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機能障礙

聽覺機能障礙

3 条评论:

David168 说...

聽覺機能障礙
(聽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聽覺機能永久性缺損而言。



等級 障礙程度 備註

重度
優耳聽力損失在九十分貝以上者。  

中度
優耳聽力損失在七十至八十九分貝者。  

輕度
優耳聽力損失在五十五至六十九分貝者。

David168 说...

人工電子耳是一種電子裝置
它可幫助重度聽障者(包括神經性失聰),獲得可用之聽力,並增進溝通能力。
人工電子耳適用於聽覺喪失的成人及兒童,不經過病人已受損的聽覺器官且能直接刺激聽覺神經。此技術研究發展於1950年代,最初是用單一電極(音頻)做傳導,現今已發展至利用多電極(多音頻)來傳導,更增加了語音的了解。提供失聰者另一個選擇,幫助他個聽見世界上美妙的聲音增加他們就業,教育以及社交的機會,目前全世界約有21,000名已接受不同類型的人工電子耳,其中有17,000位為兒童(18歲以下)。

 
人工電子耳與助聽器有何不同

目前市面上的助聽器等裝置,其實只是簡單的音量放大器,功能只是讓聲音大些。對於完全失聰者,卻沒有太大幫助。此時人工電子耳是另一個選擇。失聰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內耳外傷疾病或其他的問題,而導致聽神經受損,使病人突然或漸漸失去聽覺。人工電子耳可避開這些受了傷害或有疾病的那份,直接刺激聽神經,使病人能有足以使用的聽力。這是一般助聽器所無法提供的。人工電子耳適合任何年齡層,不管是長久以來有聽覺障礙或是從小就失聰的人,都可藉著這項技術重新「聽到聲音」。

  何時應考慮使用人工電子耳
當一個人的聽覺喪失,而其他助聽器無大助益時,就應該考慮用人工電子耳了。尤其是聽障兒童,無法藉助聽器幫助時,應儘快考慮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通常聽覺受損的時間愈短愈好。如果時間拖長尤其是對完全失聰的兒童,會增加手術後教育的困難,並降低手術後的效果。

 

 人工電子耳有什麼好處
人工電子耳會得到一般正常的聽覺,它可讓病人聽到環境中大部份的聲音以及一般音量說話的聲音。許多使用者,不需要讀唇語就能了解別人講的話,而大部份的人溝通能力也因此增強,因為他們熟悉了這種裝置並發展出新的聽覺技巧。對於用助聽器沒有助益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不論是因受傷失聰的成人或一出生就失聰的小孩(超過1.5歲),或是稍長後聽覺才喪失的人,都可經由人工電子耳來增加聽的能力。

 

 接受植入者可了解別人說話嗎
大部份接受植入的人表示他們能夠了解別人的談話,甚至能加入談話當中。臨床試驗顯示出,大部份的成人靠著聽與讀唇增加談話的能力。但是有71%的移植者認為增進他們談話的能力為「人工電子耳」,而並不是靠讀唇。在澳洲大部份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的孩童是在學習語文之後才失聰的。目前他們已上一般的小學而不需要(或只要一點點)其他的輔助。而一些一出生就失聰或是在學講話之前失聰的小孩,在接受移植後的進步是比較緩慢。但可藉著教育訓練,使這些小孩們很有效的達到說話的能力。實際上愈來愈多這樣的?

David168 说...

聽障兒的語言世界
聾並不等於啞:「聽不到就不會說話」是一個老舊、錯誤的觀念,大部分的聽覺障礙兒是有殘存聽力的,他們可藉由助聽器或是人工電子耳的協助,利用殘餘聽力來學習說話。因此聽障兒在學習上有他們特殊的需求,如聽覺、說話訓練等;另外因為聽覺和語言的關係密切,所以聽障者的語言發展通常會較一般人來得慢。


不同的溝通方式:聽障兒常用的溝通方式可包括口語、手語及綜合溝通法。要學好口語需要有以下幾個條件:早期發現、配戴合適的助聽器、接受密集且有系統的聽能、讀話、說話訓練且智力正常,有良好的口語環境等。手語目前已被語言學家承認亦是一種語言,但因其語法和標準國語不盡相同,使得聽障兒在語文的表現上較一般學生差,不過,亦有使用手語的第二代聾人在語文及社會適應上有不錯的表現。綜合溝通則是指充分利用聲音、唇形及手語來傳遞訊息。
聽障兒的認知世界
如果聽障兒未伴隨其他障礙,他們的智力和一般人並沒有差別。不過因為語言能力上的限制,因此在表達的時候,沒有辦法完全的表達,以致於容易導致能力被低估的情形。



聽障兒的感情世界

聽障兒的人格,一般人通常會有刻板印象,如:依賴性較強、衝動、孤僻、多疑、易猜忌等,而且認為他們適應能力也比較差。其實,這些人格的形成大部分是因為環境的關係造成,亦即周圍的人(如家人、朋友同學)對他們的接受程度,以及他們本身的溝通能力都是影響他們在社會適應狀況的重要因素。簡言易之,如果聽障兒生活在被孤立、被排擠的環境中,自然就比較容易發展出上述較為負向的人格。相反地,如果聽障兒生活在充滿接納的環境中,他們也能樂觀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