamate,其與NAG功能相似。經由精胺酸酵素(arginase)作用之後,每1mole精胺酸分解成1mole的尿素及1mole的鳥胺酸(ornithine)。高血氨的情況下,給予劑量600 mg/kg/day。穩定的患童給予口服劑量為400-700 mg/kg/day。

患者的預後和年齡以及診斷時的病況有關。患者的智力發展依賴於發病的嚴重度及之後高血氨的情況。需要長期與醫師及營養師配合,持續門診追蹤,定期進行生化檢查,記錄身高體重的發展,以掌握患者的情況。

參考資料:
www.emedicine.com


本會醫療服務組營養師 謝佳君翻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93年8月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02
疾病類別: 黏多醣症 (type I ~ type VI) Mucopolysaccharidoses(type I ~ type VI)
疾病名稱: 黏多醣症 (type I ~ type VI) Mucopolysaccharidoses(type I ~ type VI)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黏多醣症(Mucopolysaccharidosis,簡稱MPS)是一種先天代謝遺傳疾病,而且是隱性遺傳(體染色體隱性或性聯隱性遺傳),由無症狀帶因的母親或父母雙方,將基因缺陷傳給子女。黏多醣是構成骨骼、血管、皮膚等人體重要器官的主要成分之一,黏多醣症患者體內細胞無法分解黏多醣所需的特定酶,導致黏多醣漸漸堆積在細胞、結締組織與許多器官中,並傷害器官的功能運作。


  罹患黏多醣症的小孩,出生時並無異樣,但隨著黏多醣日漸堆積,會逐漸出現各種症狀:


身材矮小長不高、頭顱變大、濃眉、臉部多毛、鼻樑塌陷、嘴唇厚實。

關節變形僵硬、手臂粗短彎曲、爪狀手、短下肢、膝內翻、脊柱變粗。

肝脾腫大、腹部突出、肚臍疝氣、腹股溝疝氣、角膜混濁等。

  黏多醣可細分為六型,其嚴重程度不一,有的患者會有嚴重的智力障礙。目前,除了危險性高的骨髓移植「有機會」治療外,現代醫學已發展出針對第一型與第六型患者的酵素取代療法,初期嚴謹的人體試驗報告顯示療效甚佳,且無太大副作用。基因治療雖仍在研發中,卻是未來可望解除黏多醣症夢魘的一線生機。

中華民國台灣黏多醣症協會

北區:台北市錦州街357號1樓

南區:台南市704公園北路78巷7號

電話:02-25032125(北區)06-2822290(南區)

網址:http://tacocity.com.tw/cks49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十)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03
疾病類別: 高雪氏症 Gaucher's disease
疾病名稱: 高雪氏症 Gaucher's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一、病理簡介:


  高雪氏症是一種溶?體神經脂質儲積症,主要是由於GC( glucocerebrosidase) 酵素基因的突變所引起的。GC酵素主要負責將glucosylceramide分解成較小的分子,而此區的突變則使得分解路徑無法進行,造成glucosylceramide的堆積,在肝、骨髓、脾臟等,部份的個案還可能會堆積在腦部。



二、發生率與篩檢:



  高雪氏症為一體隱性遺傳疾病,父母為帶原者,子代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為患者。高雪氏症可能發生在任何地區或任何族群,但在東歐Ashkenazi猶太人中第一型高雪氏症相當常見,發生率高至343:100000,(估計大約十四個Ashkenazi人中就有一個是帶原者)。在一般人之中,150到200人就有一人是帶原者,十萬人就有一人罹患此症。Ashkenazi有97%的突變可以針對五個較普遍的突變來篩檢而發現。目前台灣的盛行率不明。



三、症狀與類型:



  高雪氏症已有三個類型被確認。第一型和其他兩型有明顯區分,較為普遍,症狀因人而異,最主要為脾臟腫大,但通常不會感覺疼痛;其他症狀包括肝臟腫大、經常性的鼻血、身體上的淤傷、骨頭酸痛、沒有精神等,並非每一個患者都有上述症狀,而這些症狀也可能會出現在任何併發症中;另外,第一型高雪氏症的孩子會比同年齡的孩子要矮小,並且青春期也會較晚發生。



  第二型較不普遍,大約在出生後數個月內就會發病,並且會影響嬰兒的神經系統,造成腦部發展異常,並導致呼吸困難之問題,其病情嚴重,大部份兩歲前即喪命。



  第三型則發病較晚,其特徵在於是第一型和第二型的混合,這一型會侵犯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在幼年時期。症狀包括不規則的眼睛運動、中風、心智障礙等,病情延續較長期,一些青春期的病患也有活到三、四十歲的例子。



四、治療方式:




骨髓移植:已有多年成功治療的歷史,但治療前提是必須要找到適合的骨髓捐贈者。另外,必須要承擔10%-25%骨髓移植可能發生併發症的風險。除此之外,此療法的效果良好,可以改善原本已經堆積在細胞中的glucosylceramide的量,使得原本的症狀停止惡化或減輕症狀。

酵素取代療法:此療法已自1990年開始使用,方式是將修正過的GC酵素經由靜脈注射在高雪氏症病患身上,此針劑內容現在大多經由實驗室基因人工合成(如Cerezyme),大約兩個星期施行一次,一次費時兩小時。此療法效果亦佳,目前大約已有八百多位患者接受此療法,大部份患者的症狀都有減輕恢復的現象。此療法的缺點則是在於患者需終生施打此種針劑,另外此種針劑亦非常昂貴。現今針對一種稱為Vevesca的藥物進行試驗,此藥物採口服方式。

關節置換術:高雪氏症病人的生活品質可以經由醫療和手術程序來改善,例如關節的置換。

基因療法:而關於這個疾病內臟及骨骼病變的問題可以幹細胞的轉植來治療。幹細胞是指在身體裡不具生植性,不會傳遞給患者的下一代,影響範圍只在患者身上。此療法是先由患者身上注射G-CSF,以刺激骨髓釋放幹細胞至血液中,接著就蒐集患者血中的幹細胞,集中之後,將健康、正常的GC基因植入患者的幹細胞中,最後再將這些校正後的幹細胞放回患者的骨髓中。此療法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高雪氏症診斷與治療」計畫下,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階段。




五、相關網站資訊:



  美國高雪氏症基金會www.gaucherdisease.org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高雪氏症診斷與治療」計畫www.pitt.edu/~geneorb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04
疾病類別: Fabry 氏症(法布瑞氏症) Fabry Disease
疾病名稱: Fabry 氏症(法布瑞氏症) Fabry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法布瑞氏症為一種罕見之遺傳性疾病,罹患此病的病患是因負責製造a-galactosidase (a-GAL)酵素的基因缺陷引起。由於缺乏這種酵素,使得一些脂質(lipid),特別是globotriaosylceramide (GL-3)無法被代謝,因而堆積在全身許多細胞內的溶小體(lysosome)內。當GL-3堆積在血管內皮細胞內時,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而這也是本病對腎臟、心臟與腦血管造成併發症的主要原因。其堆積物也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臨床上會造成手腳相當的疼痛。


  由於本病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因此對男性的影響會較大(因為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女性則有二個X染色體)。在美國約有四萬分之一的男性罹患本病,而且是不分種族的。女性帶原者(一個X染色體缺陷,而另一個則正常)有時可出現疾病的某些症狀,但通常較輕微。



  此病傳統的臨床症狀會在兒童或青少年期腳部或手部出現間歇性的疼痛或感覺異常,病人有時會描述像燒灼的感覺,而這種痛有時痛到相當厲害,讓病人無法進行手邊的工作。其疼痛持續的時間從數分鐘到數天都有,有時會重覆性的出現。患者通常在溫度較高或季節變化時較易出現疼痛,也有許多人在運動或上完體育課後會更痛。這種疼痛常被誤診為風濕病、幼年性關節炎、關節痛、生長痛或是心因性疼痛,甚至被認為是裝病或小孩不肯上學所編出來的藉口。此病通常直到成人後才被診斷出來。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平均被診斷出本病的年齡為29歲,另一項在澳洲從1986至1990年的研究也發現被診斷的平均年齡為28.6歲,而無法及早診斷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本病的病徵常被誤診。



  另外一項病徵為在下腹、大腿、陰囊、外生殖器的皮膚上出現紫黑色的皮膚病變,稱為血管角質瘤(angiokeratoma corporis diffusum)。皮膚病變通常隨年齡增大而增加,但也不一定出現。耳朵、口腔黏膜、結膜、指甲也會出現病變。



  GL-3會堆積在組織中並造成血管阻塞。在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中風,在心臟會造成心律不整或心肌缺氧,在腎臟會造成腎功能退化,甚至需要洗腎。通常直到成年(約20 - 30歲)才會出現這些症狀,不過GL-3的堆積卻是在出生或更早就開始進行。病患甚至早在16歲就會出現腎衰竭,顯示本病病程的變化無常。



  臨床診斷要以家族病史、四肢疼痛、皮膚病變、特有的渦狀角膜濁斑,及在尿道沉渣或組織檢體中發現充滿脂質的細胞為基礎。再以生化反應分析法來測量a-GAL酵素的含量作最後確診。



  目前治療可分為症狀治療及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神經痛可透過各種藥物來緩解,腎衰竭要靠血液透析。目前已有廠商製造出合成的酵素,可能使用這種療法的患者數目會逐漸增多。





資料來源:本會第十期會訊/台大醫院神經部 楊智超醫師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05
疾病類別: Niemann-Pick氏症, 鞘髓磷脂儲積症(尼曼匹克症) Niemann-Pick Disease
疾病名稱: Niemann-Pick氏症, 鞘髓磷脂儲積症(尼曼匹克症) Niemann-Pick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尼曼匹克症(Niemann-Pick disease)或稱為鞘髓磷脂儲積症,是一種脂質代謝異常的遺傳疾病。過量脂類累積於病人的肝臟、腎臟、脾臟、骨髓等,甚至腦部,而造成這些器官的病變。遺傳模式為自體隱性遺傳,也就是說患病的男女比例相同,在父母雙方都帶因的狀況下,子女有25%的機會患病。



  尼曼匹克症臨床上主要可分為A、B、C三型。A、B型病人因為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ase) 的缺陷,無法代謝分解身體細胞膜上的主成分──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導致其累積於細胞與器官中。C型的基因近年來才被找到,大約有95%的患者是NPC1基因突變造成,國外已提供此一臨床檢驗。



A型



  A型屬於最嚴重型,其生命期通常小於三年。患者的神經鞘磷脂?幾乎沒有活性,導致神經鞘磷脂累積在肝、脾、肺等多各器官與神經系統中。在胎兒時期以及出生時並無任何特殊異狀,出生後可能出現黃疸,典型的患童在數個月大時,腹部會漸漸隆起,經生理檢查可發現肝脾腫大、輕微淋巴結病變,骨髓檢驗顯示具組織化學上特徵之「尼曼匹克泡沫細胞」、小球性貧血、血小板數降低等,視網膜的特定位置可能會出現櫻桃紅斑塊。



  其他早期神經病變顯現出來的症狀包括低張力、肌肉無力以致餵食困難。另外,持續性的嘔吐、便秘為常見的合併症,隨著年齡的增長,通常於六個月時,患童的神經發育遲緩愈見明顯,體重增加緩慢甚至不增加,面容顯現出疲倦,發展極度遲緩。



B型



  相較於A型,尼曼匹克症B型患者神經鞘磷脂?還有活性,只是低於正常人,所以臨床症狀也較輕微,此型患者的神經系統可能只有輕微受損或完全正常,腦部沒有受侵犯,生命期也較久,晚發型患者甚至可以跟正常人一樣。明顯的症狀為腹部腫大,也是因脂類而致的肝脾腫大,脂類累積肺部可能使患者呼吸道易受感染、呼吸困難。患者生長與發育可能較緩慢且較常人容易生病。



C型



  C型患者缺乏的酵素與A、B型不一樣,累積的物質為膽固醇。正常狀況下膽固醇是用來建構細胞或是以酯類形式存在,但患者的膽固醇則不是以這兩種形式大量存在累積,特別是脾臟、肝臟、骨髓與神經系統。C型的發病年齡通常在學齡期,但差異很大,也有成年才發病的晚發型,症狀仍以肝脾腫大為主,出生的嬰兒黃疸可能會延續2-4個月,肝脾腫大為漸進式的,隨著年齡與累積的量而趨於明顯。



  神經系統病變是C型病人最主要的問題,包括肢體張力過強、協調力平衡力差,這些問題導致患者行動顯得笨拙而不靈光,站立或行走時為了幫助平衡,患者的雙腳距離常比肩寬,說話慢且發音不清楚。其他神經系統可能的病變則包括眼球的垂直運動障礙、顫抖與抽筋,且會漸進式加重,到後期肌肉無法控制導致長時間臥床。發育遲緩、學習障礙與智能不足使患者的一般表現差於正常人,患者的生命期差距很大,尚無精確的統計。



治療與篩檢



  尼曼匹克症目前尚無治癒的方法,科學家正對疾病的生化機制、病理進一步探究,希望發展出骨髓移植、酵素替代療法、基因治療等治療方式。若家族中已有患者,可以基因篩檢進行產前檢查。



  國外已有尼曼匹克症病友相關團體成立,提供病友間相互支持與資訊流通(網址如下);國內至今通報的患者人數不足以組成單一團體,醫療與福利資源可透過本會取得。


資料來源:本會第十三期會訊/醫療服務組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的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06
疾病類別: 短鏈脂肪酸去氫酶缺乏症

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疾病名稱: 短鏈脂肪酸去氫酶缺乏症

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短鏈脂肪酸代謝異常的臨床表現多樣化,可包含腦病變及代謝異常,診斷相當不容易。近來一些大規模的篩檢工作指出這種疾病的發生率可能比想像中來的高。懷疑短鏈脂肪酸代謝異常的現象通常是在串聯質譜儀血片檢查中看到C4-carnitine這一項的濃度有上升的現象。C4-carnitine濃度上升的原因如果是因為控制短鏈脂肪酸代謝的基因發生異常,則濃度上升的現象會持續產生,如果只是新生兒肝臟不成熟而造成的,在追蹤C4-carnitine濃度的值會回到正常範圍。
大部分病人的臨床症狀包括低張力、嘔吐、生長遲緩或發展遲緩、肌肉無力(muscle weakness)等現象。當病人進食狀況不佳時,可能會引起代謝失衡,產生急性的發作如低血糖或酸血症等現象。尿液有機酸檢查可以看到ethylmalonate 與methylsuccinate的產物增加。

確定診斷的方法為檢測患者的皮膚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中脂肪酸的代謝狀況。治療方面則應避免讓患者處於飢餓狀態,如果發現患者有吃不好的狀況時,建議立即到醫院打點滴,避免患者的急性發作。如果病人的carnitine有次發性缺乏的狀況,則建議補充患者的carnitine。

根據文獻報告,至今已有超過百個案例的患者有ethylmalonic aciduria的現象,但只有不到20人被確認診斷為SCAD。


以上疾病介紹內容,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07
疾病類別: 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 Adrenoleukodystrophy (ALD)
疾病名稱: 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 Adrenoleukodystrophy (ALD)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在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 1992)中,原本聰明活潑的小男孩羅倫佐,四歲時某天突然發瘋一樣的狂叫,並表現出異常的認知跟行為反應來,在醫院不斷檢查後才知道是罹患了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Adrenoleukodystrophy; ALD)」。ALD是由於X染色體長臂Xq28位置基因上的缺損,導致患者細胞中的過氧化小體(peroxisome)異常,無法代謝非常長鏈飽和性脂肪酸(very long-chain fatty acids; VLCFA),特別是C24、C26,因此會使體內非常長鏈脂肪酸異常堆積而沈積在大腦白質和腎上腺皮質,進而侵害腦神經系統的髓鞘質(Myelin),妨礙神經傳導。



遺傳模式



  這是ㄧ種性聯隱性遺傳疾病,百分之八十五是由女性帶因,而母親帶因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女兒有1/2的機率成為與母親情況相同的致病基因的帶因者,兒子也有1/2的機會遺傳到致病基因,但不同的是--兒子的X染色體帶有此致病基因就會發病。ALD的發生率約為兩萬至五萬分之一。




症狀



  ALD可能在不同年齡發病;小男孩羅倫佐在四歲時發病,而他所罹患的即是最典型的兒童大腦型(Childhood Cerebral Form; 約佔所有ALD患者的35-40%),此型通常在4至8歲發病,之後語言及其他自主能力會逐漸喪失,於診斷後一、二年內成為植物人狀態,通常會在診斷後數年內死亡。而成年型則可能於10到21歲發病。因髓鞘質損傷所導致的神經退化症狀,病患是以中樞神經發展遲滯退化最明顯,臨床表徵相當多樣化,初期症狀為注意力不集中、個性退縮、記憶減退、功課退步、活動過度。隨著病程進展,則會有步伐不穩、漸進性痴呆、認知性聽覺喪失、失明、吞嚥困難、失聲、癲癇、昏迷。



診斷


  因病患無法代謝VLCFA,故可抽血檢驗VLCFA的血中含量;以及腎上腺皮質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並可檢驗周邊神經傳導速度(NCV)、腦波及頭部磁振掃描以確定診斷。




治療


  當時影片中的小男孩羅倫佐還在人世,迄今已26歲了。這是由於當時心焦的羅倫佐夫婦千方設想各種可能的治療,終於找出一種特殊的配方油;即「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減低了體內VLCFA的量,使得病程的發展減緩。只要早期診斷確立,可以「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減低病患體內合成VLCFA,但羅倫佐的油並不能治療已經產生的神經病變,對成年病患也不具療效;此外,在神經症狀未出現前可服用類固醇改善病情。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的方式,但仍有因排斥而死亡的風險。



Reference



  http://www.geneclinics.org/servlet/access

  http://carbon.cudenver.edu/~bstith/loren.htm

  http://www.emedicine.com/neuro/topic309.htm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蕭雅慧編譯

2004/8/
其他更多關於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0
疾病類別: 遺傳性果糖不耐症, 果酸尿症 Fructose intolerance, hereditary
疾病名稱: 遺傳性果糖不耐症, 果酸尿症 Fructose intolerance, hereditar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為一種典型的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而且和果糖的接觸有著緊密的關聯性。此類病患缺乏醛縮酵素(aldolase B),無法將果糖-1-磷酸(fructose-1-phosphate)轉變成為甘油醛,因此無法行成果糖1,6二磷酸(fructose 1,6-biphosphate),無法產生葡萄糖和乳酸,並造成果糖-1-磷酸(fructose-1phophate)的堆積。果糖-1-磷酸的堆積奪取了體內的磷酸,也引起的AMP崩解以尿酸(urine acid)的增高。在細胞中ATP耗盡但是因為磷酸缺乏使得粒線體無法重新產生ATP。這些生化的變化可以用來解釋患者的臨床表現。

發生率:

此症在台灣的發生率不明,但是應該是極為罕見。因為這類患者只要不接觸到果糖就不會有症狀出現,因此可能有些患者並未得到診斷。

臨床上表徵:

這類患者一旦開始接觸含果糖的食物,如添加蔗糖的嬰兒奶粉或是果汁等,會開始出現低血糖、腸胃症狀、噁心、偶吐、顫抖甚至抽搐等症狀,因此患者可能會不自覺避吃某些食物。若是一直接受含果糖食物的刺激,患者更會出現生長遲緩,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等現象,因而導致腎衰竭而死亡。


遺傳模式:
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

基因病變與其分類:
醛縮酵素(aldolase B)基因突變遺傳性果糖不耐症患者身上,已經多次的被描述。其突變的種類以點突變為主,對於蛋白質功能上的影響可大致分為兩類:酵素活性下降,以及蛋白質穩定性降低。

治療、診斷與預後:

要診斷遺傳性果糖不耐症,詳細的病史顯示症狀與果糖有關是最重要的步驟。一旦懷疑遺傳性果糖不耐症,要立刻禁食含果糖的食物, 症狀應該在數天內得到改善。果糖耐受測試應該在肝功能正常時進行,通常為發作後數周之後方可進行。靜脈注射每公斤體重200毫克的果糖可得到較可靠的結果。

果糖耐受測試若出現低血糖及低血磷的現象,即為不正常。確定診斷須靠測定肝細胞中的醛縮酵素(aldolase B)之酵素活性。至於血球細胞及皮膚纖維芽細胞中醛縮酵素活性則為正常,這是因為所含為aldolase A 而非aldolase B之故。治療則為禁食一切果糖,蔗糖,山梨醇(Sorbitol)等食物,包括點滴輸注時也需注意,肝腫大和肝功能異常可恢復正常。


以上疾病介紹內容,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1
疾病類別: 岩藻糖代謝異常(儲積症) Fucosidosis
疾病名稱: 岩藻糖代謝異常(儲積症) Fucosid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為一罕見之溶小體儲積症疾病,原因是因為α-L岩藻糖酵素(α-L-fucosidase)的缺乏,結果導致在許多的組織中呈現廣泛性α-L岩藻糖蛋白(α-L-fucosylated glycoproteins)、糖脂質(glycolipids)以及寡糖(oligosaccharides)的堆積。

發生率:

全球至今已有約100個案例被報告過



臨床上表徵:

臨床上的發現在神經、骨骼、皮膚方面,包括血管角質瘤(angiokeratoma corporis diffusum,ACD)的產生,其頻率與擴散的範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皮膚的症狀還包括:廣泛性的毛細管擴張(telangiectasis),手足發紺( acrocyanosis), 指甲上有紫色的橫紋,手掌腳掌角質化且多血管,排汗異常,乾燥且薄的皮膚等。

除了皮膚以外的主要特徵包括漸進式的智能遲緩、痴呆或死亡,較為粗曠的臉孔,生長

遲滯,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多重的發育不全,內臟肥大,癲癇 。

臨床分類:

依據臨床特徵分為三型

1.第一型:此型臨床表現大多數為嚴重的形式表現,在6個月後即出現神經方面的惡化情形,之後大約只有10年的生命期。

2.第二型:此型臨床表現大多數較少以嚴重的形式表現,神經方面的惡化情形也較少發生,生命期可為20-40年。

3.第三型:此型在神經學上惡化的臨床表現較第一型與第二型更為輕微。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已知缺陷基因α-L-fucosidase 1 gene(FUCA)位於第1號染色體上短臂的位置(1p34),在這基因上也已經發現有超過22種突變會導致此症的發生。





治療:

目前仍無良好的治療方式,有些案例接受骨髓移植或幹細胞治療,藉以改善酵素缺陷的狀況與身心的發展,但這些必需是在未出現神經學上損傷的症狀時就先進行,因為神經方面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在未來,也許也可採取酵素替代療法或基因治療。

以上疾病介紹內容,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2
疾病類別: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 Carnitine deficiency syndrome, primary
疾病名稱: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 Carnitine deficiency syndrome, primar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一. 前言 (Introduction)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的成因是因為﹕細胞膜上的「肉毒鹼運輸裝置」(carnitine transporter)缺乏,導致肉毒鹼在尿中流失,最後造成體內的缺乏。而細胞內的肉毒鹼缺乏,會使得長鍊脂肪酸進入粒線體的步驟出問題。因此,便沒有足夠的長鍊脂肪酸作為β-氧化作用、及產生能量。當然也無法產生足夠的酮體為大腦使用。



  同時,粒線體內的free CoA的調節也受到影響,導致大量的acyl-CoA esters累積在粒線體內。最終,即是所有需以free CoA作為媒介的代謝作用皆受影響(如克雷伯氏循環、pyruvate氧化作用、胺基酸代謝、粒線體及過氧化體的β-氧化作用)。



  有三方面會受到影響(1)心肌,造成漸進性的心肌病變(最常表現的病變)(2)中樞神經系統,因低酮體性低血糖,造成腦神經病變(3)肌肉骨骼系統,造成肌肉病變。



二、發生率 (Frequency):



  (1)美國﹕在美國並沒有真正統計過「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的發生率。



  (2)國際﹕在日本,「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的發生率約為1/40,000活產兒。



三、併發症 (Mortality/Morbidity):



  
猝死﹕不幸的是,大多數沒症狀的「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的第一次發病就可能會猝死。
  
心衰竭﹕隨著年紀增長,「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大多會逐漸出現心肌病變。其心臟功能對強心劑或利尿劑都無反應。如果未能及時診斷並補充肉毒鹼,逐漸惡化的心衰竭會導致死亡
  
「低酮體性低血糖」的腦神經病變﹕在「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的病嬰,大多是產生「低酮體性低血糖」的腦神經病變。若有病毒感染疾病合併低血糖的情形出現,便易引發這些急性病變。而有些患童也會因這些病變,而出現了發育遲緩及中樞神經功能失常的情形。若不能及時的給予肉毒鹼補充,會有反覆性的腦神經病變出現。


四、性別 (Sex):


  無好發性別的區分。「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



五、好發年齡 (Age):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的平均好發年齡是2歲(從1歲到7歲)。嬰兒多以「低酮體性低血糖」表現,而較大兒童則多以骨骼及心肌病變表現。



六、病史 (History):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的初期常見症狀之一是﹕「低酮體性低血糖的腦神經病變」,合併肝腫大、肝功能指數上昇及高血氨症。
  
「心肌病變」是另一個常見的症狀(常發生於較大兒童)。發病後會迅速進展成心衰竭。
  
「肌肉無力」是第三個常見症狀,常易合併心衰竭或只單獨發生肌肉無力的情形。
  
肉毒鹼缺乏也是造成「腸胃蠕動不良」的原因之一,會有反覆性的肚子痛及腹瀉。
  
「貧血」(hypochromic anemia)及反覆性感染也是常見的表現症狀。


七、身體臨床症狀 (Physical):


  
中樞神經系統﹕若是發生「低酮體性低血糖」的腦神經病變,則病患在長時間的飢餓(fasting)下會有跛行、無反應性、及昏迷的情形。錐體性行為(pyramidal movement)或極小的指痙性行為(minimal athetoid movement)也會持續出現。另外也易有肝腫大的情形。
  
骨骼肌肉系統﹕當病患有肌病變時,會出現輕微的運動遲緩、肌張力低、漸進性的近端肢體無力。


八、成因 (Causes):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是因在腎臟或肌肉的細胞質上的「肉毒鹼運輸裝置」(carnitine transporter)缺陷造成的。導致由尿中大量流失肉毒鹼,及細胞內的肉毒鹼累積量減少。



九、實驗室檢查 (Lab studies):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是因在腎臟或肌肉的細胞質上的「肉毒鹼運輸裝置」(carnitine transporter)缺陷造成的。導致由尿中大量流失肉毒鹼,及細胞內的肉毒鹼累積量減少。








當病童在急診室有出現嗜睡、抽痙、呼吸終止或任何意識不清的情形,要立刻檢查血糖或尿酮

測血氨、肝功能(ALT, AST, γ-GT)、電解質、尿酸、CK、乳酸及凝血功能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大多會有血氨值中等程度的上升,尤其是當病童有表現出類似雷氏(Reye)症候群時。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大多有肝功能指數中等程度的上升。

電解值生化檢查會顯示出有「代謝性酸中毒」。

也會出現「高尿酸血症」,因為在腎小管排出的肉毒鹼競爭所造的。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和脂肪酸氧化疾病患者皆會出現CK上升。

「呼吸鏈缺陷者」會出現乳酸上升。

凝血功能受到影響,造成prothrombin-time延長。


血液肉毒鹼的濃度﹕在「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其血中肉毒鹼的濃度會減少到少於正常值的5%,並併隨acyl-carnitine比例上的減少。但acylcarnitine/free carnitine的比值是正常的。大多數的脂肪酸氧化疾病也會伴隨血中肉毒鹼濃度的降低。

尿液肉毒鹼的濃度﹕在「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這是唯一正確有用的檢查。因為腎臟細胞減少肉毒鹼的再回收,導致肉毒鹼經由尿液大量的排出。

尿液有機酸檢查﹕在「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尿液有機酸分析通常是正常的。

禁食測試﹕此測試必須在醫師監督下執行。定期抽血測血糖、酮體、及游離脂肪酸。同時也需測acyl-carnitine。

尿液有機酸檢查﹕在「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尿液有機酸分析通常是正常的。

「肉毒鹼運輸裝置」測定﹕此項檢查是專門針對「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測定其培養的纖維母細胞上「主動性肉毒鹼運輸裝置」是否有缺乏。

分子生物學檢查﹕針對「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提供其「肉毒鹼運輸裝置」缺陷的基因分析、及篩檢基因的突變。




十、影像檢查 (Imaging studies):



  (1)X光檢查﹕顯示有心臟肥大。



  (2)心臟超音波﹕顯示有心臟肥大及左心室壁的增厚。



十一、其他檢查 (Other testes):



  (1)心電圖﹕顯示有左心肥厚及T波上升。



十二、病理組織切片 (Histologic findings):



  皮膚切片可以作為確認診斷「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藉由顯示出在纖維母細胞中「肉毒鹼運輸裝置」的減少來證實。



十三、治療 (Treatment):






  
內科治療 (Medical care)﹕


     
急性發作時,若患者出現有「低酮性低血糖」的腦神經病變, 則先給予患者D10W(10 mg/kg/min)靜脈輸液補充。再隨著體內血糖值變化而改變輸液速度。

經由靜脈補充肉毒鹼,來提升組織內的肉毒鹼含量,以利粒線體內的脂肪酸運輸。這種治療方法可藉由carnitine-esters的形式,來協助體內有毒代謝物經尿液排出。不過經靜脈補充肉毒鹼的治療方法,只有針對那些確認是「肉毒鹼缺乏症」患者才可以考慮使用。
     
考慮使用藥物來幫助治療心肌病變。

口服肉毒鹼。在「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可以幫助改善「飢餓酮體產生」(fasting ketogenesis)、心臟功能、生長及認知表現。
     


  
諮詢 (Consultation):


     
遺傳代謝科醫師諮詢

營養師諮詢
     

  
飲食 (Diet):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不需要特殊飲食,只要他們有按時補充肉毒鹼,或沒有承受壓力、飢餓即可。

建議在睡前吃些生玉米粉食物(uncooked cornstarch),可以幫助因睡覺中無進食而導致清晨低血糖出現。


  
活動 (Activity):


     
只要有按時補充肉毒鹼,就不需要特別限制他們的日常活動。

太激烈的運動或活動仍要盡量避免,並在平時隨時多補充點心及水份。




十四、藥物 (Medicine):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補充L-carnitine可以增加血中肉毒鹼的濃度到正常值,但對於肌肉中的肉毒鹼則只能增加輕微。補充肉毒鹼對於心肌也有幫助。

L-carnintine:
成人﹕每次1公克,每日3次(口服或針劑皆可)。每天總量最多不超過3公克。
小孩﹕每天每公斤100-200毫克,口服,每日2-3次。每天總量最多不超過3公克。


D10W﹕剛開始時以10mg/kg/min的速度靜脈注射,再根據之後的血 糖值改變靜脈流速。

Riboflavin(維他命B2)﹕
成人﹕每天400毫克,口服。
小孩﹕每天100毫克,口服。


Betaine(cystadane)﹕
成人﹕每次3公克,每日2次,口服,每天總量最多不超過20公克。
小孩﹕< 3歲﹕剛開始時,每天每公斤100毫克,口服。再逐漸每週增加每公斤100毫克的劑量。
> 3歲﹕劑量和成人相同。
   

Hydroxocobalamin(維他命B12)﹕
成人﹕剛開始時,每天1毫克,肌肉注射。再根據之後症狀出現的頻率來改變劑量。
小孩﹕劑量同成人。


Ubidecareone(CoQ-10)﹕
成人﹕每天100毫克,口服。
小孩﹕每天每公斤4.3毫克,口服,每天2-3次。


Glycine(Aminoacetic-acid):
成人﹕每天10毫克,口服。
小孩﹕劑量同成人。


Biotin(維他命B群):
成人﹕每天10毫克,口服。
小孩﹕劑量同成人。





十五、追蹤 (Follow-up)﹕






  
住院﹕


     
針對那些有急性代謝不平衡的患者做治療。

靜脈輸液D10W(10mg/kg/min)以維持血糖。流速控制除了要根據血中的血糖值,尚須考慮患者體內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
     
靜脈給予肉毒鹼補充。
     


  
出院:


     
定期追蹤患者血中肉毒鹼的濃度,以利口服肉毒鹼的使用。

補充劑量之調整。
     
要積極的處理感染症。

根據合併的「次發性肉毒鹼缺乏症」,補充各種輔? (如riboflavin、CoQ-10、biotin、hydroxocobalamin、betaine、glycine)。
     

  
預防﹕


     
增加進食頻率,以避免因飢餓而導致低血糖。

積極性的治療感染症,以避免體內出現分解代謝的狀態。
     
運動前要多補充點心及水分。

避免在高溫下運動及脫水,因為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造成「次發性肉毒鹼缺乏症」。
     

  
併發症﹕


     
擴大性心肌病變,合併鬱血性心衰竭。

嬰兒猝死症
     
橫紋肌溶解症及次發性腎衰竭

肌張力低下
     
小球性貧血

生長發育不良
     
腸胃道蠕動不良

色素沈著視網膜病變
     
週邊神經病變

 中樞神經病變、發育遲緩、錐體症狀及指痙症狀。

    

  
預後﹕


     
「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患者,若能按時補充肉毒鹼,預後極佳。

若未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會出現心衰竭、心律不整、或猝死症的併發症。
     
終身使用L-carnitine治療及避免禁食
     

  
衛教﹕


     
家族成員需學會心肺復甦術(CPR),因「原發性肉毒鹼缺乏症」病嬰易出現猝死症。

家族成員應被教導如何確認低血糖的早期症狀,並能及時給予患者葡萄糖補充物或注射昇糖素。
     
家族成員應被教導要給予患者頻繁進食,以避免禁食飢餓出現。若患者出現食慾下降或食慾極差的情形,應立刻送到醫院急診室處理。

家族成員應被教導有關積極補充肉毒鹼的重要性。
     
父母需接受遺傳諮詢,及討論關於未來懷孕時疾病復發的危險性。

家族成員應被教導有關產前診斷的可能性。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3
疾病類別: MLD症候群 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
疾病名稱: MLD症候群 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 (MLD) 最早是在1933年由Dr. Joseph Godwin Greenfild所發現,因此當時稱做Greenfield's disease。由於將此一疾病的神經纖維切片以結晶紫染色,不呈紫色而呈黃褐色,具有異染性,因而稱做異染性腦白質退化症。

  硫酸鹽-醣脂(Sulfated Glycolipid)為形成神經髓鞘的主要成分,因染色體22q13.31基因位上的缺損,導致缺乏分解硫酸鹽-醣脂的ASA酵素 (或其活化蛋白SAP-1酵素的缺損,位於第十號染色體上),使得硫酸鹽-醣脂(尤其是Cerebroside-3-Sulphate)無法分解,進而堆積在神經系統而損害神經(包括周邊神經及中樞神經),從腦部MRI檢查可發現大腦白質有退化的現象;隨病情的惡化,病患的運動及認知功能會逐漸喪失。



遺傳模式



  MLD是一種罕見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發生率為四萬至十萬分之一不等。



症狀



  此一疾病不分性別,可能在各年齡發生,年紀愈小發病,惡化程度愈快,骨髓移植的效果也最差。由於硫酸鹽-醣脂的逐漸儲積,使得運動神經傳導愈來愈慢;剛開始可能出現步態不穩、注意力下降、痙攣…等症狀,接下來的數年內會相繼出現運動失調、四肢麻痺、痴呆;此外成人型患者,可能會有精神症狀出現。依發病年齡不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類型 發病年齡 發生率 症狀表現 病程
嬰幼兒型 小於6歲 較常見 嬰兒期(18個月前)的發展大多正常,但隨病程進展,一開始是出現平衡感變差、動作發展障礙或退化(可能無法學會走路),接著會影響說話、認知及其他運動能力,肌肉可能會有僵直性的疼痛,麻痺及癱瘓在發病後1-2年發生 通常於診斷後5-10年內死亡
兒童型 6到18歲 較少見 發病前的發展都正常,一開始是出現步態不穩、行為改變,接著可能會有認知異常、學習及行為障礙、忘記學會的技巧、智能下降…等症狀,發病後6-8年中可能會麻痺或盲眼 通常於診斷後10-15年內死亡
成人型 6歲以上 罕見 病程跟兒童型類似,一開始是步態不穩、平衡感變差…等動作及認知的障礙,成人可能出現人格改變、精神異常,可能會因注意力、判斷力下降、學校或工作表現退步,而有焦慮、混亂的反應,隨病程進展會逐漸喪失運動能力,但惡化程度較幼兒及兒童型來得慢 病程緩慢


診斷


  目前主要確診的方式為腦部MRI檢查,可發現患者大腦白質有損傷或萎縮的情形。神經纖維切片可以看到異染性物質,腦脊髓液(CSF)的蛋白質可能會上升,周邊神經電位檢查電位降低。此外,患者血液中ASA酵素活性通常低於正常的20%,而尿中則會發現有Sulfated Glycolipid的存在。




治療



  對於尚無症狀的患者,骨髓移植可減緩神經系統的損傷;但運動功能仍可能會逐漸喪失。由於神經的損傷為不可逆,因此目前沒有藥物或其他可行的治療方式,僅能針對症狀做改善或支持。但有少數病人可利用Vighafvine(一種抗抽筋藥)來緩解疼痛性痙攣。



Reference



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2893.htm



http://www.mldfoundation.org/index.html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本會遺傳諮詢員 蕭雅慧編譯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4
疾病類別: 粒線體缺陷 Mitochondrial defect
疾病名稱: 粒線體缺陷 Mitochondrial defect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人類有三萬五千個基因體位於細胞核內,但僅有三十七個粒線體基因位在粒線體中,所以同樣掌管遺傳的基因往往會被忽略。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父親精子粒線體中的DNA在受精過程不會遺傳,嬰兒的粒線體DNA全是得自母親,透過母系遺傳而造成家族代代相傳的疾病。

  粒線體基因缺陷會導致相當嚴重且多樣的疾病。粒線體就像是人體的發電廠,負責供給能量,主掌身體能量的代謝,一旦遺傳自母親的粒線體基因出現缺陷時,可能會引發各種疾病。像是神經系統或肌肉的病變,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無力、神經肌肉運動失調、智能不足等症狀,而導致癱瘓長期臥床。此外,有些帶因者會造成糖尿病、眼盲、失聰及不孕等現象。再者,粒線體缺陷也與腎衰竭、腎因性、貧血等腎臟病變有關,個案中所談到的凱凱就是其一。依照臨床診斷來看,已知可能與粒線體缺陷相關的疾病就多達五十多種。

  目前並無藥可根治粒線體缺陷所引發的疾病,僅能就各種引發的症狀給予治療和照護。所以,透過遺傳諮詢與基因篩檢,是預防悲劇發生的最好方法。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粒線體疾病國家研究室」數年來的追蹤發現,國內的粒線體基因缺陷家族高達三、四百個,推估國內帶因者約有三、四千人。其中還有一家族上自曾祖母、下至曾孫廿多人全都發病且無一倖免,家族成員有的眼盲、有的失聰,還有人不斷流產,無法懷孕成功。所以,有家族病史的女性高危險群都必須要做遺傳諮詢與產前篩檢。依照優生保健法,優生健康檢查對於遺傳性疾病目前以基因及染色體兩項檢查為主,凡是經過遺傳諮詢,證實四親等以內或本人疑似罹患有遺傳疾病者都可以進行篩檢,衛生署並給予補助。

  對粒線體缺陷的疾病,國外研究以正常基因置換異常基因來治療,不過人體有數兆個細胞,如何精確置換有缺陷的細胞,恢復正常功能卻不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將是醫學界面臨的挑戰。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十五)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5
疾病類別: 紫質症 porphyria
疾病名稱: 紫質症 porphyr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紫質症(porphyria)是種相當罕見的疾病,它不是單一病類,而是由一群相類似的疾病所組成,有先天遺傳來的也有後天造成的,疾病發生率根據臨床統計約為30萬分之一。造成疾病的主因是血基質(heme) 的前驅物-紫質(porphyrin)及其衍生物代謝異常,使患者體內的紫質或其前驅物過量累積。至今,已知紫質症至少有七種類型,分別是合成血基質途徑中的不同酵素缺陷所造成,每種類型的患者臨床症狀不盡相同,但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皮膚病變: 皮膚非常敏感,輕微碰撞即產生傷口且不易癒合,有些對陽光非常敏感,皮膚經照光後會產生水泡、結痂和色素沉著,二、是神經內臟症狀: 患者會有腹痛、嘔吐或焦躁、沮喪、迷惘與精神錯亂等精神症狀。不同類型紫質症患者有不同的臨床症狀,有些只有皮膚病變或神經內臟症狀,或兩者皆有,甚至有些患者根本沒有症狀。茲將五種較常見的紫質症介紹如下。





□ 紫質症的種類有哪些:

1.急性間歇性紫質症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 (AIP)



  是所有紫質症中症狀最嚴重的,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的血球細胞或肝臟細胞內的酵素活性低於一般人的50%,一般而言,這樣的酵素活性就足以維持正常身體功能,並不會有特別的臨床表癥,但是一旦有其他的刺激或干擾因子影響此酵素系統時,就會造成急性發作。



  造成急性發作的促發因子包括:外在刺激,如:飢餓、不正常的飲食、酒、藥物與環境刺激;內在刺激,如:壓力、併發病症與正常的生理週期。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痛、痙攣、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等,尿滯留、尿失禁、排尿疼痛也偶爾可見。周邊神經病變可能包括肌無力,常由下肢近端開始,也可能侵犯手臂及下肢遠端。知覺的改變,除了幻想、妄想、困惑混亂與急性精神症狀外,偶爾也會發生癲癇。自主神經失調可能引起心搏過速、高血壓、發燒等,腦內分泌異常及低血鈉或低血鎂等,其病程變異性相當大,可持續數日至數月不等。



  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症狀與尿液檢驗,患者的尿液可偵測出高量的ALA 與PBG。患者尿液中高濃度且無色的PBG,在光照下會漸漸凝聚轉變成紅棕色的紫質複合物,因此需注意到要發病前尿液的顏色會轉變成紅棕色,或病情好轉時顏色也會逐漸轉變正常琥珀色。



  多數的急性發作可以藥物來緩解,嚴重時仍需經由醫院作緊急處理,必須快速地找出並移除急性發作的促發因子。在治療上,一開始有症狀時,應立即點滴注射或口服高濃度的葡萄糖及碳水化合物。減輕患者疼痛可藉由止痛劑像嗎啡等的使用,焦躁的症狀可由心跳過速或高血壓的治療藥物舒解,癲癇可利用鎂離子或gabapentin治療,而靜脈注射血基質用以減少毒性物質ALA的累積,有效地阻止急性發作。如果急性發作是因為生理周期,可服用長效黃體激素(LHRH)類似物,如leuprolide來抑制排卵,降低週期性之月經期發作,這樣的治療需要一群專業人員,如:婦科醫生及其他相關醫生共同參予與評估。



2.遺傳性糞紫質症Hereditary Coproporphyria (HCP)



  這是紫質症中較不常見的一類,因為身體內的糞紫質原氧化(Coproporphyrinogen oxidase,CPO)的酵素活性減少,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高,屬於肝臟型紫質症,高量的糞紫質會累積於肝臟中。這種紫質症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AIP)的臨床症狀相似,所不同的是這類患者皮膚會對光線敏感,此外,患者容易疲勞、肌肉無力等,有些則會伴隨有黃疸。目前的治療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同,皆可得到不錯的療效。目前此一類型已列入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當中。




3.異位型紫質症Variegate Porphyria (VP)



  異位型紫質症患者屬於體染色顯性遺傳,患者多在青年期甚至壯年期突然發病,青春期之前發病的很少。



  這類患者的神經內臟症狀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似,此外患者皮膚也會對光敏感,與其他類紫質症的光敏感性相似,在強光照射之後皮膚會有易脆龜裂、腐蝕、起水泡等的急性發作,而長期慢性暴露則會產生色素沉著、皮膚增厚等。異位型紫質症的急性發作的促發因子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似,雖然有些專家認為這類患者的急性發作與月經週期沒有相關,目前並沒有很多的證據顯示異位型紫質症會有長期的精神疾病。當患者急性發作時,患者的尿液顏色可能轉紅,且尿液中ALA或PBG排泄量增加,伴隨高量的糞紫質。患者發病的嚴重性與這些紫質累積濃度的程度相關,當症狀緩解時,這些代謝產物也會跟著恢復正常。



  目前的神經內臟症狀治療與急性間歇性紫質症相同,而平常皮膚治療的方法對於紫質症光敏感性皮膚炎效果並不好,病人盡量避免光照,並使用含有氧化鋅(Zinc oxide)、氧化鈦(Titanium oxide)的防曬乳液。如果患者是帶雙缺陷基因-即同型核子,在很早期就會發病,且症狀很嚴重,而帶原者(異形核子)一般來說其健康狀況基本上是良好的。



4.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Porphyria Cutanea Tarda (PCT)



  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是所有紫質症中最常見的,這種紫質症只會出現皮膚的症狀,某些異位型紫質症患者的尿液PBG也不會升高,常與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的診斷搞混。糞便與血液的uroporphyrins檢驗可區別這兩種紫質症。



  此類病人主要症狀為對光敏感,皮膚會儲存太陽輻射能,並透過光力學能量傳遞的過程將能量放出,造成皮膚組織與細胞的傷害與病變。容易曝曬到陽光的區域,如臉部、手臂、手背、手腕等,照到陽光之後皮膚會易脆龜裂、腐蝕、起水泡等。



  大約20%的病人,是由遺傳而來的,模式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雖然有病例在孩童時期發病,但大部分患者在成人後才顯現病徵。約80%的患者並無家族史,屬於偶發或毒性誘發的後天型,這些患者可能只有肝臟中的酵素有缺陷,目前對於此症的幾個促發因子已經界定出來,過度飲酒是目前所知道最重要的因子,這可能與慢性肝臟病變有關,雌性素的治療及病毒感染特別是HIV、C型肝炎病毒也可能會引發這類疾病,而B型肝炎病毒或某些殺真菌劑與除草劑中含的碳氫鹵化物也可能是因子,此外長時間接受腎臟的血液透析也可能引發,而過度鐵質的攝取也可能造成或加重的疾病的發生。目前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的治療相當理想,而含有β-胡蘿蔔素的防曬乳液可減低對皮膚的傷害。



5.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 (EPP)



  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是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在未成熟的紅血球-骨髓網狀細胞以及紅血球中,累積過量的代謝產物原紫質(protoporphyrins),由於原紫質溶水性極差,因此在尿液中不易偵測到,但在糞便中即可測到大量的累積。一般而言,這類患者的尿液中PBG與紫質(porphyrin)是正常的。



  男性患病率較高,且通常在孩童時期就發病。皮膚照到陽光之後,會發熱、搔癢、腫脹、發紅,在慢性陽光曝曬下,皮膚會起水泡然後潰爛與色素沉著。偶爾會有肝臟病變,因原紫質(protoporphyrins)累積偶爾會造成膽結石,需手術治療。女性患者的光敏性似乎在懷孕的時候會隨著紅血球中的原紫質而降低。



  維生素A的衍生物,如:β-胡蘿蔔素及其他的防曬乳液可提高對陽光的耐受性,此外使用結合膽鹽的物質,例如:cholestyramine與活性碳都可幫助身體移除原紫質。



□紫質症患者的皮膚保養



  異位型紫質症、遺傳性糞紫質症、先天性紅血球合成性紫質症、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以及緩發性皮膚病變紫質症患者皮膚很敏感,即使是稍微的碰撞都可能造成皮膚的損害,而且需長時間才能癒合。陽光使紫質症患者的皮膚變得容易破碎,尤其是陽光容易照到的部位,如:頭、面部、手臂、腿和脖子等,容易起水泡、皮膚變薄、破裂後結疤變黑。此外需特別注意的是,血球合成性原紫質症和先天性紅血球合成性紫質症這兩類型紫質症,其皮膚敏感性的表現異於其他三個類型,這兩類的患者年紀很輕甚至於嬰兒期時就會顯現,且照到陽光後很快就會產生的皮膚症狀。下列兩點注意事項可提供作為紫質症患者皮膚保養準則:



1.避免陽光照射:



  盡量不要在陽光高照時待在戶外,如果有出門的必要,可選擇清晨或傍晚的時刻。如果皮膚已經出現傷口或水泡,陽光的照射應要絕對避免。出門時需保護陽光會照到的部位,你可以穿上長袖長褲,帶上帽子或套上長袖的袖套,且盡量選擇棉質的布料。除非是含鋅或鈦氧化物的防曬乳液,不然一般的乳液或藥品對於防曬並不能更有效保護皮膚,可以詢問藥師獲得效果較好的防曬藥品。



2.避免皮膚產生傷口:



  在清洗衣服或碗盤時,請記得擦上隔離的乳液及帶上橡膠手套保護你的雙手,盡量不要碰傷皮膚,若不小心皮膚有傷口,要避免抓破及使用強烈的抗菌藥物,用清水或中性的肥皂清洗即可。如果處理得當可以避免留下永久的疤痕。



資料來源:本會會訊第十期/北區遺傳諮詢員 鍾尹禎整理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6
疾病類別: 威爾森氏症 Wilson's disease
疾病名稱: 威爾森氏症 Wilson's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威爾森氏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它是第十三對染色體上的ATP7B 基因產生突變,導致人體內銅代謝時經由膽汁分泌的途徑發生故障,使得過多的銅堆積在肝臟,並逐漸波及全身器官,對人體組織產生毒性與破壞。



  威爾森氏症患者會在肝臟或中樞神經系統中出現症狀,或是兩者同時出現。在肝臟方面:過量的銅堆積,影響肝臟的功能,因而造成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肝酵素指數上升、黃疸、白蛋白降低、腹水、凝血機能異常、血氨增高等病症。而過多的銅在肝臟堆積會導致肝臟組織發炎、壞死及纖維化,表現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猛爆性肝衰竭。嚴格來說,威爾森氏症的肝病與一般肝病無異。因此罹患肝病者都需評估是否有罹患威爾森氏症的可能性。



  在神經系統方面:過量的銅也會侵害腦部引發神經精神症狀,而出現顫抖、不自主運動、步伐不穩、肢體張力異常、口齒不清、流口水、吞嚥困難等情形;也有患者會出現類似巴金森氏症的行動遲緩或肢體僵硬。有些威爾森氏症患者會先出現精神症狀,像是情緒不穩、憂鬱症、躁症、精神錯亂等,女性可能會有月經不規則,甚至停經、不孕或流產等現象。



  威爾森氏症的治療需終身服藥以加速將銅從體內排除。目前採用的藥物有D-penicillamine和trientrine HCl,這兩種藥物是藉由與銅進行螯合或鍵結,再經由尿液排泄掉體內過多的銅。另一種Tetrathiomolybdate的療效則還在評估當中,但比起D-pencillamine似乎較無神經方面的副作用。其他常用藥物還有醋酸鋅鹽(Galzin),可阻止小腸對銅的吸收,藉此減少體內聚積的銅,也可避免銅的再吸收,其副作用較小。



  威爾森氏症是少數可以治療的罕見遺傳疾病,及早治療效果愈好,一旦延誤將會對身體器官造成損傷,病患也切忌任意減藥或停藥,應依指示終身服藥。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十七)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19
疾病類別: 半乳糖血症 Galactosemia
疾病名稱: 半乳糖血症 Galactos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醣類代謝異常疾病。由於半乳糖(galactose)轉變成葡萄糖(glucose)的代謝途徑發生機障,導致體內半乳糖的堆積。目前已知有三種酵素缺乏會造成此代謝障礙,分別是:半乳糖激酶(galactokinase)、半乳糖-1-磷酸尿苷醯轉移酶(galactose-1-phosphate uridyltransferase)及尿苷二磷酸半乳糖-4-異構酶(UDP galactose-4-epimerase)。其中以半乳糖-1-磷酸尿苷醯轉移酶缺乏(典型的半乳糖血症)最為常見。歐美白人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國人約三十六萬分之一或更少。

典型的半乳糖血症病童出生時往往沒有任何異狀,但經過幾天餵奶後,會發生嚴重吐奶及腹瀉現象,並呈現昏睡狀,之後會有肝脾腫大、脫水及體重不增等現象,甚至會因血液感染而死亡。而嚴重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醯轉移酶缺乏者,在出生第一週會呈現吃得少、體重減輕、嘔吐、腹瀉、昏睡及肌肉張力不足等情形。症狀較輕而存活的病童,會有生長發育遲緩及智能障礙、白內障及肝硬化等症狀。因此,若於出生時未能作正確診斷及治療時,肝和腦的破壞會加重,而且無法回復。此外,半乳糖激酶缺乏型患者大多沒有臨床上的症狀,但若不進行飲食控制,此型患者眼睛會逐漸形成白內障。

半乳糖血症的治療一般是以不含半乳糖食物進行飲食控制治療,如母乳、牛乳、乳製食品、動物內臟等均應禁食。嬰兒可用豆奶替代牛奶、母乳餵食。只要藉由正確控制飲食及定期追蹤,患者智能及身體發展,通常不會產生障礙。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說明,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20
疾病類別: 黏脂質症 Mucolipidosis
疾病名稱: 黏脂質症 Mucolipid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黏脂質症第二型(I-cell disease; MLⅡ)與黏脂質症第三型(Pseudo-Hurler polydystrophy; MLⅢ)是因溶小體酵素運送過程出問題所導致的遺傳疾病。溶小體酵素運送至細胞溶小體內的過程需有辨識標記mannose-6-phosphate提供辨識之用,若參與此辨識標記合成的酵素UDP-N-acetylglucosamine-1-phosphotransferase有缺陷,將導致細胞內的多種溶小體酵素濃度減少與血清、體液的多種溶小體酵素濃度提高。



遺傳模式



  黏脂質症第二型與黏脂質症第三型屬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由於第四號染色體長臂21-23片段上的UDP-N-acetylglucosamin-1-phosphotransferase基因突變所致。黏脂質症第二型與黏脂質症第三型因為常被誤診,所以盛行率無法得知。此兩種疾病不分種族與性別皆可能發生。有一項盛行率粗估罹病者約佔出生人口的1/1000,000。居住於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其黏脂質症第二型的盛行率約佔所有出生人口的1/6,000,絕大多數可能導因於創始者效應。




症狀



  黏脂質症第二型的嬰兒通常有粗糙的臉部特徵、關節活動受限與嚴重的智能發展遲緩。此外,亦可見牙齦發育不良、骨骼異常(脊椎後側彎、脊柱後彎)、肝腫大、臍與腹股溝疝氣、耳聾與生長遲緩。於出生後第一年呈現生長緩慢,至兩歲時即停止生長。這些患者常可觀察到角膜混濁、心雜音與頻繁的呼吸道感染。亦常有報告提到打鼾與睡眠呼吸暫停的問題。雖然某些患者可存活至十多歲,但通常於孩童早期即死亡。

  典型的黏脂質症第三型的患者通常於2-4歲後才會顯現特徵,可存活至成年時期。手部與肩膀僵硬可能是早期特徵,之後可能發展成腕隧道症候群、髖關節脫位、脊柱側彎與身材矮小。角膜混濁與心臟功能不全較少見。大約50%的患者有聽力障礙與輕度智能障礙。



診斷


  黏脂質症第二型與黏脂質症第三型可見血清中的溶小體酵素活性提高及已培養的纖維母細胞與白血球的溶小體酵素濃度減少。這兩種疾病由於溶小體酵素活性相似,不易透過溶小體酵素檢測做區分,因此診斷以臨床表現為依據。產前診斷可藉由已培養的羊水細胞或絨毛膜組織來測量溶小體酵素活性。




治療


  標準治療:

    目前尚無確切的治療方式。使用抗生素治療呼吸道感染與每年定期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是很重要的。藉由物理治療儘可能維持關節功能與活動。全關節置換術的治療效果對多數脂質症第三型的青春期後期患者是有效的。助聽器若沒有被充分使用,將影響個人學習與溝通能力。睡眠測驗可決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程度,夜間持續呼吸道正壓或?向呼吸道正壓可打開呼吸道。呼吸道狹窄會有插管困難的問題,可能需先放置軟式支氣管鏡。麻醉時因頸部定位可能發生脊髓損傷,或因插管或拔管不慎導致氣管廔管。

  研究治療:

    曾有兩位黏脂質症第二型的患者接受骨髓移植,但效果有限。



Reference



  Richard W, Tanya L, et al. NORD Guide to Rare Disorders: MucolipidosisⅡ andⅢ.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3:472-473.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編譯

遺傳諮詢員 鄭逸芬編譯

2004/09/22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說明,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22
疾病類別: 碳水化合缺乏醣蛋白症候群 Carbohydrate-deficiencyglycoprotein syndrome
疾病名稱: 碳水化合缺乏醣蛋白症候群 Carbohydrate-deficiencyglycoprotei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醣蛋白(Glycoproteins)在人體內扮演數個重要的功能,使身體內複雜的化學過程可行正常的功能,包括:

1.發送信號使身體內的細胞之間互相作用

2.參與運輸功能使營養物質從身體的一部分傳送到另一個部分

3.當血液凝聚時也有其作用,許多血型物質均為醣蛋白

4.調節身體內的某些器官功能與身體內荷爾蒙的活性作用,包括幫助調節生長速率、性別的發展及新陳代謝等等。

人類的血漿蛋白質,除了白蛋白之外,幾乎都是醣蛋白。

CDG type 1a 此症是醣類缺乏醣蛋白症候群中最普通的類型,會影響身體內大多數的系統,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腦和脊髓),周邊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外的運動與感覺神經)及肝臟。


發生率:

根據醫學文獻報告顯示,針對此症卻很難統計出其發生率,原因是因為在世界各地仍有許多區域是無法對於此症患者進行確認與確診工作。


臨床上表徵:


神經系統
橄欖體橋腦小腦萎縮發育不全

神經元喪失與大腦皮層的膠樣變性,包括基底神經節及丘腦部位脊椎神經的損傷
心血管系統
心肌症(Cardiomyopathy)

心包滲液(pericardial effusion)

心臟官能不足(cardiac insufficiency)

頭頸部 臉部的畸形
耳朵 大且發育不良
眼睛 杏仁眼(Almond-shaped eyes)

斜視(strabismus)

視網脈色素炎(retinitis pigmentosa )
口腔結構 顎裂(Cleft palate)
胸部 女性乳頭萎縮與乳房有增生現象 / 乳頭內翻

手和足部 手指指骨呈紡綻狀(Fusiform phalanges of fingers)偶會發現蜘蛛狀手指(Arachnodactyly)
肢端 四肢營養不良 / 關節攣縮
肌肉 肌肉張力低下運動失調
皮膚 脫皮的橘色皮膚與皮下脂肪缺乏造成不正常的比例

對稱性的脂肪堆積及臀部脂質失養症
呼吸系統 呼吸窘迫
胃腸系統 肝腫大與纖維變性 / 脂肪變性 / 肝硬化

膠原儲積 / 肝與膽囊的溶小體擴張
泌尿生殖系統 腎病症候群 / 睪丸纖維變性 / 突出的大陰唇

生殖腺官能不足

內分泌系統

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及三碘甲狀腺素降低,FSH(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增加
免疫系統 丙型免疫球蛋白過少(Hypogammaglobulinemia)
生長與發展 生長、活動及心智均遲緩
行為表現 餵食困難、生長發育不良性格外向與易雀躍的個性傾向
其他特徵 較高身材

中等肥胖

凝血功能異常,凝血時間延長。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不分男女,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罹患此症。已知其缺陷基因位於第十六對體染色體(16p13.3-p13.2)位置。


治療:

針對身體不同系統產生的問題,給予特殊療法與支持。


嬰兒期
(多系統期)


此期最剛開始的特徵,為神經肌肉畸形引起的餵食困難與嚴重的發展遲緩。大多數新生兒出生時體重正常,卻出現不太想動、懶散的樣子,吸乳的反應顯得無力。剛出生的第一年,可能皆須接受人工營養的輔助,腹瀉與嘔吐經常發生,所以體重會降於正常標準體重之下。

受神經肌肉畸形的影響,造成身體普遍肌肉張力低下,甚至患孩的頭部活動無法控制,不規則的肌肉反射(過度或低下)都會發生。坐起或抓握物體的能力會延遲,雖然手部的協調動作可以藉藥物改善,但爬行的動作仍會更延緩才會發生。
嬰幼兒晚期~幼年期
(運動失調/
心智遲緩階段) 內部器官功能衰退情形,包括肝臟腫大、心包液滲出、胃腸出血等等,在此期間會較減少。然而關於發展幾個症狀和特性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心智遲緩的範圍從中度到嚴重都有,心智情況漸趨穩定,除非類似中風的情況再發生,才會使患孩的心智能力再惡化。

雖然會有聽力及視力方面受損的問題,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患孩仍可以透過手勢或姿勢的使用來表達,進而與人們溝通,多數的患孩是屬於外向與友善的。
青少年期
(腿部萎縮階段)
在這時期表現出普遍地穩定性和適應力 根據醫學文獻這個階段的發展,由於小腦的發育不全,而導致協調與平衡上的困難(小腦運動失調),普遍出現穩定;類似中風的情況已消失,癲癇引起的抽筋現象會減少。

此外,大多數的患者內臟器官功能損傷也不常發生,肝臟功能已趨向穩定。脂肪墊和其他的皮下增生物質也許會縮小或者消失。

許多患者可以發展出簡單的語言,運用符號或者手勢來表達。甚至可能可使用字母劃或寫一些信函。

大多數患者因周邊神經系統可能惡化,導致腿部肌肉無力、萎縮甚至畸形,所以需要輪椅來協助活動。
成年期
(穩定失能階段) 根據醫學文獻,此症的女性患者沒有青春期,因此沒有第二性徵之發育(乳房、臀部、腋毛及陰毛皆未生長與發育)月經未來朝及不孕 。

嚴重的視力缺損,造成斜視與視網膜退化,一些成年患者提早老化與皮膚上出現皺紋。

雖然此期患者仍需要繼續給予日常生活與活動上協助,若接受特殊教育訓練,可發展出一些簡單的句子。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24
疾病類別: 先天性全身脂質營養不良症 Congenital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
疾病名稱: 先天性全身脂質營養不良症 Congenital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人體的脂肪組織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可以調節體溫及保護組織避免外部傷害外,最重要的功能為儲存脂肪,提供人體能量所需,若脂肪組織缺乏,將造成生理代謝的失調。先天性全身脂肪失養症(又稱為Berardinelli-Seip Syndrome)便是一種脂肪組織缺乏之先天性疾病,患童自出生後,除手掌、腳底及頭皮及部分關節周圍外,部分或完全缺乏脂肪組織,因而導致肌肉肥厚。
先天性全身脂肪失養症,因形成原因不同而區分為兩型,此兩型之遺傳模式皆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第一型為位於第九號染色體的AGPAT2基因(1-acylglycerol-3-phosphate O-acyltransferase2)缺陷所致,造成脂肪無法於之脂肪細胞中合成及儲存。第二型則是位於第十一號染色體的BSCL2(Berardinelli-Seip Congenital Lipodystrophy 2)基因缺陷所致,其基因的功能仍不明確,但推測與中樞神經系統有關。
  兩者的臨床症狀大致相同,患者除全身肌肉肥厚外,幼童時期出現生長速率增加、骨齡增加、食慾大增的現象;皮膚色素明顯在頸部、腋下、腹股溝而造成黑色棘皮;手、腳、下巴增大,有如末端肥大症的小孩般;長骨之X光攝影則發現骨頭斑駁的現象,猶如骨頭被侵蝕掉;另外全身毛髮增生、肝脾腫大、心肌肥大等也是常出現的症狀;患者於青春期因胰島素阻抗的現象造成嚴重的糖尿病;而女性會出現陰蒂大、月經量少、多囊性卵巢的症狀,不容易懷孕。
  診斷方面,主要依據臨床症狀來判定,配合各項生化檢查,可發現患者血漿具有較高的胰島素及三酸甘油脂,以及較低的高密度之蛋白膽固醇,另外,荷爾蒙瘦體素(leptin)通常較正常值低。目前少數國際機構可提供基因診斷服務,基因檢查結果可作為遺傳諮詢及生育下一胎之參考資訊。
  治療方面,以飲食控制為主,避免攝取過多食物,營養控制以使用低脂及高纖食物為原則,醣類來源儘量以不易消化之複合性醣類為主,脂肪來源則以長鏈及中鏈脂肪酸為主,孩童時期可使用中鏈脂肪酸油(MCT oil)。有部分報告指出瘦體素的補充(Leptin therapy)可改善其症狀。另外,定期追蹤及檢查,可為糖尿病、心肌肥大等併發症的做好準備,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師指示進行。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25
疾病類別: 中鏈脂肪酸去氫酵素缺乏症 Medium-chain acy1-coenzyme A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MCAD)
疾病名稱: 中鏈脂肪酸去氫酵素缺乏症 Medium-chain acy1-coenzyme A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MCAD)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發生率:

Andresen等人於2001年的報告中提出,此症的在美國的發生率約為1/15,001。

此症盛行於白種人,尤其是北歐人的後裔,大致上發生率估計約為1/4,900~1/17,000。

此症在ACADM gene的 K304E 突變,其帶因率是為 1/40~ 1/100 。

推論可能的原因為起始者效應(founder effect)

帶因者通常並無任何臨床症狀。而有些患者也可能因為發病年齡的不同,僅只有輕微的
症狀而不易被發覺。

臨床表現:

為西方人最常見的脂肪酸代謝疾病。中鏈脂肪酸去氫酵素缺乏症(MCAD deficiency)的病患通常會在出生後的前二年出現臨床症狀,可能會發生因為進食不良所引發的嘔吐、肝臟腫大、低血酮性低血糖、意識模糊、昏迷及抽搐。

在急性期,血中的氨、尿酸、肝臟轉胺酵素(liver transaminase)以及肌酸磷酸激酵素(creatine phosphokinase)常常會上升;肝臟切片可能會看到微小氣泡狀的脂肪變性。

死體解剖則會顯示在肝臟、腎小管、心臟以及骨骼肌的脂肪浸潤。有一些缺乏此酵素的病人直到青春期或成人期才有臨床表現,也有一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這個疾病可能被誤診為雷氏症候群;因為此疾病有25%的病例在第一次發作時死亡,所以也常常被誤診為嬰兒猝死症。

診斷:

即使在沒有發病時,串聯質譜儀的血清醯基肉鹼(acylcarnitine)分析在病人仍然會看到C8,C8:1和C10:1酯的升高,因此任何時候懷疑此病時,都應該要進行串聯質譜儀的血清醯基肉鹼分析。

在急性期時,患者會出現C6,C8和C10雙羧基酸尿症(dicarboxylic aciduria),然而這樣的發現常常會被忽略,因為雙羧基酸尿症也可能由其他的原因所產生,此時如果尿液中有hexanoylglycine和suberylglycine出現,則可以加強診斷的可靠性。

尿液phenylpropionylglycine升高也具有診斷特異性,但是要等到腸道被成人型的菌落所移生(colonized)時才會出現,也可能因為儀器不夠敏感而被疏忽掉。血清中自由型肉鹼(free carnitine)通常是偏低的。酵素缺乏可以在纖維母細胞和白血球細胞中偵測出來。

治療:

急性期的處理主要是治療低血糖,而長期治療主要在就寢前提供碳水化合物點心,建議剛學會走路的患孩可接受2g/kg的生玉米粉當作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低脂飲食應是有益的,如來自脂肪的總能量<30%。以及積極治療感染或腸胃炎等突發狀況。

有些學者建議口服肉鹼(100mg/kg/day)可以校正肉鹼缺乏的狀況,也可以增加有毒中間產物,比如一些肉鹼酯(carnitine esters)的排出。但也有些學者認為補充肉鹼,反而可能會增加產物代謝的堆積,所以對於此症患者是否都需要補充肉鹼,仍有爭議。

發展遲緩,行為問題和其它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在一開始發病時,並非不常見。假如這樣的傷害沒有發生,則最終的預後是相當好的。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326
疾病類別: 丙酮酸鹽脫氫酶缺乏症 Pyruv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疾病名稱: 丙酮酸鹽脫氫酶缺乏症 Pyruv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的致病原因是因為由於人體內丙酮酸鹽脫氫酵素(Pyruvate dehydrogenase)缺乏,在兒童期的患童大多數會引發原發性的乳酸中毒(primary lactic acidosis)。

現已知多數患者的致病基因是位於X染色體上的E1-alpha 次單位基因。

此症的臨床症狀相當廣泛,疾病牽涉範圍包括從新生兒期產生的致死性乳酸中毒(fatal lactic acidosis)到慢性神經性功能失調,並伴隨有中樞神經系統結構上的異常,但並無全身性酸中毒(systemic acidosis)。


發生率:





臨床上表徵:

一般而言,可分為代謝與神經學兩大主要特徵,兩者發生的機率相當頻繁。


代謝方面 新生兒期嚴重性乳酸中毒(fatal lactic acidosis) 通常有致命危險
神經方面 肌肉張力低下( hypotonic)與昏睡(lethargic),癲癇,心智遲緩(mental retardation)以及痙攣(spasticity)等。 與小腦共濟失調(cerebellar ataxia)有關
中間類型 間歇性週期性乳酸中毒
其他 生長、語言以及心智遲緩。




遺傳模式:

多數患者的致病基因是位於X染色體上的E1-alpha 次單位基因,為X染色體性聯遺傳。若母親為帶因者父親正常,則第二代的男孩中,有50%機率完全正常,50%機率患有此症;女孩有50%機率完全正常,50%機率為帶因者。


缺 陷 基 因 染 色 體 位 置 患 者 比 例
PDHA1基因
(亦稱E1-alpha 次單位基因) Xp22.2-p22.1 佔多數
E3 基因 7q 少數

PDHX基因
PDHB基因
DLAT基因 11p 少數

診斷:

病的女性患者(異合子heterozygous)具有多變性的臨床表徵,與X染色體的不活化(inactivation)有很大的相關性而有不同程度表現。尤其是患者有一廣泛性腦部缺損時,雖有微小生化異常但很容易被忽略。




治療:

一、飲食治療
Falk 等人於1976年的報告中指出以酮性飲食(Ketogenic Diet)能成功的治療此症患者。酮性飲食是指飲食中抽去大部份的碳水化合物,代以大量油脂類。吃了這樣的飲食後體內會有大量酮體生成(酮體有穩定神經細胞膜的功能),但是酮性飲食臨床上只對特殊的嬰兒期痙攣或Lennox-Gastaut症候群患者有益,對於癲癇患者則不適宜嘗試。

二、藥物治療
McCormick等人於1985年的報告中指出針對因PDHA1基因缺陷的部分缺乏患者,在其新生兒期使用sodium benzoate藥物,可成功的治療先天性乳酸中毒與高血氨(hyperammonemia)症狀,並發現了此症先前從未出現過的生化異常。

Fouque等人於2003年的調查中發現一種降低乳酸的藥物dichloroacetate (DCA), 是一種結構與丙酮酸的相似物。當細胞株有點突變(point mutations)時給予dichloroacetate (DCA)的治療是有反應的,但細胞株呈現缺失(deletion)時給予dichloroacetate (DCA)的治療並無反應。調查結論是保持催化反應可使得dichloroacetate (DCA)有作用,因為可增加E1-alpha次單位的穩定性。dichloroacetate (DCA)藥物再加上酮性飲食,並配合維生素B1(thiamine)的使用可做為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預後:

新生兒時期發病的患嬰,通常無法存活超過一年。 若較晚發病的患童,通常能存活至成人期。然而,當神經方面損傷時會出現典型的特徵,如傷殘無力與心智遲緩的現象。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402
疾病類別: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PPH
疾病名稱: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PPH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通常,「肺動脈高壓」常是由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如:先天性心室缺損、紅斑性狼瘡或服用Phen-fen減肥藥等,但「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並非由於其他疾病所導致,其病理機轉還不明確,一般認為與肺內皮細胞功能失調有關;肺內皮細胞的異常,會導致血管收縮素與血管擴張物質的不平衡,容易促使肺血管收縮,而導致肺動脈血流增加,相對的,肺臟的血壓與阻力也跟著增加,因此,心臟就必須更努力的收縮,血液才能輸送到肺臟,久而久之,心臟負荷的壓力上升,心肌會代償的肥厚、心室擴大,因而漸進的產生各種心肺病變的症狀。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Primary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是一種心臟、肺臟及血管系統嚴重病變的罕見疾病;肺動脈高壓是指患者休息時的肺動脈壓力超過25 mm/Hg(一般肺動脈壓約18-25 mm/Hg),因而使得心肺的負荷逐漸的增加。

此疾病的發生率約為1~2/100,000,不分性別、種族或年齡大小均有可能發生,但以年輕女性(20~40歲)的發生率較高,且一般女性的症狀會較男性嚴重。

症狀
此疾病一開始,會有容易倦怠、持續性氣喘或運動後呼吸困難的症狀,隨著病程進展,會逐漸出現心悸、周邊水腫、運動耐受力下降或運動時突然昏倒的情況,由於心肺負荷愈來愈加重,導致肺高壓、呼吸困難、心肺衰竭,甚至死亡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診斷後若無接受治療,女性存活時間平均為30個月,男性平均為39個月,大多是右心衰竭或與此相關之併發症。

診斷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並不容易在剛發病就能診斷出來,因此需要詳細評估病患疾病史、家族史以及藥物使用狀況,並經由以下各種檢查以確立診斷,包括:心電圖(ECG)、心臟超音波、肺功能檢查等。其中,心導管檢查能評估肺動脈壓力、心臟輸出量等,因此是最為主要的檢查方法。


治療
在治療方面,目前尚未有完全治癒的治療方法,但可以藥物控制病情,主要治療的藥物有三大類:
1.內皮細胞接受體拮抗劑(Bosentan):是最新發展出治療肺動脈高血壓的口服藥品,主要在於阻斷內皮細胞血管收縮的作用。
2.血管擴張劑(Epoprostenol; 又稱Prostacyclin; PGI2):具有強力的血管擴張及血小板凝集作用。
3.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能緩和肺臟血管收縮,對約10%的病人有效。

藥物的劑量與使用方式相當複雜,且往往有副作用或危險性,因此需要與醫師充分配合,方能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而當心肺功能逐漸衰竭且對上述藥物治療已失去反應時,肺臟移植或心肺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


在平日照顧方面,病患切記按時服藥,平時可視情況使用氧氣治療,以提高血氧的濃度;而使用利尿劑及採取低熱量、低鹽低鈉的清淡飲食,能避免身體的負荷,此外,患者應每天量體重,並紀錄尿液排出量,若有急速變化應立即就醫。



臺大醫院胸腔外科 徐紹勛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蕭雅慧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402
疾病類別: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PPH
疾病名稱: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症 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PPH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通常,「肺動脈高壓」常是由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如:先天性心室缺損、紅斑性狼瘡或服用Phen-fen減肥藥等,但「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並非由於其他疾病所導致,其病理機轉還不明確,一般認為與肺內皮細胞功能失調有關;肺內皮細胞的異常,會導致血管收縮素與血管擴張物質的不平衡,容易促使肺血管收縮,而導致肺動脈血流增加,相對的,肺臟的血壓與阻力也跟著增加,因此,心臟就必須更努力的收縮,血液才能輸送到肺臟,久而久之,心臟負荷的壓力上升,心肌會代償的肥厚、心室擴大,因而漸進的產生各種心肺病變的症狀。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Primary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是一種心臟、肺臟及血管系統嚴重病變的罕見疾病;肺動脈高壓是指患者休息時的肺動脈壓力超過25 mm/Hg(一般肺動脈壓約18-25 mm/Hg),因而使得心肺的負荷逐漸的增加。

此疾病的發生率約為1~2/100,000,不分性別、種族或年齡大小均有可能發生,但以年輕女性(20~40歲)的發生率較高,且一般女性的症狀會較男性嚴重。

症狀
此疾病一開始,會有容易倦怠、持續性氣喘或運動後呼吸困難的症狀,隨著病程進展,會逐漸出現心悸、周邊水腫、運動耐受力下降或運動時突然昏倒的情況,由於心肺負荷愈來愈加重,導致肺高壓、呼吸困難、心肺衰竭,甚至死亡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診斷後若無接受治療,女性存活時間平均為30個月,男性平均為39個月,大多是右心衰竭或與此相關之併發症。

診斷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並不容易在剛發病就能診斷出來,因此需要詳細評估病患疾病史、家族史以及藥物使用狀況,並經由以下各種檢查以確立診斷,包括:心電圖(ECG)、心臟超音波、肺功能檢查等。其中,心導管檢查能評估肺動脈壓力、心臟輸出量等,因此是最為主要的檢查方法。


治療
在治療方面,目前尚未有完全治癒的治療方法,但可以藥物控制病情,主要治療的藥物有三大類:
1.內皮細胞接受體拮抗劑(Bosentan):是最新發展出治療肺動脈高血壓的口服藥品,主要在於阻斷內皮細胞血管收縮的作用。
2.血管擴張劑(Epoprostenol; 又稱Prostacyclin; PGI2):具有強力的血管擴張及血小板凝集作用。
3.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能緩和肺臟血管收縮,對約10%的病人有效。

藥物的劑量與使用方式相當複雜,且往往有副作用或危險性,因此需要與醫師充分配合,方能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而當心肺功能逐漸衰竭且對上述藥物治療已失去反應時,肺臟移植或心肺移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


在平日照顧方面,病患切記按時服藥,平時可視情況使用氧氣治療,以提高血氧的濃度;而使用利尿劑及採取低熱量、低鹽低鈉的清淡飲食,能避免身體的負荷,此外,患者應每天量體重,並紀錄尿液排出量,若有急速變化應立即就醫。



臺大醫院胸腔外科 徐紹勛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蕭雅慧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403
疾病類別: Alstrom氏症候群 Alsrtom Syndrome
疾病名稱: Alstrom氏症候群 Alsrtom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Alstrom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於1959年由瑞典醫師C.H. Alstrom首次提出。此病隨病程進展造成嚴重的病徵,包括:視覺障礙、聽力喪失、糖尿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等。此外,患童的智能是不受影響的。



◎致病機轉



  屬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於2002年確認此病的變異基因是位在2p13的ALMS1基因,確切的原因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罹病人口



  目前已知全世界約有200名病例。法語系阿凱迪人(Acadians)或受地理因素隔絕的族群有較高的罹病率。



◎症狀



  臨床表現有個別差異性,即使是兄弟姐妹其表現也有所不同。


◎診斷



  診斷以臨床特徵為基礎。



  □ 眼科檢查:評估視力狀況。



  □ 聽力檢查:評估聽力喪失狀況。



  □ 血液檢查: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葡萄糖、胰島素、肝臟酵素(GGT、AST、ALT)、尿素氮、肌酸酐、電解質、尿酸等。



  □心臟功能檢查: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



  □泌尿系統功能檢查:尿液分析、腎臟超音波、膀胱超音波、腎臟切片等。



  □肝臟功能檢查:肝臟超音波、肝臟切片等。



◎治療



  此病牽涉多種系統功能,需全面性的評估與治療。



  □聽力喪失:畏光可藉由使用著色的鏡片改善。透過視障機構學習點字用法、手杖使用、盲用電腦運用。部分患者可藉助聽器得到改善。



  □第二型糖尿病:可藉低糖低脂飲食控制、運動與口服降血糖藥物metformin改善。另一種降血糖藥物glitazones可改善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但心衰竭患者須避免使用。



  □擴張型心肌病變:可藉血管收縮素酵素轉化抑制劑、利尿劑、毛地黃、β腎上腺接受體拮抗劑等藥物改善心臟功能。



  □血脂過高:可藉降血脂藥stains、fibrates改善。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低下症:由小兒新陳代謝科醫師加以評估治療。



  □泌尿系統疾病:某些患者需要以尿改流技術或自行導尿處理尿液殘留的問題。



◎預後



  永久性視覺障礙與聽覺喪失將會持續進展。部分患者可能進展為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與血中膽固醇過高將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心臟功能受損若沒有治療,將導致疲倦與呼吸短促。某些患者可能因進行性的病程造成腎臟與肝臟衰竭。



◎預防



  定期追蹤檢查,以期早期矯正治療。



  □肥胖:建議每年以身體質量指數(BMI)評估體重,健康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有助於控制體重。



  □聽力喪失:建議於4歲後每年做聽力檢查。



  □擴張性心肌病變:建議每年做心臟功能檢查,於5歲與10歲各做一次心臟超音波,之後每隔兩年追蹤一次。



  □第二型糖尿病:建議早於嬰兒時期即檢測空腹血糖濃度,於6歲做葡萄糖耐受性試驗,每年檢測血中胰島素濃度。



  □泌尿系統疾病:建議每年作兩次尿液分析與血中尿素氮、肌酸酐、尿酸、電解質檢查。



  □肝臟疾病:建議每年檢測血中肝臟酵素ALT、AST、GGT。


資料來源:本會遺傳諮詢員整理/徐山靜醫師審稿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的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404
疾病類別: 特發性嬰兒動脈硬化 Idiopathic Infantile Arterial Calcification
疾病名稱: 特發性嬰兒動脈硬化 Idiopathic Infantile Arterial Calcification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為一罕見且通常致死性的疾病,其特徵為廣泛性血管閉塞(vaso-occlusive)的疾病,較大動脈的血管內膜中產生纖維增生的改變而導致硬化情形,因硬化的發生會減少血管的彈性與血流。臨床上表現雖然多變,但會出現一典型症狀為頑固性高血壓(refractory hypertension)與伴隨心跳呼吸衰竭現象。此症的病理生理學有很好的文獻紀錄,但是真正的引起致病的病因仍然是未知的。
在母親子宮內時會有一些跡象可循,可能會有胎兒水腫(hydrops fetalis)與早產(premature delivery)或死產(still birth)。新生期,有85%的患嬰在6個月前即會導致死現象。

發生率:

目前文獻上僅有約100個案例被報告過



臨床上表徵:

臨床上表現多變,呼吸窘迫(respiratory distress)與心臟衰竭(cardiac failure)是較普遍的發現。目前大多數的個案皆會接受頑固性高血壓的治療。


遺傳模式:

雖然目前此症的真正原因未知,但較傾向於假定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模式,與無機磷酸鹽平衡中酵素的減少有關,血管內出現異常的鈣沉澱。

預後:

大多數患嬰的生命期不會超過6個月,只有少數能存活到1歲以後。致死的原因是因為心肌局部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並與冠心病或頑固性的心臟衰竭有關。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405
疾病類別: 囊狀纖維化 Cystic fibrosis
疾病名稱: 囊狀纖維化 Cystic fibr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囊狀纖維化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由於患者的第七對染色體長臂上的CFTR基因缺陷所造成。此病的發生率與種族有關,其中以白人的發生率最高;約為1/2,000個活產兒,亞洲及非洲人最少見,小於1/15,000。
  由於CFTR的缺陷,使得患者外分泌腺的上皮細胞無法正常傳送氯離子,而產生異常黏液(分泌物變黏且乾),阻塞在身體多個器官的分泌管道。 此病症狀多變且難以診斷,約15%的病患在剛出生時會因腸阻塞而解不出胎便。此外,病患汗液濃縮的程度是一般人的5倍,所以患童皮膚的味道會很鹹。隨著年齡的增加,受到感染的風險增加,其他症狀亦會開始陸續出現;在肺部方面,異常的黏液會阻塞呼吸道而妨礙呼吸,且可能會有哮喘的情形。患者亦容易感染肺部疾病,例如:支氣管炎、肺炎。而肺部疾病即為造成此症病患死亡的主因。再者,約有65%的病患會因胰管的阻塞而妨礙消化酵素分泌到腸道,使得無法正常吸收養分,或併發慢性腹瀉,以致發育不良。且由於胰臟功能的異常,也可能因此而誘發糖尿病。此外,約有5%的病患會因膽管的阻塞而妨礙消化,患童也常因此胃口不好、體重下降,同時損傷肝功能。生殖系統部分,可能造成輸送管道(例如輸精管、輸卵管)的發育異常或阻塞而導致不孕。
  由於症狀多樣較難辨識,須經由相關的檢查以進一步確診。包括: 一、攝影檢查:病患可經由頭部特殊X光攝影,發現鼻竇及鼻腔有不透明或鼻中隔彎曲的情形。此外,肺部X光或斷層掃描可檢查肺部感染的程度。 二、實驗室檢查:可進行汗液的氯化物濃度分析,患者的數值為60mEq/L以上(正常值為30mEq/L),帶因者可能介於30~60mEq/L之間。 三、基因檢查:可經由基因的突變點分析,找出基因缺陷的位置。
  在治療方面,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著重在解除感染時的症狀,並配合拍痰及姿勢引流等以利濃痰排出,必要時則須抽痰或以外科手術治療肺塌陷、氣胸等併發症。新近研發的化痰藥劑可大為減低痰液的黏稠度,有助於肺部症狀的控制;正壓呼吸器的使用,有時可以加上震盪式呼吸器氣流的給予,對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也很有幫忙。另外,接受預防注射減少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機會,也是一個維護患者健康的重要對策。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602
疾病類別: 性聯遺傳型低磷酸鹽佝僂症 X-linked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疾病名稱: 性聯遺傳型低磷酸鹽佝僂症 X-linked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人體缺乏礦物質會導致骨骼的礦物質化 (mineralization) 不良,這種情形若發生在成長中的孩童,會造成生長減慢、骨齡遲緩等情形。而這樣的症狀稱為「佝僂症」。而佝僂症有鈣缺乏、維生素D吸收不良、磷缺乏等各種類型,「性聯遺傳低磷酸鹽佝僂症」也是其一。



  一般人都知道缺乏鈣會造成骨骼疏鬆且容易骨頭斷裂,但卻很少人知道磷對骨骼也同樣重要,因為長期缺少磷會造成肌肉衰弱及骨骼畸形發展。體內鈣和磷的吸收與調節均受副甲狀腺及維生素D的影響。人體80%的磷存於骨骼和牙齒內,與鈣結合成磷酸鈣,其餘的20%則存於軟組織與體液內,磷除了是形成骨骼的必備成分之外,還可幫助吸收葡萄糖、甘油、運送體內脂肪酸、協助代謝能量及平衡血液的酸鹼度,由此可見磷的重要性。而「性聯遺傳低磷酸鹽佝僂症」便是缺磷造成佝僂症的一種罕見遺傳疾病。它主要的異常症狀有:


  通常患者在嬰兒早期的發育正常,但到六個月的時候,血清的磷值降低,若採用大量維生素D則可以明顯改善骨骼發展和畸形現象,但發育遲緩及血清磷值過低的情形仍無法改善,且大量的維生素D對人體有害。所以「性聯遺傳低磷酸鹽佝僂症」在治療上多半採用每天10,000~50,000單位中劑量的維生素D2以及每天分五次口服高劑量的無機磷酸鹽1~4克,並且要定期追蹤做血液和X光檢查來調整服藥的劑量。另外,需配合骨科醫生針對下肢畸形給予外科矯正或手術治療。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二十)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在X光檢查中可看到骨端擴大呈杯狀、骨樑粗大。

下肢彎曲、髖關節內彎、膝關節內彎或外彎,嚴重者在胸廓肋骨會有佝僂症串珠(rachitic rosary)。

骨頭軟弱易疼痛、肌肉無力容易跌倒及發生自發性骨折。

輕至中度的發育不良,生長遲緩,成人身高多在130到160公分間。

腎小管與胃腸道對磷的吸收減低,新骨形成的速度緩慢。

有些患者齒髓腔大、琺瑯質發育不全、齒齦與齒根周圍感染、長牙遲緩。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603
疾病類別: Lowe氏症候群 Lowe sydrome
疾病名稱: Lowe氏症候群 Lowe sy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Lowe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代謝性遺傳疾病,主要影響於眼睛、腦部與腎臟,故又稱為oculo- cerebro-renal syndrome。



◎遺傳方式



  Lowe氏症候群僅發生於男性,為單一基因性連遺傳,X染色體上的OCRL1基因缺陷。另外,亦有可能母親並未帶缺陷基因,而是突變所致。由於基因缺陷使一種酵素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phosphate 5 phosphatase無法生成,此酵素參與細胞內高基氏體的代謝過程,由於酵素缺乏導致高基氏體調節功能異常,作用機轉至今仍未能完全被了解。



◎特徵



  □先天性白內障:出生時即有白內障,通常於幾個月大時予以摘除,多半需配帶眼鏡。



  □青光眼:約佔半數的患者,通常發生於出生後,需要點眼藥或行手術維持正常眼壓。



  □肌肉張力弱及運動發展遲緩。



  □智能障礙:有些患者智力可能正常。



  □癲癇:約佔半數的患者。



  □明顯的行為表現問題:佔多數的患者。多半活潑外向、易發怒、頑固、異常的重複性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等。



  □腎臟功能異常:腎小管功能異常約在一歲時發生,某些物質於尿液中流失包括鈉、鉀、胺機酸、有機酸、白蛋白及其他小分子蛋白質、鈣、磷、L型肉毒鹼。



  □身材矮小。



  □易有佝僂症、骨折、脊椎側彎與關節的問題。



  □便秘:會隨年齡而逐漸改善。



◎診斷



  □臨床表徵:先天性白內障,肌肉張力弱,可能有腎功能異常及性連遺傳家族史。



  □檢驗方法:做皮膚切片檢測酵素缺陷與DNA分析可提高診斷正確性;對於女性帶因者可透過眼底檢查查出帶因的可能性。



◎治療



  目前尚無治療方法,採症狀治療,以藥物、手術、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特殊教育矯正。



◎預後



  預期壽命會因進行性腎臟衰竭而受限,Lowe氏症候群會因合併症導致感染、脫水及肺炎而死亡。若無合併症,預期存活壽命約30-40歲。



◎遺傳諮詢



  家族有人罹病應確認是否為家族性遺傳,以進行家族中帶因者的篩檢,了解下一胎罹病機率及尋求管道得到協助。透過眼底檢查有助於偵測出帶因的高危險群女性,藉由產前遺傳診斷作為決定與選擇的參考,尋求遺傳諮詢取得遺傳知識以供決定。





資料來源:本會遺傳諮詢員整理/徐山靜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604
疾病類別: 家族性低血鉀症 Hypokalemia, familial
疾病名稱: 家族性低血鉀症 Hypokalemia, familial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低血鉀症病因

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異常低下,可能是因為由腎臟或腸胃道流失了過多的鉀,或是鉀的攝入量不足,或是鉀由細胞外移到細胞內而導致。

家族性低血鉀症週期性麻痺(Familial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
週期性的衰弱無力現象與血清中低血鉀數值相關,為鈣離子通道疾病之一種。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或偶發性的自發性的肌無力症。肌無力症發作頻率,時間的長短及嚴重程度因個案不同而變化多端。

發生率:

粗估在美國為1/100,000

臨床分類:

1.家族性低血鉀症週期性麻痺,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2.家族性低血鉀症週期性麻痺合併有甲狀腺毒症,罕見且罹病者通常為亞洲男性。

臨床上表徵:

被侵犯的系統包括:內分泌 / 代謝系統,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系統。

主要的臨床特徵是以神經肌肉症狀來表現,包括衰弱無力到麻痺症。

心電圖常見異常有T波變平,ST間期延長,出現U波等現象。

低血鉀症急遽發生時往往導致嚴重的症狀,會出現極厲害的肌肉無力或呼吸衰竭;而低血鉀症緩慢發生時,比較不會引起明顯的症狀,如虛弱無力,體重減輕,多尿症,肌腱反射降低,姿勢性低血壓等症狀。

遺傳模式:


已知缺陷基因 (CACNL1A3 基因) 位於第一染色體長臂(1q31-32)的位置,

若為家族性遺傳,在台灣仍屬少數,大多數研究報告發現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疾病。

家族性低鉀血症週期性麻痺比率為男性>女性 (為3:1),甲狀腺毒症患者比率為男性>女性 (為20:1)。

發病期:

家族性低血鉀症週期性麻痺會發病於兒童晚期或是成人期,甲狀腺毒症則發病於成人早期。於35歲後才出現發病的狀況十分少見。

治療:

在疾病急性期中若心律不整或呼吸衰竭的危機出現時,就需緊急補充鉀離子。主要是讓患者避免出現以上的症狀,而患者之所以產生低血鉀現象是因為鉀離子暫時性的被移轉至細胞內,事實上全身總鉀離子量正常,因此需適量的補充鉀離子。

離子通道疾病(channelopathy)(補充說明)

在肌肉疾病方面是泛指一種因肌膜或肌細胞內管束的交換離子通道發生障礙而命名的肌肉疾病。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605
疾病類別: 多囊腎病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疾病名稱: 多囊腎病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大部份在40歲後才開始長出腎臟囊泡,因此,在此之前可能沒有任何症狀,隨著年紀越大,分佈比率越高。常見家族中多人有此先天性遺傳體質,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發生率:

為1/25,000~1/40,000,無性別與種族上之區分。


臨床上表徵:


雙側腎臟漸次出現許多個囊腫,當囊泡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時,可能會出現腰痛,血尿,尿路感染以及尿路結石,而引發高血壓,最後大部分的腎臟組織均被囊腫佔據,腎臟明顯變大,可能導致腎功能惡化,但此類多囊腎很少轉變成惡性腫瘤。

在六十歲前有50%的患者腎功能惡化至尿毒階段則需接受洗腎,七十歲前則有75%的患者需接受洗腎。

患者除了腎臟之外,在肝臟、卵巢、胰臟、脾臟等器官也可能有囊腫出現。約25%患者可能合併心臟僧帽辦脫垂。5~10%患者可能合併腦內血管瘤,腦內血管瘤若破裂則造成腦出血。


遺傳模式:

現已知為第16對染色體上基因變異造成,具有遺傳性,患者的子女約有一半機會遺傳到異常基因,因此我們鼓勵此疾病患者的親屬接受超音波檢查。

至於結婚生子方面,確實讓許多患者對成家之事裹足不前,產前可以採用羊膜穿刺方式篩檢,事前做好優生保健的工作。



治療:

一般不須特別治療,但必須定期追蹤檢查,以求早期處理併發症,避免腎衰竭的發生。患者通常是腰部脹痛來求診而發現的,而囊腫一定要大於10公分才可用手檢查得出來,所以使用超音波或經靜脈腎盂攝影術的檢查是必備的。目前尚無藥物治療,正朝基因治療法研究。

治療的重點在於有效的血壓控制及採取低蛋白飲食,希望患者腎功能盡量不惡化。若有合併感染或出血的情形,則需要針對症狀積極加以治療。有時囊腫太大,造成疼痛或壓迫時,可進行引流或手術治療,並可考慮對增大過速的囊腫,注射酒精防止其繼續增大。

預後:

目前並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使患者的腎臟不再出現腎囊腫。

成人多囊性腎疾病的預後,常取決於多囊腎是否進展至腎衰竭。多囊腎大致是無症狀的,本身不會致命,但可因其併發症而致命,囊泡感染是少見的併發症,如尿路感染引起敗血症,高血壓引起心臟血管疾病,或腎衰竭。若發現患者有發燒、腹痛現象則要針對可能感染的囊泡提高警覺。而患者家屬須全員接受篩檢,一旦發現是多囊腎患者,就必須定期追蹤檢查。

目前還沒有症狀出現的患者應經常進行尿液檢查,每半年或一年做腎臟功能檢查,平時應避免尿路感染,尤其高血壓更是影響腎臟功能的一大元兇,患者通常都有高血壓的症狀,就更需要特別注意以免病情惡化。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606
疾病類別: Bartter氏症候群 Bartter's syndrome
疾病名稱: Bartter氏症候群 Bartter's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定義


  巴特氏症是由一群相似的病況所組成,共有特徵包括:低血鉀代謝性鹼中毒、腎性鉀與氯的銷耗、醛固酮過多症及不引起高血壓的腎活素過多症。此症候群為腎小管上的數個離子通道基因突變所導致的疾病。依照臨床表現可區分為:典型巴特氏症候群、出生前巴特氏症候群、Gitelman症候群。



症狀


典型巴特氏症候群 Gitelman症候群 出生前巴特氏症候群
臨床表現 ‧通常於嬰兒期出現

‧劇渴、多尿、夜頻尿
‧±嗜鹽
‧±疲倦、肌肉無力、強直性痙孿少見
‧生長遲滯
‧發展遲緩 ‧於成人(多半是無症狀的)與學齡期出現
‧疲倦、肌肉無力、神經肌肉應激性(Chvostek與Trousseau徵象、震顫、強直性痙孿)
‧±關節疼痛續發軟骨鈣質沉著病
‧胎兒時期:羊水過多、早產。於新生兒時期:發燒、容積耗損導致多尿、嘔吐、腹瀉
‧生長遲滯
‧±典型的臉型:三角臉、突出的前額、大眼、突出的耳朵、下垂的嘴巴
‧腎石灰沉著病、骨質減少
血液生化值 ‧中度/重度低血鉀
‧代謝性鹼中毒
‧極高的腎活素、醛固酮、血管收縮素Ⅱ
‧20%有低血鎂 ‧中度/重度低血鉀
‧代謝性鹼中毒
‧偏高的腎活素、正常/偏高的醛固酮
‧顯著的低血鎂 ‧嚴重的電解質不平衡
‧代謝性鹼中毒
‧微高至正常的血鎂
腎臟泌尿道發現 ‧鉀與氯排出過高
‧偏高的前列腺素E2
‧正常至偏高的鈣
‧腎石灰沉著病不常見 ‧鉀排出過高
‧正常的前列腺素E2
‧尿鈣過少(血鈣正常)
‧無腎石灰沉著病 ‧鉀與氯排出過高
‧顯著的前列腺素E2
‧嚴重的尿鈣過少導致腎石灰沉著病、骨質減少
離子通道突變 亨利氏環上行支的基底側之氯通道(ClC-Kb=第三型) 遠端腎小管處對thiazide敏感的共同運輸(TSC或NaCl共同運輸或NCCT) 亨利氏環上行支靠頂部對bumetamide敏感的共同運輸(BSC或NaK-2Cl或NKCC2=第一型)與靠靠內側鉀通道(ROMK=第二型)

病因

  盛行率不明確。遺傳模式尚未清楚建立,但呈現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臨床分類與離子通道基因突變的關係請見表格說明。

診斷


  診斷以疾病史、身體檢查、實驗室檢驗為基礎。



治療



  將保鉀利尿劑與鉀的補充運用於典型巴特氏症候群患者身上與增加孩童的生長速率有關。環氧酵素抑制劑cyclooxygenase(COX) inhibitors、血管收縮素轉換?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可能對患者是有幫助的。Gitelman症候群患者通常需要鎂的補充,因為尿中前列腺素過高並非Gitelman症候群患者的特徵,所以環氧酵素抑制劑可能對患者幫助有限。出生前巴特氏症候群以液體與電解質的替代療法作為尿路結石的治療。因為尿中前列腺素過高並非出生前巴特氏症候群胎兒的特徵,環氧酵素抑制劑對出生前的胎兒沒有幫助,對嬰兒可能是有幫助的,又因為與壞死性腸炎、腎絲球過濾率減少有關,所以不建議使用在第4-6週的嬰兒。



Reference



  Richard W, Tanya L, et al. NORD Guide to Rare Disorders: MucolipidosisⅡ andⅢ.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3:308-311.




罕見疾病基金會遺傳諮詢員 鄭逸芬&林佳儀編譯







Overview, Causes, & Risk Factors



  The exact cause of Bartter's syndrome is not known. In some cases, it may be genetic and the condition is present from before birth (congenital).

  The condition is thought to be caused by a defect in the kidney's ability to reabsorb potassium. As a result, an excessive amount of potassium is excreted from the body. This is also known as potassium wasting.





Bartter's Syndrome Symptoms & Signs



  This disease usually occurs in childhood. Symptoms include muscle cramping and weakness, constipation, increased frequency of urination, and growth failure.



Bartter's Syndrome Diagnosis & Tests



  The diagnosis of Bartter's syndrome is usually made by finding low levels of potassium in the blood. The potassium level is usually less than 2.5 mEq/L. Other signs of this syndrome include:

    ·Normal blood pressure

    ·Low blood chloride

    ·Metabolic alkalosis (blood is more alkaline that normal)

    ·High blood levels of the hormones renin and aldosterone (both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otassium by the kidney)

    ·High levels of potassium and chloride in the urine

  These same signs and symptoms can also occur in people who have taken excessive amounts of diuretics or laxatives. Urine tests can be done to exclude these causes.

  In Bartter's syndrome, a biopsy of the kidney typically shows overgrowth of cells called the 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However, this is not found in all patients, especially in young children.  



Bartter's Syndrome Treatment



  Bartter's syndrome is treated by keeping the blood potassium level above 3.5 mEq/L. This is achieved through a diet rich in potassium. Some patients also require salt and magnesium supplements.



Bartter's Syndrome Prognosis (Expectations)



  The long term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Bartter's syndrome is not certain. Infants who experience severe growth failure typically grow normally with treatment. Studies are being done to see if these children have decreased mental functioning, which can occur if potassium levels are abnormal for too long. While most patients remain well with ongoing treatment, some develop kidney failure.






Bartter's Syndrome Complications



  Kidney failure is a possible complication.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1
疾病類別: 毛毛樣腦血管疾病 Moya moya disease
疾病名稱: 毛毛樣腦血管疾病 Moya moya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最早的毛毛樣腦血管病(Moyamoya disease)是內頸動脈血管有多出來的側支循環、X光片很像毛玻璃,像霧(日文為Moya Moya)稱之。一種慢性進行性腦血管閉塞疾病,由於顱內大血管閉塞,導致小血管代償性雜亂無章地瘋長,異常毛細血管亂麻成一團,而形成煙霧狀,所以也稱之為“煙霧病”。最近已被報告指出其缺陷基因是位於第三號染色體p24.2-p26的位置上。

至於腦底動脈主幹管腔狹窄或閉塞,是先天引起的,還是後天發生的,目前有兩種看法:1. 異常的血管網為先天性血管發育障礙。因為它很像胚胎早期腦血管發育的情況。2.異常的毛細血管網是繼發於腦動脈閉塞。因為從病理表現上,頸內動脈末端顯著狹窄,甚至閉塞。腦底及側裂內有擴張的異常毛細血管網。

發生率:

較多發病於15歲以下兒童或30~40歲之間的成年人。

在日本,此症患童的發病年齡約在5歲時,成人的發病年齡約在36歲左右。

在台灣,16歲以下兒童佔 26%,發病年齡約在 9~10歲,成人的好發年齡為30~40歲。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此症患者將近有10%得致病因素為遺傳原因所導致,被稱之為原發性的毛毛樣腦血管病 ;繼發性的毛毛樣腦血管病與另一原始疾病的結果或影響有關,但與遺傳的因素較無直接關係。

臨床症狀: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短暫、重覆發生的突發性偏癱,或左、右側交替性的偏癱。這種短暫的單側肢體無力現象,沒有前兆,來得快,復原也快,也可在患童哭鬧或啜飲熱湯(換氣過度)時發生。其它也包括進行性智力低下、精神異常、自發性與漸進性潛在的頭痛、癲癇性抽慉、肢體麻木或感覺障礙或不自主運動、四肢痙攣或癱瘓、口眼歪斜、視力障礙、眼球震顫、語言障礙(language disorders)等,且上述症狀經常反覆發作。

另外也會發生先天性動靜脈畸形、腦動脈瘤、血液病等,也可引起兒童出血性中風。


臨床表現特點:
1.兒童缺血性中風的先兆症狀多比較明顯,於發病前2~7天內出現頭痛、發熱、嘔吐、抽搐等先兆症狀。
2.多為急性發病,首發症狀以癲閒發作者為多,或癲癇與偏癱同時出現。
3.癱瘓呈左右兩側交替出現或一側偏癱後不久又發生另一側癱瘓。
4.失語者較少見。如發生失語與成人比也較輕,語言恢復也快。

臨床分類:

分類 特殊的徵兆
顱內出血型 成年人病發時趨向呈現顱內出血症狀,突發性頭部劇痛為主,屬急性症狀,具危險性。
腦梗塞型 10歲以下兒童早期則以腦短暫性缺血及癲癇等症狀為主
腦短暫性缺血型 以短暫、反覆發作的半身偏癱為主,常伴隨肢體抽搐的癲癇症狀,早期可以完全復原,後來會造成腦梗塞以及永久性神經缺陷。
癲癇型 10歲以下兒童早期則以腦短暫性缺血與癲癇等症狀為主
其症狀表現與發病年齡很有關係

腦短暫性缺血患者的症狀以短暫而反覆發作的半身偏癱為主,常伴隨肢體抽搐之癲癇症狀,早期可完以完全復原,後來會造成腦梗塞,及永久性神經缺陷。因為腦血管阻塞造成之多發性腦梗塞,兒童患者後期症狀常呈現肢體運動障礙、智能遲頓、及語言障礙等嚴重神經缺陷

治療:

因為病因仍不明確,醫學上此症尚無法預防、也無法根治、但可以進行症狀性的治療。症狀性治療目前著重於外科手術-腦血管重建手術,就是把頭皮上的動脈血管移植於患者的腦表,逐漸補足因腦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腦血液循環短缺現象。治療應於疾病的早期開始,以預防腦實質(brain parenchyma)的血管狹窄(vascular stenosis)產生。

最常施行的腦血管重建手術為:

1. 頭皮淺顳動脈與腦表中大腦動脈接合術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astomosis, STA-MCA anastomosis)

2. 腦、腦膜、淺顳動脈吻合術(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

3.腦與肌瓣吻合術 (Encephalomyosynangiosis, EMS)

診斷:

除臨床症狀外,腦波檢查、腦組織與腦血管之磁振造影及傳統式腦血管攝影等,均可應用於此疾病的診斷及長期監測。

預後:

兒童中風的預後較成人中風為好,特別是兒童缺血性中風,幾乎無死亡,但極易造成癲癇發作及智力障礙。患童的肢體運動障礙,智能發 展、與語言發展,應長期追蹤、評估以及進行復健和訓練。

另有文獻指出,在成人患者中死亡率約為10%,而患孩則為4.3%,致死原因通常為出血(hemorrhage)所致。其中約有 50-60%的患者有一漸進性認知功能上的惡化,推測可能是反覆性中風所引起。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2
疾病類別: 胼胝體發育不全症 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
疾病名稱: 胼胝體發育不全症 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人腦分成左右兩個半球,左右大腦半球之間,仰賴著許多神經纖維來將兩者聯繫在一起,其中最大的一束便稱作胼胝體。



  胼胝體約在胚胎發育至12週大時開始發展,在胎兒17至20週時成型。在這段期間,許多因素會導致胼胝體的發育受到影響,所產生的結果便是所謂的「胼胝體發育不良」。



  這些因素包括:(1)毒性─代謝性因素,如懷孕時母體酒精中毒或糖尿病,胎兒本身罹患某些代謝性疾病。(2)染色體異常,最常見的是三染色體8或三染色體18。(3)基因異常或某些特殊症侯群(如Aicardi氏症侯群),會以顯性遺傳、隱性遺傳或性聯遺傳的方式遺傳而來。(4)懷孕初期胎兒的腦部受到感染。



  在發展正常的孩子當中,併發胼胝體發育不良的機會非常之低,但就發展有障礙的孩子而言,其發生率可以高達每百人中有兩人罹患此症。



  胼胝體發育不良雖然在胎兒期便已形成,但出生之後,並沒有一些特徵告訴我們嬰兒罹患此症;往往是在嬰兒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動作或語言發展遲緩、癲癇症(尤其是嬰兒點頭痙攣)或腦性痲痺等神經症狀出現,做了腦部超音波或腦部磁振掃描才發現這種情況。如果說嬰兒的外型上有任何值得我們懷疑有胼胝體發育不良的可能性的話,則兩眼分離過遠與斜視這兩種情況就要讓我們警覺到此症存在的可能性。



  胼胝體發育不良可以單獨存在,甚至不產生任何症狀,但這種情形非常罕見。絕大多數罹患此症的孩子都多多少少會有些外觀的異常,如頭太大或太小、下巴小、眼睛有斜視、白內障、或眼球過小、唇顎裂、腎臟與輸尿管異常、多指症或併指症等;絕大多數的個案的神經發展方面也不正常,常會合併動作與語言發展遲緩、智能障礙、癲癇症與腦性痲痺。



  就治療而言,已經存在的胼胝體發育不良是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改變它,我們能做的是針對孩子所呈現出來的缺陷或障礙,予以積極的早期療育,越早施行各項療育,將來出現的障礙會越輕、越少。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部 張開屏醫師提供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3
疾病類別: 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小腦萎縮症/企鵝家族) Spinocerebellar ataxia
疾病名稱: 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小腦萎縮症/企鵝家族) Spinocerebellar atax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小腦是我們中樞神經系統中很重要的一個構造,它的功能包括了動作的協調,肌肉張力的調節,以及姿勢與步伐的控制。小腦有病變時就會出現許多的症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及平衡失調。患者無法很平順的完成一個動作,而執行一項動作的速度也會變慢。我們觀察時可以看到患者的肢體會搖搖晃晃,動作的精準度也會變差。在走路方面,最明顯的就是步態不穩,走起路來東倒西歪,兩腳通常要張得開開地。其他的小腦症狀還包括肌肉張力減低,眼球轉動異常,講話含糊不清及吞嚥因難等。故綜合來說,一般脊髓小腦萎縮症患者之主要病徵如下:


身體會抖,動作變慢、精準度變差。走路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兩腳通常要張得開開的。

眼球轉動異常

講話含糊不清、吞嚥困難。

  在許多的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當中,就有一群罹患遣傳性運動失調(hereditary ataxia)的患者,就以小腦的退化及萎縮為主。隨著醫學的進步,近年來對於這群病患的研究也有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靠著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於這群患者可以做更詳細的分類與診斷,而對於其致病的機制的研究也有了許多的發現,而其終極目標當然就是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以自體顯性遺傳的運動失調中,目前可歸納為二十二型,而以脊髓小腦平衡失調(spinocerebellar ataxia 1-22) 稱之, 簡稱SCA1-22。在臨床上的表現除了以小腦的症狀為主外,也有些患者會參雜有其他神經系統的症狀。雖然每一型有其特色,不過要靠臨床症狀去分類是有其困難的,正確的分類還是要靠基因的診斷。

  目前國內有數家醫學中心,可以做SCA1至SCA22的檢測,及提供症狀前檢查及產前遺傳診斷的服務。目前此一疾病可依靠藥物之治療,控制其疾病之惡化程度。


◎ 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 會長:朱穗萍

 地址:108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208號7樓
 電話:02-23147035 傳真:02-2314-7041
 網址: http://www.tscaa.org.tw/ 
 E-mail: sca0310@ms65.hinet.net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9)、第5期會訊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5
疾病類別: 結節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osis
疾病名稱: 結節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結節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種遺傳疾病,目前已知病因有TSC1(結節性硬化症第一型)、TSC2(結節性硬化症第二型)兩種類型的基因突變,造成患者神經細胞和髓鞘形成不良,產生結節硬化。由於人體神經組織遍佈全身,導致病人在不同的器官出現瘤塊。結節性硬化症,臨床上表現出非常多樣化的症狀,較為明顯的徵象是臉部皮膚出現血管纖維瘤或額頭斑塊、指甲邊緣有纖維瘤、身體上有三個以上的脫色斑(大片白斑)、臉部或身上有較為粗糙的鯊魚皮斑。



  此外,目前藉著斷層掃描、超音波、核磁共振造影等儀器,可以發現有些患者會出現多個視網膜異位瘤、腦皮質結節、腦室管下結節、腦室管下巨細胞星狀瘤、心肌瘤、淋巴管肌瘤增生及腎血管肌脂肪瘤等不同的病徵。臨床上患者表現的症狀僅有其中一或兩種,或是複合徵狀。其他臨床上的表現,部分患者常因腦部的結節,致使神經傳導受阻,引發腦部不正常放電,產生癲癇,患者如服藥控制癲癇,可使腦部細胞不致受損。根據國外醫療統計,約有1/3患者智力正常,另2/3患者弱智,部分病人有自閉行為。此類患者之治療,須視其結節或瘤塊發生之不同器官或部位予以適當的治療。



  目前國內多家醫療院所已可做結節性硬化症的基因檢測。



◎ 結節性硬化症病友聯誼會


  電話:03-5205184 網址:http://www.tsc.idv.tw/ 


  E-mail:slshieh@yahoo.com.tw 



◎ 美國TS協會,前身為 NTSA


  網址:http://www.tsalliance.org/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六)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6
疾病類別: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疾病名稱: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一、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於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估計在美國有三十萬人罹患此病。發病年紀,從十五歲至五十歲皆有可能,少數時候,也可發生於小孩或老年人,女性患病機會是男性的二倍。此病較常見於北歐裔及溫帶的人,東方人患者較少。



  多發性硬化症有好幾型,大部分的患者屬於反覆發作型(Relapsing and remitting MS)意即像麻木感、無力、步履不穩等症狀快速發生,經治療後或自然地痊癒,一段時間後又再發生;超過50%的這一型病人都逐漸發展成慢性或進行型的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是不會致命的,患者的平均壽命僅略短於正常人,若造成死亡,多半由於肺炎或其他感染性併發症。多發性硬化症也不會傳染,不同的病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症狀。



二、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有那些?



  多發性硬化症起因於中樞神經系統發炎及髓鞘受傷。髓鞘是包在神經周圍的一種絕緣物質,若髓鞘受傷,神經脈衝便無法迅速有效地傳送下去;這個發炎的過程(病理上叫做硬化斑)在腦及脊髓中會引起不同的症狀,例如視力喪失、麻木感、無力、步履不穩、複視、疲倦、怕熱、癱瘓、脖子彎曲時引發觸電感等。以上這些症狀可能會消退,也可能長久持續,甚或逐漸加重,對漸進型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這些症狀逐漸惡化,不會有太快的改變。



三、多發性硬化症是如何診斷的?



  多發性硬化症的診斷基於臨床病史及檢查,顯示神經系統中有多次多處的病灶,在排除其他的診斷後,才做多發性硬化症的診斷。有許多實驗室的檢查可幫助診斷,例如腦及脊髓之核磁共振圖,脊髓液檢查,電生理檢查(誘發電位)等。



四、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



  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不明;遺傳及環境因素皆可能為致病因子。患者的近親患病機會較一般人高,代表遺傳因素扮演一定的角色。病毒感染也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因有證據顯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與免疫有關的病,或者說,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中樞神經系統(自體免疫疾病)。雖說多發性硬化症有遺傳因素,基因的影響並非如想像來得大,在美國,千分之一、二的人可能患多發性硬化症,其家屬患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僅略增,約千分之三左右。



五、如何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或治療方法,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幾種藥物上市。目前的治療分三類:


  現在有許多藥物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有興趣的人可與國家多發性硬化症協會(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及美國神經學會研教基金會(651-695-2712)聯絡。多發性硬化症對患者及家人都造成沈重的負擔,不幸的是發病正好是在人生的黃金時期,病程又是如此不可預期。只要科學家繼續努力不懈地研究,未來一定有希望。另外,多發性硬化症發作很少在懷孕的第4-9個月,但比較常在產後,懷孕不會使多發性硬化症的婦女病情惡化。



六、多發性硬化症網站:



  美國神經學會Http://www.aan.com



  美國國家多發性硬化症協會:1-800-FIGHT-MS, 1-800-333-4MSA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神經內科 宋秉文醫師編撰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改善症狀─包括減輕肌肉僵硬,改善疲倦感、控制膀胱症狀、止痛、改善性功能不良等。

縮短多發性硬化症發作時程─腎上腺皮質素(ACTH)及類固醇,在短時間內大量靜脈投與。長時間使用對減緩病情並無幫助。

改變多發性硬化症的活性─首選為干擾素Interferon beta 1b(貝他西儂)在1993年獲准上市,給藥法為隔日皮下注射,可減少多發性硬化症發作頻率及嚴重度。其他兩個藥:Interferon beta 1a(阿繁列克斯) & Copolymer 1(可派克松)也已上市。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7
疾病類別: Zellweger氏症候群 Zellweger syndrome
疾病名稱: Zellweger氏症候群 Zellweger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為一罕見與先天性疾病,其特徵在於存在於肝臟腎臟或是腦部的細胞中過氧化物
酉每體(peroxisome)的減少或是缺乏。腦白質營養不良(leukodystrophies)會影響髓鞘(myelin sheath)的生長,累及小腦及末梢神經髓脂質的損害,導致進行性髓鞘脫失。

過氧化物酉每體:多數細胞內存在的有膜包圍的細胞質小泡,其中富含形成及利用過氧化氫的酵素,其功能為執行體內的毒性物質解毒作用,與脂質代謝以及可利用氧進行代謝。

發生率:

約為1/50,000

臨床上表徵:

肝臟變大、 血中鐵的數值會提昇視覺上的障礙 (vision disturbances), 一些患嬰可能會有產前的生長不足現象。出生時可能的徵候包括肌肉緊張的缺乏與移動上的無力感;其他的徵候可能包括異常的臉部特徵、心智遲緩、癲癇,吸口允與吞嚥上的無力情形。黃疸與胃腸道的出血也可能會發生。

新生兒期:肌肉張力低下導致不好的餵食情形發生,癲癇經常性的發作,肝臟功能失調可由新生兒黃疸與肝功能測驗中得知,特殊顱顏特徵包括臉部平坦、大的前囟門、鼻根寬闊。

兒童期:視網膜萎縮、感音性的聽力喪失,發展遲緩並有肌肉張力低下,肝功能失調。

生長:出生後生長不足(postnatal growth deficiency)(平均出生體重2740gm)

頭頸部:枕骨較平(flat occiput)、囪門較寬(large fontanelle)、巨頭畸型(macrocephaly)、臉部平坦(flat facies)、下顎過小(micrognathia)、前額較高(high forehead)、小耳異常(minor ear anomaly)。

眼睛:先天性白內障(congenital cataract)、視網膜上色素改變(retinal pigmentary change)、(slanting palpebral fissures)、眼距過寬(hypertelorism)、眼內貲贅皮(epicanthal folds)、角膜渾濁 (corneal clouding )、虹膜邊緣的蒼白斑(brushfield spots) 、蒼白的視神經盤(pale optic disk)、視網膜電流圖異常(abnormal electroretinogram)、青光眼(glaucoma)、眼球震顫(nystagmus) 。

腦部:嗅葉發育不全、胼胝體發育不全。

心臟:室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

肝臟:肝臟腫大(hepatomegaly)、肝內膽道發育不全(intrahepatic biliary dysgenesis)、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肝臟過氧化物酉每體缺乏(absent liver peroxisomes )、幽門肥厚(pyloric hypertrophy)。

腎臟:水腎(hydronephrosis)、腎皮質小囊腫(renal cortical microcysts)、腎臟的過氧化物酉每體缺乏(absent renal peroxisomes )。

泌尿生殖:外生殖器在男性會有隱睪(cryptorchidism)、尿道下裂(hypospadias );在女性陰蒂肥大(clitoromegaly)。

內分泌:腎上腺較小(small adrenal glands)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

基因標誌 染色體位置 蛋白質名稱
PEX1
7q21-q22 Peroxisome biogenesis factor 1

PEX10 Chr.1 Peroxisome assembly protein 10
PEX12 17q21.1 Peroxisome assembly protein 12
PEX13 2q15 Peroxisome membrane protein PEX13
PEX14 1p36.2 Peroxisome membrane protein PEX14
PEX16 11p12-p11.2 Peroxisome membrane protein PEX16
PEX26 22q11.2 PEX26 protein
PEX3 6q23-q24 Peroxisome assembly protein PEX3
PEX6 6p21.1 Peroxisome assembly factor-2
PXF 1q22 Peroxisome farnesylated protein
PXMP3(PEX2) 8q21.1 Peroxisome assembly factor-1
PXR1(PEX5) 12p13.3 Peroxisome targeting signal 1 receptor

診斷:

此症患嬰在出生時因為有肌肉低張力的現象,所以不易與唐氏症或其他染色體異常、小胖威力症候群、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強直營養不良症等病症區別。

Zellweger syndrome Single Enzyme Deficiency
D-Bifunctional
Protein Deficiency Acyl-CoA
Oxidase Deficiency
血漿
VLCFA levels ↑ ↑ ↑
Phytanic acid 正常~↑ 正常~↑ 正常
膽酸
(Bile acids)
出現
THCA/DHCA 出現THCA/DHCA 正常
尿液
Pipecolic acid 正常~↑ 正常 正常
Epoxydicarboxylic acids 出現~不足 出現~不足 出現~不足
Bile acid 出現
THCA/DHCA 出現THCA/DHCA 正常
紅血球膜
體液素原
(Plasmalogens) 缺乏~正常 正常 正常

治療:

目前此症並無任何治癒的方法,也沒有一標準的治療方針。應謹慎預防肺炎與呼吸窘迫所造成的感染,其他的治療則是以症狀與支持療法進行,包括餵食(提供適當的卡路里與降低植烷酸Phytanic Acid)、聽力(聽力篩檢或助聽器的使用)、視覺(合適的眼科檢測)、肝功能(應被監測,此外也可補充維他命K或其他脂溶性的維他命)、神經學上功能的評估(約有1/3的患者會有癲癇產生,抗癲癇藥物可以被使用,儘管已使用了適當的抗癲癇的藥物,但癲癇可能還是很難可以被控制住)。

其它包括腦部的核磁共振,腦波掃瞄與內分泌的評估。

此症的預後較為不好 ,通常會在發病後6個月內產生致命的危險,原因可能是因為呼吸窘迫、腸胃道出血或是肝臟衰竭。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8
疾病類別: 瑞特氏症候群 Rett syndrome
疾病名稱: 瑞特氏症候群 Rett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Rett症候群是1965年由奧地利兒科醫師,Andreas Rett首先提出,是一種遺傳性神經病學疾病,病童初期能正常發展,隨後有溝通技巧及運動功能的退化。

遺傳模式
Rett症候群好發於女性(若為男嬰,通常為死產或早期死亡),為X染色體(Xq28)上的MECP2基因缺陷,發生率為約為10000~15000位女嬰中就有一位。

症狀
※正常發展直到6-18個月。
※出生時頭圍正常,3個月至4歲後成長變慢。
※語言的表達及手運動技巧嚴重退化。
※重複性手部運動,例如:洗手、扭手、鼓掌以及誇大的手勢。
※肢體及軀幹顫抖(尤其是孩童在翻滾或焦慮時)。
※假如能走,則步態不穩、腿部僵硬。
※脊柱側彎(尤其是無法行走或早期肌肉張力較低時)。
※癲癇(可以腦波監控,因有時會誤將Rett症候群運動行為誤當成癲癇)。
※成長較慢(與吞嚥困難、營養不良有關)。
※骨折(骨頭內礦物質鈣質、密度低)。
※躁動。
※便秘(與缺乏活動、肌肉收縮能力低、飲食及抗癲癇藥物有關)。
※運動發展延遲(可能無法坐或站、手部功能退化)。
※異常的呼吸型態(包括換氣過度、呼吸困難、呼吸過快或過慢;通常發生於清醒時)。
※血液循環差。
※溫度調節差(排汗少、無感染源的發燒)。
※疼痛忍受度高。

診斷
Pett症候群病童中50%可由DNA中發現MeCP2基因缺陷,其餘基因缺陷目前仍在研究中。

治療
目前尚無治療方法,採症狀治療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促進手的使用,包括使用手夾板降低無意識的手部運動)、語言治療可運用圖片板、水療(可促進平衡有保護作用)以及音樂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趙美琴醫師審稿
醫療服務組 遺傳諮詢員 邱幸靜編譯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本會疾病單張第42號,以及「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09
疾病類別: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疾病名稱: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因為脊髓的前角細胞(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造成肌肉麻痺、萎縮無力,但智力完全正常。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屬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都是致病基因【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 gene)】的帶因者,子女若遺傳到父親和母親的變異基因便會發病。發生機率約一萬分之一,台灣每年出生的新生兒當中約有二十五個罹患此症。



  依發病年齡和嚴重度可分為三型:


1.嚴重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Werdnig-Hoffmann Disease, SMA type I):



  每兩萬名嬰兒中約有一名,為最常見的一型。嬰兒在子宮內或出生後三個月內,便會出現四肢無力、哭聲無力及呼吸困難等症狀。由於患者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多在一歲內便可能死於肺炎,如未積極給予支持性呼吸治療,很少會活過三歲。



2.中間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Intermediate type, SMA type II ) :



  其症狀常發生在出生後半年到一年期間。病患下肢呈現對稱性無力、無法站立行走、肌腱反射減退、舌頭或手部偶爾會顫抖。四分之一患者常在兩歲前死於呼吸道感染,其他存活者,多因持續肌肉無力造成脊椎側彎,影響肺部功能而導致呼吸困難,需要支持性呼吸治療以維持生命。



3.輕度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Kugelberg-Welander Disease, SMA type III ):



  其症狀發生的時間不一定,從一歲多到青少年、成人期都有可能。症狀是輕度對稱的肢體近端肌肉無力,上下樓、行走跑步不便,患者長期存活的情況還算不錯。



  肌肉切片是確定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最重要的方法。然而自1995年起直接抽血檢驗SMN基因病變可以快速且準確地做出診斷,此方法也可以應用到產前遺傳診斷,避免罹病家庭再生育有病的下一代。目前對此類病症尚無積極有效的療法,只能經由按摩、水療及物理治療等來改善四肢行動的靈活度,做腳部矯正及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練習用橫隔膜呼吸,使用可攜式的治療器材,幫助肺部呼吸並排除支氣管中的痰及照護呼吸系統,較為嚴重的病人則需要仰賴呼吸器及其他積極的支持性呼吸治療才能存活。目前有研究性質的藥物治療正進行人體測試,療效未卜。未來則要靠分子生物學研究找出缺損基因及其致病原理,才能在治療上有進一步突破。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十九)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10
疾病類別: Menkes氏症候群 Menkes disease
疾病名稱: Menkes氏症候群 Menkes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由於銅(Copper)代謝異常所造成的疾病,它是由於基因缺陷導致身體對銅的代謝異常,導致細胞內的銅濃度不足,進而影響到需要銅當輔酉每之酵素的功能;是一種進行性之疾病,又名Menkes捲髮症候群(Menkes kinky hair syndrome)。

目前已經知道此症是由於X染色體長臂上Menkes基因突變造成copper-trasnporting ATPase (P型) 這個酵素無法正常運作。 這個酵素的功用是調節細胞內銅離子的濃度,將小腸細胞中的銅分泌至血液中。

Menkes症候群的病人體內copper-trasnporting ATPase無法將小腸細胞從腸道中吸收的銅分泌至血液中,造成血銅過低,影響到其他需要銅離子當輔脢之其他酵素的功能。這些酵素包括tyrosinase (負責皮膚及頭髮的色素沉著)、lysyl oxidase (與膠原蛋白、彈性蛋白交聯有關)、ascorbate oxidase (與骨骼生長有關)、monoamine oxidase (與頭髮扭曲有關)、superoxide dismutase (負責清除自由基)、dopamine beta-hydroxylase (負責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的生成)、peptidyl-glycine alpha-amidating mono-oxygenase (活化胜踽類荷爾蒙)以及cytochrome c oxidase (負責電子傳遞鏈以及熱量的產生)等。

發生率:

國外發生率約為1/50,000~1/350,000,其中約1/3是因產生新的突變而致。

遺傳模式:

為一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約有2/3的是來自家族遺傳,另1/3則是因本身的基因突變。所以大多數患者為男性,而女性為帶原者。

由於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如果其中一條是有缺陷的染色體,另一條正常時,並不會發病,而是成為帶原者。男生由於只有一條X染色體,如果此條染色體是有缺陷的則會發病。

臨床特徵:

是由於患者體內需要銅離子當輔酉每的酵素功能不良導致

嬰兒期(出生~1歲)發病:表現以神經方面及皮膚毛髮為主,出現抽筋、肌肉無力、餵食困難、發展及發育遲緩、肌張力過高、哭鬧不安、體溫較低、頻繁癲癇發作及大腦和小腦進行性的退化等現象,由於大部份病嬰在外觀上都具有特別白的皮膚及膨鬆的臉頰,所以又稱「天使臉嬰兒」

腦部核磁共振可以發現患者的腦部白質軟化、灰質部分持續退化、腦萎縮、甚至硬腦膜下出血。頭髮於顯微鏡下發現不正常扭曲,其粗細直徑不一,出現有脆弱特別易斷的區域。出生時本來頭髮顏色正常,但漸漸地患者的頭髮顏色越來越變化多端,髮色淡、頭髮粗短、容易扭曲且易斷。

其他身體檢查也可能發現包括骨骼骨折、動脈屈曲、血管發育異常胃息肉、膀胱憩室、及漸進性的腦部萎縮等。

另外,皮膚也可以發現有顏色不均的色素斑。

診斷:

除了臨床症狀外,患者血中的銅離子濃度小於70 mg/dL(血清銅Serum copper 參考值 80-160 mg/dL) 及血清藍胞漿素(Serum ceruloplasmin)濃度小於20 mg/dL(參考值20-60 mg/dL) 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其他血液檢查可以發現血糖低下、血漿中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濃度下降、hydroxyphenylalanine (DOPA) 以及dihydroxyphenyglycol (DHPG) 比值上升(在血漿中>5 ;在腦脊髓液 >1 )。這是由於dopamine beta-hydroxylase這個酵素功能不良導致。病人小腸及腎臟細胞中銅離子增加,肝臟細胞中銅離子減少。頭髮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頭髮沿著髮幹180度扭轉,串珠狀毛髮等。

治療:

治療的目標是希望維持細胞內銅離子的濃度,早期由靜脈注射銅離子(copper-histidine)補充或許會有一些好處,其他皆採症狀或支持療法治療。研究顯示,兩個月以下的患者接受組織胺酸銅(copper histidine)的補充有助於預防神經症狀的惡化。患者在接受組織胺酸銅的補充後兩到三星期可以發現血銅值及血清藍胞漿素濃度回至正常範圍內。

預後:

此症癒後不佳,大多數未經治療之患孩,會於3歲前死亡,補充銅離子雖然可以改善症狀並延長生命,但仍非可以治癒此疾病的藥物。 但是最近有報告顯示愈早給予組織胺酸銅,除了可以預防神經方面症狀,也有患者可以活到青春期。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11
疾病類別: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疾病名稱: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一種進行性運動神經萎縮症,好發於40~50歲之中年人,已知毛澤東、「時間簡史」作者霍金,及前美國棒球選手路易都是這類疾病犧牲者。此症早期症狀輕微,可能只是末梢肢體無力、肌肉抽動及抽搐,容易疲勞等一般症狀,漸漸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嚥困難,最後產生呼吸衰竭。依臨床症狀大致可分為二型:




四肢侵犯開始:症狀首先是四肢肌肉某處開始萎縮無力,然後向他處蔓延,最後才產生呼吸衰竭。

以延髓肌肉麻痺開始:在四肢運動還算良好之時,就已出現吞嚥、講話困難之現象,很快就進展成呼吸衰竭。




  患者症狀主要以運動神經萎縮為主,感覺神經沒有受到侵犯,因此患者的心智狀態,七情六慾都是正常的,想想一個人頭腦清醒,卻四肢無法動彈,無法自行呼吸,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一般而言,目前運動神經元疾病產生的原因並不十分了解,5﹪的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另外有部份的環境因素,如重金屬中毒、鉛中毒等都有報告過,不過90﹪的病例都是原發性,也就是”不明原因”。目前認為造成運動神經萎縮的主要原因,為細胞內的麩胺酸堆積過多,在運動神經元細胞內產生毒性,久而久之造成神經細胞的萎縮。



  台灣究竟有多少人罹患此類的疾病?雖然並未作過類似的調查,但以國外十萬分之四的流行率來看,目前台灣應有八百人左右。



  有很多肌肉萎縮的疾病,會先被誤診為運動神經元萎縮疾病,當發生肌肉萎縮時,必須先確認是神經或肌肉的疾病,若確定是神經引起的肌肉萎縮,則需再分辨是周邊神經或是運動神經元萎縮所引起。有些神經萎縮的病例可利用化學療法、血漿透析或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來治療!因此為了確定是否為可治療成功的神經萎縮病變,必需做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血清特殊抗體檢查,或甚至神經切片才可確認。在國外及台北榮總曾有少數個案,在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疾病後治療恢復的特例。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

  112台北市北投區實踐街56巷13號1樓

  電話:02-28201357 傳真:02-28201431

  http://www.mnda.org.tw E-mail:mnda2874@ms39.hinet.net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台北榮總神經內科 蔡清標醫師提供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13
疾病類別: GM1/GM2神經節苷脂儲積症 GM1/GM2 gangliosidosis
疾病名稱: GM1/GM2神經節苷脂儲積症 GM1/GM2 gangliosid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神經節甘脂(Gangliosides)是存在於神經細胞膜上的一種重要的醣脂,正常情況下會被溶小體中的β -galactosidase酵素所分解。如果β-galactosidase缺乏或酵素功能不良,導致GM1神經節糖堆積在神經細胞或其他內臟組織中,便會產生臨床症狀。

發生率:

曾有報告指出馬爾他的人口統計,每3,700的活產數就有1例的發生。

此症在每一種族中都有可能會發生,在日本則有較多的成人型案例曾被報告過。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目前已知控制β -galactosidase產生的基因位於第三對染色體的短臂p21.33位置。

臨床症狀:

其遺傳表現型的差異與發作年齡的差異很大,最嚴重是嬰兒早期引起嚴重的骨骼變化與神經系統迅速退化。可以發現有面部粗糙、前額突出、低位耳、鼻樑凹陷、舌頭大、牙齦腫大、人中長、肝脾腫大、脊柱側彎、顱頂骨增厚及蝶鞍變大等現象。外觀上與Hurler 症候群相似。神經學檢查可以發現患者神情呆滯、漸進性的視力與聽力減退、四肢僵硬。約有1/2患者的眼底檢查可觀察到兩邊皆有櫻桃紅的斑點(cherry red macular spot)。 類型 嬰兒型
青少年型 成人型
發病時期
出生幾週至六個月
約一歲至三歲時發病 兒童期至成年人
症狀 食慾減退

吸吞力欠佳

體重增加不良

生長發育遲緩

肝臟腫大

可能會觸摸到脾臟

可能有眼球震顫
肌肉協調功能喪失

肌無力

步態不穩

語言功能減退

可能會有抽搐、四肢僵硬、視力喪失。

通常不會有臉部粗糙與肝脾腫大。 四肢僵硬

步態不穩

構音困難

認知功能減退

屬於進展較慢的一型
會出現緩慢且漸進性的失智症,並有明顯的巴金森症的特徵與錐體外徑路症候群,特別是肌張力不全(dystonia)。
生命期


低於3歲以下

致死原因大多數為肺炎
低於10歲以下





診斷:

採患者白血球或是皮膚纖維母細胞加以培養,進行β -galactosidase酵素活性分析 。

於產前診斷可進行(1)基因突變之檢查:如患者雙親的基因突變點已找到,可進行羊水細胞基因突變的分析。(2)懷胎12週後可測定羊水做羊膜穿刺檢查,將羊水細胞培養,來測定細胞中β -galactosidase的活性,或取絨毛膜細胞做此酵素的活性測定。

治療與預後:

目前並無任何特殊有效的治療,只有依其臨床症狀採取支持性的治療。



GM2 ganagliosidosis ( 成年型GM2神經節甘脂儲積症) = Hexosaminidase A-Deficient

此症臨床表徵主要以多變化的神經學症狀為主,症狀包括步態不穩、四肢僵硬、近端肌肉萎縮與構音困難。但是視力與智力不會受到影響。

診斷:

取患者的白血球或是皮膚纖維母細胞加以培養,青少年型患者的hexosaminidase酵素活性降低的量可以從完全沒有到幾乎正常。成年型患者的Hexosaminidase A 或A and B酵素活性會有明顯的降低。

與其它病類比較,Tay-Sachs disease症患者的hexosaminidase A酵素活性缺乏。而Sandoff disease症患者為hexosaminidase A及B兩種酵素活性都缺乏。

產前診斷大多用於父母是否為是帶因者,方法可以分兩種:(1)基因突變之檢查:如雙親的基因突變點已找出,可進行羊水細胞基因突變檢查。(2)懷胎12週後可測定羊水做羊膜穿刺檢查,將羊水細胞培養,來測定細胞中hexosaminidase活性,或取絨毛膜細胞做酵素活性測定。

發生率:

在猶太人種中有好發傾向,此症的發生率約為每3,600位艾希肯納茲猶太人出生就有1例,其帶因率則為1/30。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目前已知缺陷基因(HEXA gene)位於第15號染色體q23-q24的位置上

症狀與分類:

急性嬰兒型(Acute infantile) (Tay-Sachs disease):因病程進展快速,可能會在4歲前死亡

青年型 (Subacute) :較晚發病,可能可存活至兒童後期或者青春期。

慢性/成人型(Chronic /adult) :晚期發病,症候的呈現會更為緩慢與多變,神經學上的發現包括漸進性的肌肉張力低下(progressive dystonia)、脊髓小腦的退化 (spinocerebellar degeneration),運動神經元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甚至在一些成人型的患者也發現有精神狀態上的躁鬱症(bipolar)出現,有較長的生命期。

治療與預後:

目前並無任何特殊有效的治療,大多數的患者只有依其臨床症狀採取支持性的治療,直接給予適當的營養及水份補充。有些個案則會變得較為虛弱與喪失使用肢體的能力,所以維持好的腸道習慣是基本的條件之一,且應避免便秘的產生。

Tay-Sachs disease患者大多在3-5歲時因為肺炎而致死,Sandoff disease患者死亡年齡大約在3歲左右,青少年型GM2神經節甘脂儲積症的患者生命期約可至15歲左右。

Tay-Sachs disease:the prototype hexosaminidase A deficiency,其特徵為出生後3-6月即喪失運動的技巧,並出現漸進性的神經功能缺失,包括癲癇(seizures)、喪失視力(blindness)直至最後完全無行為能力與死亡,通常會在4歲以前發生。癲癇(seizures)的控制通常會給予抗癲癇藥物如 benzodiazepines、 phenytoins或rbarbiturates。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14
疾病類別: Lesch-Nyhan氏症候群 Lesch-Nyhan syndrome
疾病名稱: Lesch-Nyhan氏症候群 Lesch-Nyha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發病期約在嬰兒3~6個月大時,是因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醣基核甘轉換酵素(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HPRT)的先天性缺乏所引起之高尿酸血症,且會導致舞蹈手足徐動症、智力遲鈍和自身摧殘行為的產生。

發生率:

國外報告約1/100,000~1/380,000。



臨床上表徵:

症狀 特殊的徵兆
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
通常第一次發現是在患孩尿布中有橘子色結晶狀(orange-colored crystal-like)的沉積物質,血中尿酸升高與尿中有尿酸結石,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也常合併有血尿與泌尿道結石症狀。
神經系統上的失能 運動發展遲緩情形會隨著年齡漸長,逐漸呈現有不自主的舞蹈動作(尤其是臉和四肢),中度智力障礙(IQ 40~80)、肢體僵硬、肌肉張力低下、腦性麻痺、指痙症(身體各部份緩慢的、重複的、無 意識的蠕動);此與基底神經節受損傷有關。由於運動障礙在語言上會引起構音障礙現象。


行為異常問題
此症患孩出生時外觀無特殊異常,發病年齡於嬰兒期,之後會有自殘行為(約85%),患孩的手指與嘴唇常因自殘行為而嚴重缺損。於學校中發生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自傷行為,患孩出現高度重複發生的撞頭、打頭、挖眼睛、咬手指、抓傷等行為。


其他


關節疼痛與腫脹、吞嚥困難、經常性的嘔吐、易怒。





遺傳模式:

為一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疾病,性聯遺傳指的是缺損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而隱性遺傳是指必須一對(兩條)染色體皆有缺損才表現病徵者。

女性患者身上必須有兩條缺陷的X染色體同時集中在一起,才會發病,若祗被遺傳一條有缺陷的基因,則是無症狀的帶因者,女性帶原者所生育的子代中,有50%的男孩會罹患這個疾病,而有50%的女孩會為帶原者;但在男性則祗需一條缺陷基因即會產生症狀。在男性患者所生育的子代中,所有的女兒則皆為帶原者。





治療:

目前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可利用葯物減低尿酸產生與減少自殘行為。



預後:

若能配合醫療上的照護,患者可能有30~40歲的生命期。大多數死亡的原因來自於吸入性的肺炎或併發有慢性的腎石病與腎衰竭。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16
疾病類別: 涎酸酵素缺乏症 Sialidosis
疾病名稱: 涎酸酵素缺乏症 Sialid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定義



  涎酸酵素缺乏症是目前已知的四十多種溶小體儲積症中的其中一種疾病,臨床表現與組織學檢查類似黏多醣症mucopolysaccharidoses與神經鞘脂質過多症sphingolipidoses。1960年晚期,有少數具有輕微Hurler(黏多醣症第一型)樣的臉孔、骨骼發育不良、心智運動發展遲緩、但尿中黏多醣排泄正常的患者被報告出來,於初期被命名為脂粘多醣症lipomucopolysaccharidosis,之後被歸類為黏脂症mucolipidoses第一型,隨後又發現此類患者的白血球與已培養的纖維母細胞內缺乏涎酸酵素sialidase (又稱α-N-乙醯基神經胺?alpha-N-acetyl neuraminidase),且尿液中的唾液酸寡醣sialyloligosaccharides含量增加,因此,本病現在被命名為涎酸酵素缺乏症。



病因



  本疾病的發生率目前尚無確切數據,但有數據顯示,在澳洲,其罹病人口約佔所有活產數的420萬分之ㄧ。此病起因於一種溶小體酵素---涎酸酵素sialidase的缺乏,使唾液酸代謝途徑受阻,導致細胞內儲存過量無法分解的唾液酸寡糖sialyloligosaccharides,而在細胞內形成許多空泡。影響最大的器官系統包含中樞神經系統、骨骼系統與網狀內皮系統。涎酸酵素缺乏症屬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此酵素的致病基因稱為NEU1,位在第6號染色體短臂22.1上。此基因的突變型式非常多樣性,截至2004年初止,已有超過40種突變型式被報告。



臨床表徵



  如同大部分的溶小體儲積症,涎酸酵素缺乏症的臨床表現範圍極為寬廣。各種臨床症狀出現與否,發病時間,嚴重程度,皆可能因人而易,目前認為與其多樣的突變型式有關。涎酸酵素缺乏症可依發病年齡與症狀嚴重程度分為兩型,第一型屬晚發型,通常在10-30歲左右出現?態異常,視力問題,肌陣孿,此外,眼底櫻桃紅斑點也會在此階段透過眼底鏡被察覺到。其他發生在某些患者的症狀包括:癲癇發作、反射過強與運動失調。涎酸酵素缺乏症第二型較為嚴重,與第一型不同的是在早期即出現嚴重且類似黏多醣症的臨床表現,包括:肝脾腫大、骨骼異常、臉部外觀粗糙與智能障礙。其它類似第一型臨床症狀可見於較大的孩童。涎酸酵素缺乏症第二型可再分為先天型與嬰兒型,先天型可明顯於出生時呈現出嚴重的異常,時常與胎兒水腫及新生兒腹水的死產或早年死亡有關。嬰兒型在出生後出現症狀且進展迅速。



診斷


  實驗室診斷初步篩檢可使用薄層層析法偵測尿液中寡糖的異常型式。透過白血球與皮膚切片培養的纖維母細胞作涎酸酵素活性檢測,若酵素缺乏,即可確認診斷。產前診斷可藉由已培養的羊水細胞或絨毛膜組織檢測涎酸酵素活性。

  影像檢查涎酸酵素缺乏症第二型於疾病早期可能僅顯現出骨垢斑點。骨骼變化類似黏多醣症,但較不嚴重。典型骨骼發育不良如:椎體前端裂損、肋骨變寬、髂骨發育不良、掌骨與指骨幹展開。但對於涎酸酵素缺乏症一型並不會出現如此表現。有些病人可在腦部影像檢查發現腦部萎縮。

  組織學檢查周邊淋巴球、骨髓細胞、結膜上皮、庫氏細胞、肝細胞、組織纖維母細胞、神經切片採樣、肌神經叢神經元與腦部切片採樣,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程度不等的細胞質內空泡。



治療



  本病尚無治癒方法,治療以支持療法與症狀緩解為主。肌陣孿之藥物治療效果因人而異。藥物目前以Valproate、Piracetam、Clonazepam為主。適當的營養與癲癇控制,有助於維持健康狀態。



預後



第一型(成人型):患者通常不因此病致命,但會面臨到視力減退及因肌陣孿影響行走能力。



第二型(先天型):出生即死產或在兩歲內過世。



第二型(嬰兒型):通常於20多歲過世,但仍有報告指出有患者可存活至30歲。


本會遺傳諮詢員 鄭逸芬編譯

林口長庚醫院 賴思佳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17
疾病類別: 先天性痛不敏感症合併無汗症 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
疾病名稱: 先天性痛不敏感症合併無汗症 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為一遺傳性感覺不敏感與自律神經性病變的罕見類型,無論是近親聯姻或非近親結婚者皆有病例被報告過。致病基因(NTRK1gene)已知位於第一號染色體1q21-q22的位置,NTRK1 gene 對於神經生長因子而言,為一高親合力的酪胺酸酵素接受體(tyrosinekinase receptor),維持神經元自然生長與維持胚胎感覺神經元與交感神經元的生存。當NTRK1基因突變時,會使得連結於神經生長因子上的酪胺酸酵素接受體功能變得不完全或失去正常傳導的機制。

發生率:
目前美國已有35個案被報告過,而在日本則有超過300以上的個案,因為此症較易發生於同源體系的社會。

Shatzky等學者曾於2000年的連鎖基因研究發現,此症在耶路撒冷的貝都因人種中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其中有九成的患者與NTRK1gene的缺陷有關。




臨床上表徵:

針對痛覺的刺激與自覺的多發性行為的不同而形成多樣的臨床表徵,包括無汗症、角膜潰瘍,痛覺缺乏,手臂、腿部以及口腔結構損傷的無痛覺症狀,舌頭、嘴唇、牙齦的瘢痕,骨頭與關節的慢性感染,骨折,多發性的瘢痕,骨髓炎( osteomyelitis )與關節變形,更甚至於會惡化到需要截肢(amputation)的可能。有一些患者會有智能遲緩的情形發生。

患者無法排汗的現象是因為產生反覆性且無法解釋的周期性高燒、呼吸困難以及致命性的高熱症(hyperthermia),尤其是發生在嬰兒與較小的患孩身上。

痛覺的缺乏由於背根神經節(Dorsal root ganglia)的缺損所造成,無汗症是因為由交感神經所管控的外分泌腺(汗腺)喪失了交互的作用所導致。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各帶一個突變的基因,但沒有臨床症狀而稱為帶因者。患者本身必須要同時帶有兩個突變的基因(由父母各得到一個突變基因)才會發病;只要是父母均為帶因者,則每一胎不分性別生出此症的機率為1/4。目前已知的基因缺陷為NTRK1gene位置在第1號染色體長臂(1q21-q22)的地方。





診斷:

目前國外已有研究室發展出此症基因突變的分析方法,超過98%的此症患者被偵測有NTRK1gene 基因突變的情形,患者中有超過50個是來自於日本、中東、地中海、北歐與美國的非親屬家庭。

治療:

牙齒矯正師建議患者應保護牙齒使其不受損傷,所以有些患者會採用護口器(mouthguard)來保護舌頭,將護口器固定於上顎的彈性軟墊,可以將堅硬的牙齒與軟組織分隔;或是充當避震器以分散對硬組織(牙齒和齒槽骨)的衝擊。但因有些患者已被留意到在他們口腔處產生一些來自於護口器所引起的傷口疼痛。所以建議應改用一些引起創傷較少的護口器來使用,此治療的結果可以大大地減低口腔潰瘍與協助避免咀嚼過度的現象。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19
疾病類別: Miller Dieker症候群 Miller Dieker syndrome
疾病名稱: Miller Dieker症候群 Miller Dieker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Miller-Dieker syndrome是一種腦回發育不全之遺傳疾病,主要為第十七號染色體上短臂小片段缺失所致,罹患率約為百萬分之11.7。此疾病主要症狀為典型平腦畸形,同時伴隨特殊的面部特徵。其腦回發育不全導致發育遲緩,使患童大多無法自行坐或站立,另有智能發展障礙以及癲癇等問題。
症狀方面,在胎兒時期可能有羊水過多、胎動少以及子宮內發育遲緩等現象。其他主要症狀有:
1.腦部:腦回發育不全、腦表面平滑及胼胝體發育不全。患童自出生至6個月內便可能有癲癇的症狀,通常以小兒痙攣為主。
2.頭:小腦、高前額、兩側顳骨凹陷、哭泣時前額有垂直的皺紋,下頷小。
3.耳朵:低位耳、耳朵發育異常。
4.眼睛:白內障、虹膜發育異常、眼距寬、輕微眼瞼下垂、內眥贅皮。
5.鼻子:鼻樑短、朝天鼻。
6.口腔:上嘴唇薄、乳牙發育慢、嘴角下垂。
7.肌肉:早期肌肉張力低,但後來會呈現肌肉緊張甚至角弓反張等。其他也可能出現四肢攣縮與手指彎斜。
8.心臟:法洛氏四重症(Tetralogy Fallot)、心室中隔缺損。
9.生長發育:嚴重的生長遲緩以及動作、語言及智能發育遲緩。發展里程碑通常停留在3-6個月的階段,無法獨立坐或行走。
10.餵食與吞嚥困難:導致體重不足、生長遲緩
11.其他症狀:隱睪、腎臟發育不良、薦部小凹。
此疾病在胎兒時期即可以超音波診斷平腦的現象,另外,電腦斷層攝影(CT)以及核磁共振造影(MRI)亦為診斷腦回發育不全的主要檢查。而近期所發展出的螢光原位雜交法(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簡稱FISH)用來偵測患者第十七號染色體上缺失片段,可提升疾病診斷的準確性。
Miller-Dieker症候群以症狀治療為主,主要以癲癇控制及營養照顧為目標。
1.癲癇控制:患童一般以小兒痙攣呈現癲癇的症狀,隨著時間而發展成不同類型的癲癇,家長們必須特別注意癲癇的變化,並配合醫師的指示使用治療癲癇之藥物。除使用藥物治療外,近年來,生酮飲食亦為控制癲癇的方法之一。生酮飲食乃是藉由大量脂肪的攝取(並嚴格控制醣類攝取),藉以改善癲癇患童的過度興奮及不安。然而使用生酮飲食治療,必須密切地與專業醫師及營養師配合,以擬定最適合患童的飲食計劃。
2.營養照顧:患童大多會有飲食困難的問題,應避免患童嗆到所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同時要避免胃液的回流,有一些藥物可改善此現象,如Reglan或Bethanecol等。增加食物熱量的攝取可改善患童的體重增加不足,家長必須配合營養師及醫師建議,耐心地逐步調整患童的熱量攝取。亦可配合職能治療師的建議,利用輔具調整進食的姿勢及食器等等。如果經由以上方法,患童之營養狀況仍未獲得改善,可考慮鼻胃管或胃造口手術,以提升患童的營養攝取。
*本會副執行長陳冠如撰稿。審稿醫師: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師李妮鍾

以上資料轉錄自本會會訊第二十二期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20
疾病類別: 神經元蠟樣脂褐質儲積症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
疾病名稱: 神經元蠟樣脂褐質儲積症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Batten disease的命名來自於1903年第一位描述此疾病症狀的一位英國小兒科醫師。Batten disease又名Spielmeyer-Vogt-Sjogren-Batten Disease,是一種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沉著疾病(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es,NCLs)。

什麼是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沉著疾病(NCLs)
NCLs與身體組織中的一種結構物稱為『脂色素』(lipopigment)的物質有密切的關係。脂色素是由脂質及蛋白質組成,因為此成分在紫外線光學顯微鏡底下觀察呈現黃綠色,所以稱為『脂色素』。『脂色素』存在於腦、眼、皮膚、肌肉及其他組織細胞中。而且此物質沉澱附著於細胞時會呈現特殊的形狀,有些呈半月型、有些呈曲線型,而有些則會呈現指紋型。因此病理醫師可以根據這些特別的形狀去進行判斷。
但是NCLs在生化方面的致病機轉,到目前為止仍不十分清楚。但是有一部分的科學家認為與患者的細胞中堆積了過量的『脂色素』有關。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缺乏或是失去正常功能的『脂色素』代謝酵素造成。
目前對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沉著疾病在基因與生化層面的致病機轉的研究,認為是控制溶小體水解蛋白脢(lysosomal hydrolase)基因突變主要是第一型棕梠酸脂蛋白脢(palmitoyl-protein thioesterase-1, PPT1),導致神經細胞內的溶小體無法正常代謝帶有長煉脂肪酸的蛋白質,因而產生脂褐質沉著因而使細胞受傷甚至死亡。
目前已知參與第一型棕梠酸脂蛋白脢功能表現的基因至少有八種蠟樣脂褐質沉著基因( ceroid lipofuscinosis gene 1-8, CLN 1-8),依不同突變的基因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下所述:

疾病的發生率
Batten disease和其他型的NCL非常罕見,在美國統計的發生率在十萬分之2到4之間。但這疾病在芬蘭、瑞典、其他北歐地區、紐芬蘭及加拿大地區的發生率較高。
疾病的分類
1. 嬰兒期的NCL,又稱Santavuori-Haltia disease:發病年齡界於6個月到2歲之間
此型疾病進展快速。患童會有生長遲緩的現象,異常的小頭(Microcephaly)及典型者經常會有短暫的肌肉收縮,稱為肌痙攣反射(myoclonic jerk)。此型疾病剛開始發病的症狀包含身心發展上的遲緩,而且會因疾病的進展而愈形嚴重,且伴隨其他的動作及行為障礙,或是痙攣症狀。嬰兒期的NCL大部分患者疾病進展快速,患童壽命一般是兒童期的中期。
2. 後嬰兒期的NCL,又稱Jansky-Bielschowsky disease:發病年齡界於2歲到4歲之間
此型疾病剛開始的症狀包含喪失肌肉協調性(運動失調)、痙攣症狀及伴隨著智能進行性的退化。後嬰兒期的NCL大部分患者疾病進展快速,患童壽命一般是在8歲到12歲之間。
3. 幼年期的NCL,又稱Santavuori-Haltia disease:發病年齡界於4歲到8歲之間

此型疾病剛開始的典型症狀包含視力喪失、痙攣、運動失調。青年期的NCL大部分患者疾病進展比較和緩,患者壽命一般是在20歲左右,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可以生活至30多歲。
4. 成年期的NCL,又稱Kuf's disease或是Parry's disease:發病年齡通常小於40歲

此型疾病剛開始的發病典型症狀比較和緩,不會有視力喪失的症狀。因此患者的壽命會因人而異,差異很大。


疾病的遺傳模式
兒童期的NCL遺傳方式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所謂體染色體就是有別於性染色體的其他染色體,也就是此疾病男性與女性的發病率相同。又因為人類所有的基因都是成對的,而且其中一個來自父親另一個基因則遺傳於母親。所以隱性遺傳就是意味著,患者必須同時從父母親各遺傳到一個缺陷基因才會致病。而帶有一個致病基因的雙親(帶因者),有25%會生到患病的下一代,有50%會生到與父母一樣帶有一個致病基因的帶因者,另外25%會生到完全正常的下一代。
成人期的NCL分為Kuf's disease及Parry's disease,其遺傳方式各異。Kuf's disease也是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而Parry's disease則是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所謂顯性遺傳表示只要遺傳到一個致病基因則會致病,也因此沒有所謂的帶因者。患者本身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則為50%。

如何診斷
Batten disease也就是青年期的NCL,初次的發病症狀經常是喪失視力,病患經常會先接觸眼科醫師。但是有許多其他的眼科疾病也有類似或相同的症狀。因此眼科醫師或其他的專科醫師接觸到可能是這疾病的患者時,必須將患者轉介給神經專科醫師。並且進行神經專科的腦部及神經學上的檢查。

1. 尿液的生理檢查:

在許多NCLs病患的尿液中可以偵測到一種特殊化學物質,稱為dolichol。

2. 皮膚或組織的切片:

將切片以電子顯微鏡觀察,特別是皮膚切片中的汗腺細胞中,可以觀察到典型的脂色素沉澱的特殊圖形。

3. EEG:

當病人如果有痙攣症狀時,醫師可以從EEG判讀出腦部組織的不正常放電情形觀察,特別是皮膚切片中的汗腺細胞中,可以觀察到典型的脂色素沉澱的特殊圖形。

4. 眼科檢查:

一些特殊的眼科檢查,可以看出不同的視力問題。

5. 腦部超音波:

例如:CT或是MRI。

6. 蠟樣脂褐質沉著基因(CLN gene)篩檢

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可根據臨床疾病的發生年齡與盛行地域趨勢,以預判可能參予的基因,做進一步診斷甚至提供優生保件重要遺傳諮詢訊息。


如何治療
雖然暫時還未有藥物可以根治Batten disease或是其他型的NCLs。但有些抗痙攣藥物可以一定程度的控制病患痙攣情形。有一些報導指出針對兒童期的NCLs患者,服用維生素C及E,並且控制攝取的維生素A的量,可以減緩疾病進展。而目前在臨床有再進行酵素補充療法。但效果仍待進一步評估。

國際疾病相關網站
Batten Disease Support & Research Association
http://www.bdsra.org

資料來源:本會醫療服務組/三軍總醫院小兒神經科 陳錫洲醫師審稿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24
疾病類別: Wolfram氏症候群 Wolfram syndrome,DIDMOAD
疾病名稱: Wolfram氏症候群 Wolfram syndrome,DIDMOAD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屬於一罕見的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臨床上特徵包括尿崩症、糖尿病、視神經萎縮、聽障(diabetes insipidus, diabetes mellitus, optic nerve atrophy and deafness,DIDMOAD)。患者通常也會有中樞神經系統與泌尿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的廣泛性變異的異常現象,並伴隨有行為上與精神異常的問題,其中25%有自殺的傾向。腦幹萎縮與小腦萎縮也曾被報告過。

發生率:

臨床上所見案例有家族遺傳性且有近親關係,也有散發性的個案。自1938年至今,已有超過170個以上的患者被醫學文獻所記載。

臨床表徵:

糖尿病是首先被觀察到的特徵(在3- 8歲時出現),之後接續發生聽障與視覺上的缺損現象。

多變的神經學異常現象包括眼球震顫(nystagmus)、心智遲緩(mental retardation)、癲癇(seizures),周邊神經病變,失智,並伴隨有行為上與精神異常的問題。


臨床表徵摘要 發生率
0-9歲
糖尿病 100%
視神經萎縮 100%
10-19歲
糖尿病 ~70%
泌尿道異常 ~66%
異常的性別發育 低於50%
聽障 ~66%
超過20歲
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所有年齡層
心智上的疾病 高於50%
心臟節律疾病 低於10%
消化系統症狀 ~25%


遺傳模式:

最近已發現大部分與第4號染色體上位置為4p16.1的Wolframin (WFS1)基因突變有關,也有報導指出與第4號染色體4q22-q24的位置有相關性。

近來醫學報導也指出一些患者的致病原因,是由於粒線體缺陷遺傳所致;調查發現在少數的患者身上第4號染色體正常,但是粒線體上的DNA異常。

診斷:

當發生依賴型之糖尿病與雙側漸進式退化性之視神經萎縮特徵時,可診斷為Wolfram syndrome (DIDMOAD),在患者的兒童期,青春期或是成人早期這兩項特徵可能會同時出現,通常但不是絕對的,糖尿病是最先會被偵測到的特徵。

Medlej等人曾於2004年發表過一份報告指出,在黎巴嫩地區有來自於17個家庭中的31個患者,此症候群診斷標準為糖尿病與雙側漸進式退化性之視神經萎縮。在患者中發現有87%的個案有中樞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 在患者中發現有64.5%的個案經聽力檢測被確認有感覺神經性聽障(sensorineural deafness)的情形。


醫護照顧:

當首次臨床症狀發生後,如果可能的話需避免再發生的機率。不可能只發生以上所述之一種症狀而已,目前為止並無任何患者被描述只發展出一種臨床特徵。患者並無漸進式會危及生命的合併症或者提早面臨死亡的威脅。

建議必須每年進行中樞性尿崩症檢測,視覺與聽力的評估以及核磁共振的檢查。必要時使用口服的抗生素預防泌尿道感染,膀胱機能失常,並監測是否有呼吸暫停症(apnea)。

此症患者需要廣泛且多面性的照護,無論是社會性的,情緒性的與心理上的協助。若有嚴重的視覺失能情形時,建議應需多去適應家庭或學校的環境,以期發展自我的自尊與自信,比如說拓展其在學校的表現。罹病患童的雙親應學習如何建立患童的價值觀且盡力幫忙達成這些目標。

參考資料: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dispomim.cgi?cmd=entry&id=222300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25
疾病類別: 遺傳性痙攣性下身麻痺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疾病名稱: 遺傳性痙攣性下身麻痺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臨床上表徵: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HSP) 是以不知不覺中逐漸進展的下肢無力與痲痹為特徵的一種疾病,若是神經學的損傷侷限在下肢而發展出, 下肢因痲痹而無力, 因肌肉張力低下所造成的膀胱無力, 下肢震顫感覺, 以及偶而會連同位置感覺,出現稍微減少的現象;以上的症狀歸類為"單純的"或是"純粹的"HSP。

而當表現的症狀伴隨涉入在其他的系統或是有其他神經學的發現,例如:痙攣、失智、神經原性肌萎縮(amyotrophy)、錐體外徑路混亂、周邊神經元病變、或是出現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時,便被歸類為"複雜的"HSP。



遺傳模式:

可能的遺傳方式有:體染色體顯性遺傳、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是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等三種。

在臨床上的分類方式為:單純的(uncomplicated或是 nonsyndromic) 、複雜的(complicated或是 syndromic) 以及以遺傳模式的基因來分類;也就是找出染色體上變異的位置或是致病的基因來決定。

因為致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陸續被發現,所以也陸續以 "spastic gait" (SPG) 位置1 ~ 20來排定標示 。


診斷與檢驗:

單純HSP的診斷是建立在當患者有不知不覺中漸進的雙下肢無力和髂腰肌(iliopsoas = musculus iliopsoas),腿後肌(hamstring)以及脛骨的前面(tibialis anterior)部位呈現肌肉張力全面增加的症狀;而下肢的過度反射和伸肌的蹠向反應,通常伴隨著遠端下肢輕微的震顫感覺損傷;以及有相似患者的家族病史。

腦部和脊髓的MRI通常是正常的。大部分的HSP患者是以排出的方式診斷出來的,鑑別診斷的疾病包括:多發性硬化、 涉及脊髓的結構異常、 維他命B12不足、腎上腺白質退化症(adrenomyeloneuropathy)和其他的腦白質營養不良(leukodystrophies)、以及有dopa反應的肌緊張異常 (dopa-responsive dystonia)。

基因突變的分子遺傳檢驗包括了有: PLP1 基因 (與 X-linked complicated HSP/SPG2有關)、 L1CAM 基因、 SPG3A 基因、 SPG4 基因、 NIPA1 基因、 SPG7 基因、 HSPD1 基因 以及 SPG20 基因等,這些基因能在少數可作為臨床依據的實驗室中執行檢測。

遺傳的模式通常由家族圖譜來鑑定,只有少數是以分子遺傳檢驗來測定。

產前遺傳診斷是可行的,但只針對診斷為 PLP1基因突變並伴隨有SPG2蛋白變異的家族成員, 診斷為 SPG7基因突變並伴隨有 SPG7 蛋白變異的家族成員,以及診斷為L1CAM基因突變並伴隨有 SPG1 蛋白變異的家族成員。 在美國,一些因spastin蛋白變異的HSP,如:SPG3A, NIPA1或是SPG20等基因的變異,其家族成員的產前遺傳診斷現今依舊是不可行的。

表一、自體顯性複雜的HSP之基因與檢驗

Locus Name
基因位置名 Locus
染色體上位置 Test Availability
檢驗的可行性
SPG9 10q23.3-q24.1 Research only
僅供研究參考
SPG17 11q12-q14
SAX1 12p13

表二、自體隱性複雜的HSP之基因與檢驗

Locus/Disease Name
基因位置/疾病名稱 Locus
染色體上位置 Gene
基因名
Product
基因產物 Test Availability
檢驗的可行性
SPG7 16q24.3 SPG7 Paraplegin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SPG14 3q27-q28 Unknown Research only
僅供研究參考
SPG15 14q22-q24
Troyer syndrome 13q12.3 SPG20 Spartin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ARSACS 13q12 SACS Sacsin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SPG21 15q21-q22 SPG21 Maspardin Research only
僅供研究參考

表三、X染色體性聯複雜的HSP之基因與檢驗


Locus/Disease Name
基因位置/疾病名稱 Locus
染色體上位置 Gene
基因名
Product
基因產物 Test Availability
檢驗的可行性
SPG1 Xq28 L1CAM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SPG2 Xq22 PLP1 Myelin proteolipid protein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SPG16 Xq11.2-q23

表四、自體顯性單純的HSP之基因與檢驗

Relative Frequency
相關的頻率
Locus/Disease Name
基因位置/疾病名稱 Locus
染色體上位置
Gene
基因名 Product
基因產物 Test Availability
檢驗的可行性
9% SPG3A 14q11-q21 SPG3A Atlastin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45% SPG4 2p22-p21 SPG4 Spastin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Unknown SPG6 15q11.1 NIPA1 Non-
imprinted
Prader-Willi/
Angelman syndrome 1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SPG8 8q23-q24 Unknown Research Only
僅供研究參考
SPG10 12q13 KIF5A Neuronal kinesin heavy chain
SPG12 19q13 Unknown
SPG13 2q33.1 HSPD1 60kDa heat shock protein Clinical
可供臨床參考
SPG19 9q33-q34 Unknown Research only
僅供研究參考

表五、自體隱性單純性HSP之基因與檢驗

Relative Frequency
相關的頻率 Locus Name
基因位置名稱 Locus
染色體上位置 Test Availability
檢驗的可行性
50% SPG5A 8p12-q13 Research only
僅供研究參考

SPG11 15q13-q15
SPG24 13q14


遺傳諮詢:

服務這類個案家族時,在一些家庭計畫形成時正是介入的時機,在家族成員有計畫但還未懷孕前,釐清決定疾病遺傳的危險因子、找出可能的帶因者、以及討論產前檢驗的可能性會是遺傳諮詢的工作重點。

DNA資料庫是將患病家族的DNA保存下來,已備未來可能需要使用的時機出現。 因為未來在檢驗技術和對於疾病的基因、突變、治療的了解都有可能更上一層樓,因此建立DNA資料庫是有其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目前能以分子遺傳檢驗來進行實驗的疾病, DNA資料庫的建立更形重要。

治療:

對於目前已知的HSP並沒有治癒的方式或是特定可以用來治療的藥物。一些伸展肌肉的物理治療方式,對於延緩肌肉攣縮是有幫助的。而職能治療與協助行走的輔具也經常地被使用。減少抽筋和肌肉緊繃的藥物,包括: benzodiazepines, baclofen, tizanidine 以及 dantrolene也都曾被使用。Intrathecal baclofen 有時也會使用在較嚴重的病患身上。而注射 Botox也曾被用來減緩肌肉緊繃。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728
疾病類別: 甘迺迪氏症(脊髓延髓性肌肉萎縮症) Kennedy Disease
疾病名稱: 甘迺迪氏症(脊髓延髓性肌肉萎縮症) Kennedy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此症大多於30~40歲進展緩慢且具多變性。有些患者會有胸部發育、不孕和睪丸萎縮情形,但不至危及生命;有些患者除了胸部變大,生殖器還會萎縮,最後四肢癱瘓。
對於罹患此症的家族男性而言,長大是件令人感到害怕的事,因為一到青壯年,就會出現手腳和嘴角抖動,說話不清的症狀,更甚者是生殖器陰莖會縮小,無法勃起;還會長出女性才會有的乳房。除了面對睪丸縮小,乳房變大的衝擊之外,這類的患者因四肢癱瘓無力,早期常被診斷為漸凍人。

發生率:
約1/40,000,成年後發病約15~59歲 (皆於15歲之後發病)。


臨床上表徵:
一、主要症狀:
1.肌束顫動(muscle fasiculations):局部肌肉抽搐或撲動的骨骼肌纖維束的自發性收縮,可見於皮下或黏膜,但不會產生關節運動,約90%患者。
2.臉部無力(facial weakness):約75%患者
3.延髓的症狀(bulbar symptoms):約75%患者
4.性功能障礙(sexual dysfunction):約75%患者
5.男性乳房增殖(gynecomastia):約50%患者
二、神經學上症狀:
肌肉無力從近端的脊髓開始,通常只影響男性,女性帶因者的表現可能較溫和。常有面部肌肉成束和輕微的知覺纏繞。臉部的肌肉萎縮與肌束顫動,尤其以唇、臉頰及舌頭周圍為明顯。病程進展至約50歲左右,患者在臉部、喉部及舌頭出現延髓肌肉無力情況,導致咀嚼與吞嚥的問題而說話含糊不清與產生鼻音,反覆且週期性的吸入性肺炎是此症常見的死因之一。



遺傳模式:
為一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性聯遺傳指的是缺損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而隱性遺傳是指必須一對(兩條)染色體皆有缺損才表現病徵者。
女性患者身上必須有兩條缺陷的X染色體同時集中在一起,才會發病,若祗被遺傳一條有缺陷的基因,則是無症狀的帶因者,女性帶原者所生育的子代中,有50%的男孩會罹患這個疾病,而有50%的女孩會為帶原者。但在男性則只需一條缺陷基因即會產生症狀,男性患者所生育的子代中,所有的女兒則皆為帶原者。

治療:
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方式,進行四肢復健是現僅能做的。擁有與正常人一樣的生命期與智力。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801
疾病類別: 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 (泡泡龍) 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
疾病名稱: 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 (泡泡龍) 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 分類與病因:



  先天性水皰症,或稱做先天性大?表皮鬆解症、先天性表皮鬆解性水皰症,英文名稱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它是由一群表現不同的水皰病所組成,一般臨床上可以簡單分成瘢痕型及非瘢痕型兩類。



  依組織病理學,利用電子顯微鏡檢查其水皰破裂位置(表皮內、表皮真皮接合處或真皮上層),可以大略分成三大類:單純型、接合型及營養失養型。三大類又可以細分成二十幾種亞型,其中有些類型症狀輕微只是在一些摩擦部位偶而起水皰,不過也有些類型症狀極嚴重,在嬰兒期因傷口感染或營養不良致死。其中最嚴重、需要長期照顧的一型,當屬營養失養型。



  先天性水皰症的病因主要是負責維繫皮膚表皮與真皮附著的成分基因產生突變遺傳所造成,這包括keratin 5 or 14 (單純型)、laminin-5(接合型)及第7型膠原(營養失養型)。在美國的統計,每50000個新生嬰兒即有一例先天水?病兒,目前國內罹患人數不明,期望以後能成立全國性罕見疾病登錄系統,建立國人資料。



  多數的急性發作可以藥物來緩解,嚴重時仍需經由醫院作緊急處理,必須快速地找出並移除急性發作的促發因子。在治療上,一開始有症狀時,應立即點滴注射或口服高濃度的葡萄糖及碳水化合物。減輕患者疼痛可藉由止痛劑像嗎啡等的使用,焦躁的症狀可由心跳過速或高血壓的治療藥物舒解,癲癇可利用鎂離子或gabapentin治療,而靜脈注射血基質用以減少毒性物質ALA的累積,有效地阻止急性發作。如果急性發作是因為生理周期,可服用長效黃體激素(LHRH)類似物,如leuprolide來抑制排卵,降低週期性之月經期發作,這樣的治療需要一群專業人員,如:婦科醫生及其他相關醫生共同參予與評估。



□ 診斷:



  目前可靠的確立診斷方式有兩種,即取皮膚切片後作電子顯微鏡檢查或免疫螢光檢查。針對帶原者,目前仍無特定檢查可以確立是否帶原。



□ 產前診斷與遺傳諮商:



  利用胎兒鏡檢最早在懷孕18-20週,取胎兒皮膚切片作電子顯微鏡檢查可以達到產前診斷目的。凡親戚有先天性水皰症者,在婚前都應接受專家的遺傳諮商。



□ 臨床表現:



  這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並非傳染性疾病!病人往往一出生下來皮膚就異常地脆弱,稍微地摩擦隨即造成破皮或在數小時內產生腫大的水皰或血皰。其中最嚴重、需要長期照顧的一型--瘢痕型,不只皮膚會起水皰、血皰,嚴重者連口腔、舌頭、食道、腸胃等黏膜部位也可能起水皰,造成阻塞進食或斑痕狹窄現象,這種情形往往會持續一輩子。長期之後,可能貧血、營養不良、皮膚變形、肢體萎縮、關節攣縮甚至產生皮膚癌,面臨截肢的最終命運。不過泡泡龍兒除了皮膚缺損、肢體障礙外,其他方面與正常人無異。



□ 治療與照顧:



  目前此種病症並無根本治療方法,病人需要依賴每日的換藥包紮以維持其皮膚完整並且不受感染,不過在良好的照顧下病人可以有不錯的預後。傷口照顧方面,以避免產生新水皰及預防破皮處傷口細菌感染為最高原則。此類病人應避免使用膠布,在醫院中接受抽血、全身麻醉時尤其要特別注意細節。此外,天氣熱時水皰會惡化,所以也需要給予特殊教育環境。



  此類疾病的治療,由於牽涉多方面(如眼睛、咽喉、食道、皮膚、疤痕、營養)的問題,所以在照顧上也應該由多科醫師共同參予。除了皮膚科醫師,也需要耳鼻喉科醫師針對喉嚨水皰阻塞呼吸、食道時的緊急處理、眼科醫師治療角膜潰瘍、復健科協助復健避免肢體攣縮變形並製作輔具預防水皰發生、整形科醫師協助肢體重建、社會工作人員協助患者家庭的取得救濟資源、心理醫師對於病人及其家人的心理輔導、營養師對於營養餵食上的建議與監督,牙科醫師的協助整治齟齒困擾。此外更需要政府衛生健保機構給予優先的醫療照顧,還有社會上一般大眾的了解與關懷。



  瘢痕型的病人的皮膚甚至因長期反覆的傷口癒合過程疤痕形成,造成全身皮膚變形、肢體萎縮、關節攣縮甚至產生皮膚癌,面臨截肢的最終命運。從出生到成長,每日數小時的換藥包紮,不但對病人是每日的酷刑,對於照顧病人的家人也是難以想像的痛苦重擔。病人家屬在求醫過程中,往往面臨到極大的挫折,尤其在醫療保險制度不健全,忽略少數罕見病例患者權益之下,無法提供家屬援手及充足藥物。病人需要大量的外用抗生素及大量的紗布、繃帶等敷料,皮膚科醫師在醫療保險制度限制下無法開給患者足夠用量,家屬可能一兩星期就要跑大醫院取藥還要自費購買敷料,往往只好轉而求諸偏方、草藥或自創一套自然療法。



  以下謹就先天性水皰症兒的皮膚照顧,提供國外先進國家的方法供國內類此疾病家屬或照顧者參考,祈能避免因不當的照顧方式或閉門造車,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一、 為病人換藥前,必要時可以給予止痛藥以減輕其疼痛,止痛藥中有些是相當安全的藥,只要不過量使用,家長可以放心長期讓病童服用,切莫因噎廢食。較大的病童可以學習以冥想放鬆練習,達到減輕換藥痛楚。
二、 換藥以一天一次至兩次即可,盡量以有效率的換藥方式縮短換藥時間。換藥次數越多越久不一定就能提高傷口照顧的品質,反而增加其痛苦及對換藥的畏懼。
三、 較大的病童可以藉由漩渦水流池,沖洗傷口15至20分鐘,以達到去除傷口病菌、痂皮之目的。較小病童則可以浸?稀釋鹽水。
四、 傷口洗凈後,選擇具有紅腫、臭味、分泌物的破皮部位可以塗抹外用抗生素藥膏。不過,照顧者往往過度依賴外用抗生素藥膏而在所有部位塗上藥膏,如此可能造成抗藥性菌種的產生,使往後的照顧更加困擾。
五、 乾淨的破皮部位可以吹風機冷風吹乾後,貼上合適的敷料,再以柔軟具彈性的網狀彈紗包紮。有一些特殊敷料目前國內難以取得,或是價錢昂貴,必須考慮家屬的經濟是否負擔得起。實際在照顧上,凡士林紗布(將乾淨的凡士林塗抹在紗布上,應注意選擇無香精不摻其他成分的凡士林)是一不錯、便宜且可自行製作的敷料,也可以減少外用抗生素藥膏的用量。
六、 水?可以生理食鹽水外拭後,以乾淨的針頭紮破(以長條型裂縫的引流口效果為佳),將水皰中的水徹底引流乾淨。避免將水皰整個掀起,以免失去皮膚的保護功能,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總體而言,此類病童的皮膚照顧主要須注意:預防傷害(如衣物鞋子摩擦、膠帶黏貼)、預防傷口感染、避免疤痕攣縮形成。



  泡泡龍兒是屬於必須長期照護的罕見疾病患童,他們需要患者、家屬的聯誼組織,需要給予特殊教育的環境,需要社會大眾的了解關懷。最重要的是,我們期望政府衛生單位及社會工作單位能對這一類病患伸出援手,提供家庭協助護理照顧讓病童家屬可以定期休息、喘一口氣,並能透過醫師以專案申請方式,充足供應外用藥物、敷料,減輕其家庭負擔,讓病人及其家屬能生活得更自在、更有尊嚴。



□ 先天性表皮鬆解性水皰症分類一覽表:



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失養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交界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1.Weber-Cockayne氏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侷限於手腳型)
2.Koebner氏(全身型)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3.皰疹樣水皰性表皮鬆解症或稱Dowling-Meara氏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以下是較罕見的類型:


4.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併有肌肉失養症

5.表淺性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6.Kallin氏症候群

7.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併有色素斑點

8.致死性自體隱性遺傳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9.Ogna氏(Gedde-Dahl氏)單純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1.隱性遺傳失養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2.白色丘疹樣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3.癢疹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4.脛骨前失養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5.短暫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6.Cockayne-Touraine氏失養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7.Hallopeau-Siemens氏失養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8.顯性遺傳失養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1.Herlitz 型(致死性)交界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2.良性交界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

3.交界性水皰性表皮鬆解症併有幽門萎縮


(註:可能有些病人的臨床表現介於此3種之間,難以界定)






資料來源:本會EB照護手冊 /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邱耀堃 提供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802
疾病類別: 層狀魚鱗癬(自體隱性遺傳型) Ichthyosis, lamellar recessive
疾病名稱: 層狀魚鱗癬(自體隱性遺傳型) Ichthyosis, lamellar recessiv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一、病理簡介:



  層狀魚鱗癬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角質化不良的皮膚病,組織病理上看到的是角質增厚,局部角化不全,顆粒層微微增厚或正常,表皮層微微增厚,其餘大都是正常的;電子顯微鏡下的變化是多樣的,包括脂肪顆粒、膽固醇晶体。角質化不全是起因於transglutaminase-1的缺失造成角質細胞最後要角質化時形成的蛋白 loricrin 及involucrin 無法聯結在一起,而無法形成正常的角質,同理即無法形成正常的防水功能。



二、遺傳模式:



  自体隱性遺傳,可能的疾病基因位於第十四對染色体的transglutaminase 1 gene (TGM-1)發生核甘酸短缺、取代、增多等變異。少數基因連鎖研究報告指向第二、三或十九對染色体。



三、臨床症狀:



  發生率約五十萬分之一。一出生的小嬰兒大多呈現collodion babies,外層脫落後開始脫皮,可以是全身或局限在頭部、腹部、腿部。全身發紅及不等程度的脫屑,其皮屑是大片的、褐色的、或灰色的,且緊緊附著在皮膚上。嚴重的小孩,尖硬的皮屑會因為肢体的轉動而在皺折處、手掌、腳掌、手指裂開,因而限制了行動,慢慢地關節會僵硬。其他症狀有手腳掌增厚、禿髮、眼瞼外翻。流汗的功能完全喪失。因其皮膚的狀況不會隨年齡而改善,故在病人心理造成很大的衝擊,久而久之產生心理的問題,如憂鬱、孤僻、表現不良。



四、診斷:



  臨床表徵、遺傳模式、電子顯微鏡檢查及transglutaminase-1的缺失都可以確認層狀魚鱗癬。



五、治療預後及相關照護:



  輕微的層狀魚鱗癬可以用乳液或去角質物來保濕及去皮屑;有學者報告維他
命D的乳液有效;口服的維他命A酸可能是最有效的,但是它會造成口乾,流鼻血,脫髮等副作用;比治療劑量稍低的維持劑量可以達到效果又可以減少副作用,是最佳的治療模式。



    

轉載自:國民健康局螢火蟲e學園網站/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803
疾病類別: 外胚層增生不良症 Ectodermal Dysplasias
疾病名稱: 外胚層增生不良症 Ectodermal Dysplasia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外胚層增生不良症」是由於外胚層的衍生物功能不良或缺陷所造成,使得牙齒、頭髮、指甲、腺體等發育異常,其診斷的主要依據可藉由牙齒檢查及流汗測試來確認。此疾病又因汗腺存在與否分為無汗型外胚層增生不良及發汗型外胚層增生不良兩種類型,其中,無汗型是由於位於X染色體上的基因EDA發生基因缺陷所致,一般而言,女性症狀較男性輕微,其症狀如下:





※ 皮膚:皮膚細薄、色素少、臉部肌膚逐漸出現丘疹、皺紋、新生兒期皮膚會脫皮或脫屑。


  


※ 皮膚之其他器官:



毛髮:纖細、乾燥、顏色淺、毛髮生長稀少甚至缺乏。

汗腺:發育不良或缺乏。

分泌油脂的腺體:發育不良或缺乏。



※ 黏膜:黏膜發育不良,缺乏口腔黏液腺及鼻黏膜萎縮、發育不良,也有可能口腔到支氣管都缺乏黏液腺。

※ 顏面:低鼻樑、鼻翼發育不良造成小鼻、前額飽滿、下巴小、眼睛突出且明顯、唇翹。

※ 免疫系統問題:呼吸道易感染。

※ 其他:聲音粗啞、缺乏乳腺、不流淚、易患濕疹、類似氣喘的症狀、輕微到中度的指甲發育不良、體溫過高、對光敏感。




   此病症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採用支持性療法。由於患者不會流汗,家中、學校和工作的地點必須裝有空調系統;另外,大多數的患者的牙齒發育不良或缺乏牙齒,應儘早給予牙齒矯正治療並安裝假牙;人工淚液的提供可預防缺乏淚液對眼睛的傷害,同時,應特別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膚乾裂、流血及感染等情況。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27)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806
疾病類別: 水泡型先天性魚鱗癬樣紅皮症(表皮鬆解性角化過度症) 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oderma(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
疾病名稱: 水泡型先天性魚鱗癬樣紅皮症(表皮鬆解性角化過度症) 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oderma(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水泡型先天性魚鱗癬樣紅皮症為遺傳性皮膚疾病,又稱為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此疾病50%為自發突變所引起的。水泡型先天性魚鱗癬樣紅皮症為keratin 1及keratin 10基因缺陷所引起,keratin分為鹼性第二型keratin和酸性第一型kerain二型,kerain 1屬於鹼性第二型keratin,位於第12對染色體上;kerain 10屬於酸性第一型keratin,位於第17對染色體。第一和第二型keratin會共同形成intermediate filament,此filament可增加角質細胞的結構穩定性;和角質細胞的superbasilar分化有關。但若是此部份發生缺陷,那麼皮膚會有長水泡、過度分化、和過度角質化的症狀。

遺傳模式

非常罕見,約200,000-300,000人有一人得病。罹病比例男:女=1:1。出生或是新生兒期就會出現疾病的症狀。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超過50%以上的患者是自發性突變所造成。


症狀

水泡型先天性魚鱗癬樣紅皮症患者在出生時皮膚通常是正常的,此時會比較像膠膜兒;而在出生後的6個月內患者皮膚就會起水泡、紅斑、或是角質剝落的症狀。而有些患者成長後病症會慢慢改善。

水泡型先天性魚鱗癬樣紅皮症依據手掌和腳掌是否有嚴重的過度角質化來加以分型,可分為2型:

NPS:
keratin 10基因缺失所引起,患者的腳掌和手掌不會出現嚴重的過度角質化症狀,可再依據其臨床表徵在予以區分3型:
(1)NPS-1:患者的手掌和腳掌正常,手指沒有攣縮現象,密斑鱗片(hystrix),所有皮膚皆會受影響,無紅斑出現的病史,但皮膚會起水泡,且會有異常的步伐。
(2)NPS-2:和NPS-1相似,唯二的差異點為步伐正常,和褐色的鱗片。
(3)NPS-3:和NPS-1相似,但在NPS-3患者的手掌和腳掌表面為多線樣(hyperlinear),鱗片最小,且在患者的身體上會有顯著的白色薄鱗片,另外,患者會有輕度至中度的紅斑出現,且患者亦會有步伐異常的問題。

PS:
keratin 1基因缺失所引起,患者的腳掌和手掌出現嚴重過度角質化症狀,可依據臨床表徵在予以區分3型:
(1)PS-1:患者的手掌和腳掌出現平滑的過度角質化表面,手指沒有攣縮現象,一定的皮膚影響範圍(僅限於彎曲處,身體不會),無紅斑,部分地區起水泡,無步伐異常。
(2)PS-2:患者的手掌和腳掌亦出現平滑的過度角質化表面,手指攣縮,所有皮膚皆出現過度角質;但在屈肌和伸肌的關節處會最嚴重,輕度至中度紅斑,患者會起水泡,可能有步伐異常的症狀。
(3)PS-3:患者的手掌和腳掌表面儒大腦表面指狀突起(cerebriform),無手指攣縮症狀,棕褐色鱗片,所有皮膚皆會受影響,無紅斑,新生兒期會起水泡,無步伐異常的問題。


診斷

實驗室檢驗
無特殊檢驗,但若是擔心感染問題可作細菌培養,而keratin基因缺陷的研究亦有研究單位在研究。


治療

藥物:無特殊治療。但有報導使用高劑量的beta carotone、全身的retinoids、局部的retinoids、10% glycerin、lactic acid、alpha-hydroxy acid、calcipotriol、antibacterial soap、和urea皆可改善患者的症狀。

飲食:無特殊飲食限制。

患者得注意感染的問題;另外,患者也會出現嗅覺痛苦的症狀。患者會終生皆受到此病的影響,只有少數會隨著年紀增長病症慢慢地獲得改善。


Reference

1.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 (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Genetic linkage to chromosome 12q in the region of the type II keratin gene cluster. Pulkkinen L, Christiano AM, Knowlton RG, Uitto J. J Clin Invest. 1993 Jan; 91(1): 357-361.

2.BULLOUS ERYTHRODERMA ICHTHYOSIFORMIS CONGENITA OF BROCQ : OMIM: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dispomim.cgi?id=113800

A keratin 10 gene mutation (Arg156Cys) in a Japanese patient with bullous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 Saeki H, Hattori N, Mitsui H, Adachi M, Imakado S, Ishibashi Y, Tamaki K. J Dermatol. 2002 Mar;29(3):168-71.


本會醫療服務組遺傳諮詢員 林佳儀編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807
疾病類別: 色素失調症 Incontinentia pigmenti
疾病名稱: 色素失調症 Incontinentia pigmenti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Incontinentia Pigmenti(簡稱IP),此疾病於西元1928年由Bloch醫師及Sulzberger醫師共同命名,因此又名為Bloch-Sulzberger syndrome。此疾病是一種皮膚及皮膚衍生物的疾病,除了皮膚具有色素沉著的現象外,眼睛、牙齒、指甲及毛髮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患者甚至有神經學上的症狀。此疾病是由位於性染色體Xq28上的NEMO(NF-kappaB essential modulator)基因發生缺陷所致,此基因產物的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的細胞凋零現象,目前研究推測若此基因發生缺陷,則會造成細胞提早凋零或死亡,因而造成皮膚及其他器官的症狀。


遺傳模式

性聯X染色體顯性遺傳,男性因指具有一個X染色體,若帶有缺陷基因,會提早於母體懷孕時期死亡,而女性患者大多可正常存活,生存年齡與一般人無異。在遺傳諮詢方面,女性患者約有50%機會懷有患兒,但因男嬰多於胎中死亡,順利生產的後代中,有33%為健康女兒,33%為罹病女兒,而33%為健康兒子。發生率約1/ 40,000。


症狀

皮膚症狀:皮膚症狀可因時間發展不同,而分四個時期,每一個時期可能會相互重疊,但大致依此時序進行。另外,皮膚的症狀會依循特殊生長線出現,此生長線稱為Blaschko’s line,是胚胎期及嬰兒期皮膚生長的軌跡,於患者的四肢及軀幹上形成特殊的色素沉著的現象。


第一期(水泡期):
約於出生至出生後幾個月時期,皮膚出現發紅及產生水泡,因為此水泡與一般發炎情況類似,若無即早正確診斷,通常會以一般發炎處理。此時期最重要的是避免二次細菌感染。

第二期(疣狀期):
約於嬰兒期及早期的幼兒期,發生於第一期結束後,皮膚轉為疣狀突起,傷口看似小膿瘡,此即皮膚逐漸出現色素沉著。

第三期(色素沉著期):
於六個月到一歲時並持續到成年時期,沿著四肢及軀幹上的Blaschko’s line,皮膚出現更明顯的色素沉著,但到青春期後,色素沉著會逐漸消退,有些女性患者到三十歲後,皮膚的症狀已完全看不見了。

第四期(疤痕期):
此期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一般在第三期色素沉著消退
前,會出現傷疤,並會有毛髮稀少現象。


牙齒:患者一般較慢長牙,同時有牙齒稀少或牙齒太小的問題。

毛髮:毛髮稀少出現於頭皮及身體軀幹,通常毛髮較缺乏光彩、像金屬一般硬。

眼睛:90%的患者大多擁有正常的視力,但於五歲以前,可能會發生眼睛內血管過度生長的現象,不正常的血管生長若伴隨結痂,會造成失明,但若早期發現經過治療,一般可痊癒,因此於嬰兒及孩童時期進行眼科的追蹤極為重要。

神經學症狀:此疾病並不會成智能障礙,唯一些神經症狀仍不可忽略,包括癲癇、輕微中風等,患者的頭部也會出現較小的現象。

乳房:女性患者中,經常有乳房發育異常,包括多乳頭及乳房發育不全等,其異常的比例高於一般女性十倍。


診斷

1.臨床診斷:初步診斷可依據患者臨床表現來進行,包括皮膚四期的症狀以及牙齒、毛髮、指甲及眼睛等症狀。

2.皮膚切片檢查:皮膚症狀進入第三期時,可於顯微鏡下發現游離的黑色素顆粒;而在第一期時,皮膚切片則可發現皮膚細胞有嗜依紅血球滲透。

3.基因檢查:此疾病之致病基因位於X染色體的基因NEMO,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進行基因分析,約有八成以上的患者可發現基因缺陷。

4.產前診斷:若家族中缺陷基因已經基因檢查確認,其產前檢查可於胎兒十六週至十八週時進行羊膜腔穿刺或於十週至十二週進行絨毛膜取樣,並直接進行胎兒的基因分析。


治療

皮膚的症狀雖會逐漸減輕,但於第一期至第三期仍需要基本護理,包括減低皮膚磨擦及避免細菌感染等,雖然並無特定藥物可治癒皮膚問題,但部份外用藥物可減緩症狀。

定期的牙科及眼科檢查,可即早發現異常,並進行手術治療。另外,家屬應特別注意患童因牙齒發育不良所造成的語言發展遲緩及營養問題,必要時可進行語言訓練及營養諮詢等。


此疾病初期會造成皮膚嚴重傷害,於外觀上可能會造成形象方面的影響,雖然皮膚的色素沉著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消退,於孩童時期鼓勵患童走出陰霾,面向陽光是極為重要的。另外,成年女性患者應多請教遺傳專科醫師及遺傳諮詢人員,收集各項遺傳諮詢相關知識,與家人多作討論,以為下一代做好準備。


Reference

1.Celia H Chang: e-medicine: http://www.emedicine.com/neuro/topic169.htm

2.Angela E Scheuerle: Incontinentia Pigmenti. GeneReviews: http://www.genetests.com

3.Landy SJ, Donnai D: Incontinentia pigmenti (Bloch-Sulzberger syndrome). J Med Genet 1993 Jan; 30(1): 53-9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本會副執行長 陳冠如編譯
93年8月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808
疾病類別: 眼睛皮膚白化症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疾病名稱: 眼睛皮膚白化症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患者缺少在色素細胞(melanocytes)中製造出來的黑色素(melanin)。人類的色素細胞主要存在於皮膚、毛囊及眼睛,其功能的正常運作又與酪胺酸酵素(tyrosinase)的活性有密切的關聯,這是因為酪胺酸是形成黑色素的原料,需要酪胺酸酵素做為催化連串生化反應步驟的開端,當負責轉換過程的酵素出了狀況時,就做不出黑色素了。

發生率:

約為1/20,000,在近親通婚的家族,其發生率會偏高,不過絕大多數的白化症都是遺傳自沒有血緣關係,正常卻帶有體染色體隱性遺傳基因的父母親,對於家庭的衝擊很大,因為在生下第一個寶寶之前,帶因的父母親並不會有任何的警覺性,直到寶寶出生後才知道自己是帶因者。




臨床上表徵:


患孩的皮膚、毛髮和眼睛的虹彩缺乏色素,所以皮膚與毛髮極為白皙,怎麼曬都不會變黑,頭髮可能逐漸變成淺黃色,眼珠呈紅色,會懼光及減低視覺的敏銳性,常有眼球震顫的現象並有視力的缺陷,眼底亦缺乏色素。

分類:

臨床上眼皮膚白化病第一型又細分為兩個亞型:

OCA IA:無法產生酪胺酸酵素(tyrosinase),酪胺酸酵素活性完全缺乏。

OCA IB:酪胺酸酵素(tyrosinase)活性降低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此型白化症的基因目前已確知是位於十一號染色體長臂(11q14~q21)上的「酪胺酸酵素基因」,大部份都是基因點突變所造成,約有60種不同基因突變已被描述過。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





治療:

患孩視力不佳,看近看遠都有障礙,需要視力矯正,有些嚴重的患者雖經矯治,但其視力仍在法定盲人的範圍之內,必需接受視障者的特殊教育,因此建議從小就應注意其視力,定期至眼科做追蹤檢查。

因欠缺黑色素的防護而無法隔離光線,患孩的皮膚及眼睛極容易曬傷,日久可能導致皮膚癌或視神經傷害,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曬或在長時間處於陽光下,可戴遮陽帽、穿長袖、長筒衣褲,並戴太陽眼鏡或有濾光效果的隱形眼鏡。若經檢查確定有視障,除了應該接受矯正與輔導外,其學習的教材也建議改採用特殊設計的大字本及運用其他輔助器具。




預後:

患孩約在3歲時,可運用不同粗細黑白或紅黃相間的條紋,放於其眼前刺激;利用臉部表情、聲音與玩具多逗弄他可以幫助他眼睛的刺激。眼球震顫目前尚無法矯治,開刀可能效果不彰。

尋求兒童心智科醫師協助,參加病友聯誼會或青少年輔導團體給情緒上的支持與關懷。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809
疾病類別: 嬰兒型全身性玻璃樣變性 Infantile systemic hyalinosis
疾病名稱: 嬰兒型全身性玻璃樣變性 Infantile systemic hyalin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一遺傳性疾病,其疾病特徵為出生時或出生後隨即有疼痛腫脹的關節攣縮與紅色素形成遍及於骨頭突出處(bony prominences)。在真皮層內有玻璃樣透明物質的聚集,全身性玻璃樣變性的纖維瘤特徵。




臨床上表徵:


在皮膚上會有珍珠樣丘疹(Pearly papules) (一小點的凸起little bumps) 與小肉瘤(fleshy nodules);牙床過度生長(gingival hypertrophy)與皮膚粗燥(thickened skin)也是此症的特徵之一;骨質減少(osteopenia)也經常是骨頭產生變化的特徵之一。

玻璃狀的物質(glassy)沉積在許多的組織中,包括皮膚、肌肉、心臟、胃腸道、淋巴結、脾臟、甲狀腺與腎上腺;患童較易受到感染與產生頑固性腹瀉(intractable diarrhea)情形。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已知缺陷基因位於第4號染色體q21的位置上。此基因被編碼為capillary morphogenesis protein 2 (CMG2),是一穿膜蛋白質(transmembrane protein)與毛細管型態生成有關(capillary morphogenesis)。

相同的缺陷基因也會造成另一種疾病,青少年型玻璃樣纖維瘤(juvenile hyaline fibromatosis),雖然與嬰兒型全身性玻璃樣變性相類似,但其症狀較輕微。

預後:

此為一漸進式之疾病,而其生命期可能在出生後2年內,大多數皆因為反覆性的胸部感染與腹瀉,所以患嬰的生長狀況欠佳。

牙齦過度生長與皮膚上腫塊的情形可行切除方式治療,但是有效治療與解決的方法仍是未知,患者需要較妥適的醫療照護來進行復原。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901
疾病類別: 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石膏寶寶) Hereditary cytoplasmic body myopathy
疾病名稱: 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石膏寶寶) Hereditary cytoplasmic body myopath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Hereditary cytoplasmic body myopathy(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為遺傳性肌病變的一種,其典型特徵為張力減低和肌肉無力。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分為四型,最嚴重的一型是患者有張力減低及近端肌肉無力的症狀;患者在成年期早期就會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患輕微型的患者在青春時期會慢慢地出現近端肌肉無力的症狀。另外,Swedish和French家族所患的這一型肌病變在成年時期會有近端肌肉和橫膈膜無力的問題。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的症狀會慢慢地出現,一旦到成人期則會有近端和遠端肌肉無力的問題開始出現,通常是由手開始;慢慢地惡化,最終會因呼吸無力而死亡。


遺傳模式

非常罕見,250位患張力減退的新生兒中有14%是先天性的肌病變;但僅就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而言,並不清楚。罹病比例男:女=1:1。出生時症狀就存在。


症狀

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分為四型:

嚴重新生兒型(severe neonatal):隱性遺傳。發病年齡在兒童或是成人期,臨床特徵為:張力減低,四肢和橫膈膜無力、骨骼畸型、和呼吸不足,成人期早期即會死亡。

輕微青少年型(mild adolescent):自體顯性遺傳。發病年齡通常在青春期,只發現有近端肌肉無力;會慢慢地惡化。

成人期發病型(adult-onset):Swedish和French家族所報導的病例,為顯性遺傳,第2對染色體上q24-q31和q21區域發生突變,前區和tibial muscle dystrophy的基因突變區相近;發病年齡通常在20-50歲,平均為35歲,臨床特徵發現有近端肌肉、橫膈肌、頸部、和腳的伸張肌無力的症狀。CK值正常或輕微上升,電子顯微鏡下可在第一型肌肉纖維中發現細胞漿內體內有肌動蛋白;而thin filament和dense material及Z-disc相關。

遠端型(distal-form):自體顯性遺傳。發病年齡為40-50歲;近端和遠端肌肉無力都可發現,會慢慢地影響到呼吸功能;且心肌症也會慢慢地出現。CK值正常或輕微上升,電子顯微鏡下可在第一型肌肉纖維中看到myofibrillary inclusion。

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是顯性遺傳的肌肉性疾病,adult-onset型和第2對染色體上二區基因的變異相關,以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第一和第二型肌肉纖維中subsarcolemmal區域可看到細胞漿內體;此些細胞漿內體內含有許多方向不一的dense fiber,fiber外會被一層較不緊密且方向一致的纖維圍繞,這些body為Z-disk的材料。除了遺傳性細胞漿內體肌病變,細胞漿內體在許多疾病中亦可發現。


診斷

實驗室檢驗
在所有的遺傳性肌肉無力症中,CK(creatine kinase)值為正常或是輕微上升。

Electromyography和nerve conduction分析
若懷疑患有遺傳性肌肉無力症,則建議作Electromyography(EMG)和nerve conduction(NCSs)2種分析。在所有的肌肉無力症患者中,NCS應為正常值,EMG不是正常就是可看到典型的small-amplitude、narrow-duration motor unit potentials(MUPs)。另外,fibrillation和positive sharp wave較罕見。

Muscle biopsy
可藉由電子顯微鏡看到典型的細胞漿內體。


治療

醫療照顧:無特殊治療。但可提供支持性照顧以維持肌肉的活力;另外,骨骼畸型的症狀可藉由整型外科或是物理治療師加以改善;除此之外,患者的心肺功能亦須重視。

諮詢:神經學專家、胸腔科專家、心臟病專家、整形外科醫生、物理治療醫師、物理治療師、遺傳諮詢員、及社工皆可提供幫助。

飲食:無飲食限制。但若是活動力不好患者,最好可控制卡路里的攝取量。

此病患者需注意是否有心肌症的症狀;另外,肺功能不足的問題亦須考量;除此之外,肌肉攣縮和脊椎側凸的問題亦得注意。不同型的患者預後也不同,若為嚴重型,患者會在成年期早期就死亡;但若是輕微型,則會有終生的殘疾。


Reference

1.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 maps to chromosome 9p1-q1. Mitrani-Rosenbaum S, Argov Z, Blumenfeld A, Seidman CE, Seidman JG. Hum Mol Genet. 1996 Jan;5(1):159-163.

2.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 (HIBM) : Rehabinfo Network: http://disability.ucdavis.edu/resources/diseases/list/disease.asp?id=53

3.Congenital myopathy: eMedicine: http://www.emedicine.com/neuro/topic76.htm


本會醫療服務組遺傳諮詢員 林佳儀編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902
疾病類別: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貝克氏肌肉萎縮症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疾病名稱: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貝克氏肌肉萎縮症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是法國神經學專家裘馨於1858年所發現的一種遺傳疾病,也是許多肌肉萎縮症的其中一種,通常只發生在男性身上。它的起因是人體性染色體中的X染色體發生異常,漏失了一段DMD基因所致。DMD基因會製造一種重要的蛋白質失養素(Dystrophin),一旦缺少這種蛋白質時,肌纖維膜會變得無力脆弱,經年累月伸展後終於撕裂,肌細胞就很容易死亡。

  由於肌肉組織隨著年紀衰退,初期病徵大約在3-7歲時,出現走路蹣跚、常常跌倒,到了10-12歲時,通常需要坐輪椅,後期患者往往因受到控制呼吸與行動的肌肉萎縮之影響而導致合併症,甚而死亡。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通常是由於母親的X染色體其中一條有缺陷所造成的,因此母親完全沒有病徵,是隱性帶因,若生下男嬰,而且自母親遺傳到帶有缺陷的染色體,就會成為此症的受害者;若生下女嬰,即使健康,也有可能成為隱性帶因者,將缺陷基因繼續遺傳給下一代。

  國外正進行將正常人類肌纖維母細胞植入病童的臨床實驗,目前雖尚未發展出有效的藥物治療,但是臨床的實驗正努力進行著。

其他有關裘馨氏肌肉萎縮症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其他有關貝克氏肌肉萎縮症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903
疾病類別: 肌中央軸空病 Central core myopathy
疾病名稱: 肌中央軸空病 Central core myopath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為一先天性肌肉病變的疾病,其病理學上的特徵為肌肉纖維中可發現有肌原纖維結構破壞的組成。此病大多數於患孩出生後隨即發病,但在成人時期也有可能會有症狀出現,另有一些患者可能是無症狀的。

發生率:

此病為散發性發生,有一些個案被發現是以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呈現,另也有一些個案則普遍以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被報告出來。目前國內曾有學者報告過中間嬰兒型與典型兒童型的案例。




臨床上表徵:

於嬰兒期或兒童期會呈現中度且非漸進性的肌肉無力,並與肢體運動產生遲緩發展的現象相關。無力的狀況可能出現於近端或可能是全面性的,中等程度的面部虛弱無力(facial weakness)。嚴重型的患嬰會有肌肉張力低下(hypotonia),然而並無不是一典型的特徵。

患者易發展為惡性高體溫(malignant hyperthermia),早期發現為此病之患者應儘早發現有
無惡性高體溫之危險性。

有些患者第一次發病會發生在成人時,或者一直未有任何臨床症狀。患者可能毫無痛覺或者在運動後產生無痛覺的抽慉。

先天髖部的脫位,空凹足( pes cavus),脊椎後側彎(Kyphoscoliosis)都是普遍可於臨床上觀察到的表徵。患者也有可能會表現出怪異的坐立或行走的姿態, 一些患者可能會有重大的失能且需靠輪椅的協助才能行動。



遺傳模式:

大多數的患者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並有多變的穿透力,也有一些散發性的個案。目前已知缺陷基因ryanodine receptor (RYR1) gene 是位於第19號染色體的長臂上。





診斷:

此類之先天性肌病最明顯的特徵在於肌肉的特異病理變化,而特異性的病理變化即是診斷先天性肌病的不二法門。此病在組織化學上的分析可見於還原輔酶I-四氮口坐還原酵素(NADH-TR)染色時肌纖維橫切面中央有1個不著色的部位,此病因此而得名。

也需同時合併臨床症狀,血清肌胺酸肌酵素(creatine,CK),周邊神經傳導速度,肌電圖以及肌肉病理檢查來加以確認。

早期診斷除可提供疾病預後作為參考外,更可預防日後會產生惡性之高體溫,對於患童及其家屬有重要意義。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904
疾病類別: 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 Nemaline Rod Myopathy
疾病名稱: Nemaline線狀肌肉病變 Nemaline Rod Myopath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是一種少見的非進行性先天性肌肉病變,近年來嚴重新生兒型線狀體肌肉病變中ACTA1基因突變比例增高,漸漸受到重視。


遺傳模式:


2002年高雄醫學大學小兒科提出此病變之骨骼肌肉α-actin(ACTA1)基因分析,分別發現在Tyr69Asn與Gly197Ser有兩個de novo之突變。多篇文獻中指出散發型案例為大多數,也曾有體染色體隱性與顯性遺傳模式被報告過。



臨床上表徵:

嬰兒時期可能出現動作發育遲緩、生長遲滯及全身無力現象,全身低張力、呼吸衰竭、餵食困難 。

初期症狀為走路時易跌倒、爬樓梯困難。

非進行性肌無力併肌萎縮、骨骼異形、瘦長臉頰、高口蓋、脊柱側彎、弓形足。

神經檢查可能發現顏面肌肉與四肢近端肌無力,全身肌腱反射消失。






診斷:

此類之先天性肌病最明顯的特徵在於肌肉的特異病理變化,而特異性的病理變化即是診斷先天性肌病的不二法門。此病在modified Gomori trichrome染色可見線狀體(nemaline rod)。

也需同時合併臨床症狀,血清肌胺酸肌酵素(creatine,CK),周邊神經傳導速度,肌電圖以及肌肉病理檢查來加以確認。


預後:

醫師建議對於每一個被診斷為先天性肌病患者,應長期追蹤肺功能的變化,並接受復健治療以避免骨骼及關節之變形,以提高其生活品質。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0906
疾病類別: 肌肉強直症 Myotonic dystrophy
疾病名稱: 肌肉強直症 Myotonic dystroph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肌肉強直症是一種因肌強直營養不良蛋白質磷酸根轉移酵素(myotonic dystrophy protein kinase)或細胞核酸結合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 9)基因突變導致肌肉和其他身體系統遺傳性疾病,是成年人肌肉強直症最普通形式。有以下類型:營養不良性肌肉強直症第I型及營養不良性肌肉強直症II型。疾病的特性為漸進式肌肉無用及乏力,特別是在小腿、手、頸和臉部,其他症狀包括白內障、心臟異常、禿頭或頭髮稀疏等。這個疾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最常發生在20~30歲中,但先天性營養不良性肌肉強直症出生時即可能被注意到。這些症狀的嚴重性極廣泛,即使在相同的家庭的成員之間。通常肌肉強直症第II型的臨床特徵較營養不良性肌肉強直症第I型輕微。


遺傳模式

全世界的盛行率為1/20000,日本某些地區約1︰100000,冰島約1:10000。醫師及研究人員估計有98%為肌肉強直症第I型,剩下2%為肌肉強直症第II型。屬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第I型突變基因為myotonic dystrophy protein kinase(DMPK)為肌強直營養不良蛋白質磷酸根轉移酵素,位於第十九對染色體上19q13.2-13.3 的位置,第II型突變基因zinc finger protein 9(ZNF9)為細胞核酸結合蛋白,位於第三對染色體上3q21的位置。若雙親其中一位患有此症,其子代則不分性別,每一胎有50%的再發率。


症狀

患者會有肌肉不易放鬆的現象,經常在手部做一些動作後(例如.一個人可能在控制門把手後)不易放開。另外患者也會有包括臉部、頸部、四肢(尤其是較末端的)肌肉都會有廢力及無力的現象,此病除了肌肉的症狀之外,還會影響到身體上其他的器官,主要包括下列幾項:
中樞神經系統:有些患者有智能不足,行為異常的現象,表情較冷漠,看起來缺乏感情。
頭部特徵:禿頭、頭髮稀疏。
眼睛:白內障。
心臟:心律不整,二尖瓣脫垂。
呼吸系統:換氣功能不足,嗜睡。
內分泌系統: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不足,性腺機能不足。
免疫系統:免疫力較差,免疫球蛋白減少。
消化系統:胃腸蠕動較慢,肚脹,便祕,膽結石。

另疾病症狀與CTG重複多寡及發病年齡有關如表格一。

表格一、肌肉強直症第一型CTG重複與症狀表現之相關性
表現型 臨床症狀 CTG 重複大小 發病年齡(歲) 死亡平均年齡(歲)
準突變(Premutation) 無 38-49 正常 正常
輕微型 •白內障
•輕微肌肉強直 50-150 20-70 60-正常
一般型 •乏力
•肌肉強直
•白內障
•禿頭
•心臟心律不整
•其它 ~100至 1000-1500 10-30 48-55
先天型 •嬰兒低張力
•呼吸困難
•智力障礙 ~1000 至>2000 出生-10 45

註:正常的CTG 重複大小為 5-37


診斷

醫師從病人外觀及臨床症狀即可診斷,但是一些實驗室的檢驗仍是必須的,例如肌電圖、血清中肌酐酸磷酸酶濃度(CPK)、基因分析,肌肉病理切片、眼睛檢查等。另產前診斷是可執行的。

產前檢查
(一)先前具高危險性的配偶
若雙親其中一位患有此症時,產前診斷可於孕期10-12週從絨毛膜抽取DNA細胞檢體或孕期16-18週從羊膜穿刺術抽取DNA細胞分析。若在第2 和第3 孕期超音波檢查顯示胎兒運動減少和羊水過多時,可能是先天性肌肉強直症的一個指標。

(二)先前具低危險性
在胎兒並不知道具肌肉強直症的危險性時,假如在第3孕期超音波檢查中羊水過多或胎兒運動減少,可考慮從羊膜穿刺術抽取DNA細胞。

註:孕期是指最後月經週期的第一天或者以超音波尺寸計算月經的週數表示。


治療

此疾病以症狀治療為主。患者因其症狀不同可能須由許多不同專科的醫師共同診治。對於肌強直方面,一般用phenytoin或carbamazepine治療;肢體無力方面可用一些支架、輪椅或其它輔助設備來幫忙;心臟方面,每年要做一次心電圖檢查,有傳導障礙或心律不整時要以藥物治療。眼睛方面,每年看一次眼科醫生,必要時做白內障摘除手術。因病人在麻醉時易產生一些併發症,所以不管進行任何手術時都要特別照會麻醉科醫師。另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和睡眠呼吸暫停均需遵從醫師的治療。所有個案的基礎的血糖濃度,以及促甲狀腺素(TSH)應該定期測量,最後因為此病屬於顯性遺傳且外顯率極高,遺傳諮詢更是重要。


參考資料

http://ghr.nlm.nih.gov/condition=myotonicdystrophy

http://ghr.nlm.nih.gov/condition=myotonicdystrophytype1;jsessionid=98F1FB571696E96527EE96877

http://ghr.nlm.nih.gov/condition=myotonicdystrophytype2;jsessionid=98F1FB571696E96527EE96877C8D06D5

http://www.geneclinics.org/profiles/myotonic-d/



本會醫療服務組遺傳諮詢員 邱幸靜 編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93.8.17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001
疾病類別: 成骨不全症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疾病名稱: 成骨不全症 ( 玻璃娃娃)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指的是一種因先天遺傳性缺陷,而引起第一型膠原纖維病變,造成骨骼強度耐受力變差而容易脆弱骨折的疾病。臨床上的呈現,它可以由較輕微的骨質疏鬆表現,至頻繁骨折,甚至在子宮內胎兒階段即產生骨折,最嚴重的造成在嬰兒出生不久即夭折,甚至造成死產。男性女性受侵犯的機率大約相同,統計上每二萬個生產會有一個。根據遺傳基因或骨骼脆度及骨骼系統外的表徵,一般分成四型( Sillence classification I-IV)。

  第一型及第四型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造成,二者外觀的差別在於第一型外觀上鞏膜有明顯的藍眼珠(Blue sclera)現象,有時有聽力障礙,而第四型卻極為輕微或者沒有。生化檢查的差異在第一型的正常膠原纖維形成不足而造成骨質脆弱,而第四型則是因形成膠原纖維的前身原阿發鍵(Pro-alpha chain)異常造成短小結構而形成易脆的骨骼,二者都可以由臨床輕微的骨質疏鬆表癥至較厲害的骨骼脆弱彎曲變形,尤其是四肢的長骨,而脊椎彎曲變形也隨著臨床的嚴重度伴隨產生。同時再根據牙齒象牙質形成(Dentinogenesis)異常與否,再分成A、B二亞型。

  第二型的成骨不全症為最厲害的,通常在子宮內即有多發性骨折,在出生附近期(Perinatal)常造成併發症死亡,甚至死產,它基因的異常,可能包括體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也可能是鉗(Mosaic)的異常,即有部分細胞正常,有部分異常;臨床上還可依外觀表現之不同分成四個亞型。

  第三型的成骨不全症的遺傳異常,可為體染色體顯性為基因新突變而造成,或者是體染色體隱性基因造成,它主要的生化學變化為不正常的第一型膠原纖維構造。臨床表現為多發性骨折,生長較短小或遲緩,頭臉部有較典型的三角型臉,有藍眼珠但隨年齡而顏色變淺,通常因各種併發症影響,生存期較短。

  一般而言,它可以在同一家族出現較一致的外觀表現,但也可能在同一家族有不同的外表表現;不同家族而表現出類似外觀者也有可能具不同的膠原缺陷。臨床上因常骨折而產生疼痛變形,主要的治療方式為防止骨折,可以氣壂褲或使用骨髓內固定釘加強骨骼應變力;當然,家屬或照顧者小心的照顧是很重要的。目前藥物的治療絕大部分無法有意義的改變,包括氟化物、抑鈣素、活性維生素V3加上鈣片等等。近年來有人使用雙磷化合物,短期間(二年左右)可降低骨折頻率並改變骨質密度,但仍須長期觀察評估。而伴隨著的脊椎彎曲,及腦底神經壓迫也須適當評估及治療。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林口長庚醫院骨科 李宗料醫師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002
疾病類別: 軟骨發育不全症(小小人兒) Achondroplasia
疾病名稱: 軟骨發育不全症(小小人兒) Achondroplas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軟骨發育不全症」是因骨骼異常而導致生長矮小的疾病,其發生率約兩萬五千分之一,是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其致病原因為「纖維芽細胞接受體-3」(FGFR-3)基因產生缺陷導致長骨的生長受到抑制,所以患者的身材大多不超過130公分。也正因為如此,常有人稱他們為「小小人兒」。



  患者通常身材矮小且不成比例,其四肢近端較短,頭也相對較大。其他特徵包括:突額、鼻樑塌陷、手指粗短及腹部前凸等。其併發症包括:水腦、中耳炎及駝背等,部分成人則呈現體重過重的現象。目前雖然可利用「腿骨延長術」來增加患者的身高,但也僅能提昇10-15公分且傷害性頗大,故應先經小兒骨科專科醫師專業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實施。另外,病患也應定期追蹤其腦壓及頭圍大小之變化,以免因水腦症而造成腦部的損傷。




  絕大多數的軟骨不全症患者皆是由於基因突變所致,也就是他們的父母親基因均正常,但在精子或卵子形成的過程中FGFR-3基因發生突變而造成孩子患病。一般人生下軟骨不全症子女的機率相當低;但患者本身則有二分之一的機會生出罹病小孩,而只有二分之一的機會生出的小孩是正常。因此,患者長大後準備生育時,一定要先接受專業的遺傳諮詢,以在產前確認胎兒是否罹病,避免下一代再度發生相同的情況。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24)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003
疾病類別: 骨質石化症 (大理石寶寶) Osteopetrosis
疾病名稱: 骨質石化症 (大理石寶寶) Osteopetr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骨質石化症是一種先天骨質再吸收障礙的疾病。主要是蝕骨細胞功能缺損,引發骨質重生及破壞的機制不平衡,所導致的骨髓閉塞、骨頭易脆、神經因骨頭空隙變窄而受壓迫、及造血功能異常等情形。

臨床表現
  通常於出生第一年即出現症狀,以出生前三個月居多,患童雙親最常提及的問題包括生長遲滯、復發性感染、貧血、抽搐或骨折。
  病患由於骨頭重塑功能受損,使得骨髓閉塞導致貧血及造血功能異常,此時重複感染亦是個問題;肝與脾因接替骨髓製造血液的功能而變得腫大;神經方面則因骨頭空隙變窄而受壓迫及侵犯,尤以視神經最為顯著,聽神經則較不常見,也因此患童視力受損情形會隨病情進展日趨嚴重。
  在孩童時期則會有營養與水分攝取的問題,嚴重的需採鼻胃管灌食,及注意營養均衡、電解質之變化。而由於骨髓功能的影響,骨質密度的增高導致骨骼易脆,容易骨折,血鈣偏低、血磷上升,治療上有其困難性,所以病患注意自身之安全減少骨折的發生。

疾病分類
1. 嬰兒型骨質石化症 (infantile osteopetrosis):病患通常於出生後即發病,一般是經由血液檢查異常來表現,例如:貧血、血小板低下、顆粒性細胞過少……等。且因為神經的壓迫會造成病患視力障礙及聽障等情形;其他的病徵還包括骨折及感染等。屬於染色體隱性遺傳,多於十年內死亡。
2. 良性骨質石化症(Benign osteopetrosis):此類型之疾病通常是因為成人有多次及難癒合之骨折而發現,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其他的症狀包含骨髓炎、疼痛、退化性關節炎、頭痛……等。
3. 中間型骨質石化症:此型的病患發病的情形異於其他兩型;在前十年他們的病情通常比良性骨質石化症嚴重(視障、聽障及血液疾病),且因沒有家族史所以常被大家誤以為是隱性遺傳,而在深入研究之後才會發現,他可能是比良性骨質石化症更嚴重的顯性遺傳疾病。
4. Carbonic anhydrase Type II (CAII) Deficiency:這是一種染色體異常(8q22)所造成的CAII酵素缺乏(主影響腦部發育),此種酵素主要的作用在活化骨頭、腎臟、腦部等器官功能,一開始的X光並不會有變化,之後卻會慢慢改變;主要會有骨質密度高、容易骨折、顱內鈣化、聽力下降、發展障礙及酸中毒的情形。每一型之患者均應行CAII 活性的篩檢來排除此類型疾病。

病因
  本病屬體染色體隱性遺傳,主要是因基因缺陷(ATP6i or ClCN7),使噬骨細胞的功能受到影響,骨頭無法汰舊換新而導致功能受損。疾病發生率並無性別上的差異,確切的發生率未知,估計少於20萬分之ㄧ。

診斷
  骨質石化症之診斷一般是先對可能之病患做骨骼X光檢查,此類病患的X光片通常會出現不正常且明顯的白影。而當斷層掃瞄及核磁共振的懷疑度高時,骨頭切片及骨敏感測試則更可以協助確立診斷。基因診斷若可以獲得,雖然不具治療上的意義,但或許可作為產前診斷的最佳方法。

治療
  初期治療應著重於骨隨功能抑制所造成的貧血、生化異常(低鈣、高磷)與感染等問題,而皮質類固醇、高劑量的鈣三醇與干擾素γ皆曾有報告表示對治療骨質石化症是有幫助的。另外在許多報告中也指出水溶性維生素D的使用可使蝕骨細胞的功能增強。
  骨髓移植是唯一的治癒方式;主要是藉骨髓移植來替換失效的噬骨細胞,可望終止疾病的進行。


◎ 資料來源:
NORD Guide to Rare Disorders第228頁
Smith’s Recognizable Patterns of Human Malformation第399頁
Osteopetrosis Web site

撰寫:罕病基金會遺傳諮詢員陳虹惠
校稿:台大醫院李妮鍾醫師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004
疾病類別: 進行性骨化性肌炎 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
疾病名稱: 進行性骨化性肌炎 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進行性肌肉骨化症 ( 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 myositis ossificans progressiva)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遺傳疾病。最早的病例報導可追溯到西元1692年,三百年來,文獻上有跡可尋的病例總數卻仍不超過千人。因太過罕見,至今發生率不明;如依據英國的統計結果粗略推估,臺灣兩千五百萬人口中,也不過十五個病例。(point prevalence rate in U.K.= 0.6/100萬 )但實際上臺灣目前已知的病例屈指可數,在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高克培主任數十年的執業生涯中,也不過只有三例,一位是文中所描述的珊瑚小姐,一位則是最近才剛診斷的八歲小女孩,最後一位則由其他醫院報導提出;此疾病之罕見,由此可見一斑。



  「進行性肌肉骨化症」雖說是顯性遺傳疾病,但大半的病患仍為突變、自然產生,不一定追溯得到家族史。不過,目前已知此病基因突變處在第四對染色體長臂上,將來,隨基因工程日新月異,應可提供更多診斷上、致病機轉上的助益。



  「進行性肌肉骨化症」的特色是:1.骨骼先天的異常2. 進行性的肌肉骨化。此病患者先天的骨骼異常有很多種,包括粗短的手指腳趾,股骨頭先天較粗短,耳聾,頸椎變形......,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腳趾大姆指為單一趾關節。病患其他腳趾和一般正常人腳趾一樣是兩節,但是大腳趾卻少了一節,因此外觀上特別粗短,又呈外翻姿勢。目前文獻上似乎沒有記載其他疾病會造成腳趾大拇指為單一關節,所以如果發現新生兒有此一先天異常,應提高警覺,以俾早期診斷。由於「肌肉骨化症」患者須避免任何肌肉的傷害,因此,如能在新生兒階段早期診斷,對患者有極大的價值。



  因外觀極具特色,醫師可逕由外觀和X光診斷,不過因為和新生兒另一常見的先天異常(先天性外翻趾, Isolated congenital Hallux Valgus)外表有點形似, 家屬不應看到新生兒腳趾怪怪的,就自行診斷,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此病另一特徵是「進行性的肌肉骨化」,可為自發性,也可因受傷造成。常見的情形是,病患注意到頭上或手上冒出硬塊,摸起來像骨頭,就醫進行切除手術,殊不知肌肉骨化症的特色,就是肌肉受傷時反而更容易引發骨化(Ectopic occification) ,所以手術後硬塊還會在原處復發,甚或越長越大,得不償失。或者是病患因為骨骼僵硬變形,四處求醫卻一直查不出病因,有時醫師會建議做肌肉切片或肌電圖以幫助診斷,然而因此病特有的骨化現象,反而造成切片處或肌電圖檢查的扎針處產生更多硬化的結節。因此,對「進行性的肌肉骨化症」的患者而言,應避免任何的肌肉傷害,包括外傷、肌肉切片、手術、肌肉注射、肌電圖檢查、拔牙......。



  進行性肌肉骨化症的患者,一般在十多歲時會因肩關節、脊椎骨鈣化變形,而影響手臂的活動,二十多歲時髖關節也會受到波及,逐漸變得不良於行,最終只能長期臥床。脊椎側彎變形多半不可避免,而且會隨時間加劇,最後,造成胸廓呼吸時的擴張困難,而呼吸衰竭。長期臥床後,容易反覆出現肺炎、泌尿道感染,是造成肌肉骨化症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



  此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有文獻報導類固醇和 Etidronate ( Ethane –1-Hyfroxy-1-diphosphonate)證實對部分病人在產生骨化的急性期有效,不過仍在研究階段,是否真正有益、能應用於臨床治療病人,仍需更多的研究證實。





資料來源:本會會訊第八期/台北榮總神經內科 廖翊筑醫師提供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006
疾病類別: 鎖骨顱骨發育異常 Cleidocranial dysplasia
疾病名稱: 鎖骨顱骨發育異常 Cleidocranial dysplas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致病基因已證實稱RUNX2位在第6染色體p21上,控制成骨細胞特殊轉錄因子基因突變,影響範圍包括頭骨骨化慢,骨縫密合極慢,可能到4歲才慢慢骨化一直到成年還未完成。

發生率:

約1/1,000,000,根據國民健康局罕見疾病通報登錄至94年6月止國內只有9例報告。



臨床上表徵:


典型畸形為頭大、臉小、肩下垂以及胸部狹窄。

鎖骨可能會有一端的缺陷,偶爾可見完全缺陷的患者,可觸摸到缺陷處,兩側病變患者兩肩關節內收活動極大,嚴重的患者兩側肩膀可在胸前靠攏,並有肱骨頭半脫位情形發生。

顱骨主要表現為顱縫不閉合或延遲閉合,前囟門增大,甚至可達眼框邊緣,顱縫很寬,少數病例直到成人時仍未閉合。 眼間距加寬,長牙較慢,乳牙剝落較慢,贅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咬合不正(malocclusion),但顱底正常。

以上畸形2歲左右特別明顯,容易診斷,如恥骨骨化延遲,骨氐骨客 關節增寬,可能會有髖內翻,膝外翻(genua valga),脊柱側彎(scoliosis),扁平足(pes planus),指骨短小或缺失。如缺損鎖骨刺激臂叢神經,可引起疼痛及麻木。

其它症狀包括:鼻竇炎(Sinusitis),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反覆性中耳炎(recurrent otitis media)以及聽力的喪失(hearing loss)。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男女發病率並無差別,約有2/3患者有家族遺傳性。

醫療照護:

應隨時避免與保護頭部而不致被碰傷或壓傷;因為胸廓發育不良較易造成呼吸障礙,鎖骨發育不全要避免拉提重物。

牙齒生長異常,乳牙與永久齒容易參差發育,並注意牙根的畸型。

成人女性因骨盆腔狹窄,懷孕時應避免難產,剖腹生產是較為安全妥適的方法。

採內科與外科治療,持續評估因顱顏發展延緩而導致的狀況,如梗塞性睡眠窒息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鼻竇炎及中耳炎;黏膜下顎裂(submucous cleft palate)。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009
疾病類別: 裂手裂足症 Split-hand/ Split-foot malformation(SHFM)
疾病名稱: 裂手裂足症 Split-hand/ Split-foot malformation(SHFM)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在人體肢體的發展與維持需要頂端外胚層山脊(apical ectodermal ridge),這個山脊狀的構造會跟肢芽指狀的邊緣一起移動,並且會變成發展中四肢的主要信號中心。它扮演以下幾種角色:1.維持它下面的間質細胞處於一種可塑、增生的階段,使之能夠完成肢幹近端到末端 (proximal-distal) 的生長;2.使那些可以引起前後軸 (anterior- posterior axis) (拇指到小指) 形成的分子維持在一定的表現量;3.與能夠特化前後軸跟背腹軸 (dorsal-ventral axis) 的蛋白質相互作用,如此一來每個細胞就能得到如何來分化的指示。

此症也牽涉到缺指(趾)畸形(ectrodactyly)完全或部分的缺指(趾),被稱為蝦螯狀畸形 (lobster-claw deformity )。

臨床上表徵:

此症 是一遺傳性的疾病,其特徵為一些手指或腳趾複雜性或部分性的缺乏,且經常合併會有手部或足部的裂口。也有可能在手指或腳趾間會有蹼的形成(併指(趾)syndactyly)。 所以會使手部或足部從外觀上呈現類似爪子樣(claw-like)。

此症有許多變形的合併與類型,其症狀範圍十分地廣泛且嚴重,甚至會在同一家族中出現。此變形也可能會單獨發生,或是為一症候群中的其中一組成並伴隨有其他的特徵而出現。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合併有多變的表現型與不完全的穿透力( incomplete penetrance).已知缺陷基因是位於第7條染色體上的 q21.2-q21.3區域中。

紐約 Mount Sinai 醫學院的 R. Robledo 與其同僚找到了一組基因 (Dlx homeobox gene 1~6),這組基因負責調控哺乳動物的四肢形成。Dlx基因是果蠅distal less(Dll)基因的同源基因。而在人類的Dlx的基因被找到,是經由研究一種遺傳疾病Split-hand/split-foot malformation(SHFM),這種遺傳疾病會導致新生兒的手腳發育異常。而分析這些患者的染色體,會發現在某些SHFM的患者中,dlx基因有所缺失。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010
疾病類別: 假性軟骨發育不全 Pseudoachondroplastic dysplasia
疾病名稱: 假性軟骨發育不全 Pseudoachondroplastic dysplas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疾病史:

此症患者在一出生時通常會被視為正常的,但可觀察體型較小,手臂也較短 ,步態情形在6個月大時至4歲之間會呈現搖擺的模樣。而因為有極度彎弓的姿勢並伴隨著搖擺的步態以及脊柱側彎的情形,所以是治療原則中必須矯正的問題,可能會造成關節活動上的一些限制。智力是正常的。

齒突骨發育不全(odontoid hypoplasia)與過度變形顯著是相關的,如此會導致第一頸椎與第二頸椎活動增加而造成脊柱的損傷。儘管隨著年紀的增長其脊柱變化的狀況能被解決,長骨的骨?板變化變得日益嚴重,並造成漸進性的惡化與嚴重的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已知其缺陷基因是位於第19號染色體上中心體周圍 (pericentromeric)的區域,缺陷基因稱為軟骨低聚體基質蛋白基因(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gene, COMP),此基因已被確認位於第19號染色體上19p13.1,在臨床上會表現出輕型與嚴重型兩種類型。被報告出的多數患者多為散發性與推測由新的突變所造成。

另外有相當罕見的情況,未罹病的父母在精卵受精時有可能會產生性腺鑲嵌型 (gonadal mosaicism),所以同時會產生正常和異常的精卵,當發生這樣的情形後,下一胎發生性腺鑲嵌型 (gonadal mosaicism)的再發率則會增加4%的遺傳風險。

軟骨低聚體基質蛋白基因(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gene, COMP)也已經被鑑別出可導致多發性骨發育不全症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 (MED),意味著一些多發性骨發育不全症(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 , MED)的類型,有假性軟骨發育不全(Psedoachondroplasia)的等位基因(allele)。

臨床特徵:

生長發育:
身體肢體較短為一生長的缺陷,發生於出生後。可於18個月大時至2歲之間被觀察到。
成人期的身高為82-130公分。

顱顏部:
頭圍與臉部正常

肢體:
比較短且呈不成比例的分佈,主要部位的關節(除了肘部以外)會過度變形顯著(hypermobile)而導致膝外翻(genu valgum)與膝內翻(genu varum)以及反屈(recurvatum)。手部尺側彎曲(ulnar deviation ),手指較短且過度變形顯著(hypermobile)。

影像檢查:
短的長骨並有較寬的幹端(metaphyses),幹端呈現較小、不規則或是不完整,尤其是在股骨頭骨垢(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 SCFE)的地方。脊柱的異常包括扁平的角度變異性並伴隨有雙凹終板,以及來自於身體體表前端的中央前端骨頭的破裂。而腰椎上下的椎弓根寬度距離是正常的。有齒突骨發育不全(odontoid hypoplasia)的現象,薦骨切跡(sacral notch)較短。肋骨傾向變成匙型,終端的趾骨也較小。

其他:
腰椎脊柱前凸與後凸,脊柱側彎。

參考資料:

Jones, Kenneth Lyons. Smith's recognizable patterns of human malformation. 5th Edition. 1997.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101
疾病類別: 馬凡氏症 (蜘蛛人症) Marfan syndrome
疾病名稱: 馬凡氏症 (蜘蛛人症) Marfa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馬凡氏症候群的病患,往往給人第一眼的印象便是又高又瘦。古時的劉備(傳言其雙手過膝),及高瘦的美國總統林肯均被懷疑為馬凡氏症候群之病患。除了身材的特徵外,深度的近視,眼內水晶體脫垂,甚至造成視網膜剝離而雙眼失明亦為常見之症狀。然而,其最嚴重之併發症為心臟的昇主動脈剝離破裂,而造成病人的瘁死;因其為體顯性遺傳,故此病往往在某些家族成為揮不去的夢靨。



  馬凡氏症候群的罹病率依國外的統計約為萬分之一,國內並無統計資料;但依台北榮總的患者推估,台灣的發病率並不少於國外。此病目前已知為基因fibrillia-1-gene的突變所造成,疾病呈現的變異性極大,視患者基因突變點的位置而定;嚴重者可能剛出生就死亡,有的早期一點都看不出來,但絕大多數是在三、四十歲時才會有明顯的心臟問題,甚至某些病人是到了昇主動脈破裂(俗稱心臟破掉),才被發現是這種病的患者。



  此病除了可由分子生物研究早期發現外,臨床上的症狀前診斷有三個特徵:1.在骨骼系統方面:體型特別高瘦,手腳及手指特別長(俗稱蜘蛛指),胸廓異常(俗稱雞胸或漏斗胸)。2.眼睛系統方面:早期有深度近視。3.心臟系統方面:早期易有心臟的二尖瓣脈脫垂、昇主動脈擴大;受過訓練的醫事人員不難診斷。



  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如果能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並避免劇烈運動,將可大大減緩併發症發生的時間。唯許多病人往往因體型高大而被挑選出來做籃球或排球校隊,嚴格的訓練下更加重及提早了病人心臟併發症的產生。多年前美國一位著名的奧運排球選手的暴斃事件,受到舉世矚目。然國內此點尚未被完全重視,筆者接觸的病人中,便有多位被選為籃球校隊,故對一般民眾的再教育確有其必要性。



  目前我們已研發出對馬凡氏症候群之產前診斷及發病前之診斷,希望能對馬凡氏症候群之家族有所助益。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台北榮總小兒部 牛道明醫師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102
疾病類別: 瓦登伯格氏症候群(藍眼珠) Waardenburg syndrome
疾病名稱: 瓦登伯格氏症候群(藍眼珠) Waardenburg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在大家的印象中,藍眼珠應該是洋老外的特徵,不過國內卻有一群為數上百的藍眼珠朋友,他們可都是道地的炎黃子孫;就算有人據稱數代之前曾有洋人血統,但依學理推論,其實幾乎不可能有藍眼珠的後人出現,此乃因單純的藍色虹膜(即藍眼珠)是一種隱性基因,往往會被東方人種深色虹膜的顯性基因給掩蓋住了。國內的藍眼珠朋友及家族中不少成員其實都是瓦登伯格氏症候群( Waardenburg Syndrome,簡稱瓦氏症 )的患者。



  藍眼珠只是瓦登伯格氏症候群諸多症狀當中的一個,患者的眼珠雖呈藍色,視力卻完全不受影響,需要注意的反倒是容易合併聽障及長期便秘的問題,必須早期發現及矯治,以使他們得到良好的療效,健康正常的成長。



  一般而言,瓦登伯格氏症有以下幾項特徵:(一)藍眼珠或兩眼一藍一正常,稱為虹膜異色症,不過也有部分患者眼珠顏色正常;(二)單耳或雙耳聽力障礙,發生率為9~38%;(三)額前一撮白髮或易有少年白;(四)兩眼眼距較寬,但瞳孔間距離正常,又稱為內眥外移;(五)鼻根寬闊且鼻翼發育不良;(六)併眉;(七)下巴較大、較寬;(八)有的人會長期便秘,一小部分病人甚至同時罹患了先天性巨結腸症;(九)少數的病人會有皮膚脫色斑、唇顎裂、先天性心臟病或肌肉、骨骼異常。



  並不是每位瓦氏症的患者都會有以上的症狀,深入去研究發現可以將此症細分為四型:第一型為典型的瓦氏症,具有上述(一)至(六)的特徵;第二型則為剔除了第一型的內眥外移一項特徵;第三型為第一型的特徵另外再合併有顏面、肌肉或骨骼的異常;第四型則為第一型或第二型合併先天性巨結腸症。



  此症的發生率約為兩萬至四萬人中有一人,其遺傳型式於第一至第三型屬自體顯性遺傳,偶有新的突變發生,而第四型則屬自體隱性遺傳方式。男女性均可能罹病。瓦氏症是造成聽障的重要原因之一,聽障學童中有1.43%~2.7%患有此症,都是源自於耳蝸的神經性聽力缺陷。



  此症的病因目前已有較明確的答案,可能是胚胎時期神經脊衍生細胞無法正常移行分化所導致的結果,而黑色素細胞、聽覺神經細胞及結腸神經結細胞均源自神經脊細胞。整個的分化移行過程頗為複雜,需要PAX3、MITF、EDN3、EDNRB及SOX 10等基因參與協同運作,因此任何一個基因有了缺陷,均會造成瓦氏症,而有臨床上形形色色大同中卻有小異的症狀。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在近年內有長足的進步,許多各種型式的基因突變被發現及解讀,日後將對此症致病機轉的闡明、臨床遺傳診斷的應用與基因療法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現階段瓦氏症患者及家庭最需要注意的事項是,當家族中有藍眼珠的成員,則所有同血源的親屬均應接受遺傳專科醫師的檢查,以查出可能的罹病者(瓦氏症患者不一定都有藍眼珠),進一步接受聽力篩檢,必要時尚須查驗有無巨結腸症或心臟血管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的病變,以便及早給予適當的治療及復健,免除語言發展障礙、長期嚴重便祕等併發症。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 林炫沛醫師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103
疾病類別: 先天結締組織異常第四型 Ehlers Danlos syndrome Ⅳ
疾病名稱: 先天結締組織異常第四型 Ehlers Danlos syndrome Ⅳ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其特徵為皮膚的高伸展性與關節活動範圍較一般人來的大。現今已分為十一型,每一型都有不同的臨床特徵、遺傳型式與特殊的生化結構缺損,患者以第一、二、三型者居多,目前只有第四型列入政府公告的罕見疾病。



  此一疾病又稱作「鬆皮症」,其主要症狀為關節寬鬆,皮膚表皮光滑柔軟,且較易拉伸長。受傷或手術後形成的疤痕會出現像「香煙紙」的樣子及產生肌肉骨骼異常的現象。



  第四型又稱血管型(Vascular type)其特徵包含:鼻子較為纖細(thin)、皺縮(delicate appearing)、皮膚很薄,容易看到皮下的血管以及瘀血、中風,也是腸子、子宮、動脈破裂的高危險群。第四型患者須利用分析皮膚細胞中的第三型(III)膠原纖維細胞來作診斷,其遺傳機制,過去認為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現在有一些學者則認為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目前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第四型患者及其家屬需要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動脈瘤,同時也需特別注意自身血壓的高低,避免高血壓情況發生。另外,當有出現明顯的腹痛時,須立即求診並評估是否有腸子穿孔或腸胃動脈破裂的危險性。建議第四型的孕婦均應接受「剖腹產」,因其懷孕時可能會有子宮破裂、出血及其他併發症。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104
疾病類別: 畢耳氏症候群 Beals Syndrome
疾病名稱: 畢耳氏症候群 Beals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已與馬凡氏症候群做一區分並有一些描述,雖然這兩者都屬於遺傳性的連結性結締組織疾病,在臨床上雖有其相關性,但卻源自於不同的缺陷基因所以作一區分。


臨床上表徵:


此症與馬凡氏症擁有相同的骨骼特徵,如瘦高與細長的兩手手臂距離超過身高高度,關於眼睛與心血管方面的併發症,近年來在一些案例上也有描述。

此症的骨骼特徵包括

多發性關節的先天攣縮,當發生攣縮時會延遲運動的發展。

細長的手指與腳趾

脊柱側彎與脊柱後凸:出生時或兒童早期,脊柱發生側彎與向後彎的現象。

骨質減少:骨的緻密度或骨質數量減少至正常量以下

胸部的變形:漏斗狀胸或胸部隆凸


肌肉發育不良

臉部的異常:如小頷畸形(通常為小的下頷)與高的月咢弓

其他特徵

眼睛:可能會有以下症狀如,眼距過大/虹膜裂開/水晶體異位/近視

心臟:二尖瓣瓣膜脫垂 / 二尖瓣回流(二尖瓣閉鎖不全) / 開放性動脈導管/心室中膈缺損 / 心房
中隔缺損

血管:主動脈根擴張

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發展遲緩

心智方面障礙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已知致病基因是位於第五對染色體上的FBN2基因,若父母雙方其中一人為此症患者,不分男女,每一胎皆有1/2的機率會罹患此症。



預後:

此症在罹病的家族成員中會有多變且嚴重的典型表現型出現,通常會經過一良性的過程及隨著時間關節攣縮的情況,有自發性的改善。

但在1/2的患者當中,脊柱側彎與脊柱後凸現象會呈漸進性的發生,患孩將需要接受小兒骨科的治療。長時間的克服與治療下,患者的生命期可以期望與正常人一樣。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201
疾病類別: 再生不良性貧血症 Aplastic anemia
疾病名稱: 再生不良性貧血症 Aplastic a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骨髓是人體內的造血工廠,一旦造血工廠罷工時,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受傷或者受到破壞,則無法製造出足量的血液細胞,於是形成再生不良性貧血。

致病機轉包括直接毒性與免疫性的骨髓傷害;直接毒性最常見的如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之骨髓壓抑,其它有些則如甲苯與其中間產物,也可直接和骨髓細胞之蛋白質或DNA產生鍵結而造成傷害。

至於免疫性骨髓傷害,近年之研究顯示再生不良性貧血病人之細胞毒殺性T細胞活性增加,進而分泌TNF、IFN-γ於骨髓中,連帶使CD34細胞之Fas接受器表現增加,最後因為三者活化部分基因而使造血細胞產生細胞凋亡;至於免疫系統為何會失去免疫忍受性,而造成造血母細胞之自體免疫性破壞,最初之抗原暴露後,又如何促發免疫系統之活化都尚未明瞭。

以臨床而言,其20%的致病因素與遺傳有相關,如fanconi氏貧血、家族再生不良性貧血
(qestern-dameshek型)和shwachman-diamond症候群等。fanconi氏貧血的遺傳模式為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會引起中度至嚴重遺傳性再生不良性貧血症。通常在10歲前發病,將導致皮膚低色素之白化,心臟、腎、肝、脾以及骨骼等不良,小頭症、低智能等畸形合併症。


發生率:

在美國並無明確的數據可統計,根據數個回溯性的研究發現其發生率約為 0.6-6.1/1,000,000 ;至於在歐洲方面的調查也與美國相似,其發生率約為 2/1,000,000。在亞洲地區的國家其發生率則都比西方國家來得較高些,以日本而言其發生率為 14/1,000,000。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曝露於毒性化學的環境下。





臨床上表徵:


症狀一開始並不明顯,初期可能會因貧血而有輕度的頭痛(headache)、疲倦、頭暈(dizziness)、 嘔心(nausea)、呼吸短促( shortness of breath)及衰弱,進而血小板的逐漸減少,可能會導致皮下出血、流鼻血(nosebleeds)、腸胃道出血(bleeding gums)便血(blood in stool )等,嚴重的甚至有視網膜出血及腦出血;此外,白血球也會減少,致使細菌感染之現象;患者會看起來很蒼白,皮膚、口腔黏膜及結膜可見小出血點(abnormal paleness or lack of color of the skin)或瘀斑(bruising),也會因細菌感染而隨之有發燒(fevers)與肝脾腫大(enlarged liver or spleen)的情形。


治療:

治療是目前醫學領域極具挑戰性的一個部分。若是可找到致病因素,首先當然是去除其致病因素,而使骨髓慢慢恢復;患者若呈現嚴重白血球低下症時,必須儘量避免得到感染,尤其選擇輸血的決定時必須相當謹慎,因當輸血時仍會存有一些危險性,包括感染到肝炎與鐵質沉積;若是有考慮進行骨髓移植的患者,也需擔心導致抗體產生之可能性。所以輸血的治療的考量是在維持患者的舒適性,不一定要達到某種程度之血色素值。

藥物治療方面,輕度的患者使用傳統方法治療,大部份就可得到緩解,然而重度之患者其成效則相當差,緩解率往往小於30%。所以對於重度患者,可使用抗淋巴球蛋白與抗胸腺球蛋白。其治療反應率達45%,而存活率約60%;另外約有40%的患者對於高劑量類固醇有治療反應;而對於合成之造血生長因子之治療,目前仍屬研究階段。重症者若有合適之骨髓捐贈者,就應考慮行骨髓移植,其存活率可達60~70%。

此病是骨髓功能低下的疾病,大部分病因不明,由於與人體的造血細胞有直接相關,一旦有厲害感染與出血時常會有危及生命之可能性,當發現自己有不正常的出血或貧血症狀,一定要與醫師充分溝通進行詳細檢查,以檢查出正確病因,對症下藥才是正確的做法。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202
疾病類別: 重型海洋性貧血 Thalassemia major
疾病名稱: 重型海洋性貧血 Thalassemia major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1、什麼是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即所謂海洋性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是血紅素(Hemogolbin)的血紅蛋白鏈(Golbin chain)的合成發生問題,以致該種血紅蛋白鏈的合成量降低或完全無法製造,而使得紅血球的體積較小(即小紅血球症,Microcytosis),另一方面,沒有受到影響的血紅蛋白鏈會製造過剩,形成無法正常配對的不穩定複合物,使血球容易破裂而縮短紅血球的壽命。



  地中海型貧血最重要的為α型(甲型)與β型(乙型)兩種。在α地中海型貧血中,α血紅蛋白鏈的製造功能減弱或完全喪失,而β血紅蛋白鏈的合成則不受影響;在β地中海型貧血中,β血紅蛋白鏈的製造功能減弱或完全喪失,而α血紅蛋白鏈的合成則不受影響。



  地中海型貧血除了好發於地中海沿岸居民外,也常見於中國大陸長江以南、東南亞和台灣地區。本省民眾大約有4﹪為α地中海型貧血的帶因者,2﹪為β地中海型貧血帶因者。此症為單一基因自體隱性遺傳疾病,若夫妻為同型地中海型貧血的帶因者,每次懷孕,其子女有1/4的機會為正常,1/2的機會為帶因者,另1/4的機會為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因此,在遺傳諮詢及產前斷方面,這是非常重要的疾病。




2、α地中海型貧血




  胎兒如罹患重型α地中海型貧血,則因為胎兒完全無法製造α血紅蛋白鏈,在子宮內即產生很嚴重的溶血、貧血以及組織缺氧;大約在懷孕20週以後,會出現胎盤肥大,胎兒有肝脾腫大、腹水、胸腔積水以及全身皮膚水腫的現象,形成所謂的「胎兒水腫」(Hydrops fetalis)。這種胎兒因為無法製造α血紅蛋白鏈,所以γ血紅蛋白鏈會自行結合為γ4的異常血紅素,叫巴氏血紅素(Hb Bart’s),罹患重型α地中海型貧血的水腫胎兒,可能於妊娠未期在子宮內死亡,或者出生後不久,即因肺部發育不良及嚴重貧血缺氧死亡:孕婦則常出現子癲前症或子癲症。此外,由於胎盤極度肥大,易形成前置胎盤,造成產前出血或產後出血,使不少孕婦因此實行剖腹產、子宮切除或需要大量輸血,所以,早期的產前診斷,相當重要!




3、β地中海型貧血




  由於β血紅蛋白鏈在胎兒時期所佔的比率不大,因此罹患有重型β地中海型貧血的胎兒,即使在出生時,也和一般正常小孩相似,看不出問題,通常在產後三到六個月大時,會出現貧血的症狀及停滯成長。只有依靠長期輸血來維持生命,或成功的骨髓移植治療。輸血的頻度,剛開始約每個月一次,以後隨小孩體重的增加,頻度會提高,甚至每星期要輸血一次或增加輸血量。如僅靠輸血維持,通常壽命只有十多歲。最近國內雖然引進排鐵劑的治療,可減緩體內鐵質沈積,但是排鐵劑費用昂貴,且需長時期之注射,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很大;至於骨髓移植方面,亦有下列問題:1.費用昂貴,一次的移植大約需要新台幣壹佰萬元左右。2.適當的骨髓捐贈者難以尋覓。3.移植前需要照射放射線,移植後並且需要服用抗免疫藥物。4.國內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僅有50-60﹪。因此產下此種胎兒的後遺症很大。




4、地中海型貧血的基因分析




  α地中海型貧血大約95﹪屬於東南亞型(--SEA/),其他尚有泰國型、菲律賓型、單一α基因缺失、Constant Spring和廣西突變型等等。



  β地中海型貧血大部份不是大段基因的缺失,而是單一或少數幾個核?酸的突變所引起。中國人常見的突變型有4種:(1)Codon 41─42(TCTT)的缺失。(2)第二個Intron第654核?酸位置C→T。(3)Codon 17處A→T。(4)─28位置A→G突變。以上4種約佔台灣地區90﹪的突變基因型。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台灣省關懷地中海型貧血協會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203
疾病類別: 血小板無力症 Thrombasthenia
疾病名稱: 血小板無力症 Thrombasthen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致病機轉
  血小板無力症(Glanzmann Thrombasthenia)是一種先天性凝血異常疾病,患者受傷時,血液無法正常凝結,而造成血流不止。血液凝固的機制十分複雜,是由細胞生物訊息傳遞來控制一連串的生物化學變化,而醣蛋白二型及三型複合體(glycoprotein IIb/IIIa platelet surface fibrinogen receptor complex)為血小板表面的受體,主要功能在於連結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使血小板彼此連結聚集。血小板無力症之致病原因為醣蛋白二型及三型複合體發生功能缺失,造成血小板無法聚集,因而造成血液凝固不易。此病症屬於體染色隱性疾病,其致病基因為位於第十七對染色體上的GPIIb 或 GPIIIa基因,只要其中一個基因發生異常,就會產生疾病。



◎症狀


  臨床上,血小板無力症可依據醣蛋白二型及三型複合體缺乏的程度而區分為為三種類型:第一型為最嚴重之類型,其醣蛋白二型及三型複合體幾乎完全缺乏,低於正常值的5%。第二型症狀嚴重程度屬中等,第一型則較輕微,醣蛋白二型及三型複合體為正常值的5-20%。第三型症狀最輕微,醣蛋白二型及三型複合體活性約為正常值的50%以上。


  一般而言,患者於出生後,即發生黏膜及皮下出血現象,皮下出血大多無害,並不會造成疼痛或具有危險性;而黏膜出血則較難控制,通常發生於孩童換牙或咬到舌頭或兩頰,不明原因的鼻出血更是經常發生。少數情況下,腸胃道出血及顱內出血也會發生,因此必須經常透過各種檢查,來監測患者是否有其他身體部分不明出血;對於女性患者最危險之處在於月經來潮,經血過多是女性患者最常面對的問題。



◎診斷



  因血小板無力症不易與其他血液疾病(如血友病或凝血因子缺乏等)做區分,鑑別診斷必須依賴各種血液之生化檢驗。血小板無力症患者的血小板數目及形態並無異常,凝血酵素原時間 (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的部份凝血酵素時間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皆正常,但出血時間比正常人延長,以及血小板會有無法正常聚集的現象。



◎治療


1.控制流血現象:治療血小板無力症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時間控制血流不止的現象,方法如下:




(1)使用藥物治療,如針劑AmicarTM或口服劑CyklokapronTM等。對於女性患者,可使用口服避孕藥 以減輕經血過多的情況。

(2)輸血小板(Platelet transfusion)。通常使用於患者嚴重出血時,為避免患者經常輸血小板所產生的免疫問題,必須使用白血球濾過的血小板。同時,患者必須施打B型肝炎疫苗,以避免多次輸血所造成的感染。






2.平日預防:




(1)患者必須注意避免服用任何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如阿斯匹靈類或其他抗免疫反應的藥劑。

(2)避免各種大小外傷,患者必須多注意自身安全,並隨時注意身體健康。






◎預後



  血小板無力症若經治療及細心照料後,一般預後十分良好,家人及患者齊心對抗病魔,患者仍可擁有健康正常的生活。


Reference:

1.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Mark J Shumate; eMedicine:http://www.emedicine.com/med/topic872.htm

2. Thrombasthenia of Glanzmann and Naegeli:OMIM: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dispomim.cgi?id=273800

3.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 An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 Ginette Lupien
et al;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Nurses in Hemophilia Care.


醫療服務組遺傳諮詢員陳冠如編譯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林炫沛主任審稿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301
疾病類別: 布魯頓氏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Bruton's agammaglobulinemia
疾病名稱: 布魯頓氏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Bruton's agammaglobuli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例討論:

這個18歲男孩從小就常常有上呼吸道感染,8歲開始出現兩側膝關節炎的情形。一直到10歲時才發現有低免疫球蛋白的現象 (total Ig<100mg/dL)。在他13歲時所做的實驗室檢查數據包括:白血球10300/mm3,lymphocyte 55%,seg 55%, IgG 3 mg/dL,IgA <2 mg/dL,IgM 21 mg/dL。淋巴球分類結果為:T cell 94%,B cell 0.2%,NK cell 6%,CD4+ cell 39%,CD8+ cell 57%,memory cell 10%,naive cell 29%。

顯示他的周邊血液中沒有 B細胞,骨髓檢查同樣證實B細胞生成異常,只停留在pre-B細胞階段(CD19: 5/200, CD20: 0)。至於刺激原反應(Mitogen) 反應正常。家族史亦顯示他的三個舅舅分別因為肺炎,敗血症,和腦膜炎而在2,3,和6歲時死亡。

他在診斷確定後開始接受每個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輸注,IgG約維持在300-500mg/dL左右。但是他仍然常常感染,包括肺炎住院十四次和嗜血桿菌敗血症三次。

因此他接受了鼻竇炎手術,並且提高了每月輸注免疫球蛋白的量(0.75g/kg)。肺功能檢查顯示有中度以上的阻塞性肺疾病並且持續惡化。到目前為止,他可以自由行動但是有呼吸困難的問題。

討論:

布魯頓式低免疫球蛋白症最早是由Bruton 在1952年所報告。

此病是一個性連遺傳,其不正常基因Btk(Bruton agammaglobulinemia tyrosine kinase)位於Xq22染色體上,病患因為無法製造正常的Btk蛋白而導致B淋巴球發育終止,停留在pre-B階段(CD19+)因而造成B淋巴球缺乏所致。

臨床表徵包括容易反覆性的感染,通常從4個月大開始,尤其以細菌(pyogenic encapsulated bacteria)和腸病毒為主,其他病原體如TB,zoster,及histoplasmosis則不常見。但是仍有10%~21%的病患會遲至3到5歲以後才發病。

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鼻竇炎,中耳炎,腦膜炎,敗血症等。其他的表現包括關節炎,慢性營養不良,中性球低下等易常見。體檢發現主要為沒有週邊淋巴組織包括腺狀體,淋巴結等。實驗室檢查發現為泛低免疫球蛋白,缺乏功能性抗體如Anti-A, Anti-B isohemaglutinins或DPT,Hib,pneumococcus IgG 抗體。週邊血球中沒有B淋巴球但骨髓檢查可見pre-B淋巴球,但是T淋巴球的數目與功能正常。確定診斷仍須靠血球細胞缺乏Btk的表現來確診,可利用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ting)或細胞流速分析儀(Flow cytometry)做診斷。亦可利用直接突變分析來做確診及產前診斷。產前診斷也可利用胎兒臍帶血分析來診斷。

至於帶因者可由周邊血液細胞非任意X染色體不活動性(non-random X-inactivation)來偵測出來。患者通常在小時後即死亡,即使存活到成年,也會有嚴重的併發症如慢性肺病變,慢性中耳炎,聽力喪失,心肺病變等。惡性腫瘤的機率亦較一般人為高。

治療: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400mg/kg/q3week以維持IgG大於500mg/dL以上,若是有嚴重感染或散佈性腸病毒感染,則須維持IgG大於1000mg/dL。如此可大幅減少感染及住院的次數。最好能從6個月大即開始。

預防及治療性抗生素

疫苗

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或臍帶血幹細胞移植

基因治療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302
疾病類別: 原發性慢性肉芽腫病 Chronic primary granulomatous disease
疾病名稱: 原發性慢性肉芽腫病 Chronic primary granulomatous diseas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病特徵為體內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無法正常殺死某些微生物,事實上,患者體內的中性白血球可正常移動到微生物入侵位置並將其吞入消化,此入侵者可能為細菌、真菌或原生動物。
因此患者會越來越容易受到某些細菌與真菌之重覆性嚴重感染,感染部位包括:皮膚、軟組織、呼吸道、淋巴結、肝臟、脾臟或骨頭,由於缺乏正常移除致病菌移除的功能,所以這些感染需花上數週到數月的抗生素治療以清除致病菌。




發生率:

在美國約有1/200,000的出生新生兒會發病



臨床上表徵:

通常在嬰兒期發病,患者會有反覆性感染,尤其以肺部(佔90%個案)、淋巴結(佔53%個案)、皮膚(佔42%個案)、肝臟(佔25%個案)、骨頭(佔25%個案)為主,或因感染導致肉芽腫膿瘍。

約有18%的個案會發生敗血症的情況,主要的細菌病原為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沙門氏菌(Salmonella),Klebsiella,Aerobacter,Serratia
,Burkholderia等。

大多數的個案都會被Aspergillus fumigatus煙色麴菌所感染,Candida albicans白念珠菌則是另一個重要的黴菌感染病原。

約17%的患者會發生一類似Crohn disease的colitis結腸炎,另在一些患者身上的慢性肉芽腫發炎情況,也可能會導致胃、子宮或食道的阻塞。根據身體評估可能會發現生長的不足與缺乏,任何區域皆可能產生膿瘍或是其他感染,淋巴結病與器官腫大。


遺傳模式:

約有70%的個案為一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的方式,女性因擁有2個X染色體能彼此互償,所以不會發病,為隱性帶因者,若生下男嬰,母親會將遺傳帶有缺陷的X染色體傳給兒子,而男嬰就會罹患此症;若生下女嬰,即使健康,也有可能成為隱性帶因者,將缺陷基因繼續遺傳給下一代。此型之個案臨床症狀大多數較為嚴重。

然而也有些個案則是以體染色體隱性的方式來遺傳,也就是說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


診斷:

此症的鑑別診斷可經由測量吞噬球氧化酉每的活性來進行,測量方式包括nitroblue tetrazolum test,和chemiluminescence assay,新技術如dihydrohodamine reduction assay可更精準的分析病患血球細胞的狀況,並可用於帶原者的偵測與接受骨髓移植後患者的追蹤。

治療:

此症的患者可以使用預防性抗生素與干擾素IFN-γ來減低受感染的機率,治療的主要目標應採取預防性的積極治療,以避免重覆性感染與降低致病率和死亡率的發生,當然審慎地照護個人衛生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之一,因為這樣可以預防病原菌的感染。

預防性治療以triemthoprim-sulfamethoxzaole藥物來進行,劑量為5mg/kg每天分兩次使用,現已證實可以降低約50%患者嚴重性細菌感染的現象。

另一預防性治療可以itraconazole藥物來進行,體重在50kg以下者為100mg/d的劑量,而體重在50kg以上者則為200mg/d的劑量,現已證實可降低因Aspergillus fumigatus煙色麴菌所感染的機率。

使用預防性干擾素IFN-γ,最初使用劑量為50ug/m2(每週三次),無論是X染色體性聯隱性遺傳或是隱性遺傳的此症患者,皆可降低其受嚴重性病原菌感染的機率。

顆粒球的輸注治療(granulocyte transfusion)可用在治療危及生命的感染,或是作為那些難以治療的內外科病症的治療。

當患者對於內科的治療與處理並無反應時,可以採取外科清創術來處理。

此症已有患者成功的經由骨髓移植治療(Bone marrow treatment, BMT)得到治癒的效果,在長期存活的個案中約有80%是由手足中具有相同人體淋巴球抗原(HLA-identical)的捐贈者所進行的骨髓移植,當患者產生重覆性嚴重感染時應可考慮進行骨髓移植的治療方式。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303
疾病類別: 先天性高免疫球蛋白E症候群 Congenital Hyper IgE syndrome
疾病名稱: 先天性高免疫球蛋白E症候群 Congenital Hyper IgE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前言:



  先天性高免疫球蛋白E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免疫功能缺陷疾病,有部分患者具顯性遺傳性質,呈現不同的表現度,與多項異常有相關性。最常見的表現為復發性的皮膚感染,伴隨肺囊腫發展的肺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濃度增高,某些患者常合併臉部、牙齒及骨骼特徵。



◎基因位址:  4q21



◎致病機轉:



  目前對致病機轉尚未完全了解,由於復發性感染為此病的特色,研究焦點集中於對基本免疫缺陷的確認。IgE大量的升高促使朝向IgE調節方面的研究。過多的IgE產生與細胞激素的不正常有關,因Th1細胞與Th2細胞功能不平衡造成干擾素-γ與細胞間白素-4產生異常。干擾素-γ與細胞間白素-4彼此間有負回饋路徑存在。細胞間白素-12因具調高干擾素-γ反應以應付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念珠菌菌種的病原體感染。



◎症狀:



  通常自嬰兒時期即出現症狀,但往往直到幼年時期才被確診。



□皮膚特徵

 ˙異位性皮膚炎:幾乎所有患者小時候皆有搔癢、丘疹的病史。

 ˙間歇性葡萄球菌膿瘍:因不會出現紅、熱、痛徵象故稱冷性膿瘍。

 ˙慢性念珠菌的黏膜皮膚感染、灰指甲。



□全身性特徵

 ˙復發性支氣管炎:復發性帶痰液的咳嗽,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通常與肺囊腫的發展有關。

 ˙其他感染:如細菌性關節炎、骨折處的葡萄球菌骨髓炎。

 ˙乳齒滯留:發生在某些患者,影響永久齒生長。

 ˙骨骼關節問題:容易骨折,常因外傷引起。許多患者在十多歲時發生脊椎側彎。

 ˙臉部特徵:粗糙的面容、突出的額頭、深陷的眼睛、寬闊的鼻樑。



◎診斷:



□實驗室診斷

 ˙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濃度增高:正常範圍約在100 IU/mL以內,極大多數患者可高達2000IU/mL以上。

 ˙血清嗜酸性白血球過多:從全血球分類計數得知。

 ˙嗜中性白血球趨化性缺陷:部分患者的嗜中性白血球趨化性降低,藉缺陷嗜中性白血球趨化性測試得知。



□影像診斷

 ˙肺部影像檢查:藉由X光攝影、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復發性肺部感染、肺囊腫。

 ˙牙齒X光攝影:顯示牙齒發育狀況。



◎治療:



  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除去感染、減少發病率、預防合併症。使用藥物包括: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病毒劑。有時皮膚感染需行手術切除引流膿瘍,並投予抗生素靜脈輸注治療。患者通常對治療效果的反應較為緩慢,復原時間比常人做相同治療的時間還要長。嚴重感染時,予免疫球蛋白靜脈輸注,有助於建立短暫的免疫防衛系統。



◎預後:



  多數患者在定期追蹤與接受適當治療下,可存活至五十歲以上。因重複性感染,擴散至全身引發敗血症為常見的死因。



◎預防:



  平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性投予抗生素,清楚明瞭與辨識早期感染的徵象,以期早期治療,避免長期的合併症。由於一般正常發炎所引起的反應不見得會發生在患者身上,故輕微的局部疼痛需考慮受感染的可能性。患者比常人容易有脊椎側彎的傾向,定期偵測脊椎側彎傾向以便早期非侵入性治療的介入,避免脊椎側彎的持續進展。


資料來源:台中榮民總醫院優生保健部徐山靜主任提供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304
疾病類別: Wiskott-Aldrich氏症候群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疾病名稱: Wiskott-Aldrich氏症候群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例報告:

這個2歲大男孩因為頑固性血小板低下症來求診。自他7天大起即發現有血便及血小板低下。

因此開始接受血小板輸注(每月兩次),口服類固醇,danazol,及免疫球蛋白的治療,但效果不彰。自出生不久後,雙頰即反覆出現溼疹。7個月大時的骨髓檢查,發現有巨核細胞增生。在他9個月大時因為急性中耳炎和舌邊緣壞死而住院。病理切片顯示單核細胞浸潤,骨髓檢查並未發現有癌細胞。

在他18個月大時,發現有頸部淋巴結病變併有肺部浸潤,診斷為瀰漫性結核菌感染。因此開始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在家族史方面,由於母親為養女,故無法追溯其家族史。

實驗室檢查方面,白血球11850/μL,血小板:5000/μL,而且體積很小(MPV7.8fL)。免疫球蛋白IgG 787mg/dl↓,IgM 31.4mg/dL ↓,IgA 97mg/dL,IgE 40.94mg/dL,淋巴球分類正常但是分裂原反應(mitogen response)(SI= 2.2正常SI= 40)不佳。

以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發現他的細胞缺乏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蛋白(WASP)的表現,並且在WASP基因第2外顯子出現點突變,證實此病患罹患WAS。非任意X染色體不活動性(X-inactivation)檢查發現其其母親為帶原者。目前他仍維持抗結核藥物使用,等待骨髓移植。

討論:

WAS是一個性連遺傳徵候群,其不正常基因位於Xp11.22-11.23染色體上,在歐洲人的發生率約為25萬分之一。

病患因為無法製造正常的WAS蛋白(WASP)而致病。此蛋白負責細胞內訊息的傳遞及細胞骨架(cytoskeletal)的動作與維持,因此缺乏此蛋白會導致血球細胞(包括血小板與淋巴球)的功能不正常。主要在男性發病。

臨床上共有三個特徵,即溼疹、血小板低下且血小板很小,以及綜合型免疫缺損。但同時出現這三個特徵的病患並不多。溼疹通常在一個月內發生,表現在頭皮、臉部、屈曲處及包尿布地方。

最常出現的症狀還是自出生起即有血小板低下 (通常小於70 000/mm3) 且體積小(mean platelet volume 小於5fl),通常以血便、鼻出血、皮下點狀出血來表現,也可能會因腦出血或嚴重胃腸出血而致命。病患也易有病毒、細菌感染,包括中耳炎、皮膚敗血症、肺炎、腦膜炎,而以肺炎雙球菌感染特別常見。

若是能順利成長至青少年以後,則容易有自體免疫現象或惡性腫瘤的侵犯。在免疫方面,包括體液性免疫及細胞性免疫都有缺損,血清IgM會下降,IgA,IgD,和IgE會上升,延遲型過度敏感皮膚試驗通常呈現消失。T細胞數目百分比會減少,淋巴球對分裂原(Mitogen)反應會下降。對多醣類抗原(polysaccharide)的抗體反應會減少,以至於對莢膜多醣類型態的微生物易遭受感染。

由於免疫功能的失調,病患也易有食物過敏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包括自體溶血性貧血,血管炎,關節炎,及發炎性腸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平均壽命約為15年,主要常見死因為感染 (44%),出血 (23%),和惡性變化 (26%) 。尤其年紀愈大和那些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產生惡性變化,但是原因至今不明,可能與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有關。

確定診斷仍須靠血球細胞缺乏WASP的表現來確診,可利用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ting)或細胞流速分析儀(Flow cytometry)做診斷。亦可利用直接突變分析來做確診及產前診斷。至於帶因者可由周邊血液細胞非任意X染色體不活動性(non-random X-inactivation)偵測出來。

治療:

1.傳統療法:

針對危及生命的血小板低下症給予血小板輸注,血液製品需事先照射過並需注意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問題。若合併出現抗血小板自體抗體時可給予口服類固醇及其他免疫調節劑。若濕疹很厲害時,要考慮給予抗生素治療。
感染時針對感染給予抗生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療。平時也需使用預防性抗生素。

2.目前有效治療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重建免疫功能,恢復正常的血小板製造,改善溼疹、自體免疫疾病,並且能控制次發性腫瘤的發生:

(1)如果有HLA(人類白血球抗原)相合的兄弟姊妹給予的骨髓移植是最好的選擇,最好能在5歲前施行。

(2)另外沒有血緣關係,但人類白血球抗原相合者給予的骨髓移植也可以,但大於5歲才
做移植則成功率較低。

(3)臍帶血幹細胞移植

(4)不完全相合的移植由於成功率較差,應該保留於有嚴重併發症的病患使用。

3.若找不到適合的骨髓捐贈者,則病人在四歲以後,若血小板仍很低時,可做脾臟切除手術,並終身給予抗生素與每個月給予一次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但是對於出血,感染,和惡性腫瘤的危險性則無法避免。

4.其他療法:

有人嘗試用IL-11來矯正血小板低下,或用recombinant interleukin-2來增強T細胞的免疫力,直到骨髓移植成功為止。

5.基因治療:

由於骨髓移植的成功,而且HLA相合的捐獻者可遇不可求,基因治療可能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這是以各種載體(vector)矯正血球幹細胞的基因缺陷,再將此改造後的幹細胞移植到病患體中。目前體外實驗已有初步成果。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305
疾病類別: 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疾病名稱: 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成因

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泛指一群罕見先天遺傳疾病,患者因為缺乏體液及細胞免疫功能而導致嚴重重複性的感染,未加以治療的話,多數會在出生後一年內死亡。患者易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及黴菌,亦可以慢性腹瀉或生長不良來表現。發生率目前不明。以台大醫院為例,在1984~2001年間共有4例個案。

以往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可依照免疫缺陷細胞的種類,而有T-, B+, NK- SCID, T-, B+, NK- SCID, and T-, B-, NK- SCID。其中以T-, B+, NK- SCID最常見。此T-, B+, NK- SCID又可依遺傳模式分為X-linked與autosomal recessive兩種。隨著分子診斷技術的進步及吾人對免疫細胞發展與功能的逐漸了解,目前傾向以分子缺陷基因來命名,以避免傳統分類法對疾病診斷與遺傳模式的誤判。

分類

疾病名稱 致病基因 淋巴球數目 遺傳模式
T 細胞 B細胞 NK細胞
X-linked
SCID γ chain for IL2,4,7,9,15,21 - +
(no function) - X-linked
JAK3-SCID JAK3 - +
(no function) - AR
IL7RA-SCID IL7RA - + + AR
CD45
deficiency CD45 - + - AR
ADA
deficiency ADA - - - AR
RAG-deficient SCID
RAG1 - - + AR
RAG2 - - + AR
Others CD3
ZAP70

MHC class I

MHC class II

Syndromic

診斷

最常見的SCID以X-linked SCID為主。通常患嬰為男性,多在3-6個月大時求診,主要表現為生長不良,口腔及其他黏膜嚴重黴菌感染甚至導致全身性黴菌感染,反覆嚴重感染尤其以伺機性感染為特徵,在台灣地區的案例,也有數個個案是因為非典型結核菌株感染或肺囊蟲肺炎(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理學檢查呈現生長不良,腹瀉,皮膚紅疹,沒有扁桃腺及淋巴結,但有時可見肝脾腫大。頭部X光通常看不到腺狀體,胸部X光通常看不到胸腺陰影。感染通常難以控制治癒,多在一歲前死亡。家族史中可能會有其他男性家屬於一歲前死亡的類似情形。

初步診斷依靠家族史,臨床症狀,淋巴球分類及其他淋巴球功能測試。以X-linked SCID為例,淋巴球總數通常較相同年齡者為低,淋巴球分類則證實沒有T細胞和自然殺手( Natural killer, NK )細胞,但仍有B細胞。這些B細胞卻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對抗病原菌,血清中IgA和IgM濃度偏低,IgG因為剛出生有母親的抗體因此數量正常,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低,因此被歸類為無功能的B細胞。

確切診斷需依靠分子診斷,目前可做突變基因分析,分析患者基因的突變所在,進一步可提供帶因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以提供遺傳諮詢所需。

治療

症狀治療
1.由於免疫力不全因此需避免接種活性疫苗,其中卡介苗,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最需注意。

2.易有全身散發性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和黴菌,因此需及時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抗黴菌藥物,並需給予預防性抗生素使用。

3.需定期補充免疫球蛋白以增強免疫力。

4.患者若需輸血,需使用沒有巨細胞病毒( CMV )並經放射線照射過後( irradiated )的血液製品,以避免巨細胞病毒感染或預防移植對宿主反應( graft versus host reaction )。

骨髓移植或臍帶血幹細胞移植
患者免疫力重建需依靠骨髓或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最好使用親屬間HLA( 人類白血球抗原 )相合的幹細胞移植。若為非親屬間HLA相合的幹細胞移植或親屬間HLA不相合的幹細胞移植則須特別注意術前準備工作及術後排斥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 GVHD )的問題。術後仍須定期追蹤淋巴球數目,分類及功能。

酵素補充療法
若為ADA ( Adenosine deaminase )缺乏的病患,可考慮使用ADA酵素補充療法。

基因治療
由於骨髓移植的成功,而且HLA相合的捐獻者可遇不可求,基因治療可能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這是以各種載體( vector )在體外矯正血球幹細胞的基因缺陷後,再將此改造後的幹細胞移植到病患體中。目前已有約二十名X-linked SCID患者接受此種治療。初步成果與親屬間HLA相合的骨髓幹細胞移植相似,但至今已有3例個案出現嚴重副作用,因此此療法的安全性仍有待改進。

預後

若能早期診斷,並及早給予骨髓移植,目前成果顯示75~90%以上的嬰兒可以存活,親屬間HLA相合的骨髓幹細胞移植存活率最好。若使用其他的捐贈者的幹細胞,在移植成功後有部分仍需定期補充免疫球蛋白以矯正B細胞功能的缺陷。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3
疾病類別: 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疾病名稱: 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有家族性的特徵,患者本身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膽固醇數值異常超高,若為同合子患者時其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膽固醇數值是正常人的4-6倍,通常LDL-C 為500-1200 mg/dL,甚至超過700 mg/dL,但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正常;也易於生命早期罹患心血管疾病。

因膽固醇沉澱而形成的黃色瘤(Xanthomas)經常會在生命早期中出現,局部性的分佈於手肘(elbows)、
膝部(knees)以及手指間關節與阿基里氏腱(Achilles tendons)等位置。

黃色瘤(Xanthomatosis)

意指血脂過高,沈澱於皮膚形成而黃色的結節,依臨床外觀可分發疹性黃色瘤(eruptive xanthomas)常伴三酸甘油酯之升高、結節性黃色瘤(nodular xanthomas)常伴膽固醇之升高、肌腱性黃色瘤(xanthoma tendinosum)以及扁平黃色瘤(plane xanthoma)等。當黃色瘤發生時常伴隨一些內科疾病產生,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膽道硬化、骨髓瘤及腎病症候群等。



發生率:

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發生率為1/500~1/1,000,而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發生率則為
1/1,000,000。此症成人患者非常多,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過去曾罹患冠狀動脈疾病者,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以減低死亡率或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小孩子常在腳跟、膝、手腕出現黃色瘤才會被診斷,有時會合併角膜弓或動脈硬化產生。



臨床上表徵:

血清膽固醇昇高,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s,VLDL)與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正常。

脂蛋白電泳分析(lipoprotein electrophoresis)(較少進行):用於確認高脂蛋白形式, 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電泳分析透過電流正負極把不同的脂蛋白分列出,然後觀察每種含量多少。一高脂蛋白症(hyperlipoproteinemia type II)第二型可藉由此技術被確認。

1.早熟性的心血管疾病(Prema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如心絞痛(Angina pectoris)導致必需執行氣球擴張術(PTCA)或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來治療心臟血管狹窄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

2.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短暫的缺血性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s) 、腦血管意外/中風(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 Strokes)、週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OD)。

3.早熟性動脈粥樣硬化(premature atherosclerosis)的家族史

4.身體上的症狀(並不會經常呈現):
肌腱的黃色瘤(Tendon xanthomas)(肌腱變得濃稠是由於小吞噬細胞的聚集且填滿了膽固醇),黃斑瘤(Xanthelasma)(眼瞼皮膚上略隆起的黃色斑塊,內含脂類物質),角膜老年環(Arcus senilis corneae)(角膜周邊部基質內類脂質沈著),虹膜上有發白的退色點。

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胎兒發現,僅有極少數脂質會聚集在大動脈與與冠狀動脈的血管內膜中。




遺傳模式:

ㄧ已知的 ApoB缺陷與一LDL受體多數的缺陷,在每一群內有不同的發生率。LDL受體基因位於第19號染色體短臂(19p13.1-13.3)的位置上,其組成包含18個 exons,大小為45kb,其基因產物具有839個胺基酸。兩種類型皆會遭遇到相同的問題:可能是LDL接受體或是ApoB蛋白質的突變。此症基因變異之ㄧ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缺陷時,會使得肝臟無法移除血液中的LDL,以致 血中的LDL濃度升高。

調控LDL受體的基因有很多,如果子女從父 母雙方遺傳到相同的LDLR變異,則為「同合子」家族高膽固醇血症,總膽固醇值可超過600,這類患者死亡率極高,需要洗血過濾LDL;如果子女只從父母一方遺傳到LDLR,則為「雜合子」,總膽固值會超過300,必須要從青少年時期接受藥物、飲食控制血脂。

目前國內 LDL受體基因變異的發生率約為1/500,大約有六成七的家族病患是屬於此種基因變異;至於ApoB、PSCK的基因異常發生率約為1/2,500,兩者合佔家族病患的70%左右,其他家族病患的致病基因仍不明。

診斷:

根據臨床的變異性與研究技術的方法來評估與追蹤患者動脈粥狀硬化的發展,給予建議與治療。

他DL受體基因的缺陷已能用基因檢測來確診,且需符合以下幾點條件:

1.已找出家族成員中一罹病者的致病缺陷基因

2.動脈粥狀硬化的年輕患者被發現有高膽固醇現象

3.高膽固醇患者被發現有肌腱性黃色瘤(xanthoma tendinosum)

國內已有一基因晶片可針對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缺陷、APOB基因缺陷、PSCK9基因過度表現,進行全基因的定序,在五、六千個鹼基中找出異常位置。

治療與預後:

(一)飲食控制:生長中的小孩每日卡路里脂肪盡量小於30%。含水解纖維素飲食,水果、蔬菜有益降低血中膽固醇。

(二)降血脂藥物:當小孩的LDL-C超過160mg/dl(正常<110 mg/dl)須要小心評估,為了防止心血管疾病危險性,藥物治療是必須的如:bile acid sequestrant 及statins等藥物有效果。

同合子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常因為基因缺損造成飲食及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時,更進一步新治療有

(三)LDL分離術:血液透析方法加速降低LDL,改善皮膚的黃色瘤及心血管病變。小孩接受長期LDL分離術是比較不舒服。

(四)肝臟移植:移植正常肝臟組織,分泌酵素發揮排除LDL功能,須終身免疫控制劑服用。

(五)未來發展基因療法。

預防方法:
國內學童體位和營養調查,可以篩檢血中總膽固醇低於170 mg/dl最好,當>240 mg/dl有極高危險性,三酸甘油脂及LDL-C也應定期檢查。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4
疾病類別: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Familial hyperchylomicronemia
疾病名稱: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Familial hyperchylomicronemi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amilial hyperchylomicronemia)是導因於脂蛋白酵素(LPL)功能低下或不良,LPL是LPL基因的產物,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是8p22。此症也稱作家族性脂蛋白酵素功能不良症「Familial lipoprotein lipase (LPL) deficiency」或是第一型高脂蛋白血症「Type I Hyperlipoproteinemia」。

乳糜微粒是大型脂蛋白的部份構造,這是在消化脂肪過程中短暫出現在循環系統中的物質,一般來說,在用餐後隔夜就應該會在血漿中廓清。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體內,因為血漿中乳糜微粒廓清的功能受到損害,會導致三酸甘油脂堆積在血漿中而使得血漿看起來像牛乳一般。

以下的情況是可能患有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的狀況:

◎孩童時期伴隨腹痛出現的高三酸甘油血症

◎反覆發作的急性胰臟炎

◎皮膚上發疹般的黃色瘤


◎肝脾腫大


◎乳糜微粒血症

發生率:

此症的發生率在ㄧ般族群裏大約接近一百萬分之ㄧ。在所有的人種中都有描述過此症的發生,但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些地區因為奠基者作用(founder effect)而有比較高的發生率。

臨床上表徵: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通常表現在孩童時期,而且因為高三酸甘油血症而伴隨著腹痛、反覆的急性胰臟炎、皮膚上發疹般的黃色瘤以及肝脾腫大。由血漿中廓清血中的乳糜微粒並不容易,導致三酸甘油脂會堆積在血漿中而使得血漿看起來像牛乳一般。

對患者來說至少測量一次血漿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來作為基準是很重要的。

遺傳模式: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是ㄧ種自體隱性遺傳疾病。每一位患者(同型合子)的手足有25%的機會患有此症,50%的機會成為沒有症狀的帶因者,25%的機會完全不帶因也不患此症。而在帶因者;也就是異型合子血漿中脂質的濃度大多是正常或只會輕微升高。在淵源者(proband)身上找到的LPL突變在臨床上可以成為帶因者檢測的基礎。某一些實驗室可以提供產前遺傳診斷。

治療:

治療的準則是以飲食療法為基礎來維持血漿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少於2000 mg/dL。節制飲食中的油脂達到或少於20 g/day或是使油脂攝取佔每天攝取總能量中的15%以下,這樣通常能減少血漿中的三酸甘油脂,避免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的患者出現症狀。Kawashiri et al (2005)的研究指出患有此症之患者施行極低脂肪飲食便能完全正常地生活,後續併發的胰臟炎、糖尿病、脂肪痢和胰臟鈣化即使到了中年也很少發生。

胰臟炎也很少與胰臟壞死及死亡有相關;發生胰臟炎時通常以標準療法來照護,主要監測項目包括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濃度。另外要避免服用一些會引起內生性三酸甘油脂的物質,例如:酒精、口服雌激素、利尿劑、isotretinoin(青春痘用藥)、Zoloft(抗憂鬱劑)和β腎上腺素阻斷劑等等。


以上資料來源: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站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5
疾病類別: 肢端肥大症 (大肢症) Acromegaly
疾病名稱: 肢端肥大症 (大肢症) Acromegal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根據外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盛行率每百萬人口約四十人左右,而每年每百萬人口,可以出現三個新病例。也就是說,台灣大約有八百多位肢端肥大症的病人,每年可以看到六十個左右的新病例。


  肢端肥大症通常密發在三十多歲至四十多歲年紀的人。主要的原因是在腦子的中央下方,鼻腔上方的內分泌腺體或腦垂腺長腫瘤而分泌過量的生長素。若在青春期前發病,也就是病人還可以長高時,會出現巨人症。若已不再長高時才發病,則這時過量的生長素只會使手腳變粗、鼻子變大、眼眶突起、兩頰變寬、嘴唇變厚、舌頭變粗,此外身體的器官也變大。



  除了外型的變化外,由於生長素過量,病人會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骨胳疼痛的現象,特別是膝關節。而且由於手腕韌帶變厚,壓迫手腕的神經,兩手會發麻。由於高血壓、糖尿病的關係,病人的壽命會比一般人少十歲左右;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則為一般人的二倍,它也是病人主要的死因。



  由於生長素的作用緩慢,因此患者外表臉型或體型的變化容易被誤以為是年紀增大的關係,以致診斷的時間會延誤十年以上。現在由於醫學知識的普及,生長素測定容易,再加上精密的核磁共振造影檢查,比較可以早期發現這種疾病。



  在治療方面,由於診斷的時間通常比較延誤,因此腦垂腺的腫瘤都已較大,手術不易拿乾淨,因此在術後,生長素的濃度還是不容易恢復正常,這時就需進一步治療。



  電療是手術後治療的方法之一,但必需等十年以上,才能發揮治療效果,緩不濟急。此外電療也會降低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的功能。在等電療發揮效果的時間,或為避免因電療產生副作用,可以使用藥物治療。口服的藥物為Parlodel(bromocriptine), 效果不甚理想,大量時有副作用。注射的藥物為Sandostatin (octreotide) 和Somatuline (lanreotide), 效果比較理想。過去皮下注射Sandostatin ,一天三次,甚不方便,現有長效濟型的Sandostatin 和Somatline ,可以每個月,或二星期注射一次, 是病人的一大福音。



  由於大部份病人無法經由手術一次根治,必須長期追蹤和治療,因此必須互相鼓勵,互相照料和關心,才能使人生更有自信,為此國內有「大肢俱樂部」的產生,也希望病友多多參加。




□ 大肢俱樂部  會長:蔡元鎮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52號10樓
電話:02-25210717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張天鈞醫師提供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6
疾病類別: Laron氏侏儒症候群 Laron syndrome (Laron dwarfism)
疾病名稱: Laron氏侏儒症候群 Laron syndrome (Laron dwarfism)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一、病因


  兒童生長遲緩的情況,最常見的是生長激素不足所造成的。人類生長激素由腦下垂體分泌後,須有「受體」結合,活化特定的蛋白?,才能將訊息傳遞而發揮功能;同時,生長激素會刺激肝臟分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執行促進生長及再生的功能。



  萊倫氏症候群(Laron syndrome)是一種生長嚴重遲緩的罕見疾病,也稱為「生長激素遲鈍症候群」。此症臨床上可分為兩型,第一型是由於生長激素的受體基因的缺損或突變,導致生長激素的作用受到阻礙,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也就是說,如果父母雙方均帶有此隱性的基因缺陷,則每胎有四分之一的機率產下罹患此病的孩子。第二型則是生長激素受體後的缺陷,使訊息傳導受到阻礙,無法產生足量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或是造成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本身的缺失。



二、症狀



  萊倫氏症候群的病人在臨床表現上有嚴重的生長遲緩,迷你的身材是同齡者等比例縮小,搭配上藍色的鞏膜,看起來就像是洋娃娃,他們不同於軟骨不全症患者的頭臉身體正常、四肢短小,也與透納氏症患者窄臉、短頸不一樣。其他的症狀有:骨齡延遲、馬鞍鼻、聲音音調高亢、男性生殖器較小、骨質疏鬆、肌肉發育不良、運動能力發展遲緩等症狀。



  從生化檢查可以發現有低血糖(嬰兒期)及胰島素低下的情形;血漿中的生長激素通常會升高,但相同的病人數值差距卻非常的大;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的量會降低,和一般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不同。另外我們檢測生長激素結合蛋白,可以發現第一型的患者數值較低,而第二型則正常。



三、診斷



  萊倫氏症候群目前在醫學上大多是以臨床特徵來診斷,如骨齡測定、外觀、生長情形……等,對於第一型通常也會用較低的生長激素結合蛋白(GHBP)來做診斷的依據,但診斷不能完全依靠生長激素結合蛋白的數值,因為在某些病人中,也曾發現此一數值是正常的。



四、治療



  目前臨床醫學上,使用一種人類基因重組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recombinant human IGF-1)來治療,普遍來看有不錯的療效。因為它可以刺激成骨細胞生長,能增加骨質密度,刺激肌肉細胞生長和分化,防止肌肉蛋白質的降解,增加肌肉組織含量,並具有促進血液流通和細胞再生、提昇新陳代謝、增加人體整體體能的功能。對於嬰兒照護方面,要注意多加以餵食,監測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情況發生。






資料來源:本會第十五期會訊/吳宜娜遺傳諮詢員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7
疾病類別: Kenny-Caffey氏症候群 Kenny-Caffey syndrome
疾病名稱: Kenny-Caffey氏症候群 Kenny-Caffey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為一相當罕見的遺傳性的骨骼疾病,大多數的個案通常在一出生時即可被觀察出,最初的影響是身材短小,其心智能力很少會被影響。

最早被報導的個案有等比例的生長遲緩、大頭畸型(macrocephaly) 、低的出生體重、低血鈣(hypocalcemia)伴隨高血磷(hyperphosphartemia)而引起肌肉僵直性的抽搐(tetany)。

發生率:

有文獻指出此症的起源可能是來自於地中海地區



臨床上表徵:

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病人表徵為智能障礙、出生後生長遲緩、小頭畸型、嚴重的小下顎、低位耳、眼框凹陷(deep-set eyes)、小手小腳、隱睪症(cryptorchidism)、陰莖發育不良(micropenis)。 低血鈣會造成新生兒期癲癇(neonatal seizure)、抽搐(tetany)與呼吸暫停(apnea)。有些人還會有免疫方面的問題造成新生兒敗血症與反覆性感染。

而體染色體顯性的病人則有正常的智力,只有出生後生長遲滯、大頭與骨質較硬。

臉部的特徵為有輕微的畸形,前額微凸、高的髮際線、眉毛與睫毛較不明顯

80%的個案會有眼睛方面問題,由輕至重的發現為小眼症、遠視、假性視神經乳頭水腫(pseudopapilledema),視網膜血管扭曲、視神經萎縮與黃斑混濁(macular clouding);在一些已往生的個案經剖檢後,可在其角膜(corneal)與視網膜(retinal)上發現有鈣化的現象。

也有人曾發現會有顱內鈣化的現象。病人也會有長牙遲緩與經常性蛀牙的現象。

患者於成年期時身高約在121-152公分,長骨的骨幹較為狹窄,皮層較厚而髓質腔狹窄,約有60%的個案其骨齡生長較慢,有輕微的掌骨過短(brachymetacarpalia)現象。

90%西方國家的病人常有前囟門延後癒合的現象,80%病人有寬的額縫(metopic suture)及缺乏板障(骨)的間隙(diploic space)。約有70%的個案可見低血鈣,通常在有副甲狀腺過低的情形下發生。

30%的患者會產生貧血。生長激素是正常的。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若雙親為各帶同一缺陷基因者,下一代罹病的機率,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為此症之患者。曾有報告指出一些個案為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模式。目前已知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者 (Sanjad-Sakati症侯群)缺陷基因是在第一號染色體q42-q43的位置上。

治療與預後:

建議患者應定期至眼科追蹤,必要時可以採外科手術治療:也應定期至遺傳科追蹤生長與發育情形。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8
疾病類別: 威爾姆氏腫瘤、無虹膜、性器異常、智能障礙症候群(W A G R症候群) WAGR Syndrome(Wilms’ tumor-Aniridia-Genitourinary Anomalies-mental Retardation)
疾病名稱: 威爾姆氏腫瘤、無虹膜、性器異常、智能障礙症候群(W A G R症候群) WAGR Syndrome(Wilms’ tumor-Aniridia-Genitourinary Anomalies-mental Retardation)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許多的個案均被指出與威爾姆氏腫瘤(Wilms tumor)以及虹膜缺損(aniridia)有其相關性,初步估計大約有1/70的個案會出現虹膜缺損(aniridia)同時也會罹患威爾姆氏腫瘤(Wilms tumor)。

在1978年由 Riccardi 等人提出將一群11p間隙基因缺失患有虹膜缺損(aniridia)與威爾姆氏腫瘤(Wilms tumor),以及同時具有泌尿生殖器異常與心智遲緩的個案,定義為WAGR syndrome。

大多數個案皆為11p13 染色體缺失的新基因突變,而在此長臂上的缺失斷點又有其多變性,致病原因為11p上可能具有隱蔽與可見的這兩者的染色體斷點缺失,包括11p13上的PAX6 基因其鄰近的基因。雖然如此臨床上都可見生長與心智上的不足現象。也曾有家族性的個案被報告過為平衡性或非平衡性的插入易位染色體異常。 WT1 gene的缺失會導致泌尿生殖器方面的異常以及易傾向發生威爾姆氏腫瘤 ( Wilms tumor ),其結果產生異質性消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

威爾姆氏腫瘤 ( Wilms tumor )

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之統計,腎臟癌症約佔3.4%,每年平均約有15~20例新發病病童。兒童腎臟癌99%都是威爾姆氏腫瘤,目前認為這種癌症的起源,都是來自於第十一對染色體的物質遺失,因而無法正常釋出抑癌基因蛋白。 缺乏抑癌基因蛋白,使得其相對應之腎臟細胞無法一如正常細胞的分化生長,部分的細胞分裂不規則就產生不正常的腫瘤塊狀組織。其好發年齡從嬰兒至15歲,年紀大的人,很少罹患此症。

屬於兒童腎芽細胞瘤 ( nephroblastoma ),有散發性也有家族性者,可單側也可雙側發生,家族性者以雙側居多。此腫瘤常合併有先天異常,可與虹膜缺損 ( aniridia),泌尿生殖系統異常 ( genitourinary malformations),智障 ( mental retardation ) 合稱 WAGR syndrome。

此病之致病基因WT1,其產物因具有四隻鋅指頭 ( zinc finger ),向被認為是一種 transcription factor,為腎臟正常發育所需,但是最近之研究顯示WT1和RNA之整編 (splicing)也有許多相關。

發生率:

虹膜缺損 ( aniridia)的發生率為 1/40,000 ~1:100,000,並無種族或性別上的區分;至於此症之發生率目前尚無任何統計上的資料。

臨床上表徵:

行為上發展
大多數個案皆有中度至嚴重度的心智不足

生長發育
約有1/2個案會有小頭症(microcephaly)與生長不足現象。

顱顏部
嘴唇突出、下顎過小(micrognathia)與外型較怪的耳朵。

眼睛方面
多數個案虹膜缺損 ( aniridia)、先天性白內障(congenital cataracts)、眼球震顫(nystagmus)、眼瞼下垂(ptosis)與失明(blindness)。

生殖系統
隱睪症(cryptorchidism)、尿道下裂(hypospadias) 。

威爾姆氏腫瘤 ( Wilms tumor )
約有1/2個案會有此腫瘤發生

偶見之症狀
青光眼(glaucoma)、脊柱後側彎(kyphoscoliosis)、腹股溝疝氣(inguinal hernia)、腎臟囊泡損傷、性腺退化(streak gonads)、性腺母細胞瘤(gonadoblastoma)、第五小指內彎屈曲(fifth finger clinodactyly)以及心室中隔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遺傳模式:

虹膜缺損 ( aniridia)與此症均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若雙親之一帶有一缺陷基因者,下一代罹病的機率,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2機率可為此症之患者。

治療與預後:

威爾姆氏腫瘤主要的治療方式是結合1.外科手術治療2.化學治療3.放射線治療。醫師會依照其病理組織型態、疾病期、年齡以及病情等因素決定治療的方法。

當兒童患有虹膜缺損 ( aniridia)與已知有WT1 deletion者,需接受常規的腎臟超音波檢查,建議應每三個月追蹤一次,並與兒童癌症專科醫師進行諮詢與討論直到八歲。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9
疾病類別: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 ACTH resistance
疾病名稱: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 ACTH resistanc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症候群是由一群罕見的臨床特徵所組成之症候群,有時候腎上腺皮促素抗性可能是唯一單獨存在的臨床表徵,或者與其他特徵有關。其中包括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familial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FGD)與Triple A症候群(Achalasia Addisonianism Alacrima syndrome)。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患者,位於ACTH接受器(MC2-R)的位置已被確認有數個誤意突變(missense mutations),但並非全部的患者身上皆會有此突變的發生。Triple A症候群典型特徵為腎上腺缺失(adrenal insufficiency),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與淚液減少(alacrima)等三種組合,並伴隨著一些多變的神經學症狀。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不分性別,下一代每胎皆有1/4罹病的機率。

糖皮素缺乏症(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基因缺陷 染色體位置 患者比例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1型(FGD1)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1) 糖皮素缺乏症-1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1, GCCD 1) 18 p11.2 (約25%)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2型(FGD2)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2) 黑素皮質素-2接受器附屬蛋白
(melamcortin-2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 MRAP) 21q22.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3型(FGD3)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3) 無GCCD1 or MC2R基因缺陷 8P12.1-21.2
其他類型糖皮素缺乏症 未知,但臨床表現極為相似。 (約50%)

罹病患童經病理學上評估後發現在腎上腺的小球區(zona glomerulosa)組織完整,但是腎上腺束狀區(zona fasciculata)與網狀區(zona reticularis)組織卻有明顯的萎縮現象。這些變化伴隨著有較低的血漿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濃度,因為腎上腺的束狀區(zona fasciculata)是分泌糖皮素(glucocorticoid)產生最主要的組織。

由於腎上腺皮促素(ACTH)由腦下腺分泌,主要功能在促進腎上腺皮質部合成與分泌皮質固醇(其中最主要為血清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皮質固醇可進一步抑制腎上腺皮促素的分泌,形成一負回饋機制。因此當主管腦下腺分泌的下視丘(hypothalamus)功能障礙時,無法刺激腎上腺皮促素的分泌,因此血清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數值偏低,因而刺激腎上腺皮促素(ACTH)分泌,造成腎上腺皮促素(ACTH)數值上升的現象。因為腎上腺的小球區(zona glomerulosa)組織完整,所以礦物質皮質酮(mineralocorticoid)產生機制未被侵犯,意味著未受到影響。至於血漿中腎素(renin)與醛固酮(aldosterone)濃度皆在正常範圍內。

發生率:

確實的發生率無法得知,為一罕見疾病,只有少數一些個案被報告過。從1959-1995年約有超過50個個案被報告過。此症發生率無法估計的原因是因為一些患者可能有周期性再發性低血糖或抽搐現象。

臨床特徵:

在生命早期,患者會有餵食上的問題,因為有慢性的唾液分泌,嘔吐與食慾不佳情形,導致一些患者產生體重不易增加的狀況。治療不適當時,就會產生糖皮素(glucocorticoid)缺乏現象,也會伴隨著頻繁性的低血糖癲癇發作。最終皮膚會產生色素過度沉著現象,這是因為腎上腺皮促素(ACTH)在皮膚的促黑素接受器(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MSH)上產生作用而導致色素過度沉著現象,大多數患者一開始只以色素過度沉著來表現,這個現象對於臨床診斷也有很大的幫助。

治療:

低血糖(Hypoglycemia):
基本上應能立即診斷與治療低血糖的情形,患孩癲癇發作或是一重覆且週期性低血糖症狀,會引起腦部的損傷。何時
發生低血糖仍是未知,所以必須先建立一條靜脈輸液與收集5-10ml 含抗凝劑(heparin)的血液。當懷疑有低血糖現象
時,無需等待血液或血漿的葡萄糖試驗的結果,應需先給予靜脈輸液。

糖皮素缺乏(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補充糖皮素(glucocorticoids)不僅能避免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的發生,而且也能使得患童有一正常的生長。

預後:

此症患者終生會有腎上腺功能損失的現象,當腎上腺分泌過多的賀爾蒙時,會使得患者處於一腎上腺缺乏的風險中。如果患者在發病與壓力的狀態下,補充適量的糖皮素與重新調整使用的藥物,將可有一正常的生活。

Triple A症候群(Triple A syndrome, Achalasia Addisonianism Alacrima syndrome)

病因:

此症候群的致病基因AAAS gene位於第12條染色體上12q13的位置,此症與腎上腺和神經學上的疾病有其相關性,並與遺傳模式為X性聯遺傳之腎上腺白質失養症的臨床症狀相類似。

典型特徵:

腎上腺缺失(drenal insufficiency),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與淚液減少(alacrima)。

其他病徵:

包括:心智遲緩(mental retardation),過度反射(hyperreflexia),視覺誘發電位檢查反應有損傷現象(impaired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肌肉無力(muscle weakness), 異常出汗(abnormal sweating), 瞳孔大小不等(anisocoria)以及姿勢性低血壓(postural hypotension)等神經學上多變的症狀。

發生率:

目前仍是未知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不分性別,下一代每胎皆有1/4罹病的機率。因為此症的臨床症狀多變,不易診斷,且可能導致由於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或無法解釋的兒童期死亡,因此實際發生率難以評估。

治療:

1.糖皮素缺乏(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補充糖皮素並避免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發生,若懷疑患者發生腎上腺缺失(adrenal insufficiency)現象時,應立即補充大量糖皮素,並密切注意身體狀況,否則可能導致腎上腺危象。在補充糖皮素的同時也需密切監測生長發育的狀況,否則過度補充糖皮素可能會阻礙正常的生長。

2.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當有賁門弛緩不能症狀時,最好的治療方針就是以外科手術來進行矯正。術後需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因為胃、食道逆流或吸入性肺炎的緣故而導致的肺部併發症,若產生以上症狀,必需另外給予降低胃酸的治療。

3.淚液減少(alacrima):患童需要經常使用人工淚液來改善,也需於每年接受眼科的專業評估。

參考資料:

1.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106
98592&dopt=Abstract

2.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dispomim.cgi?id=202200

3.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747.htm

4.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dispomim.cgi?cmd=entry&id=231550

5.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71.htm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09
疾病類別: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 ACTH resistance
疾病名稱: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 ACTH resistanc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

腎上腺皮促素抗性症候群是由一群罕見的臨床特徵所組成之症候群,有時候腎上腺皮促素抗性可能是唯一單獨存在的臨床表徵,或者與其他特徵有關。其中包括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familial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FGD)與Triple A症候群(Achalasia Addisonianism Alacrima syndrome)。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患者,位於ACTH接受器(MC2-R)的位置已被確認有數個誤意突變(missense mutations),但並非全部的患者身上皆會有此突變的發生。Triple A症候群典型特徵為腎上腺缺失(adrenal insufficiency),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與淚液減少(alacrima)等三種組合,並伴隨著一些多變的神經學症狀。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不分性別,下一代每胎皆有1/4罹病的機率。

糖皮素缺乏症(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基因缺陷 染色體位置 患者比例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1型(FGD1)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1) 糖皮素缺乏症-1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1, GCCD 1) 18 p11.2 (約25%)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2型(FGD2)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2) 黑素皮質素-2接受器附屬蛋白
(melamcortin-2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 MRAP) 21q22.
家族性糖皮素缺乏症第3型(FGD3)
(familial glucocorticoid efficiency 3) 無GCCD1 or MC2R基因缺陷 8P12.1-21.2
其他類型糖皮素缺乏症 未知,但臨床表現極為相似。 (約50%)

罹病患童經病理學上評估後發現在腎上腺的小球區(zona glomerulosa)組織完整,但是腎上腺束狀區(zona fasciculata)與網狀區(zona reticularis)組織卻有明顯的萎縮現象。這些變化伴隨著有較低的血漿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濃度,因為腎上腺的束狀區(zona fasciculata)是分泌糖皮素(glucocorticoid)產生最主要的組織。

由於腎上腺皮促素(ACTH)由腦下腺分泌,主要功能在促進腎上腺皮質部合成與分泌皮質固醇(其中最主要為血清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皮質固醇可進一步抑制腎上腺皮促素的分泌,形成一負回饋機制。因此當主管腦下腺分泌的下視丘(hypothalamus)功能障礙時,無法刺激腎上腺皮促素的分泌,因此血清腎上腺皮質素(cortisol)數值偏低,因而刺激腎上腺皮促素(ACTH)分泌,造成腎上腺皮促素(ACTH)數值上升的現象。因為腎上腺的小球區(zona glomerulosa)組織完整,所以礦物質皮質酮(mineralocorticoid)產生機制未被侵犯,意味著未受到影響。至於血漿中腎素(renin)與醛固酮(aldosterone)濃度皆在正常範圍內。

發生率:

確實的發生率無法得知,為一罕見疾病,只有少數一些個案被報告過。從1959-1995年約有超過50個個案被報告過。此症發生率無法估計的原因是因為一些患者可能有周期性再發性低血糖或抽搐現象。

臨床特徵:

在生命早期,患者會有餵食上的問題,因為有慢性的唾液分泌,嘔吐與食慾不佳情形,導致一些患者產生體重不易增加的狀況。治療不適當時,就會產生糖皮素(glucocorticoid)缺乏現象,也會伴隨著頻繁性的低血糖癲癇發作。最終皮膚會產生色素過度沉著現象,這是因為腎上腺皮促素(ACTH)在皮膚的促黑素接受器(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MSH)上產生作用而導致色素過度沉著現象,大多數患者一開始只以色素過度沉著來表現,這個現象對於臨床診斷也有很大的幫助。

治療:

低血糖(Hypoglycemia):
基本上應能立即診斷與治療低血糖的情形,患孩癲癇發作或是一重覆且週期性低血糖症狀,會引起腦部的損傷。何時
發生低血糖仍是未知,所以必須先建立一條靜脈輸液與收集5-10ml 含抗凝劑(heparin)的血液。當懷疑有低血糖現象
時,無需等待血液或血漿的葡萄糖試驗的結果,應需先給予靜脈輸液。

糖皮素缺乏(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補充糖皮素(glucocorticoids)不僅能避免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的發生,而且也能使得患童有一正常的生長。

預後:

此症患者終生會有腎上腺功能損失的現象,當腎上腺分泌過多的賀爾蒙時,會使得患者處於一腎上腺缺乏的風險中。如果患者在發病與壓力的狀態下,補充適量的糖皮素與重新調整使用的藥物,將可有一正常的生活。

Triple A症候群(Triple A syndrome, Achalasia Addisonianism Alacrima syndrome)

病因:

此症候群的致病基因AAAS gene位於第12條染色體上12q13的位置,此症與腎上腺和神經學上的疾病有其相關性,並與遺傳模式為X性聯遺傳之腎上腺白質失養症的臨床症狀相類似。

典型特徵:

腎上腺缺失(drenal insufficiency),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與淚液減少(alacrima)。

其他病徵:

包括:心智遲緩(mental retardation),過度反射(hyperreflexia),視覺誘發電位檢查反應有損傷現象(impaired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肌肉無力(muscle weakness), 異常出汗(abnormal sweating), 瞳孔大小不等(anisocoria)以及姿勢性低血壓(postural hypotension)等神經學上多變的症狀。

發生率:

目前仍是未知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不分性別,下一代每胎皆有1/4罹病的機率。因為此症的臨床症狀多變,不易診斷,且可能導致由於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或無法解釋的兒童期死亡,因此實際發生率難以評估。

治療:

1.糖皮素缺乏(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補充糖皮素並避免腎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發生,若懷疑患者發生腎上腺缺失(adrenal insufficiency)現象時,應立即補充大量糖皮素,並密切注意身體狀況,否則可能導致腎上腺危象。在補充糖皮素的同時也需密切監測生長發育的狀況,否則過度補充糖皮素可能會阻礙正常的生長。

2.賁門弛緩不能(achalasia):當有賁門弛緩不能症狀時,最好的治療方針就是以外科手術來進行矯正。術後需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因為胃、食道逆流或吸入性肺炎的緣故而導致的肺部併發症,若產生以上症狀,必需另外給予降低胃酸的治療。

3.淚液減少(alacrima):患童需要經常使用人工淚液來改善,也需於每年接受眼科的專業評估。

參考資料:

1.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cmd=Retrieve&db=PubMed&list_uids=106
98592&dopt=Abstract

2.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dispomim.cgi?id=202200

3.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747.htm

4.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dispomim.cgi?cmd=entry&id=231550

5.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71.htm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10
疾病類別: 1α-羥化酶缺乏症候群 1α-hydroxylase deficiency
疾病名稱: 1α-羥化酶缺乏症候群 1α-hydroxylase deficiency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為一罕見的遺傳性維生素D(vitamin D)代謝異常疾病,因為構成活性維生素D之合成酵素缺乏所引起的病症。臨床特徵以骨頭礦化作用(bone mineralization)異常與佝僂病(Rickets)為主,也可稱之為維生素D依
依賴性佝僂病(vitamin D dependent rickets)第I型。

骨礦化作用(bone mineralization)(補充說明)
骨質生成時磷酸鈣的沉積,就稱之為礦化作用﹙mineralization﹚。骨骼主要的礦物質成分為磷酸鈣與氫氧磷灰石(hydroxyapatite),造骨細胞﹙osteoblast﹚負責製造新骨,首先會合成膠原蛋白等基質,然後再進行礦化作用﹙mineralization﹚,使磷酸鈣結晶沉澱在基質上而形成堅硬的結構,如此健康成熟的骨骼就足以支撐身體的重量與活動。


發生率:

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區約2,358的新生兒中就有一位罹患此症,帶因率約為1/26。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親雙方各帶有此一缺陷基因,不分性別,每一胎皆有1/4機率可遺傳此症。已知缺陷基因為25-hydroxyvitamin D3-1-alpha-hydroxylase (簡稱CYP27B1),位於第12號染色體12q13.1-q13.3的位置。

分類與臨床特徵:


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第I型
(vitamin D dependent rickets type I) 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第II型
(vitamin D dependent rickets type II)
腎臟中的1-α-水解酵素(1-α-Hydroxylase)缺乏 維生素D接受器基因缺陷
血清中1,25-dihydroxyvitamin D3數值明顯下降
,但血清中25-hydroxyvitamin D3數值正常。 血清中1,25-dihydroxyvitamin D3數值明顯上昇
嬰兒期佝僂病,胺基酸尿症(aminoaciduria),
副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parathyroidism)。
嬰兒期佝僂病和脫髮(alopecia)特徵
兩者皆有嬰兒期生長發育緩慢,手足強直,抽搐,瘦弱,骨頭畸形,癲癇現象。

治療:

1.應用大劑量的維生素D2或小劑量的1,25-dihydroxyvitamin D3

2.補充鈣賜吉(calcitriol)藥物

可治療低血鈣(hypocalcemia)症狀,目前國內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vitamin D dependent rickets)患者申請使用時,需附醫學中心之診斷証明。

鈣賜吉(calcitriol)過量會造成高血鈣症,且在某些情況會導致高尿鈣症(hypercalciuria);用藥初期階段,應時常偵測血中鈣與磷的數值(每星期兩次)。如果發生高血鈣症時,應立即停止用藥。

鑑於許多藥物都會分泌於人類乳汁中,且鈣賜吉(calcitriol)對受乳嬰兒具有潛在的嚴重不良反應,所以應在停止哺乳或停止用藥之間作一選擇,並考慮藥物對母親的重要性。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411
疾病類別: Kallmann氏症候群 Kallmann syndrome
疾病名稱: Kallmann氏症候群 Kallman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為X染色體末端的基因缺陷,先天性腦下垂體荷爾蒙激性腺素釋放素分泌不足(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下視丘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神經元發育異常,導致體內性腺激素功能低下症(hypogonadotropic)與性腺功能低下症(hypogonadism),因此衍生出一些問題。
  此症常伴隨有嗅覺異常,因嗅覺神經沒有發育而嗅覺神經元萎縮,導致一連串的症狀產生,如嗅覺減退(hyposmia)、嗅覺缺失 (anosmia),色盲;此外更會有性腺官能低下如隱睪症、陰莖短小、扁平臉等生長遲緩情形。通常患者會因性發育延遲或第二性徵發育不足的問題而前往醫院就醫。

發生率:

約1/10,000個出生男嬰與1/50,000個出生女嬰。


臨床上表徵:

頭頸部:顱部中軸異常

眼睛:眼距過窄(Hypotelorism)


嘴與口腔:高弓顎(Highly arched palate)與唇顎裂。

胸腔:男性女乳症(Gynecomastia)

手部與足部:弓形足(Pes cavus)

皮膚:魚鱗癬(Ichthyosis)

神經系統:嗅球發育不全, 運動癲癇, 腦部共濟失調以及痙攣性痳痺(spastic paraplegia)。

心臟血管系統:右心室雙重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右側主動脈弓(right aortic arch),大血管轉位 (mal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肺動脈發育不全 (hypoplastic pulmonary artery), 心室中隔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心房中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

泌尿生殖系統:腎臟發育不全(kidney aplasia)與(hypogonadism)以及陰莖較小,所以青春期會延遲,睪丸萎縮(testicular atrophy)與隱睪(cryptorchidism);女性青春期也會延遲,如原發性
無月經症(primary amenorrhea)與缺乏第二性徵(乳房發育緩慢)。

內分泌系統:下視丘及腦下垂體功能低下(Hypothalamo-pituitary hypofunction)且伴隨有下視丘分泌的性釋素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分泌減少。

生長發育:性成熟遲緩與智力遲緩。

行為與表現:80%患者有嗅覺缺失症(Anosmia),耳聾,色盲以及聯帶運動(synkinesia)。

其他特徵: 遺傳性生殖腺發育不全的男性(Eunuchoid)



遺傳模式:

  以性聯遺傳、體染色體顯性或體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遺傳給下一後代,男女發病比約5:1。以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為較常見的遺傳模式。也有一些患者無任何家族遺傳史,為偶發性發生的個案。
  已知有兩個基因與此症相關,X染色體上的KAL-1 gene是導致此症的缺陷基因,現已知位於 X染色體短臂22.3的位置上,約有 11-14%的患者可偵測到有KAL 基因突變;另一個突變基因為FGFR1 gene是以體染色體體顯性遺傳模式呈現,稱之為KAL-2 gene。另有許多其他的基因正在探究中。KAL包含一神經細胞的附著分子anosmin-1,anosmin-1正常時會表現在腦部、臉部間葉組織(mesenchyme)、中腎(mesonephros)與後腎(metanephros)。

中腎(mesonephros)
  位於前方的前腎和後方的後腎之間的組織部份,正好出現於胚胎發生的第一月後,含有一系列腎節,通過腎小管與腎中管相通。在部分哺乳動物胎兒時期中腎有功能,但終將退化留下一些遺跡,在男性這些殘餘物包括睪丸輸出小管,而在女性行程卵巢冠的小管。

後腎(metanephros)
  胚胎的小管狀系統,位於中腎尾端並在其後發生,形成爬行類、鳥類與哺乳類動物的成體腎臟,後腎由兩個部分組成,骨底部融合腎節形成相應的間充質組織和從中腎管長出的輸尿管牙或憩室。

診斷:

  抽血檢查與臨床症狀的判斷以及醫師經驗來確診,方法包括荷爾蒙的檢測(GnRH stimulation test)與進行嗅覺上的評估,以核磁共振的方法來檢視嗅球(olfactory bulbs)是否發育不全。



治療:

  此症若能及早確診並接受治療,補充患孩生長激素與荷爾蒙(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將有助於孩童身高與性器發育。在男性方面可給於男性荷爾蒙(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或(testosterone)補充來維持第二性徵,與使用濾泡刺激素來促進精子形成,治療上需花費許多時間與金錢。
  因女性患者無月經,子宮也無法正常發育(比一般正常人較小),屬於較棘手的不孕症(fertility)病因,所以在女性方面可給予女性荷爾蒙補充維持第二性徵與引導月經產生,合併使用濾泡刺激素來促進卵子形成及子宮發育,再施行人工授孕以達受孕的目的,需有耐心與充足的經濟支持。目前國內已有醫師指出全世界20年來,共有18名此症女性患者成功受孕的個案,在國內也已產生了一位成功受孕順產的案例。

預後:

  對於未接受任何治療的患者而言,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造成健康最大的風險。因此建議應每2年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bone density scan),已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也應接受檢測為妥,有些患者也需另外接受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

以上資料來源: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站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501
疾病類別: 神經纖維瘤症候群 Neurofibromatosis
疾病名稱: 神經纖維瘤症候群 Neurofibromatosis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此項疾病分為兩型,其中第二型為政府公告罕見疾病。
以下疾病簡介係以第一型為主。

神經纖維瘤病(NF1)又稱Von Recklinghausen病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病,每三千至四千人中便有一人受到影響。病情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大部份患者都只受到輕微影響,少部份則比較嚴重。



  到目前為止,仍未有方法可以預測病情的嚴重性,即使屬於同一家族, 情況也可以有所不同。



◎遺傳方式



  每一個人有大約十萬個遺傳基因,分別來自父母,而構成二十三對染色體。神經纖維瘤是一種遺傳病,病因是第十七對染色體上的基因變異,這病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患者有一半機會把不正常的基因傳給子女,患者的家人也應接受醫生詳細的檢查,以確定有無不正常的基因,如家族有多人患病可以藉基因連鎖分析做產前診斷。



  部分神經纖維瘤患者並無家族史,這是因為患者中只有50%由父母遺傳得來,其他50%是由於自發的基因突變引起。



◎治療及追蹤



  雖然暫時還未有藥物和手術可以根治神經纖維瘤病,但適當的治療也可以解決這個病引起的各種問題。 例如:矯型外科手術、脊柱手術、腫瘤的治療等等。每個神經纖維瘤病患者,都應定期作詳細的身體檢查,以便監視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及早得到適當的治療,教育、心理評估及社會團體的支持可以對病友幫忙。



◎常見的問題



1、皮膚色斑:



  □咖啡色斑(Cafe au lait spots):



  雖然普通人也可能有兩至三個皮膚咖啡色斑,但是95-100%神經纖維瘤病患者都有六個以上的咖啡色斑。這些色斑可能未在幼童身上出現,而且隨著兒童成長,才顯現出來。這些色斑不會引致病徵,而色斑的數目與病情的嚴重性也無直接關係。



  □腋窩或腹股溝的色斑:



2、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



  這些良性皮下瘤是由神經和纖維組織形成,可在任何年齡出現,一般來說,在兒童期並不常見,在青少年期或懷孕期則會增加。



3、虹膜斑塊 (Lisch nodule):



  眼睛虹膜上的色素斑塊並不明顯,須要用特殊的裂隙燈作詳細的眼科檢查才能看到。這些斑塊在兒童期並不常見,但90-100%的成人患者均有此等斑塊。這些色素斑塊並不會引致病徵。



4、特殊學習困難:



  30-50%兒童患者會在某些學習領域上有特殊的困難,例如:讀寫障礙,小肌肉協調困難,這些兒童並非智障兒童,他們的智力正常,只要經過詳細的評估,便能確定他們的強項和弱點,在教育上輔以恰當的幫助。



5、脊柱側彎:



  10-20%兒童患者會有脊柱側彎的問題,於兒童期或青少年期尤為明顯,此問題應小心監視,小部分(5%)可能需要手術矯正。



6、頭大身短:



  50%患者的頭看來並非明顯巨大,只在檢查時發現。30%患者的身材比其家人矮小。



7、容貌和心理問題:



  由於皮膚色斑和神經纖維瘤的影響,部份患者對自己的容貌不滿,甚至產生自卑等的心理問題。其實部份影響容貌的神經纖維瘤,是可以透過矯型外科手術切除的。



◎罕見的問題



1、叢形神經纖維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



  這是一種良性的神經纖維瘤,但它可以令附近的組織增生,引致面形不平均或肢體增生。臉上的叢形神經纖維瘤多在出生時或幼兒期已變得明顯。



2、骨骼發育不良(2%):



  碟骨發育不良(Spenoidal wing dysplasia) 或假關節(Pseudoarthrosis);多在幼兒期發現或變得明顯。



3、視神經膠質瘤 (Optic glioma):



  這是一種眼底神經腫瘤,大概5%會引致問題而須要接受治療。假如有視覺問題,眼睛痛楚,凸眼或荷爾蒙問題,應及早向醫生查詢和接受詳細的檢查。



4、癌症(Cancer):



  這是一種可能的併發症,其實這種危險性並非很高,神經纖維瘤患者的一生中,只有5%患有與這病有關的癌症。假如纖維瘤(尤其是叢形神經纖維瘤)異常增生或變得痛楚,有嚴重或持續頭痛、嘔吐、抽搐、視覺問題、行為問題,應及早向醫生查詢和接受詳細的檢查,以便能接受治療。



5、血壓高:



  可能由於腎血管狹窄或嗜銘細胞瘤引起,可以利用藥物和手術治療。





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趙美琴醫師提供

其他有關神經纖維瘤第一型之相關介紹,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503
疾病類別: 視網膜母細胞瘤 Retinoblastoma
疾病名稱: 視網膜母細胞瘤 Retinoblastoma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一種罕見的眼部腫瘤,胚胎期視網膜細胞產生病變而成。這些細胞本來會長成眼睛裡的感光器,也就是桿細胞與錐細胞,這些細胞感應光線之後,會傳送電流信息,經由視神經到腦部。遺傳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患者染色體上Rb基因原就有缺陷,此基因負責產生一種腫瘤抑制蛋白,視網膜細胞的生長若失去調節功能會長出腫瘤。

細胞會藉由Rb基因的開(on)關(off)來控制細胞分裂的能力,因此Rb基因一旦出現問題,不細胞生長的複製行為失去控制,就連細胞死亡也沒有辦法正常進行。 偵測Rb基因對分辨遺傳與非遺傳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以及產前診斷有很大幫忙。

發生率:

約3-4/1,000,000,多數在出生時未被發現,大約80%在三歲或四歲左右才被診斷出來。

分類:

1.偶發性:患病的兒童並無罹患此病的近親,60%的患者與遺傳無關,腫瘤乃因視網膜母細胞突變而形成。

2.家族有關:根據資料,患病兒童的家族中不只一人得病,而且常好幾代都出現患者。大約40%的病人是由遺傳而來,這是一種體細胞的顯性遺傳,此症患者的雙親以前可以是視網 膜母細胞的患者,或是有此腫瘤基因的帶原者。有遺傳體質的個案較常見兩側性之腫瘤,且其發現年齡也較單側性早些,約為1-2歲左右。

遺傳模式:

遺傳而來的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以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方式,傳給下一代其遺傳基因已被證實存在於第13對染色體。

一個單側性、無家族史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患者,其下一代罹病的機會只有5%。

一個雙側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患者,他的健康的手足或子女的下一代,仍有2-6%的機會罹病。

臨床上表徵:

最早的症狀是瞳孔處出現白點,看來像貓眼一樣,其次常見的是突然出現斜視,偶而可以看到眼球發炎、紅腫;至於視力的 喪失,若只有單側,一般是難以察覺到;有的若合併青光眼則會引起眼睛疼痛,若擴散到眼球外面,眼睛會漸突出紅腫、出血, 若轉移開來到骨頭內、腦部或其他部位,則會引起厭食、體重減輕、噁心、嘔吐等症狀,這時後才治療已相當遲了,所以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診斷:

1.眼底鏡檢查:通常即可診斷出本病

2.眼球超音波檢查:若因視網膜剝離或出血,眼底鏡檢查有困難時,超音波可顯示眼球後方有無腫瘤。

3.眼窩電腦斷層攝影(CT Scan)

4.核磁共振(MRI):若腫瘤已擴散出眼球外,對於視神經、腦部、蜘蛛膜下腔及軟部組織有否被侵犯的診斷,最為有用。

治療:

必須依患者個人的狀況而定,治療計劃需視其為單側或雙側腫瘤,視力殘存程度,腫瘤是否還侷限在眼球內,有沒有擴散到視神經、腦部或血行轉移而定。

外科手術:

1.眼球摘除術,是最不得已的方法,一般在保守療法失敗,腫瘤引起青光眼或已無殘存視力時才被施行眼球摘除術。眼球摘除後,6個星期即可施行裝義眼手術。

2.冷凍治療:只適用於較前方的小腫瘤(小於3mm),或在放射線治療後復發的腫瘤。

3.雷射治療:可用於後方的小腫瘤(小於3mm),但較大腫瘤則無效。

放射線治療:

其目的在於局部腫瘤的控制並保留視力,因此只要有希望保留視力,且腫瘤仍侷限在眼球內,原則上應用放射線治療而不做眼球摘除術。

化學治療:

效果較不佳且短暫,只在轉移的患者才採取這種姑息性治療。

預後:

腫瘤若只侷限於眼球內,一般預後良好,至少90%以上可長期存活。

一般而言,有視神經侵犯或脈絡膜侵犯的患者,其預後較差。若兩眼均長腫瘤者,易產生次發性腫瘤,長期存活率則較差,因此長期追蹤非常重要。

由於視網膜母細胞瘤有可能轉移到骨骼等組織,因此需不定期做頭部電腦斷層掃描與骨骼掃描,來確定沒有再轉移。一般而言3年後再復發的病例,非常罕見。

遺傳型的網膜母細胞瘤與雙眼均受侵犯的患者很容易得到次發性癌症,其中以骨肉瘤(骨癌)最多,次常見的則為肺癌與乳癌。

現今已可將網膜母細胞瘤的相關基因Rb基因鑑定出來,對這些Rb基因缺乏或失去功能的病人,更應終生密切追蹤,以期早日發現次發性癌症。至於非遺傳型病人,以後產生第二種癌症的危險性和一般人大致相同。

高危險群的病人家族成員,應該做遺傳諮詢。如果能經由產前檢查之基因鑑定,事先知道胎兒是否罹病,對病患家屬將是莫大的福音。由於近年來醫學的進步,使得罹患癌症的小朋友有機會可以存活到生育年齡,因此家族性病例偶有發現,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一旦再生出一個罹病小孩,對整個家族將造成相當大的打擊。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505
疾病類別: Beckwith Wiedemann氏症候群 Beckwith Wiedemann syndrome
疾病名稱: Beckwith Wiedemann氏症候群 Beckwith Wiedeman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Beckwith-Wiedemann氏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過度生長疾病,多數為偶發案例,僅少數具有遺傳性。本病約佔活產人口的1/13,700,其特徵為出生前後的過度生長、巨舌與腹壁缺損,其他可能出現的特徵有耳朵摺痕、新生兒低血糖、內臟腫大、半邊肥大,另外,約5-10%的患童會發展為惡性腫瘤。


遺傳模式

此病的病因複雜,尚待研究了解。目前已知與被印記的第11號染色體短臂15.5區域有關,此區域涉及細胞週期與生長控制。與此病有關的印記基因包括源自父親的IGF2、KCNQ10T1基因與源自母親的H19、CDKN1C、KCNQ1基因。約85%的患者為偶發案例,10%-15%的患者可見顯性遺傳家族史,少於1%的患者呈現染色體異常。在染色體正常下,依據遺傳家族史的有無,將基因分析結果區分如下:
遺傳家族史 基因分析結果 影響 遺傳可能性
無 源自母親的KCNQ10T1甲基化缺失(40-50%) 降低CDKN1C表現 極低
第11號染色體皆來自父親(10-20%) 增加IGF2表現與降低CDKN1C表現 極低
源於母親的H19高度甲基化(5-10%) 增加IGF2表現 極低
CDKN1C突變(5%)
CDKN1C失去功能 有
無法確定原因(剩餘%)
未知
有 CDKN1C突變(40%) CDKN1C失去功能 有
無CDKN1C突變(60%) 有

註:基因印記(imprinting)是一種基因外修飾,其基因表現由雙親的一方來決定。


症狀

雖然與此病有關的臨床表現極為廣泛,但絕大部分的患童僅具有部份特徵。有些特徵可能需要矯正,有些則會隨時間而改善。
特徵 描述
腹壁缺損 嚴重度有個別差異性。臍膨出是由於靠近臍部的腹壁缺損,使包覆於膜內的腸道或臟器突出在外。臍疝氣可能合併有腹直肌分離,因肚臍表面有完整的皮膚覆蓋,故於哭鬧、咳嗽、或肚子用力時更易顯現。
巨舌 舌頭較一般嬰兒大,其大小程度有個別差異性,可能會因此影響呼吸、餵食及語言表達。
過度生長 體重與身長通常高於平均值,生長曲線落在95百分位,至7-8歲後生長速率開始減緩,青春期的發育年齡則不受影響。骨齡超前,直到孩童晚期趨於緩和。
耳垂摺痕 前耳垂有摺痕或耳後有凹痕。
低血糖 於出生不久出現低血糖,大多數僅呈現輕微偏低,屬暫時性症狀。
內臟腫大 腹部臟器增大,特別是腎臟、肝臟與脾臟。
半邊肥大 單側或部分的身體或肢體生長過速,此特徵有可能到孩童時期才出現。
心臟擴大 於嬰兒時期即呈現,多不需特別治療。
火焰斑 於額頭與眼皮處出現紅色斑塊,通常於幾年後逐漸消退。
腎臟異常 可能有結構性異常、腎臟腫大與腎結石。
胚胎腫瘤 約5%-10%患童罹患惡性腫瘤,以發生於腎臟的威爾母士氏瘤(Wilm’s tumor)最為常見,其次為發生於肝臟的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



診斷

目前的診斷方式仍以臨床表現為主,雖無一致性的診斷準則,但至少須符合五項主要特徵的其中兩項特徵。此五項主要特徵包括:巨舌、耳朵呈現摺痕或凹陷、腹壁缺損、巨嬰與於出生四個月內出現無法解釋的低血糖。透過染色體分析與單親雙體症檢測、甲基化檢測等基因分析,有助於確認診斷、評估遺傳機率並可作為產前診斷的參考。


治療
特徵 治療方式
腹壁缺損 臍膨出須在出生不久即行手術,臍疝氣可視需要再決定手術,便祕問題可藉藥物改善。
巨舌 可尋求整形外科醫師、齒顎矯正醫師、語言治療師等專業醫療小組的建議與指導並定期追蹤。雖然舌頭生長會隨時間趨於緩和,下顎的空間也漸能容納過大的舌頭,但某些患童亦可透過手術達到縮小舌頭的功效,此項手術通常在2-4歲時進行。
低血糖 首要治療為葡萄糖靜脈灌注,視低血糖程度增加餵食次數或服用胰島素抑制劑diazoxide以穩定血糖值,使任何時間的血糖值能維持在60mg/dL以上。
半邊肥大 若雙腳長度不對稱,可視需要於青春期後考慮整形外科手術。
威爾姆氏瘤 須接受腎臟切除手術並輔以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術後,只要另一側腎臟正常,便足以有效發揮功能。


在沒有染色體異常、缺氧病史或未經治療的明顯低血糖之下,患者的智能等發展通常是正常的。若能在早期發現罹患威爾姆氏瘤,其治癒率可達92%。根據經驗顯示,若兩年內未復發,將有治癒的希望。過了成人之後,合併症的問題已不常見,預後良好。

家長應了解低血糖症狀,早期發現與治療低血糖以防止中樞神經併發症的發生。家長亦須對威爾姆氏瘤的相關症狀有所了解,如:無痛性的腹部腫塊、腫瘤出血所引發的腹痛、血尿、發燒、腸胃不適、體重減少、食慾降低等。

為早期發現威爾姆氏瘤,建議每3個月作腹部超音波檢查,隨年紀增長可延後檢查時間,直到7-8歲為止;為早期發現肝母細胞瘤,建議每6-12個月作甲型胎兒蛋白檢測,直到4歲為止。


Reference

GeneTests http://www.genetests.org
BWS Support Group – UK http://www.bws-support.org.uk
Murrell A, Heeson S, Cooper WL, Douglas E, Apostolidou S, Moore GE, Maher ER, Reik W (2004) An association between variants in the IGF2 gene and 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otype and epigenotype. Hum Mol Genet 13: 247-255.


本會醫療服務組遺傳諮詢員 鄭逸芬編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93/8/10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505
疾病類別: Beckwith Wiedemann氏症候群 Beckwith Wiedemann syndrome
疾病名稱: Beckwith Wiedemann氏症候群 Beckwith Wiedeman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Beckwith-Wiedemann氏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性過度生長疾病,多數為偶發案例,僅少數具有遺傳性。本病約佔活產人口的1/13,700,其特徵為出生前後的過度生長、巨舌與腹壁缺損,其他可能出現的特徵有耳朵摺痕、新生兒低血糖、內臟腫大、半邊肥大,另外,約5-10%的患童會發展為惡性腫瘤。


遺傳模式

此病的病因複雜,尚待研究了解。目前已知與被印記的第11號染色體短臂15.5區域有關,此區域涉及細胞週期與生長控制。與此病有關的印記基因包括源自父親的IGF2、KCNQ10T1基因與源自母親的H19、CDKN1C、KCNQ1基因。約85%的患者為偶發案例,10%-15%的患者可見顯性遺傳家族史,少於1%的患者呈現染色體異常。在染色體正常下,依據遺傳家族史的有無,將基因分析結果區分如下:
遺傳家族史 基因分析結果 影響 遺傳可能性
無 源自母親的KCNQ10T1甲基化缺失(40-50%) 降低CDKN1C表現 極低
第11號染色體皆來自父親(10-20%) 增加IGF2表現與降低CDKN1C表現 極低
源於母親的H19高度甲基化(5-10%) 增加IGF2表現 極低
CDKN1C突變(5%)
CDKN1C失去功能 有
無法確定原因(剩餘%)
未知
有 CDKN1C突變(40%) CDKN1C失去功能 有
無CDKN1C突變(60%) 有

註:基因印記(imprinting)是一種基因外修飾,其基因表現由雙親的一方來決定。


症狀

雖然與此病有關的臨床表現極為廣泛,但絕大部分的患童僅具有部份特徵。有些特徵可能需要矯正,有些則會隨時間而改善。
特徵 描述
腹壁缺損 嚴重度有個別差異性。臍膨出是由於靠近臍部的腹壁缺損,使包覆於膜內的腸道或臟器突出在外。臍疝氣可能合併有腹直肌分離,因肚臍表面有完整的皮膚覆蓋,故於哭鬧、咳嗽、或肚子用力時更易顯現。
巨舌 舌頭較一般嬰兒大,其大小程度有個別差異性,可能會因此影響呼吸、餵食及語言表達。
過度生長 體重與身長通常高於平均值,生長曲線落在95百分位,至7-8歲後生長速率開始減緩,青春期的發育年齡則不受影響。骨齡超前,直到孩童晚期趨於緩和。
耳垂摺痕 前耳垂有摺痕或耳後有凹痕。
低血糖 於出生不久出現低血糖,大多數僅呈現輕微偏低,屬暫時性症狀。
內臟腫大 腹部臟器增大,特別是腎臟、肝臟與脾臟。
半邊肥大 單側或部分的身體或肢體生長過速,此特徵有可能到孩童時期才出現。
心臟擴大 於嬰兒時期即呈現,多不需特別治療。
火焰斑 於額頭與眼皮處出現紅色斑塊,通常於幾年後逐漸消退。
腎臟異常 可能有結構性異常、腎臟腫大與腎結石。
胚胎腫瘤 約5%-10%患童罹患惡性腫瘤,以發生於腎臟的威爾母士氏瘤(Wilm’s tumor)最為常見,其次為發生於肝臟的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



診斷

目前的診斷方式仍以臨床表現為主,雖無一致性的診斷準則,但至少須符合五項主要特徵的其中兩項特徵。此五項主要特徵包括:巨舌、耳朵呈現摺痕或凹陷、腹壁缺損、巨嬰與於出生四個月內出現無法解釋的低血糖。透過染色體分析與單親雙體症檢測、甲基化檢測等基因分析,有助於確認診斷、評估遺傳機率並可作為產前診斷的參考。


治療
特徵 治療方式
腹壁缺損 臍膨出須在出生不久即行手術,臍疝氣可視需要再決定手術,便祕問題可藉藥物改善。
巨舌 可尋求整形外科醫師、齒顎矯正醫師、語言治療師等專業醫療小組的建議與指導並定期追蹤。雖然舌頭生長會隨時間趨於緩和,下顎的空間也漸能容納過大的舌頭,但某些患童亦可透過手術達到縮小舌頭的功效,此項手術通常在2-4歲時進行。
低血糖 首要治療為葡萄糖靜脈灌注,視低血糖程度增加餵食次數或服用胰島素抑制劑diazoxide以穩定血糖值,使任何時間的血糖值能維持在60mg/dL以上。
半邊肥大 若雙腳長度不對稱,可視需要於青春期後考慮整形外科手術。
威爾姆氏瘤 須接受腎臟切除手術並輔以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術後,只要另一側腎臟正常,便足以有效發揮功能。


在沒有染色體異常、缺氧病史或未經治療的明顯低血糖之下,患者的智能等發展通常是正常的。若能在早期發現罹患威爾姆氏瘤,其治癒率可達92%。根據經驗顯示,若兩年內未復發,將有治癒的希望。過了成人之後,合併症的問題已不常見,預後良好。

家長應了解低血糖症狀,早期發現與治療低血糖以防止中樞神經併發症的發生。家長亦須對威爾姆氏瘤的相關症狀有所了解,如:無痛性的腹部腫塊、腫瘤出血所引發的腹痛、血尿、發燒、腸胃不適、體重減少、食慾降低等。

為早期發現威爾姆氏瘤,建議每3個月作腹部超音波檢查,隨年紀增長可延後檢查時間,直到7-8歲為止;為早期發現肝母細胞瘤,建議每6-12個月作甲型胎兒蛋白檢測,直到4歲為止。


Reference

GeneTests http://www.genetests.org
BWS Support Group – UK http://www.bws-support.org.uk
Murrell A, Heeson S, Cooper WL, Douglas E, Apostolidou S, Moore GE, Maher ER, Reik W (2004) An association between variants in the IGF2 gene and 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otype and epigenotype. Hum Mol Genet 13: 247-255.


本會醫療服務組遺傳諮詢員 鄭逸芬編譯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93/8/10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1
疾病類別: 愛伯特氏症 Apert syndrome
疾病名稱: 愛伯特氏症 Apert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愛伯特氏症是自體顯性遺傳的顱顏發育不良症,其特徵為併指(趾),其姆指及姆趾較寬大,手指的指節間關節也緊連,但掌-指關節則正常;寬頭、凸眼;鼻子較短小且額鼻交界處較凹陷;臉部的凹陷使鼻喉空間減少,鼻呼吸道因而阻塞,導致患者常用口來呼吸,如此又加大口部附近的畸形。

  其發生率約兩萬分之一,致病原因為位於第十號染色體上(10q25-q26)的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2 (FGFR2)基因發生突變。大多數的愛伯特氏症患者是由於突變所造成,也就是父母親體細胞的基因均正常,但在形成精子或卵子的過程中FGFR2基因發生突變;患者不分男女,他們生育出的下一代皆有二分之一機會生出正常小孩,但也有二分之一的機會生出罹病小孩;若雙親皆正常,則再次生下患病小孩機率相當的低。

  患童如果早期接受治療,將可在出生後三個月到二歲間進行顱縫癒合的切除、眼眶上緣及額骨的前移。但若突眼嚴重,則可考慮做顱顏整片前移。由於患者的大腦胼胝體與大腦皮質邊緣葉部位畸形,所以會伴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但仍有患者智能正常。因顱縫早期閉合限制頭骨生長,促使腦壓提高,早期進行顱切開手術對病童減低腦部壓力會有幫助。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2
疾病類別: Crouzon氏症候群 Crouzon Syndrome
疾病名稱: Crouzon氏症候群 Crouzo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每個人都有一張獨特的臉龐,它不但是我們認同自我與認識別人的重要憑藉,也可經由臉上的表情了解人的情緒,使彼此的溝通更加容易而明確。人的臉孔雖然只是由五官及臉型所構成,卻能生化出一張張瞬息萬變的容顏,真是不可思議!這其中的原由,除了後天的薰陶與塑造,如睡覺的姿勢、營養的狀況、受教育的程度、是否接受整形外科手術等之外,最為要緊的便是傳承自父母的遺傳基因了。
  由於臉孔的複雜、多樣化,因此相關的「構成基因」也是相當的繁複,大多數的基因都還未被發現,遑論基因構造及功能的解碼。這樣的情況到一九九○年代初期開始有了重要的突破,有許多關鍵性的基因被尋獲而且解析得相當清楚,其中尤以「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GFR)基因群」最受矚目,這個基因群共有FGFR1、FGFR2及FGFR3三個主要成員,和頭顱、臉龐的形成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只要其中一個發生突變,就會造成種種的頭臉部崎形,而克魯松氏症候群(Crouzon syndrome)便是FGFR2基因有了缺陷所造成的特殊先天性異常。
  在臨床上,克魯松氏症候群患者由於基因病變,致使頭骨骨縫過早癒合(craniosynostosis)及顏面骨骼發育不良,而呈現出很特別的頭臉部特徵(見附圖):頭頂部位常呈尖突狀或前後較為扁平(頭圍因此較常人為小)、臉部正中部分發育不良、眼球外突、常有內斜視或眼瞼下垂、兩眼距離較寬、鼻基部平塌、下巴大多呈戽斗狀、上唇較短而下唇鬆垮下垂、上顎窄而高拱、上排的牙齒因上顎骨發育不良而延遲萌出,而且長出的牙齒也顯得擁擠零亂。因外耳道較狹小且聽小骨發育有問題,有五十%左右的患者會有或輕或重的傳音性失聰。眼睛因眼球長期外突,且眼皮無法完全閉合,常會導致結膜炎或角膜炎,約有四十五%的患者會有視力問題,十五%左右的患者可能產生視神經萎縮,而使視覺嚴重受損。由於頭骨骨縫過早癒合,顱內空間不敷逐漸成長的大腦所需,故而常會引發頭痛,少數的患者(約十%)會有原因不明的痙攣發作,不過患者的智能絕大多數均為正常。一小部分的病人還會有關節僵硬,不能靈活運動的情形,這種問題較常發生在肘關節。
  透過X光攝影檢查,可以發現病人顱部最主要的縫隙冠狀縫及矢狀縫均有過早癒合的現象,有時連後腦勺的人形縫也是早癒合,而產生一條條明顯骨化的紋路,顱骨本身也因顱內壓較高的緣故,而出現一個個像被手指頭按壓的痕跡,有三十%的病人頸椎呈現異常,莖突舌骨韌帶鈣化(calcification of stylohyoid ligament)的現象相當普遍(佔八十五%),也有為數不少的病人鼻中隔彎曲或有鼻咽腔狹窄的情況。
  克魯松氏症候群是一種自體顯性遺傳病,不過絕大部分的病例都由基因突變而來,發生率約為每兩萬五千至六萬人當中會有一例。其致病原因在一九九四年首度被發現,乃因FGFR2基因產生缺陷所致,不過隨後又有新的研究報告指出FGFR3的突變亦可能導致克魯松氏症候群。FGFR2及FGFR3分別位在十號及四號染色體上,都屬於FGFR基因家族,和骨骼、軟骨的形成與正常發育有極密切的關聯,因此當有基因突變產生時,便會造成特定的骨骼或軟體異常。截至目前為止,所有已經發現的基因變異均為點突變(point mutation),比較常見的有FGFR2的C342Y、Y340H、S354C及FGFR3的P250R等幾處點突變,國內馬偕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及臺大醫院等幾家醫學中心已有能力做基因分析,所得到的結果可以幫我們了解國人克魯松氏症候群的病因,並且可以應用到產前診斷,以協助此症病人在未來孕育子女面對二分之一的再發率時,能及早診斷而有機會生育健康正常的孩子。
  在治療方面,一般而言並不需要積極的療法,只要定期追蹤,注意有無腦壓過高或水腦等狀況便可,必要時可採藥物控制,或開刀裝分流管以減低腦壓。視力及聽力的檢查非常必要,以便早期找出有障礙的個案,早日給予矯正,才不會影響患者的學習進程。齒列矯正及顱顏整形手術則視病患個別的狀況而定,需要經過專家仔細的評估,再妥善的計劃治療時程,以免弄巧成拙,產生不必要的困擾。絕大多數的患者在悉心的照顧及良好的自我調適下,均有相當不錯的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台北馬偕醫院小兒科林炫沛醫師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3
疾病類別: 羅素-西弗氏症 Russell-Silver syndrome
疾病名稱: 羅素-西弗氏症 Russell-Silver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患童臉部特徵、低出生體重、肢體不對稱和發展遲緩。基因表現型從輕微至典型都有。ㄧ些病患有第七對染色體有母系二倍體(maternal disomy for chromosome 7)。SRS為偶發,它的病因學大部分個案未被確認,少部分個案被描述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包括ring 2染色體、17q25 平衡性轉位,以及7p11.2-p13重疊。

生長遲緩是此病主要的異常。病患呈現在子宮內生長遲緩、輸送營養困難、無法茁壯生長,或出生後生長遲緩直到孩童早期可能起因於發育不良的骨頭。雖然成長經常在青春期發生,最後的身高仍低於正常範圍。通常生長激素的濃度是正常的,臉部存在不正常的型態,小三角臉和正常的頭圍。因為身長總低於正常範圍,故頭呈現不成比例的大。理解力可能是正常的,病患也可能有學習障礙。肢體可能不對稱,以及有一或多肢的曲指(彎曲的指頭),或手指彎斜。嬰兒常無法茁壯生長、輸送營養困難以及低血糖。

遺傳模式
預估發生率從1/3000-1/100000。男女患病比率相等。臨床特徵容易在嬰兒和幼小的孩童上看到,特別是小三角臉。這些發現較難於成年人上發現。

症狀
特徵
*診斷標準至少有以下4個特徵:
.出生體重等於或少於2個標準差(小於等於2SD)
.出生後生長不良,體重等於或少於2個標準差(小於等於2SD)
.頭圍正常
.典型臉部基因型表現
.肢體不對稱
*低出生體重
*嬰兒期餵食困難
*嬰兒期以及兒童早期傾向過於講究的低血糖
*嬰兒期出汗增加,尤其是在頭部及軀幹
*發展遲緩
.相對的頭部比例大,所以在嬰兒期頭部難以控制
.缺乏肌肉體積及力量引起運動損傷
.約50%病患在兒童期認知能力損傷(語言、計算方面)

生理
不正常形態臉型
.典型的特色包括正常頭圍(頭可能顯得大因身體小)、藍鞏膜、小三角臉、前額高錐形至小的頜骨、小上頜骨畸形、凸顯的鼻樑以及嘴角向下。.輕微不正常形態臉型包括一些典型臉部特徵

生長和骨骼
.胎兒期開始身高矮小
.前囟門延遲關閉
.肢體不對稱
.單側肥大
.第五手指頭傾斜及曲指
.第二三腳趾頭併趾

生殖器異常
.尿道下裂
.尿道出口偏後

X-ray 發現
手:骨齡延遲,末端指趾骨似象牙質骨(骨后)發育不良,第五指頭中指骨80%偏小,假骨(骨后)在第二掌骨的基部。

其他
心臟缺損
惡性腫瘤(例.顱咽瘤、睪丸精子細胞瘤、肝細胞癌、Wilms 瘤)


診斷
實驗室的研究
1.使用染色體分析和核型分析診斷
2.假如被疑似為SRS,可取病患及父母的血去評估是否為單一父親或母親來的第七對染色體。這僅能在特殊的分子診斷實驗室裡施行。

影像學檢查
可照一張手部X光以確定骨齡。手部X光的結論包括以下內容:
1.骨齡延遲
2.末端指趾骨似象牙質骨骨后發育不良
3.第五指頭中指骨80%偏小
4.假骨骨后在第二掌骨的基部。


治療
內科治療
.生長:病患應有效地進行卡洛里的攝取可考慮生長激素治療(目前健保不給付)
.發展:早期療育,包括物理治療皆是有益的。當病患較大時需要特殊教育。

外科治療
當病患無法由口進食或嚴重生長遲緩時需考慮以鼻胃管或胃造口術的進食方式來維持生長。

諮詢
會診臨床遺傳醫師從病因學的生長遲緩、肢體不對稱,以及臨床其他的發現來鑑別診斷SRS。
會診腸胃科醫師或營養師以進行卡洛里的攝取,以及生長及餵食的治療。在病患早期實施發展教育,特殊發展計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儘可能地越早越好。
在孩童學齡期會診內分泌科醫師以考慮生長激素的施打。

飲食
病患應有營養估算以提供理想的生長熱量。之前指定的鼻胃管或胃造口進食可能是必要的。

藥物治療
生長激素改善一些病患生長,然而最後的身長仍低於正常人。大數量的病患中的長期的研究尚未完成,生長激素最後的結果影響尚是未知。

追蹤
住院病患照護:病患可能因插管而需住院治療。
出院病患照護:
1.病患可能需要居家健康服務。
2.早期實施計劃及特殊教育的分類是有益的。
3.餵灌食、生理、職能治療是有益的。


預後
1.預後相對不錯
2.一些病患可能有學習障礙
3.遺傳諮詢:
1.大部分的研究證明SRS患童的兄弟姐妹並沒有這個疾病。因此,此風險的再發生是極小的。
2.迄今的一些病例中,病患的孩子沒有SRS這個疾病。


資料來源
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2099.htm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邱幸靜翻譯




其他相關疾病說明,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4
疾病類別: Cornelia de Lange氏症候群 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
疾病名稱: Cornelia de Lange氏症候群 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一、什麼是狄蘭氏症候群『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 (CdLS) 』?



  CdLS是一種"症候群",也就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不是指單一特定疾病,且屬於『先天性』的,意思就是一出生即帶有這種疾病,這類疾病大部份的症狀、特徵一出生即可觀察到。CdLS症侯群患者非常相似,常見的特徵包括出生體重小(通常,不是每個患者都會)生長遲緩、身材矮小、頭圍小、典型的臉部特徵包括長眉,一字眉,睫毛長,短而上翻的鼻子,細而下翻的嘴唇。



  其它常見的特徵包括多毛、小手、小腳、第二、三腳指併指、小拇指向內彎曲、胃與食道回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抽筋、先天性心臟病、額裂、餵食困難及發育遲緩。四肢缺陷包括完全缺失或手指、前臂等部分缺失也可能在某些患者上出現。



二、為什麼稱為狄蘭氏症候群?



  此疾病為染色體的小片段的缺損,研究發現 3q26-27一帶出現複製的個案其表現型與此病相似。可以分子研究探測3q基因區域(CHRD、GSC、SOX2)但未能確認此病的突變片段。



三、有多少人患有狄蘭氏症候群?



  目前在台灣精確的統計並不清楚,但新生兒的發生率大約在一萬到三萬分之一之間。



四、患者都會有智能障礙嗎?



  一般而言,範圍約在中度到重度之間,患者多數需要進入特殊教育中學習。



五、狄蘭氏症候群的病因為何?是否會遺傳?



  造成此症的真正的原因並不清楚,雖然臨床上發現可能與某些基因相關,但是由父母傳給子女的狀況並不常見,因為大多數案例是偶發性的(也就是發生原因不明,不是明顯由遺傳或藥物、輻射等造成,而發生的個案很少)。然而偶突變發的基因可能傳到下一代,已有文獻報導有較輕型的患者生下同樣也患病的小孩。



六、狄蘭氏症侯群可以做產前診斷嗎?



  目前醫學還無法做產前診斷,對於家族性的患者,高解像力的超音波也許可以偵測到胎兒生長狀況差及四肢異常,但只能提供參考。



七、我的小孩診斷為狄蘭氏症候群時,我應該怎麼辦?



  您應該與遺傳專科醫師共同合作,替您的小朋友安排相關評估。每一個患童都有他自己的進展,但你可以發現他生長發育的比一般小孩慢(請參考下圖),嬰兒期因為小頭症或體重低可能會出現餵食與呼吸困難,剛出生的幾個星期可能需要送到保溫箱由專業護理人員看顧,並以鼻胃管餵食。抽筋嚴重時,可使用藥物來控制。這群小孩對於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儘少進入公共場所,感染時請配合醫師抗生素的使用。心臟缺陷需要定時回診至專科醫師處評估。患者的語言以及與外界溝通發展較遲緩,早期療育等的介入性治療有助於這些小朋友的學習。







八、支持團體



  美國狄蘭氏症候群基金會http://www.cdlsusa.org/





資料來源:本會遺傳諮詢員整理

其他相關疾病說明,請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5
疾病類別: X 脆折症 Fragile X syndrome
疾病名稱: X 脆折症 Fragile X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是僅次於唐氏症,造成智障好發的第二原因,而唐氏症有95%並非遺傳所造成,但此症卻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致病之FMR-1基因在1991年尋獲,由於其CGG重複過度擴增,導致不正常之甲基化+(methylation),進而無法順利產生FMR-1基因所製之蛋白(FMRP)。

正常情況下,FMR1基因很穩定的由親代傳給子代。此症患者的FMR1(Fragile-X mental retardation)基因出現三核甘酸CGG重覆(trinucleotide repeat)次數有異常擴增的現象,這種重覆次數,當FMR-1基因CGG數低於54時,它們會穩定地傳承給子代;若在55~200之間者,則謂之「準突變(pre-mutation)」,其本身並無症狀,但在經由女性下傳其子女時,可能會進一步擴增CGG,達到「全突變(full-mutation)」,即CGG大於200,甚至數千次之多,而導致子女罹患此症。

發生率:

根據國外的調查,約1/350女性是此症的帶原者,若帶原婦女生下男嬰,罹患此症機率則更高達5成。發生率在男性約1/1,000~/1,250,在女性為1/2,000~1/2,500。

此症有明顯的家族好發現象,後代的成員,患者人數的比例也就愈高。



臨床上表徵:

在幼兒時期很難從外觀上發現,但通常會有過動、注意力不集中、類似自閉、心智發展異常等情形發生,在男性患者身上會有臉型瘦長,耳形扁大,青春期後睪丸為正常人的兩倍大。

女孩子的症狀通常較少,在程度上也較輕。可能會有的症狀包括:關節過度伸展及頭部跟臉部的特徵,在女孩子有時候這些生理特徵可以單獨發生,不併有學習及行為障礙。


表現徵狀
常見的生理特徵 長而窄的臉部、大頭、柔軟而突出的大耳朵、突出的下顎、寬闊的 鼻梁延伸至鼻尖、高而拱起的上顎。
也可能有眼睛虹膜層呈淡藍色、眼眥贅肉、眼瞼下垂、近視、遠視、斜視、眼球震顫。
出生 有結締組織發育不良的現象,所以可能造成全身肌肉張力較低以及關節過度伸展、關節較不穩定、扁平足的現象。
還可能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如二尖瓣脫垂症
青春期之後 通常會看到巨睪現象

臉部較長與巨睪症會開始明顯
其他併發症狀 疝氣、關節脫臼、關節異常,以及較少見的脊柱側彎以及手指前端較大。
此症的男孩要特別小心重覆發作的中耳炎,所以注意中耳的狀況及聽力的問題是特別重要的。

大約有20%患孩可能會有癲癇,有一部份的患孩會發現有腦部構造或生理構造的異常,例如:腦室過大或小腦異常。

約80%男性患孩與30%女性患孩有智能遲緩或不足的現象。另外感覺統合異常及注意力不足症,也是常併有的障礙。


遺傳模式:

此症是一種不尋常的遺傳模式,在一般正常女性為XX染色體,男性則為XY染色體,若1個X染色體異常,女性可以在另一個正常X染色體保護下變成隱性,而男性會因為缺乏保護而顯現症狀,這也就是為何女性帶原率高,症狀卻較容易反應在男性身上的緣故。

所以攜有準突變基因之孕婦,可藉胎兒FMR-1基因之分析來預防此症。

如果家族史中曾有智障或發展遲緩、早期停經、情緒障礙的婦女時,一定要進行基因檢查。

另一個造成男性容易發病的原因,是隱性帶原的母親在遺傳給男孩時,會有一段不穩定的基因CGG序列突然擴增,造成患者在情緒、行為、學習及語言上會出現障礙,進入青春期的男性患者,80%還會有睪丸變大的現象。

治療:

此症患者可以透過早期特殊療育計劃得到改善,而且根據專科醫師的經驗,患者年紀愈小,愈早接受早期療育的治療,其治療效果也愈好。部分嚴重的行為問題,可使用藥物來治療。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6
疾病類別: CHARGE聯合畸形 CHARGE association
疾病名稱: CHARGE聯合畸形 CHARGE association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候群與孩童在出生時即有一特殊的缺陷有其相關性,其缺陷發生在胎兒發展的第三周,因為在人體中各種不同的組織結構未能發展完全而導致。感官系統經常會被影響,而使得患孩會有視力與聽力以及前庭能力減退的情形發生。

目前並無任何真正被定義的致病突變基因,大多數文獻上所發現的案例皆為新的突變基因,有些是染色體上微小的缺失,有些則為平衡性轉位的染色體,有學者建議PAX2基因的突變並非普遍存在於此症,但可能為突變基因鄰近的候選基因之一。

發生率:

約1/10,000~1/12,000的出生發生率,大多為散發性(sporadic)案例,甚少為同一家族成員罹病的情況。再發率相當低約為1-2%,若家中已有人罹病,則再發的比率會較一般人來的高一些。

臨床上表徵:

此聯合畸形的定義為:
C = for coloboma and cranial nerves (眼器官先天裂開與腦神經缺損)
H = heart defects (心臟缺損)
A = atresia of the choanae (後鼻孔閉鎖)
R = retarda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 (生長與發育遲緩)
G = genital and urinary abnormalities (生殖泌尿道系統異常)
E = ear abnormalities and/or hearing loss ( 耳朵異常或聽力喪失)

於患嬰的血清中檢測黃體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與濾泡刺激激素(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的數值可幫助確立疾病的診斷,在十幾歲的患孩則可以建立中樞低功能性性腺功能低下(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的早期診斷, 可早期進行激素缺乏的治療與減低身心衝擊的問題 。

Coloboma (眼器官先天裂開與腦神經缺損):
眼球先天裂開或難以閉合,結果會導致視網膜或視神經異常的現象。眼器官先天裂開的結果會導致視覺喪失,尤其是視野上半部的區域會特別的明顯。外科手術無法治癒眼器官先天裂開現象,但是眼鏡可以改善視覺上的敏銳度。患孩對於光線會特別地敏感所以建議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都應配戴太陽眼鏡以遮蔽光線的照射。

Heart defects(心臟缺損):
約80%的患孩在一出生時即可發現有心臟方面的缺損,許多個案都僅只有微小的缺陷存在。但是少數一些患者卻仍有危及生命的心臟缺陷,法洛氏四重症是較常發生的心臟缺損類型。

Atresia of the choanae (後鼻孔閉鎖):
患孩從後鼻孔到喉嚨有狹窄或被阻斷的通道,可藉由外科手術來矯正此現象,也許需進行多次的外科手術治療。

Retarda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長與發育遲緩):
大多數患者出生時生長狀況皆在平均值內,但是因為心臟與營養攝取的問題或者有生長激素缺乏的情形,患孩的成長會漸漸趨向於小於平均值。大多數患也會有發育遲緩的情形,這通常是因為視覺或聽覺喪失所導致的結果。一些患者也有心智遲緩或者腦部畸形的現象。

Genital and urinary abnormalities (生殖泌尿道系統異常):
許多男性的患者有隱睪症與較小的陰莖 ,而女性患者的陰蒂也會較小些。也許可以藉由補充賀爾蒙的治療來以其有春春期的階段。他們或許也會有腎臟或泌尿道方面的異常。

Ear abnormalities( 耳朵異常或聽力喪失):
患孩的耳朵可能會較短且寬,有較小的或者幾乎沒有耳垂,因耳朵的軟骨結構較為鬆散所以會比一般人來的較為柔軟些。約 80-85%患者被發現有聽力喪失現象。

還有其他數個與此症相關的特徵如唇顎裂( cleft lip and palate)、氣管-食道廔管或閉鎖(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or atresia)、顏面麻痺(facial palsy)、吞嚥的問題(swallowing problems)、身體抵抗力較差(weak upper body strength)、癲癇(seizures)、小頭畸型(microcephaly) 、腦下垂體異常(abnormalities of the pituitary gland)以及較差的免疫系統(poor immune system)。

遺傳模式:

為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不分性別,下一代會有1/2的罹病機會。

一些患者被報告有14q22-q24.3染色體複製異常,22q.11.2的染色體微小缺失以及9p-的缺失異常。

診斷:

如果當患者出現 3項或3項以上的臨床畸形時,即可當作此症的診斷;更有學者提出對於患嬰診斷的建議,應該要局限在有多發性的異常與後鼻孔閉鎖(atresia of the choanae)或者有眼器官先天裂開與腦神經缺損(coloboma and cranial nerves )並且合併有其他的主要異常(heart, ear, and genital)時。

治療與預後:

目前並無任何治癒的方法,但臨床上的許多症狀能夠被治療,就身體結構異常而言, 後鼻孔閉鎖(choanal atresia)顎裂(cleft lip)與心臟缺損(heart defects)皆能以外科手術來進行矯正;類固醇治療可以調節或矯正生殖器官異常的問題,助聽器與眼鏡的使用能改善聽力與視力喪失的問題。針對一些身體上問題採取不同的治療是有幫助的,特別在說話視覺與聽覺方面。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7
疾病類別: Aarskog-Scott氏症候群 Aarskog-Scott syndrome
疾病名稱: Aarskog-Scott氏症候群 Aarskog-Scott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此症候群又名faciodigitogenital syndrome 或是faciogenital dysplasia。主要問題是身材矮小,且合併有肌肉骨骼與生殖器方面的異常。

發生率:

目前有報告的病例將近100個。



臨床上表徵:

在新生兒期就可產生症狀,臨床上可見患者身材矮小(90%)、眼距過寬、眼瞼裂隙向下、前傾的鼻孔、寬人中、寬厚的上唇、彎而降低的下唇、耳廓形狀異常、肚臍突出、鞍狀的陰囊或圍巾狀的陰囊、隱睪症、腹股溝疝氣、韌帶寬鬆造成手指可過度伸直、膝反屈、扁平足、手指短而彎斜。

有些患者因為頸椎可過度活動及頸椎齒狀突異常會造成神經的症狀。

X光檢查可以發現骨齡落後。有些患者會合併先天性心臟病如肺動脈狹窄或心室中隔缺損。30%的病人會合併智能不足。男性患者長大後是可以有生育能力的。



遺傳模式:

屬於性染色體隱性遺傳,基因缺陷位置在X染色體短臂11.21(Xp11.21)的地方。此處的faciogenital dysplasia gene 1 (FDG1)基因,在正常的人體中產生負責使胚胎正常發育的蛋白質,如果這個基因發生突變,便會造成胚胎發育異常,進而產生此症。





診斷:

主要靠臨床症狀與基因突變點的檢查進行診斷

治療:

此症目前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患者的平均年齡與正常人無異。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08
疾病類別: Smith-Lemli-Opitz症候群 Smith-Lemli-Opitz syndrome
疾病名稱: Smith-Lemli-Opitz症候群 Smith-Lemli-Opitz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Smith-Lemli-Opitz症候群(簡稱SLOS),此疾病命名於西元1964年,由David Smith醫師、Luc Lemli醫師及John Opitz醫師共同發現,因此以三位醫師的姓氏命名為Smith-Lemli- Opitz症候群。此疾病是膽固醇代謝異常之遺傳性疾病,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致病原因為位於第十一號染色體的基因DHCR7缺陷,造成3 beta-hydroxysterol-delta 7-reductase酵素功能缺損,導致體內生化合成膽固醇的最後一步驟發生問題,使膽固醇前驅物7-dehydrocholesterol 無法轉換成為膽固醇,因而使得有毒性的7-dehydrocholesterol堆積在體內,造成疾病。

發生率
西方白人約二萬至四萬個新生兒,就有一位罹患SLOS,此疾病在歐洲的發生率高於亞洲及非洲。

症狀
此病症患童大多早產及經常臀位產,有些胎兒可能在早期即死亡。嬰兒期經常嘔吐,吸允力差以及餵食困難,生長遲緩,一歲前的死亡率高,主要原因為肺炎或免疫不良等。此病症面部特徵明顯,如小頭、眼瞼下垂及裂顎等,其他臨床症狀包括心臟方面的缺陷、腦部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部分患者有光照敏感(photosensitivity)的現象,另外,約有50%的男性患者(染色體核型為46, XY)有外部生殖器官女性化的現象。除了以上症狀外,焦燥行為、反社會及自殘等行為問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愈趨明顯。
SLOS臨床症狀
大於50%病患具有之症狀 10%~ 50% 病患具有之症狀
智能障礙〈Mental retardation (100%)〉 白內障〈Cataracts〉
小頭〈Microcephaly (>90%) 斜視〈Strabismus〉
肌肉張力低〈Hypotonia〉 多指〈Postaxial polydactyly〉
裂顎〈Cleft palate〉 心臟缺陷〈Cardiac defect〉
眼瞼下垂〈Blepharoptosis〉 性別不明〈Sexual ambiguity〉
低位耳,耳廓傾斜〈Low set, abnormal pinnae〉 產前生長遲緩〈Prenatal growth retardation〉
舌頭小〈Small tongue〉 腎臟功能不全〈Renal cystic dysplasia〉
小頷〈Micrognathia〉 膽汁鬱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第二及第三腳指頭併指〈Syndactyly of toes 2/3 (95%) 腎上腺增生症〈Adrenal hyperplasia〉
生長遲緩〈Postnatal growth retardation〉 肺葉發育異常〈Abnormal pulmonary lobation〉
男性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包括尿道下裂〈Hypospadias〉及隱睪〈Cryptorchidism〉 幽門狹窄〈Pyloric stenosis〉


診斷
1.臨床診斷:初步診斷可依據患者臨床表現來進行,面部特徵是診斷的依據之一,包括小頭、多指、及第二及第三腳指併指、生長及智能發育遲緩、顎裂及男性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等。
2.生化檢查:血清膽固醇前驅物(7-dehydrocholesterol)增加,以及膽固醇前驅物(7-dehydrocholesterol)與膽固醇之比值增加,此項檢查可使用Tandem mass串聯質譜儀來分析。部分患者血清生化檢查呈現正常,欲進行進一步診斷,可分析患者皮膚纖維母細胞中3 beta-hydroxysterol-delta 7-reductase之酵素活性。
3.基因檢查:此疾病之致病基因位於第十一號染色體的基因DHCR7,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進行基因分析,此種診斷方式亦可使用於分析患者家族中的帶因者。
4.產前診斷:此疾病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意即患童之父母親可能皆為帶因者。若已經由基因檢查確認為帶因者,則每一胎中有25%的機率生下患兒,因此產前檢查十分重要,可確認胎兒是否罹病,以提供父母作為生育的考量。產前檢查可於胎兒十六週至十八週時進行羊膜腔穿刺或於十週至十二週進行絨毛膜取樣,分析羊水活絨毛膜中膽固醇前驅物(7-dehydrocholesterol)濃度。若家族中缺陷基因已經基因檢查確認,也可直接進行胎兒的基因分析。

治療
目前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定期進行各項檢查十分重要,包括眼科、心臟、肌肉骨骼、泌尿生殖及肝膽腸胃科等的追蹤檢查,另外,患者可視個別狀況選擇手術治療併指及多指的症狀,顎裂及心臟缺陷也可使用手術進行修補。
膽固醇補充(Cholesterol supplementation)治療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研究指出經過膽固醇補充治療的患童其生長發育獲得改善,行為問題減輕,患童的語言發展也有進展,然而膽固醇補充的劑量與副作用都需長期評估。另一種治療藥物─HMG-CoA reductase的抑制物Statins也正進行臨床研究中,期望這些臨床研究能為治療帶來新契機。

預後
此疾病為先天性多重障礙疾病,患者一般存活時間不長,鮮少患者可活過成年期,部分患者因使用膽固醇治療而延長生存時間。

Reference
1.Robert D Steiner: Smith-Lemli-Opitz Syndrome. e-medicine: http://www.emedicine.com/ped/topic2117.htm
2. Christopher M Cunnif: Smith-Lemli-Opitz Syndrome. GeneReviews: http://www.genetests.com
3. Richard I. Kelley:Smith-Lemli-Opitz Syndrome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趙美琴醫師審稿
本會副執行長 陳冠如編譯
93年5月17日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10
疾病類別: Larsen氏症候群(顎裂-先天性脫位症候群) Larsen syndrome
疾病名稱: Larsen氏症候群(顎裂-先天性脫位症候群) Larse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Larsen syndrome為一種罕見的代謝性遺傳疾病,研究發現其致病機轉主要分二型:顯性和隱性遺傳。


  顯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為Filamin B(FLNB)基因變異所導致。Filamin B基因位於3p21.1-p14.1,Filamin B為細胞骨架(cytoskeleton)的一部分,細胞骨架不僅在維持細胞外部形態,承受外力、保持細胞內部的結構性也具有一定地位,另外,細胞骨架亦參與許多重要的生命訊息傳遞活動。

  隱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起因於四種不同的基因變異:COL1A1、 COL1A2 、COL3A1、and COL5A2,此四種基因各自負責一種纖維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形成人體結締組織的成份,為動物體中較特別的一種,維膠原蛋白由特殊胺基酸所組成,通常都是含在組織中較堅韌的部份,也是形成組織形狀的物質,例如:牛皮、魚鰾、肌腱。



遺傳模式



  科學家研究一個Larsen syndrome家庭發現:一個剛出生的男嬰患有先天的膝蓋脫位、單眼白內障、和單邊睪丸未降,其姐姐則是先天性的二邊膝蓋、臀、和裂顎的位置錯亂,但其父母並未受到影響。接者,患病的姐姐又生了一個患病的女兒,此說明:Larsen syndrome是顯性遺傳的,且germline鑲嵌性應該是隱性遺傳的起因。

  Larsen syndrome被認為是母體懷孕時期的胚胎結締組織變異所導致,Larsen syndrome可以是顯性遺傳,也可以是隱性遺傳,顯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中,單一的疾病基因(來自於母親或是父親)將可表現且支配正常的基因;而在隱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中,得同時由父母雙方得到此變異基因才會發病,否則此人將只是帶因者,將不大會發病。

  這是非常罕見的疾病,許多病因缺少家族的歷史常被認為是關節等縮。



症狀



  主要的病徵為:身材短小、先天多重性骨骼脫位、和五官異常,主要分為兩種形式:致命的和非致命二型,致命的Larsen syndrome通常是由於先天的肺部的發育不全。




  顯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
    Harris和Cullen在1971年曾研究一對發病的母女,二腳的膝蓋皆變異,空凹足,圓指,和特有的面容 (二眼間距寬,鼻子扁平和明顯的前額);據了解其外公也有類似的面容。另外,有研究指出,除了以上膝蓋位置錯亂的特徵之外,病患也會有平板的臉、多餘的腕骨、多重的先天骨骼脫位、骨質的不規則和異常的臉型皆是Larsen syndrome的特徵;除此之外,大腿上前端脛骨的位置錯亂亦是常見的,腳後跟和椎骨畸形亦可發現。

    科學家發現:有患者在30歲時才開始出現氣管或支氣管軟化症,慢慢地肺部因呼吸道狹窄而發生問題。另外,患者亦可能會有混合性的聽覺障礙,科學家認為此可能為骨骼的關節發生問題導致。另外,頸椎變形亦是典型的病徵,


  隱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
    先天性多重器官骨骼易位、特有的面容 (明顯的前額、鼻樑較矮、二眼眼距較寬)、彎腳、二肘的位置錯亂、臀和膝蓋 (最典型的為:大腿上前端脛骨的位置錯亂)、短的掌骨、及無逐漸變細的圓柱般的手指,此些皆為骨骼的特徵,另外,裂顎、腦水腫、和畸形的脊推分割,亦常在隱性的Larsen syndrome患者中發現。



診斷


  相對於顯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隱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患者身材較為矮小。

  臨床表徵:

     1.肛門閉鎖/狹窄。

     2.聽骨變異。

     3.雙邊的空凹足。

     4.寬闊拇指。

     5.白內障。

     6.裂顎。

     7.上嘴脣有間隙 (非-中線)。

     8.畸足(馬蹄內翻或外翻足)。

     9.聾症。

     10.肘部脫臼。

     11.膝蓋脫臼。

     12.多餘的腕骨。

     13.脊椎骨融合。

     14.器官距離過遠。

     15.成骨不全。

     16.關節鬆弛、無張力。

     17.子宮畸形。

     18.多重關節位置的脫位。

     19.多指症。

     20.橈尺骨骨融合。

     21.脊骨分節錯誤。

     22.短而發育不全的掌骨。

  通常藉由臨床表徵便可診斷,但亦可藉由分子學的診斷,了解基因是否變異。




治療



  通常是藉由矯正療法和外科手術來將變異的骨骼、裂顎、或其他影響到生命的畸形加以改善。

  在現代醫學的協助之下,死亡率已減少許多。另外,隱性遺傳的Larsen syndrome患者常因心臟或呼吸道疾病而死亡。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林佳儀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12
疾病類別: Treacher Collins 氏症候群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
疾病名稱: Treacher Collins 氏症候群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是一種先天性臉頰骨及下頷骨發育不全疾病,又稱為「下頷骨顏面發育不全」,是在1900年時由Treacher Collins醫師所命名。



遺傳模式


  此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致病原因為位於第五對染色體上的TCOF1基因(5q32-33.1)發生缺陷所致,大部分患者是因此基因偶發性突變而罹病,另一部分患者具有家族史,意即遺傳自父母親其中一人之缺陷基因。此疾病之臨床症狀差異很大,許多成人患者症狀十分輕微不易診斷出來,待生育此病症之患童才發現自身亦為患者。

症狀

  1.臉部外觀異常:下眼瞼呈V字型缺陷或下垂、眼睛下垂、部分患者有斜視現象;顴骨發育不全或缺失;嘴巴大、顎裂、下巴小;部分患者外耳構型異常及聽力缺損;頭髮生長延伸至兩頰(鬢毛)。

  2.呼吸道狹小:咽管及鼻咽管狹小,以及發育不全的下頷造成舌頭位置向後移動,造成呼吸道狹小,睡眠時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突然呼吸暫停,而有睡眠窒息(Sleep Apnea)情形發生。

  3.智能及生長:患者一般生長發育正常發展且擁有正常智能,鮮少患者有發育遲緩問題,大多是因聽力損傷導致學習及溝通困難。


診斷

  1.臨床診斷:面部外觀上的異常通常為診斷的第一步驟,X光攝影可發現顴骨發育不良缺失的現象。聽力檢查可早期發現患童是否有聽力障礙。

  2.基因檢查: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分析TCOF1基因是否帶有缺陷,此技術亦可運用於產前遺傳診斷。

治療

  治療部分首重聽力缺損修補,聽力障礙可能會造成患者學習及溝通困難。顏面顱骨手術可改善患者面部外觀異常。除此之外,照顧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患者必須配合多方面的專家長期追蹤,包括耳鼻喉科、眼科、牙科、整形外科等。

  1.聽力矯正:根據患者耳道缺失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於輕微喪失聽力患者,只需給予助聽器,即可改善聽力。若外耳及內耳構造受到影響,則需進行耳道重建手術,通常重建耳道手術可利用患童自己的肋骨軟骨組織來進行外耳道的重建,耳道重建手術通常要分3-4次進行。

  2.視力矯正及追蹤:一般患者視力不受眼部構造異常影響,但少數患者有斜視現象,須配合眼科醫師做校正。

  3.顏面顱骨手術:由於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牽涉到不同部位的手術矯正,必須請教顏面顱骨手術的專家。手術包括顎裂的修補,下頷骨及顴骨的重建等等。

  4.呼吸治療:為避免呼吸道狹小所引起的睡眠窒息問題,可選擇放置氣管切管以協助其維持呼吸道之通暢。

  5.牙齒矯正:因下頷骨發育不全,影響牙齒發育及排列,應定期接受牙醫檢查,必要時以裝置假牙來治療。

  6.語言治療:即早的語言治療,可避免聽力損傷所造成的傷害。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患者一般擁有正常智能,其存活生命亦不受影響。然而顏面外觀的異常,影響患者自我肯定,進而影響就學就業及與外界的社交活動,因此心理輔導及家人支持極為重要。

Reference

  1.Elsa Reich: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 An overview. A publication of Treacher Collins Foundation.

  2.Jeffrey Fearon: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
http://www.ccakids.com/srv.stm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本會副執行長 陳冠如編譯

93年6月11日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14
疾病類別: 努南氏症 Noonan syndrome
疾病名稱: 努南氏症 Noonan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病因學:

一特殊心臟缺損、身材短小、罕見的臉部臨床特徵之多發性先天異常症候群。目前尚無產前檢查可確診,但在懷孕早期可經由超音波掃描是否有心臟方面之異常。

已知50%的患者缺陷基因為PTPN11 mutation(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Type11)

發生率:

1/1,000 ~1/2,500出生新生兒



臨床上表徵:


*蹼狀頸 Webbing of the neck *漏斗胸 Pectus excavatum

*厚且低位或不正常外形的耳朵 Thick, low-set or abnormally-shaped ears

*眼瞼下垂 Sagging eyelids (ptosis)

*眼距過寬 Hypertelorism

*眼內貲贅皮 Epicanthal folds

*小頷畸形 Micrognathia

*青春期延遲 Delayed puberty

*隱睪症 Cryptorchidism

*身材短小 Short stature

*彎曲的頭髮 Curly hair

*先天性心臟疾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普遍性的肺動脈狹窄generally pulmonary stenosis (約50%)

*嬰兒早期餵食困難與生長困難Feeding problems and failure to thrive in early infancy

*認知與語言發展遲緩Delayed cognitive and speech development

*學習困難Learning difficulties

*新生期手與腳周邊水腫Peripheral hand and feet edema in neonatal period




遺傳模式:

一體染色體顯性遺傳,但也有散發性機率產生,不分性別男女機率相等。若雙親其中一位患有此症,其子代則有50%的再發率;雙親若皆為正常,下一胎再發率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治療:

1.心臟缺損問題:一小部份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心臟方面手術或藥物治療,需定期於小兒心臟科接受心臟方面評估。

2.餵食困難問題:對於有較嚴重情形產生者,可能需要短期之管餵食治療,其他產生餵食問題患者,可於出生後最初幾個月經由醫院營養師指導後改善。

3.生長問題:在孩童時期必需定期監測其各方面成長發展,曾有些生長緩慢的患孩,對其使用生長激素治療,但結果目前尚未得到評估。身材短小狀況需得到幼兒園的育幼員了解,並提供相關協助。

4.隱睪症問題:若發現睪丸未下降,建議需於學齡前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將有助於提高未來生育的機率與減少轉變成惡性機率的發生。

5.語言與聽力及視覺問題:語言遲緩需要特殊的幫忙與治療,斜視與近視需適當的照護,聽力喪失可能是因中耳炎引起,則需加以治療。

以上資料轉錄自「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618
疾病類別: 歌舞伎症候群 Kabuki make-up syndrome
疾病名稱: 歌舞伎症候群 Kabuki make-up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1981年由Niikawa 和Kuroki 醫師首先提出,此病症是由於病患五官像日本歌舞伎而命名。歌舞伎為日本江戶時代的傳統舞蹈技術,因男扮女裝且重視舞台效果,故化妝濃豔,眉毛長而寬、睫毛長而明顯、下外側眼瞼外翻、較長的眼裂及低扁的鼻尖。由於此症病人的面孔非常類似日本傳統歌舞劇之臉譜,故以此命名。
據估計,日本每32,000位新生兒中,即有一位患有此症侯群,我國與日本同為亞洲的黃種人,相信國內現有案例應只是冰山一角。其他案例也包括了許多人種,不只黄種人,白人及黑人也都有罹患個案,但目前仍以日本兒童居多。

病因
  此病症的致病原因不明,有醫學報告指出可能是因為內分泌造成的疾病,最近國外有研究發現可能是人體的第八對染色體(8p22-23.1)異常引起,但目前發展仍待醫學界確認。

遺傳模式
  大部份是偶發個案,但有少數是體染色體顯性遺傳。

發生率
  發生率約為1/32,000 (日本)。目前國內發生率未明。

症狀
◎ 生長遲滯
◎ 發展遲緩:輕度至中度智能障礙
◎ 臉部特徵
 眼睛細長,下眼瞼外翻
 弧型彎眉但外三分之一部份稀疏
 斜視或眼顫
 招風耳
 合併唇顎裂症狀
 牙齒排列異常
◎ 神經系統
 肌張力低下
 餵食困難
 癲癇
 小頭症
 視力異常
◎ 骨骼方面
 小指短而內彎
 胎兒型指墊
 肋骨、脊椎或髖關節異常,如脊柱側彎等
 關節鬆弛
◎ 心臟方面
 50%有心臟方面的異常
◎ 其他事項
 泌尿系統異常
 聽力缺損
 易中耳炎

診斷
  國內診斷仍以病人臉部特徵與臨床症狀為依據。最近國外有研究發現可能是人體的第八對染色體(8p22-23.1)異常引起,但目前發展仍待醫學界確認。

治療
  目前採症狀治療。國外有少數個案因此病併發嚴重腦及心臟病變。建議職能及智力方面的評估追蹤,加上聽力治療或配戴助聽器,及早治療及復健,輔以門診追蹤。


參考資料
http://www.kabukisyndrome.com/


撰寫:罕病基金會遺傳諮詢員范育綺
校稿:台大醫院李妮鍾醫師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701
疾病類別: Prader-Willi氏症候群(小胖威利、好吃寶寶) Prader-Willi syndrome
疾病名稱: Prader-Willi氏症候群(小胖威利、好吃寶寶) Prader-Willi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普瑞德威利症候群」(俗稱「小胖威利」)是一種因第十五對染色體長臂(位置15q11-q13)出現缺陷所導致的疾病,其致病成因可分為:



  (1)病患源自於父親的第十五號染色體具有小片段缺失(Micro-deletion)



  (2)病患的第十五對染色體皆源自於母親(單親源二倍體:Uniparental Disomy)



  (3)病患源自父親的第十五號染色體上之基因銘記作用控制中心(Imprinting Center,IC)發生突變



  由於病患罹病的成因不同,因此該疾病的再發率也有所差異。若病患是屬於上述之第(1)、(2)型時,下一胎再發生機率的小於1%;若是屬於第(3)型的病患,則下一胎再發生的機率則高達50%。因此,該疾病的診斷與遺傳諮詢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目前可藉由染色體螢光原位方法(FISH),或其他分子生物技術等工具來進行準確的診斷。



  新生兒時期的病童,會呈現肌肉張力差、餵食困難、生長緩慢、以及體重不易增加等情況,但到2-4歲時則突然食慾大增且無法控制,對食物有不可抗拒的強迫行為,因此導致體重持續增及嚴重肥胖,並產生許多身體及心理的併發症狀。



  其主要症狀如下:




肌肉鬆弛且張力不足

呼吸障礙,或睡眠時呼吸暫停

缺乏色素,膚色或髮色較淡

近視或斜視問題

發展遲緩及輕度智能障礙

脊柱側彎、骨質疏鬆

性腺發育不全,第二性徵不明顯

情緒或行為問題(例如:無法控制的飲食過度、強迫行為、注意力不集中等)




  治療方式主要以飲食控制為主,在嬰兒時期可用鼻胃管餵食來提供足夠營養,而及時進行早期療育及復健工作,對於病患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可以幫助病患訓練肌肉張力,學習坐、爬及走路等基礎動作。而到了幼年時期,必須開始進行熱量攝取的限制與體重控制,並預防因肥胖所造成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及脊椎側彎等症狀。此外,由於部分病患缺乏生長激素,因此目前已有病患開始嘗試使用生長激素的治療方式,並且有不錯的治療效果。部分病患可能出現特殊的行為、學習與情緒問題,應請教心智科的專業人員進行追蹤輔導。




資料來源:本會罕見疾病宣導系列單張(26)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703
疾病類別: 威廉斯氏症 Williams Syndrome
疾病名稱: 威廉斯氏症 Williams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威廉氏症候群是一種遺傳物質缺陷所造成的先天性疾病,大部分是偶發的,極少有家族史,新生兒的發生率約為兩萬分之一,在各個種族國家及男女間有相同的患病率。威廉氏症候群主要影響發育過程的幾個部分,包括知覺發展,行為發展及運動協調等。



【生理特徵】



  威廉氏症候群的小孩有相似的面部特徵,這些特徵包括,小而上翻的鼻子,人中長及嘴吧寬,嘴唇飽滿,下巴較小,泡泡眼,有經驗的專家或醫生可以辨認出這些特徵。除了面部特徵外,這群小孩還可能有以下列的症狀







心血管問題,這是威廉氏症候群患者最主要臨床症狀,主要是因為主動脈或肺靜脈狹窄,有可能造成高血壓,症狀的嚴重性依個體不同而有差異,因此這類病患需要做定期的心臟檢查。

高血鈣,某些威廉氏症候群的嬰孩血液中的鈣濃度會提高,因此需要飲食或藥物的治療,目前造成這種現象的頻率與起因仍未知,大部份患者在兒童時期會自行解除這樣的症狀。

嬰兒出生體重較一般出生兒輕,體重增加速率緩慢,特別是出生的前幾年。而成人的體重也低於一般人之平均值。

威廉氏症候群嬰兒時期餵食困難,這主要是嬰兒的肌肉張力低,易造成吞嚥、吸允困難及嚴重的吐奶。

威廉氏症候群的小孩可能有牙齒方面的問題,包括牙齒較小,齒距較寬,咬合不正等,可以透過牙科醫生作矯正。

對聲音敏感,這類小孩對聲音較一般的小孩敏感,輕微的噪音都可能造成痛苦。

肌肉骨骼問題,這些小孩的肌肉張力較低,關節較鬆弛,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可能硬化,物理職能治療對於這些症狀有良好幫助。


【行為特徵】


  威廉氏症候群的小孩非常的外向且容易親近,而且喜歡與成年人互動,表現出非常友善與高度合作,在學齡時語言的發展大致可達到說話流暢,口齒清析。此外,她們非常喜歡講話,尤其會用成人的口吻並陳腔濫調地不停說,但是他們對於言語的了解並不如他們的語言表達。因此這群小朋友語言的發展或社交能力常被高估。威廉氏症候群的小孩還有視覺空間的障礙,伴隨他們運動的協調能力較差,他們開始會坐與站的時間比較晚,一些需要動作協調的事情,例如騎腳踏車,用剪刀剪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困難的,此外他們多半會懼高,不敢碰觸或走在不平表面或地面上。以下是幾個他們的行為特徵:







過動

過度焦慮與擔憂

注意力不集中

對某些物品或議題有偏見

外向、喜歡交際

對聲音過度敏感

對成人極度友善

對高度或不平的表面感到恐懼


【對家長與老師的叮嚀】


語言的發展的特色與注意事項



學齡前



  語言發展遲緩是學齡前威廉氏徵候群患者的明顯特徵,給予這類小孩早期語言的刺激與學習能幫助他們語言方面的進步,前期給予言語刺激,教導完整句子的表達是極為重要的,此外,利用一些輔助工具以及適時的給予讚揚與鼓勵能使學習的成效更好,任何一個發展的階段讓威廉氏徵候群的小朋友進行語言治療都是有益處的。治療師、學校老師與家長應密切溝通合作,攜手執行小孩的治療計劃,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學齡期



  大部分學齡期威廉氏徵候群的小孩已經可以流暢地說話,正確地發音,並且能夠使用大量字彙與正確文法的句子。當他們聽到別人使用一些較長的或是不常使用的措詞時,會將這些字或句子記起來,碰到其他人時就會諜諜不休的一直重複說著。若碰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時,他常會不適當且重複的發言。大部分的小朋友會不斷提出問題來開始或維持與他人的互動聯繫,並善於利用有技巧的言語引起他人注意。此外他們傾向於誇大或過度戲劇化地形容發生的事件,像是一件小事他們會表達的像是發生重大災難一般。這類小朋友有對語句意義的了解並不如他們對語句的使用,他們可能不了解他們所使用語句的真正意思。他們或許能逐字逐句的背頌出一段文字或一篇故事,但能很難了解文章內表達的基本概念。
當小朋友開始重複的說著從成人的對話中學來的句子時,要特別注意小朋友是否真正的理解或了解他們重複或模仿的話真正的涵義,如果沒有,要提醒週遭的大人們(老師或家長們…),簡化他們對話時所使用的言語,讓小朋友較能了解語句的意義,如果小朋友對於大人的建議或問題表現出無法體會或不領情的狀況出現時,表示他們可能對你的建議或說法不能理解,此時你可能需要用更間單的語言來跟他們溝通。然而如果重複或模仿大人的話,只是小朋友的一個習慣,忽略他們的言詞,或用其它的話題來轉移他們注意力是可以阻卻他們這類無意義的語言表現的有效方法。



感覺與運動能力的困難與療育

  威廉氏徵候群的小朋友,對於大或小動作的運動能力,眼部和頭部間的協調性,空間適應力,距離與方向的判定以及視覺處理的工作,例如辨識、排序與視覺記憶都比一般小朋友來的差,因此他們需要一些特殊的治療。在小朋友尚未能讀寫之前可以進行物體的分類或排序,形狀配對等遊戲進行早期學習。這樣的練習對這群小朋友而言可能比較困難,老師或治療師可以鼓勵父母在家中幫小孩多練習這些遊戲。此外選擇讀物時,有太多顏色或圖片的書本或繪本並不適合,這些可能造成過度視覺刺激而得到反效果。選擇內容簡單,每頁中只放一點點資料的書本是比較好的。





  因為感覺與運動能力比較不足,他們對於較高的地方、攀爬、下樓梯、走槓桿等動作會非常緊張與害怕。所以像丟球接球、用剪刀剪東西、騎腳踏車…等動作,對他們來說會特別困難。必要時請求醫生推薦職能治療師,藉由治療師的幫助,並配合他們的意見,將對小朋友的協調性、平衡感、粗細動作會很有幫助。  



注意力不足與過動

  注意力不足與無法專心是威廉氏症候群的小朋友普遍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他們對聲音過度敏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非常容易受外界聲音的干擾。因此在教學時,先確定小朋友已看著你並注意你,開始時可以利用他們有興趣或覺得新奇的話題或事務吸引他們,然後再轉到要教授的書或教材上。並適時的在過程中提醒他們該做的事,例如閱讀、畫畫…..等,讓他們一直專心於學習的事物上。此外 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也能幫助這些小朋友專心的學習,如果可能,讓他坐在比較靠近老師的位置,並遠離窗戶,門口及愛說話的同學旁邊。





  青春期或成人的威廉氏症候群患者,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的問題較不明顯,但是他們仍然容易轉移注意力,能專心的時間較短,可以教導他們不斷告訴自己‘試著再坐一下’、‘專心並注視著我正在做的事’,自我提醒對較大的患者是個有效的方法。



行為及情緒問題 

  不管是小孩或是成人,威廉氏症候群患者很容易過度焦慮對於批評與失敗也容易感到沮喪。他們可能對於預期的考試或去看醫生擔心焦慮不已,就算去看病的人是他家人甚至個陌生人他都一樣焦慮,對別人需要的關心與注意,常讓別人覺得他們很溫暖很窩心,但是這種過度的焦慮也表示他們經常需要他人的注意及尋求老師或其他人再三的保證與確認以求安心。家長或老師再小朋友患者有這些狀況時適當的安慰及消除他們的疑慮是必要的,不要抱怨他們,這樣只會增加他們的焦慮與沮喪。當您花了很多時間安慰他們,仍然沒有降低他們焦慮時,您也許可以仍給予安慰,但告訴他們必須要有時間限制,也許就幾分鐘,但要讓他們了解你已經知道他們的憂慮,然後轉移話題或情境。因為這群小朋友語言能力或社交能力容易被高估,再加上對壓力承受度低,家長或老師對他們要求易超出他們能力所及,因此一定要時常注意小朋友是否越來越憂慮,並評量環境如學校或家中是否提出過度的要求了。此外他們對於可預期的事項或例行、常規的事務可以做的很好,臨時改變或超出他們預期的事項則會顯得適應不良、無所適從,因此有需要改變計劃或事務時,應給予這類小朋友多一點解釋與時間做準備。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801
疾病類別: 早老症 Hutchinson 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疾病名稱: 早老症 Hutchinson 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Progeria(早老症)患者在兒童時期會有提早老化的現象發生,又稱為Hutchinson - 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早老症最早是在1886年發現的,但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對這種奇怪疾病的發病機制一直感到不解。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所長Francis Collins領導的研究顯示,人体第一對染色体上LMNA(Lamin A)的基因發生變異,可能是導致早老症的最常見原因。Dr. Collins對20名患早老症的兒童進行研究,果發現其中18人的"Lamin A"基因密碼發生了一個單點突變,有一個胞嘧啶(C)的地方都被錯誤地"寫"成了胸腺嘧啶(T),結果製造出少了五十個胺基酸的Lamin A。Lamin A是支持核膜的結構蛋白質,因此早老症病人的細胞核核膜有一半出現畸形。LMNA的突變也和一些疾病如幾種肌肉委縮症有關。

  另外,法國Nicolas Levy的研究也發現,早老症由"Lamin A"基因變異導致,這種基因變異的發生是因為DNA一個鹼基異常。

  除此之外,早老症患者通常對陽光敏感,這是因為此病患者的體?無法進行正常人的DNA修復工作,而失掉細胞複製及蛋白質製造的功能。目前,有兩個與早老症有關的基因缺陷──CSA和CSB被發現,其中CSA基因位於第5號染色體上。這兩個基因密碼產生的蛋白質都與DNA修復以及複製轉譯機能有關。

  "動脈硬化"是早老症患者常見的症狀。在早老症患者中,高血脂的問題是由於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及血中膽固醇增加所造成的。而動脈硬化的問題在每個早老症患者身上皆可看見。根據此臨床發現,科學家推測和脂肪酸運輸及氧化相關的基因表現亦可能為導致早老症的可能原因之一。




遺傳模式



  早老症是一種少見的漸進性遺傳疾病,在出生時檢測不到。科學家所發現的Lamin A突變在患早老症兒童的父母中卻沒有發現,說明它在每個患者身上是自發性突變,不是由父母傳給小孩。約4,000,000 ~ 8,000,000個新生兒中就會有一人患有早老症。所有種族罹患此病之機率皆相同。性別與罹患此病之比率為 男:女=1.5:1。




症狀



  患有早老症的孩童在出生時看似正常,但約6~12個月大時將會慢慢地出現加速衰老症狀,有皮膚的改變及體重不易增加的問題。早老症的特徵會在2歲內開始逐漸出現,如: 典型的鳥型臉、髖部及近端肢體出現有硬皮性變化、皮膚變的較厚且較無彈性、皮下脂肪會大量減少、頭髮及眼睫毛會逐漸掉落,最後甚至會禿頭、青筋突出等。頭部會感覺上相對的較大,鼻成鉤型而突出,下顎狹小,使的臉部呈鳥型臉。

  一些老年疾病,可以在約5歲的早老症孩童身上看到。例如: 高血壓、心?痛、骨質疏鬆症,甚至發生中風等。早老症孩童的存活年齡為8-21歲;平均存活年齡是13歲,早老症病人常在10-20歲因心血管疾病而被奪去生命。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名早老症病人活到26歲。75% 的病患常因心血管疾病而過世,大多是心肌梗塞或鬱血性心衰竭。

  另外,患早老症的兒童心智年齡也多為正常,但有一些美國的科學家指出,患早老症的兒童經常會表現過人的智力。




診斷


  臨床表徵:患者的外觀和生長紀錄是相當重要的診斷依據。早老症孩童除了有生長遲緩的問題外,最常見的表徵如下。

    (1)典型的鳥型頭,且為禿頭。

    (2)身材矮小,體重不足。

    (3)四肢瘦且關節變得明顯。

    (4)皮下脂肪減少。

    (5)梨狀胸,且鎖骨短。

    (6)青筋突出。

  檢驗方法:

    (1)臨床實驗室檢查:尿中玻尿酸值會增加,血中脂肪值常會不正常。但此些檢查對於診斷的幫助不大。

    (2)X光檢查:病患1~2歲時即會發現頭顱骨、胸部、長骨及指骨會發生變化,另外會有骨質疏鬆,和軟組織缺少的現象。

    (3)基因突變分析:早老症研究基金會已經發展出一套 "Diagnostic Testing Program" ,可透過此系統來了解基因是否已發生改變或突變。



治療


  目前尚無專一的治療方法,生長激素治療法可用於加速患者的成長速度。另外此病並無特殊飲食限制。

  早老症的兒童並沒有經歷所有的老化過程,例如他們的心智沒有失常。MIT的老化專家Lenny Guarente認為早老症並非是正常老化的模式。關於引起"早老症"的原因。目前雖然有許多的發現,但尚缺乏更多的實驗數據。由於研究早老對研究人體老化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未來相關的研究將會愈受重視。



Reference



  1)Collins, F.S. et al. Recurrent de novo point mutations in Lamin A cause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Nature, 422 :10.1038 (2003).

  2)De Sandre-Giovannoli, A., Cau, P. , Navarro, C., Boccaccio, I. & Levy, N. Lamin A Truncation in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cience (2003)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林佳儀編譯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802
疾病類別: Cockayne氏(柯凱因氏)症候群 Cockayne syndrome
疾病名稱: Cockayne氏(柯凱因氏)症候群 Cockayne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是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是

  柯凱因氏症候群( Cockayne syndrome ) 是生命的殘酷變奏,讓罹病的孩子在短暫的、還算正常的嬰幼兒期之後,一下跳接到了老年期,錯亂了父母子女的角色扮演,也傷透了家長的心。這樣會提早衰老的病症是源自於基因修補酵素的病變,屬於單基因遺傳病,與真正的早老症( progeria )一樣都是極為罕見的早老性疾病,只是柯凱因氏症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智能會受到全面性的重大傷害,故而又稱為「類早老症」或「類早衰症」 ( progeroid disease )。



  罹患柯凱因氏症的孩子,出生時完全正常,兩、三歲之前除了稍為瘦小之外,發育及發展幾乎都像個正常的兒童,不過自此之後生長發育便開始遲緩下來,很多原本已學會的能力和動作、語言等會逐漸退化,甚至完全喪失。病兒會慢慢消瘦、眼窩深陷、頭髮稀疏,頭顱不再長大且腦部常會出現鈣化斑;鼻子小而尖,耳朵顯得很大,兩頰的皮膚常因對光敏感而呈現紅斑,厲害時還會脫皮,眼角膜逐漸變得混濁起來,牙齒參差不齊且蛀牙情形嚴重;身材不高,再加上關節攣縮變形,因此顯得像個小侏儒。



  此症病人會有重度智障,聽覺越來越差,視覺也會逐漸喪失,小小的心靈不堪承受生理感官功能急速的衰變,往往變得神經質且缺乏安全感,每每在睡夢中尖叫、驚醒,白天則畏光,漸漸退縮起來。咀嚼、吞嚥能力也會慢慢消失,終至需仰賴鼻胃管餵食,還常會嗆到,偶而尚因此導致吸入性肺炎。運動協調功能也日漸退化,走路的步履越趨不穩,最終將喪失行走的能力。



  此症屬於自體隱性遺傳病,也就是說其父母碰巧都是無症狀的隱性帶因者,因此會有四分之一的再發機會,馬偕醫院小兒科醫治過的十二個病例當中,便有一對是兄弟,所以做好遺傳諮詢,並尋求產前診斷的協助是十分要緊的事。此症的發生率並無客觀的數據可供參考,台灣地區確定的個案數到目前為止尚不滿三十例,分佈在全國各地。



  現階段已知此症的致病原因乃是「喪失了基因自行修復能力」之故:人體細胞內的基因時時刻刻受到藥物、化學物、自由基、紫外線、幅射線等的傷害,常會產生缺損或小故障,遇到此種狀況,細胞內普遍存在的基因修補系統便會自動開啟,進行缺損處的修復工作,很快就能讓基因恢復正常功能;然而柯凱因氏症的患者缺乏此種基因修復的能力,因此面對處處因內、外在因素造成的基因缺損,無力修補使之復原,日積月累的結果,便造成各個器官機能逐漸退化、喪失,終至早衰、早夭的悲慘命運了。



  對於此症的診斷,目前只能使用皮膚纖維芽細胞培養,再讓纖維芽細胞接受紫外光照射之後觀察細胞群落受傷復原的能力,與正常人的細胞相較,患兒細胞的復原能力明顯地降低。此法亦可用於產前診斷,抽取羊水細胞做培養,再與正常羊水細胞一起比較其受傷後的修復能力。目前基因修補酵素的研究及基因病變的偵測,在近年內有了相當大的進展,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令人振奮的成果出現。



  全民健保開辦之後,備受煎熬的家長可以大為減輕醫療費用的負擔,讓這些可憐的孩子有較多的機會接受完整的治療,不過醫療總有無能為力的時候,對於這樣特殊病症就沒有治本的實質效益。然而,醫療技術雖然無法挽救提早衰老的悲哀,但是周全的人性化照護環境能為他們略盡人事,也唯有對於弱勢族群醫療需求的重視與研發,才是促進醫學進步重要的原動力之一。





資料來源:本會成立特刊/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 林炫沛醫師提供

其他有關此項疾病之介紹,請詳見「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網頁

David168 说...

分類代碼: 1806
疾病類別: 成人型早老症 Werner Syndrome
疾病名稱: 成人型早老症 Werner Syndrome
疾病介紹:
現階段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 否
是否已發行該疾病之宣導單張: 否

  Werner Syndrome為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患者在青春期或是在成人期的早期會有提早老化的現象發生。培養成人型早老症患者的細胞發現其相對於正常細胞的生命週期較短。而目前已知WRN基因和成人型早老症的病發極為相關。患者在童年時期外觀通常與常人無異,但青春期後身體的各個器官就開始迅速老化始,並伴有各種老年疾病,二、三十歲就會出現七、八十歲'的老態,平均壽命約為40多歲。

  WRN基因位於人類第8號染色體上,WRN有35個exon,可轉譯出有1,432個胺基酸的蛋白質,根據基因序列的分析可知WRN應有核酸外切?(exonuclease)的活性和轉錄活化因子的功能。另外,WRN也被推測為Rec Q family中的'Helicase',但目前為止科學家尚未證實此蛋白質有helicase必備的功能(如; 將雙股螺旋打開),此將有待近一步研究。不過目前已知:有一個酵母菌蛋白質"SGS1"和WRN蛋白質相似,科學家發現,SGS1突變將會使的酵母菌的生命週期較短,且酵母菌會有一些老化的症狀,如核仁會變大且成片段狀。到目前為止,WRN的突變為何會導致成人型早老症的發生,科學家還不清楚,因此科學家希望用酵母菌為生物模式的研究,可揭開成人型早老症的發生機制,同時發展出新的治療藥物。



症狀



  患有成人型早老症的孩童在童年時看似正常,但約10多歲時將會慢慢地出現生長遲緩的症狀,而在二十多歲時,會開始出現頭髮灰白、禿頭、皮膚硬化等現象。而在三十多歲時,患者將可能會有白內障、第二型糖尿病、性徵發育不完全、皮膚潰爛、和骨質疏鬆症等疾病。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性疾病出現,而其中最嚴重的為心臟冠狀動脈硬化。最後成人型早老症病人常在40-50歲時因心肌梗塞及其所伴隨而來的癌症而被奪去生命。

  分析患者所得到的癌症類型發現最常見的為罕見的肌肉瘤,另外骨質疏鬆症也意外地好發於長骨,除此之外,在手指尾端的關節處會有骨頭損傷的症狀,甚者,在腳踝處會有慢性潰瘍的症狀發生,此些皆為成人型早老症典型的特徵。在腦部的觀察中,雖然患者可能會得到中樞神經方面的動脈硬化,但似乎不會有得到阿茲海默症的可能。




遺傳模式



  成人型早老症是一個罕見且為隱性的遺傳性疾病。在各個人種中會有不同的發生率,主要好發於薩丁尼亞及日本,在日本,約20,000 ~40,000個新生兒中就會有一人患有成人型早老症。成人型早老症是由於第八對染色體(8p12)上WRN基因的突變所造成的,患者的父母各帶有一個隱性基因,他們所生的子女,有四分之一的機率得病。




診斷


  主要特徵

    (1)白內障。

    (2)典型的皮膚病症:皮膚薄、潰爛、角質化、區域性的皮下組織萎縮。

    (3)頭型像鳥頭。

    (4)身材矮小。

    (5)遺傳性疾病:WRN基因會發生突變。此項檢查為主要的參考依據。

    (6)頭髮灰白且/ 或稀疏。

    (7)24小時尿中玻尿酸值:會有增加。

  輔助特徵

    (1)第二型糖尿病。

    (2)性徵發育不完全。

    (3)骨質疏鬆症。

    (4)軟組織鈣化。

    (5)動脈硬化。

    (6)聲音音調高亢。

    (7)硬皮化皮膚。





治療


  目前尚無專一的治療方法,只能就患者所得症狀來加以治療。


  家族有人罹病應確認是否為家族性遺傳,以進行家族中帶因者的篩檢,了解下一胎罹病機率及尋求管道得到協助。透過分子診斷有助於偵測出高危險群的父母,藉由產前遺傳診斷作為決定與選擇的參考,可尋求遺傳諮詢取得遺傳相關知識以供決定。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 黃正宏醫師審稿

遺傳諮詢員 林佳儀編譯

2004/09/23

David168 说...

病症: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博仁自出生,就是家人捧在手掌心上疼的寶貝,他是父母親的第一個孩子,也是阿祖的金孫。

然而在小學三年級時發病,開始時發現吃東西容易嗆到,接下來的半年,病情迅速惡化,包括癲癇、走路不穩、視力變差、食慾減退,接著就無法再上學,無法再說話,惡化快到讓父母親完全措手不及!

憶起當時發病的過程,鄭媽媽說,之前博仁的個性很好,因為體貼父母,從來不問父母自己為什麼生病,但也因為知道自己的病,脾氣開始變得暴躁,也曾經在白紙上寫下「死」字,看著年紀小小的孩子就要面臨人生如此沈重的打擊,做父母親的,又怎生承受得了 …

現在的博仁如果還在就學,算來已經是進入青春期的國一學生。今年就長高了十公分,對於母親來說,看著孩子變高又變胖,的確是件開心的事,但也無疑增加了照護上的難度。每天要將博仁抱上抱下的母親便笑說,現在抱他真的是比較辛苦,短距離還可以,長一點就要爸爸幫忙了!

目前,白天照護的責任完全落在鄭媽媽身上,媽媽笑說,我最遠就是到台大。鄭爸爸的公司離家很近,孩子一有狀況,鄭爸爸便立即飛奔回家,前陣子博仁住院兩個月,爸爸也得向公司請假以便照顧孩子。

目前為博仁更換氣切紗布、拍痰、抽痰、更換管子等工作,鄭媽媽完全不假他人之手,說到當時學抽痰的確是怕,但醫護人員說如果不學就要將博仁送至呼吸治療中心,爸媽捨不得,當然自己學。

雖然博仁沒有辦法和媽媽溝通,但鄭媽媽說,孩子還是認得她的聲音,像昨天答應他說要買布丁給他吃,他就會一直等著不肯睡覺!

今年初博仁罹患肺炎,肺功能太差,醫師便進行插管,但反覆了幾次還是不行,最後沒辦法只好進行氣切,目前需 24 小時使用呼吸器。面對博仁的病情仍然逐漸惡化,堅強的鄭爸爸說:「我們用平常心來看待。我們能這樣堅強的走下去,最大支持的力量就是博仁,我們要走得更好,更團結!」

David168 说...

病症:無腦症、合併心臟病、唇顎裂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初見雯雯時,除了唇顎裂之外,從外觀上看起來,她和一般的孩子並沒什麼兩樣,然而,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她卻是罕見的無腦症病童!

雯雯的母親在孕程至 32 週產檢時,醫師判斷胎兒有腦水腫現象,於是建議引產,家人為了慎重起見,轉至大醫院進行 3D 超音波檢查,此時更令人驚訝的宣判是「空腦、心臟有破洞,且有唇顎裂」,醫師判斷即使將胎兒生出來,也不會存活,於是隔天進行引產。然而生命就是這麼奇特,原來得不到大家看好的她,卻安然度過了十幾天,直到醫院要求家長辦理出院手續,此時家人最痛苦的時刻才真正來臨。對於未來該如何照顧這個病兒,家人完全手足無措,在醫院的介紹下,雯雯的阿嬤找到了一所護理之家願意照顧雯雯。但由於該機構只照顧老年人,對於雯雯這樣多種疾病的幼兒,相關的照顧技巧不足,且雯雯所需要的幼兒用氧氣罩也無法提供,於是在進住還不到四天的短短時光中,雯雯便不斷地缺氧和抽筋,最後情況危急,護理之家只好通知阿嬤來接她送急診!

談到救這個孩子,阿嬤心中有無限的酸楚!阿嬤說:「孩子要活多久,有他自己的權利,人家非親非故的都在救濟我們了,我們為什麼不能救自己的血肉至親?我先生走的時候,還是里長幫我籌十幾萬來處理後事的!」

阿嬤說:雯雯的唇額裂要到九個月大之後才能做手術,可能要進行二十幾次。而心臟的破洞,醫師只是告訴她,孩子如果活得到兩歲再來找他,他免費幫孩子手術!阿嬤不知該如何解讀這些醫師的話,只知道這孩子堅強地活了半年多,雖然說是空腦,但她察覺到,雯雯是個喜歡人抱的 小孩 子,尿布濕了也會哭到好像鬧脾氣,相處久了,怎麼能沒有感情?

醫師說,雯雯隨時都會走,但也可能拖個好幾年。阿嬤不知道這個孩子的未來在哪裡,只希望有穩定的經濟支援,好讓這個堅強的孩子能活下去,也好讓原本討厭下雨天的阿嬤,可以在綿綿細雨的日子,騎著摩托車,開開心心地去看看她心愛的小外孫女!

David168 说...

病症: 肌帶型肌肉萎縮退化症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從民國 85 年獨居至今,由於罹病造成玟燕僅有手部以上可以自主活動,目前除了向政府申請的每天三小時的居家照護之外,玟燕所有的時間,都坐在客廳的木質椅子上度過。她倚靠著一張不到一公尺平方的桌子,將抽屜拉開一半,好將她唯一能稍稍活動的手肘撐在上面,也只有如此,她才能在伸手所及約 40 公分的範圍內完成她絕大半的生活,包括吃飯、盥洗、如廁、閱讀、打電話等等。玟燕笑說:關上這個抽屜,我的生命也就關上了!

雖然身體的限制是如此的大,但玟燕一直不放棄貢獻社會的念頭。在民國 85 年那段時間,玟燕還在伊甸服務了 3 年,後來也在勞工局的電話行銷部門做過半年的約聘工作。只是近年工作實在不好找,目前玟燕儘靠著政府發放的每月四千元津貼度日。

經濟困境也是另一項難解的習難。

玟燕目前每個月從縣政府那兒支領四千元殘障津貼,但扣除日常所需,已無力再支付自費的居家服務,短缺的經費目前是靠著罕病基金會、朋友或教會的接濟。聽著窗外大馬路邊的卡車聲不斷呼嘯而過,玟燕說,這裡有風聲、車聲、讀書聲!在這裡,她閱讀朋友帶來的書報,和朋友通電話分享生活體驗,用收音機錄下自己美妙的歌聲:望春風、大江東去……,玟燕不求多,只希望這堡壘中能有著自己想要的簡單生活。

David168 说...

病症:多發性硬化症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這兩年,身體的狀況愈發惡化,說話變得吃力,無法行走,體力也極差,大部分的時間都必須臥床休息。目前一切的生活起居,都由年近 70 歲的媽媽來協助。在金樺罹病之前,詹媽媽自己的身體也不好,但因為孩子的病,因為自己得堅強,現在的她,身體狀況還比以前好得多,完全看不出已經近 70 歲!

看著詹媽媽將金樺一肩背起,沈重的負荷讓兩人均跌倒在地,此時詹媽媽只是笑笑,再度背負起他的愛兒,此時我們彷彿看見詹媽媽年輕時背著小金樺的模樣,只是兩人的臉上都增添了歲月與愁苦。

金樺說,這種病不能依常理來判斷,熱敷、復健都可能使病情惡化,許多病友都不相信,於是都是在錯誤中摸索,但金樺說:「一般人有犯錯的機會,可是我們並沒有,我們沒有後悔的權力。」金樺之前的工作是儀表控制,控制著整個生產線的運作,然而「諷刺的是,我可以控制整個工廠,但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身體!」金樺酸楚地說!

雖然金樺稍有積蓄,然而只出不進也不是辦法,於是詹媽媽目前還靠著撿拾大樓的廢紙箱貼補家用。談到兩人的未來,詹媽媽說哪能想那麼遠!她說:「如果我有一天要拖累人家的時候,是不會讓人麻煩的!」或許這樣的想法也影響到金樺,金華似真似假地告訴我們:「整間屋子的窗戶,只有我床邊的這一扇窗沒裝鐵窗。」媽媽則說:「他是想走,他趁我不在的時候叫人來把鐵窗拆掉!」但我們寧可相信,其實那只是因為金樺長期臥床,不希望眼前望出去的那一片藍天有著礙眼的鐵窗。詹媽媽告訴我們,人不管怎麼過日子,都要心存善良,她求觀世音菩薩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未來,應該冥冥中自有安排。

但我們真的可以將未來完全託付在那未知的安排嗎?

David168 说...

病症:小腦萎縮症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楚真,罹病至今,已邁入第 13 個年頭。

在剛結婚的第二年,楚真發現自己的平衡感愈來愈差,並且隨著病情的惡化,家庭也出現變化!先生因外遇而與楚真離婚,留下女兒讓楚真單獨扶養。先生另組家庭,也生了孩子,由於工作收入也不豐,所以楚真亦未從前夫那兒得到經濟支持。目前即靠著政府每個月 7000 元的補助度日。每月七千元的生活費,對於她和女兒的生活,的確有著很大的限制。

由於病情的變化,從第九年開始,楚真一步都不敢走,除非有人扶持,或者有牆可扶。最近年邁的父親過世了,楚真覺得頓失依靠!掛念楚真的父親,臨終前將一副鑰匙託付給隔壁鄰居,好讓楚真在白天家人都上班上學後,還能有人扶著走出她那小小的房間。

對於小腦萎縮症的病友來說,生活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復健。為了達到良好的復健效果,楚真每天早上 5 點半起床,先念一小時經書,幫助語言能力的復健;再騎腳踏車復健一小時。對於復健的效果,楚真感到十分有成就感,也十分珍惜能復健的機會。

目前楚真申請了一年多的居家照護,每週二、四服務 3 個半小時,照護員推著她到家附近的醫院進行復健,回程再帶她到處去逛逛。楚真說,有居家照護員真的很重要,有了他們,楚真才能去醫院進行復健。

楚真說,由於她說話慢,生活又侷限在這間房子裡,親子問題的確是她目前最大的擔心!女兒進入叛逆的青春期後,她更深深為親子溝通的困難所苦惱。她難過地說,女兒現在愛爸爸多過於她,就因為爸爸會帶她出去玩,帶她去吃愛吃的東西,但對於爸爸外遇的事實,女兒卻不認為有什麼不對。令楚真矛盾的是,如果將來有一天真的要離開女兒,仍然希望女兒能和自己的父親同住,畢竟是骨肉至親。楚真每天努力地復健,就是因為女兒正值青春年少,卻得獨力承擔照護母親的責任,做母親的,又何忍再加諸一點點壓力在孩子的身上?

雖叨念著孩子不聽話,但楚真心裡著實對孩子感到欠疚,辛苦地反覆說著:我女兒真的很乖…她真的很乖…

David168 说...

病症: 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 ( 俗稱小胖威利 )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家寧是個小胖威利症病患。出生時就因為呼吸急促、不會吸吮、沒有嬰兒的啼哭能力而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二星期後,聽著醫生囑咐要學會以鼻胃管餵食、隨時拍痰、以及未來得長期復健等等,媽媽說:說實在的,當時真的是誠惶誠恐!

驚魂未定的爸媽剛開始照顧時,常因為家寧半夜不小心自己拔掉鼻胃管,於是爸爸便學會自行更換鼻胃管;也因為家寧餓了也不會哭,所以爸媽得定時餵食,還要反覆檢查她的消化情形;更因為肌肉的低張力,無力排痰,所以爸媽就要很努力拍痰,拍得夫妻倆輪流手酸。

三個多月大時,家寧因高燒引起嚴重抽筋,從此家裏就得備有大大小小的氧氣瓶 24 小時供氧,以維持血氧值正常,就連洗澡時也要備著氧氣瓶,因為一離開氧氣供應,家寧唇色就發紫,缺氧。今年 8 月份起家寧開始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爸媽得學會每天為她打針,直到她 14 歲,不能中斷。

由於必須隨時檢查家寧的血氧濃度,心跳、呼吸及血壓狀況,照顧的心理壓力是十分沉重的。原本雙薪家庭的父母親,尚有一個五歲大的兒子要照顧,看著孩子沒有保母敢帶,曾試圖找尋安養機構,但一連找了數家,不是機構不收小朋友、就是照護時間有限制、寒暑假必須帶回家;要不就是對象不合,例如只收早期療育或是自閉症兒童等。

在履履受挫後,原本從事公職的母親決定辦理留職停薪,專心照顧孩子。然而,經濟的壓力便隨之而來!因為夫妻倆經濟是各自獨立,先生尚背負著來自於公公的債務,若家寧媽媽不再回職場而選擇照顧孩子,將面臨經濟來源中斷的危機。

「我們的社會到底能不能發揮互助的力量,讓這些生病的孩子能在母親的全力照顧下,平平安安地長大?我們能不能給予這些堅強的母親經濟上的支柱,讓她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照顧著這些需要呵護的孩子呢?」這些問題,家寧媽媽不斷地自問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