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錦囊

智慧錦囊

4 条评论:

David168 说...

憨山大師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穩守無懊惱,耐煩做事好商量。
常觀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皆從閒口舌,招災多為壞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本來多缺陷,此身那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害,讓他幾分有何妨,春天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層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縱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作主張,諂曲貪瞋真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身平胃散,兩鍾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鬥勝敗莫爭強,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戲房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David168 说...

其他
相信命運您就掌握命運,不相信命運您就超越命運。
假如要從工作人類的價值,馬就比人類有價值。它的價值比人類多好幾倍,而且不埋怨。
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49
宣化上人
詠彌勒菩薩偈頌:你要問我笑甚麼,我要問你哭什麼,哭笑原非中道義,執著兩邊做甚麼,一口喝盡愁怨水,雙眼看破名利人,菩薩面目無人識,交臂失之自蹉跎
事事都好去,脾氣難化了,真能不生氣,就得無價寶。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煩惱永不生,冤孽從那找?常瞅人不對,自己苦沒了。
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覿面若不識,須再重頭煉。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捨不了死,換不了生,捨不了假,成不了真
提得起 放得下 念佛是誰哈哈哈,放得下 提得起 誰是佛念嘻嘻嘻,不是你 不是我 你我之間人太多,也是你 也是我 須彌打倒誰也沒,你念佛 我念佛 你我念佛為什麼,了生死 化娑婆 處處極樂阿彌陀,無你我 有甚麼 萬物靜觀皆自得,煩惱斷 無明破 跳出三界大愛河
世事無常莫執著,夢幻三昧且逍遙,遊戲神通隨便化,靜觀萬物自榮凋,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惺惺幾個悟,夜半鐵漢自思量,生死輪迴由自杜
念念莫忘生死苦,心心想脫輪迴圈,虛空粉碎明佛性,通體脫落見本源,性定魔伏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欲斷盡真福天
任命要知足 煩惱一概除,聲色也不好 名利更不圖,瞪我沒看見 罵我把理服,打我沒跪倒 只笑不會哭,人間也未有 世上找不出,西方真衲子 懷揣牟尼珠
不生煩惱莫疑心,總要管己少管人,多忍不是少諍理,安然清淨智慧生,明心沒有礙難事,見性那有憂愁煩,佛光不是不普照,憂思怨恨隔重山
人生一場夢,人死夢一場,夢裡身榮貴,夢醒在窮鄉,朝朝是做夢,不覺夢黃梁,夢中若不覺,枉做夢一場
《眾生苦》歌詞
我見所有眾生真苦見自己是眾生之一更苦世間的事務把我顛倒日日月月年年時時都沒有辦法覺悟但是現在遭遇真正佛法知道以前所行所作皆是浪費寶貴的性命所以從此以後專心致志修成聖果成佛道則回來度一切眾生皆共得生極樂國成佛道則回來度一切眾生皆共得生極樂國
修行的路上,有時你會失去方向,有時不知如何修行。好像站在十字路口,而不知何去何從。這時要有智慧和定力,還得要持戒。與人相處,有時你會對某些人特別好,但是他們卻恩將仇報,越是對他們好,他們對你越壞。遭遇這種境界時,就應該破除自己的執著。什麼執著?就是你對人要好的執著。恩將仇報者皆是反面教化我們的善知識,他們在幫助我們如何面對艱難處之泰然,此乃我個人修行的體會,漸次的受到這些欺辱及考驗。這些欺辱及考驗正是試驗我們是否會有退心。若你真能明白,則順皆精進。偈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或許你對某些人很好,但是他們卻不願意接近你,那時你就要迴光返照:自己的慈心夠不夠呢?若是夠了,他們終究會被你感動而往好去做。若人不聽時,則應迴光返照:我是否給人壓迫感呢?若你向人點點頭或示好,而他們卻當做作沒看到,你就要想:我是否真誠的尊敬他們?若你能夠常常迴光返照,則離道不遠,已在道中。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0
佛心慧語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你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癡。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後,那一樣是你的。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佛菩薩只保祐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八二、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沈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為了讚美而去行善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癡,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麼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麼辦?
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
如果你真的愛他,那麼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一匹驢,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俊馬。用執著和分別心去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的。
雖然你討厭一個人,但卻又能發覺他的優點好處,像這樣子有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這幸福外,再沒有別的了。
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裏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所以請不要抱怨。
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無事莫把閒話聊,是非往往閒話生。
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所以對於罪業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該特別寬恕他憐愍他,而不應該遠離他捨棄他。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無著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人家怕你,並不是一種福,人家欺你,並不是一種辱。
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當然的。
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祕。
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了。
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人類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敢承擔聖人的心。
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
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後的結果,才能評定。
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須控制現在。
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只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有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麼?失去什麼?
我們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費在文字語言的捉摸上。
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欠了一份債。
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信佛,學佛,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佛不渡無緣的人,不能渡的人,我們就把他當做菩薩來看。
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一般人在遇到對方的權勢大,財富大,氣力大,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這算什麼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負了你,對不住你,但他什麼都不及你,你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而你卻能容忍他,認為他的本性和我一樣,只是一時糊塗,或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熏染罷了,你不必與他計較,能在這樣的情況及心境之下容忍對方,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如果我們放眼從累生歷劫去看,那麼一切的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眷屬?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冤,個個與我有冤。這樣子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再就智慧愚笨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痴的時候,聰明的人可能變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變聰明。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這絕對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
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1
佛光菜根譚-慈悲.智慧.忍耐(星雲大師)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一個登山的人在懸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樹;一個上進的人在人生險途,所急於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人生之大病,不在無用,而在無明;事業之成功,不在學歷,而在學力。
『學習吃虧』能養德,『人我互調』能慈悲;『當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樂。
交友以無瞋為自在,做人以無癡為清涼,用心以無相為淨土,修行以無得為涅槃。
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學問在虛心下可以進步。
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長壽,主要指延續慧命,而非長命百歲。
上課聞道要有歡喜心,指導訓話要有接受心,做事擔當要有勇敢心,和人相處要有恭敬心。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工作時沒有貴賤之分,服務時沒有高低之別,讀書時沒有老少之分,修道時沒有聖凡之界。
不吃過頭的飯,不講過頭的話,不走過頭的路,不做過頭的事。本份,照顧當下;過頭,失去未來。
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機是本份的性格,不計謀是誠實的做人,不自私是淨化的身心。
不患人之不重己,應患己之不重人。
不想改過的人,無法調教;不想向善的人,無法得度。
不辭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積小善,無以圓滿至德。
不願說理是固執,不會說理是愚者,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理是無知。
心懷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鄰和睦,處處是淨土。
水入汙泥,雖清亦濁;人入邪惡,雖正亦奸。
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勢利導,以為疏通之則;人之性,在有所獲得,故當喜拾布施,以為結緣之方。
牙齒以堅硬易毀,故聖賢貴柔;刀刃以尖銳快摧,故聖賢貴渾;神龍以難見稱瑞,故聖賢貴潛;滄海以汪洋難量,故聖賢貴深。
思想要國際化,生活要律儀化,語言要古典化,學習要現代化。
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持戒可以三業清淨,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進可以無事不成,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以言語譏人,取禍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術;以勢力折人,招尤之未遠;以道德化人,得譽之流長。
以拾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求學讀書要: 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
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
只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於廢話;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於無事。
失敗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與人為善、從善如流。
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後五分鐘的人。
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
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買不到人緣;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但買不到人心;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買不到食慾;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但買不到自在;金錢可以買得到美服,但買不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買不到滿足;金錢可以買得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得到床舖,但買不到睡眠。
生產好似搖錢樹,節儉猶如聚寶盆,勤快能換萬擔糧,用心擁有全宇宙。
用兵擇其勇,用人擇其才,用理擇其道,用錢擇其德。
用智慧確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難,困難必解。
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由『無常』,可悟緣起緣滅,必能精進;由『無我』,可知性真性實,必得自在。
目中有人助緣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中清淨和諧多,心中有佛歡喜多。
在學識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養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養生之道,在於吃得淡,吃得粗,吃得少;處世之道,在於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
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自我更新,不斷淨化;自我實踐,不向外求;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有田不種,必無收成;有錢不用,必空積聚。
有為法雖假,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法雖真,執之則慧光不朗。
有道之書盡讀,明事之書多讀,閒雜之書少讀,邪妄之書不讀。
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尊嚴;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
為人父母,要心甘情願養育子女;為人師長,要心甘情願作育英才;為人學生,要心甘情願承受教誨;為人子女,要心甘情願孝養父母。
求革新不可太快,厭惡人不可太兇,要他好不可太過,用人才不可太急,聽發言不可太率,對自己不可太寬。
有能力的人,處處給人方便;無能力的人,處處給人為難。
自己不學好,別人幫不了;自己要學好,誰也擋不了。
勇氣須從一念中求,仁慈須從行儀裡找。
生活的教育重於知識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於功利的教育,普及的教育重於特權的教育,自覺的教育重於接受的教育。
坐姿如鐘,必須穩重;站立如松,必須正直;容貌如鏡,必須明淨;行止如法,必須合儀;思想如流,必須清澄。
作家在稿紙上耕耘,農夫在土地上耕耘,教師在黑板上耕耘,禪者在心地上耕耘。
人我相處之道,靠生活教育來訓練;自我提昇之道,靠思想教育來啟發。
事事肯放過他人則德日昇,事事不放過自己則學日密。
沒有新觀念,不會有進步;沒有大格局,不會有遠見。
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己責;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擔當。
依附得人,可獲終身快樂;投靠非類,將造一生之殃。
受社會教育,為一家謀生;受心靈教育,為萬眾化導。
以智慧燈來點亮心光,以自性佛來成就內心,以六度法來治療心病,以七聖財來豐富內財。
幸運,總是垂青於勇敢的人;福報,總是降臨於厚道的人。
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中,要有善心義氣;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氣。
所謂學問,在於治事,事不治,縱學無益;所謂佛法,在於治心,心不治,縱修無成。
法無善惡,善惡是法;境無損益,損益在人。
治學不厭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訴是能者。
知己、律己,是立身處世之要道;容他、助他,是人際相處之良津。
知苦惱,才會本份不妄求;知慚愧,始能進步不退化。
敢於發問,問出智慧;長於聽聞,聞出對話;善於溝通,談出共識;勇於思考,想出創意;受於鍛鍊,磨出實力;安於靜修,修出道德。
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自學,是成功的動力;自律,是成功的條件;自信,是成功的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安排自己能獲得快樂,充實自己能獲得知識,掌握自己能獲得平安,創造自己能獲得成功。
真理要靠力量來實踐,力量要靠真理來發揮。
為了完成自己,任何考驗都得忍受;為了解決紛爭,任何責任皆得擔當。
為了體驗人生,應以道德嚴律人格;為了追求學問,應以智慧擴充心光。
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做,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淨樂融融。
若要身體好,飲食要吃少;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若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
皈依三寶是平等的精神,因為生佛一如,無高無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看得破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破的人,處處都是困境。
研究要靠資料,發明得靠才華,讀書需要深思,做事應該明辨。
要做行為正直坦蕩的君子,不做沒有是非觀念的小人。
個人的性格,影響自己一生,群眾的性格,影響萬世族親。
時間是一秒一秒給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的用;書籍是一字一字寫就的,所以要一字一字的讀。
胸襟寬大,條條都是大路;心意清淨,處處都是淨土。
能吃虧可以獲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獲得大安樂,能和氣可以獲得大力量,能散財可以獲得大聚集。
做人要和滾雪球,愈滾愈有人緣;做事要如織錦繡,愈織愈有成就。
不擇細流終成海洋,不辭土壤終成高山,不恥下問終致淵博,不飾過失終達善美。
做人要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做;處事要從淡處著眼、疑處用心、無處下手、拙處力行。
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細心,做難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無相。
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獲得成功;處世要能知人,若拾長取短,容易導致失敗。
培才愛才,才可以傳燈;教人用人,才可以傳宗。
培養自學的能力,才不會在苟安中退步;培養教人的胸懷,才能將經驗傳承下來。
培養興趣,而不養成癖好;學習正直,而不學成古板。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1
勢至圓通疏鈔菁華
楞嚴者、一切事究竟堅固也。圓通者、聖性法門、無不通也。勢至、啟教之人。念佛、修行之法。文雖二百四十字、義括淨土諸典。教機法喻。生佛感應以遍含。自自他因果而該徹。作心境之月燈。聖凡之舟楫。
念佛教興、具多因緣。一、指出捷徑修行門路。二、直示當人念念自心佛。三、欲令悟入佛之心性。四、為顯生佛心無差別。五、度脫凡外橫超三界。六、接引權小圓成佛果。七、充足三輩無有疑悔。八、利益今後周遍無盡。九、頓攝六根證圓通境。十、疾空障惱定生佛土。
華嚴經、德雲首宣念佛法門。馬鳴菩薩立論之祖。念佛與止觀並重。楞嚴勢至念佛一章、列在圓通。禪宗不能抑蓮宗為非歸源見性之途也、明矣。
蓮師云﹕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別得菩提。
楞嚴云﹕佛告阿難。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
則此章經、誠為銷業之巨冶、愈病之靈丹、修心之捷徑、求生之要術也。若能常持、無苦不除。無樂不與。無願不遂。無果不得。
偈云﹕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楞嚴云﹕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
行願品云﹕是人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見彌陀佛、及諸聖眾。
善導云﹕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恁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信輪迴最苦。信念佛最妙。信此土修行、難成道果。信願生彼土。乃至十念、決得往生。信報生人天、福盡還墜。信一生樂土、永不退轉、當成正覺。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信念佛之人、彌陀攝取。病中救護、命終來迎。
願消業障。願滅眾苦。願心開。願見佛。願淨業成。願生安養。願授記。願度生。
身禮像、口稱名、心觀想、俱要專一、絕無散亂。
萬緣放下。身心解脫。纔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但念阿彌陀佛。
念佛有六勝益﹕一、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二、惡鬼毒藥、皆不能害。三災八難、咸悉消除。三、宿障冰清、怨命解脫。四、氣力充滿、無諸橫病。五、睡夢吉祥、見佛色像。無有非人、奪其精氣。六、現為一切禮敬、臨終三聖接引。
念佛法門。大小並收。利鈍均攝。事理圓融。性相無礙。
即佛是心、無一心而非心佛。即心是佛、無一佛而非佛心。
心一憶也、佛佛全彰。佛一稱也、心心頓顯。
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
是心作佛、心不念而佛不作。即佛顯心、佛不稱而心不顯。則知念佛一門、誠為見性成佛之妙法矣。
起信云﹕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性佛一顯、果佛自證。
圭山云﹕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不其然乎。設離念佛門外、而欲速見性成佛者。是捨其近易、以求諸遠難也。
起信云﹕專念阿彌、修善回向、願生彼界、終得見佛。
諸餘法門、淺則上根不被、深則下根絕分。唯此一法、利鈍兼收。如水清珠、到處便益。故當信受行持。
十界因果、皆唯心現。若一念心、瞋恚邪婬、即地獄界。慳貪不施、即餓鬼界。愚癡暗蔽、即畜生界。我慢貢高、即修羅界。堅持五戒、即人法界。精修十善、即天法界。證悟人空、即聲聞界。知緣性離、即緣覺界。六度齊修、即菩薩界。真慈平等、即佛法界。
今此教念佛者、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云何捨自心佛。孤佛教耶。
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捨身速生極樂淨土。
梵網云﹕信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
汝心佛者、未成佛也。彌陀佛者、已成佛也。未成佛者、久沉欲海、具足煩惱、杳無出期。已成佛者、久證菩提、具足威神、能為物護。是故諸佛、勸令念佛。
眾生若不念佛、聖凡永隔、父子乖離、長處輪迴、去佛遠矣。所以文殊普賢等諸菩薩、皆願念佛往生、況我凡愚人耶。
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教人念佛。
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若眾生心憶佛、現前必定見佛。
大本云﹕菩薩欲令眾生、速疾安住無上菩提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又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
偈云﹕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則知眾生淨念彌陀、定放光明。心水不淨、菩薩圓通月境、亦不現矣。
末法修行、多諸障難。邪魔嬈亂、佛道難成。今修念佛三昧、承佛願力威神。疾除煩惱、頓破無明。五蘊魔銷、三身佛現。當生極樂佛土、成真應二果矣。
信願、攝根淨念、是不退菩提因行也﹔得三摩地,第一圓通,是不退菩薩果德也。憶念彼佛、因也﹔現當見佛、果也。念見近佛、因也﹔心開香嚴、果也。念心入忍、因也﹔攝人歸土、果也。
能念大勢佛、能攝六根妄、能接念佛人、故名為勢至也。假此菩薩為發起者。表念佛法門、能發智光、得大勢力。離三界苦、取淨土樂也。
念佛一門、能攝信等五十二位諸法行故。
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即攝十信法行。住在三昧、觀佛實相、即攝十住法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攝十行法行。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攝十向法行。心地觀佛、地如佛地、即攝十地法行。憶佛念佛、去佛不遠、即攝等覺法行。心想佛時、是心即佛、即攝妙覺法行。則知超凡入聖、唯有念佛為妙矣。
十二如來、相繼一劫、表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打成一片。不得彈指頃、念世間五欲。則無量性光、自然發明也。
念佛有四。(一)稱名、謂聞說佛名、一心稱念。(二)觀像、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三)觀想、謂以我心眼、想彼如來。(四)實相、即念自性、真實相佛。
清涼云。約能念心、不出五種。(一)緣想境界念佛門。(二)攝境界唯心念佛門。(三)心境無礙念佛門。(四)心境俱泯念佛門。(五)重重無盡念佛門。
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思。正心行處。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
三昧、是禪觀通名。念佛、是一行別目。又此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
繫心一佛、專稱名字。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諸經法門、皆悉了知。
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諸佛、境繁意散、不成三昧。況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
一心念佛、心同佛也。心同形亦同、形同影亦同、不唯此世、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
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
高齊大行和尚云﹕宗崇念佛、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任意早晚、終無再住娑婆之法。此為念佛第一要策。
但念彌陀、即是念諸佛。華嚴問明品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觀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往生淨土、要須有信。信千即千生。信萬即萬生。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名、身常尊敬。始名深信。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諸佛正知、從心想生、故須理念。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故須事念。
佛為外境、心為內境。憶念功成、自然證知、心無佛外之心、佛無心外之佛。唯一法界、普融無盡。
凡涉歷緣務而內心不忘於佛、謂之憶念。譬如世人切事繫心、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應如是。
若或失念、數數攝還。久久成性、任運常憶。又復覺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
攝根淨念。即彌陀經一心不亂、一向專念、觀經一心繫念也。
事則能所緣歷、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無餘念。念念相續、成就定力。理則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緣更無餘緣。緣心自在、成就慧力。
佛有二加被。一者無障則顯加、令其親見。二者障重則冥加、暗令得益。
普賢云﹕有諸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時分身、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令就。
念化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三昧中、忽然憶佛修六度萬行、成三十二相。身有好光、心有智慧、說法利生、降伏魔怨。作是念時、生敬愛心。開發三昧、增進佛行。或於定中、見佛身相、心淨信解。或於夢中、聞佛說法、覺悟佛心。
業障發相、亦開四種﹕(一)昏沉暗蔽業障發相﹕謂念佛時、即便昏睡。沉暗瞪瞢。無所記別。令諸禪觀、不得開發。(二)妄念散亂業障發相﹕欲修觀時、雖不昏沉、而生邪想。欲作四重五逆十惡毀戒等事。展轉生續、無時暫停。因是三昧、不得現前。(三)惡境逼迫業障發相﹕將入定時、雖無妄念、而有惡境。或見焚溺。或聞震擊。或無頭手。或墮山海。如是逼迫、令其驚怖。所發道心、障礙不起。(四)病事苦惱業障發相﹕當念佛時、雖無上境、而身忽然生諸疾病、苦惱百端。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因是無生、不能證入。
對治、除滅。亦開四門﹕(一)治滅昏沉障﹕應教念化佛三十二相中、隨取一相。或取白毫相。閉目而觀。若心暗鈍、懸想不成。當對一尊端嚴佛相、緣之入觀。若不明了、即開眼觀、復更閉目。如是想時、心眼開豁、即破此障、無復沉睡。(二)治滅妄念障﹕應教念報佛所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脫、一切種智、不可思議無量功德。普現色身、利益一切。神通變化、摧伏魔外。如是念佛善法功德、一切邪惡、心心數法自然銷滅。(三)治滅惡境障﹕應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平等法性。空寂無為、無有形相。既無形相、焉有境界逼迫。境界空故、即是治滅此障。(四)治滅病事障﹕應教念十佛。緣佛菩提威勢力持本願功德、不為世間事務牽纏。緣佛福德相好莊嚴意生身相、不為一切病苦所惱。念佛法身、猶如虛空。隨其智力、應化一切。非如眾生、煩惱陰身。八苦交煎、世事纏縛。如蠶作繭、無出頭日。如是念時、此障即滅。故知存心念佛、廣大功德、無有不成。深重業障、無有不滅也。
所現相好、不與經合者、是為魔事。不與本所修行合者、是為魔事。
善根發者、則報因境相、暫現便謝。習因善心、相續不斷。若是魔所作者、則報因境相、久久不滅。或謝去更來擾亂。習因善心、暫發還滅。或倏爾變成惡念。
謂見善相發時、能令心識動亂、煩惱增重、眾多妨礙、不利定心、悉屬魔作。若見善相現已、雖未證禪定、而身心明淨、善念開發、煩惱輕微。或三昧開通、身心快樂。內外安隱、氣色光潤。煩惱寂寂。功德巍巍。此為善發相也。
若邪正未了。當用二法對治﹕(一)止法﹕謂深入三昧、一心念佛。於所現相悉知虛誑。但平心住定、不取不捨。如是息心、寂然不起分別時。若是聖境、則定力逾深、善相如法。若是魔境、現相不久自壞。縱發亦不如法。(二)觀法﹕謂觀真空法界、念虛空法佛。推檢現相、不見生處。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離真如外、無一法相。如是觀念。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修淨業人、具三種力﹕(一)念力。(二)本有佛性力。(三)佛攝取力。云何邪魔、得便擾害。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以真正淨念、除滅邪妄濁想、內想不起、外境自寂。內外法空、一切無生。仁王云﹕一切法空、得無生忍。又無生忍、亦得名無滅忍、無住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生前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臨終以願力接引、令得往生。
慈雲云﹕不值佛、不聞法。惡友纏、群魔惱。受輪迴、墮惡趣。塵緣障道、壽命短促。修行退失、塵劫難成。此即娑婆十種苦也。常見佛、常聞法。聖賢會、離魔事。輪迴息、無惡道。勝緣助道、壽命無量。入正定聚、一生行滿。此即安養十種樂也。
生極樂四意﹕(一)有緣故。彌陀願重、偏接娑婆人。(二)使眾生歸憑情一故。若說十方皆妙、初心茫然、無所依託。(三)不離華藏故。極樂去此十萬億剎、即在華藏第十三層、未出剎種外。(四)即本師故。經云﹕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所圍繞。既讚本尊遮那之德如是。豈非本師隨名異化也。事則從此界、歸彼界。見彌陀、居極樂。理則返不覺、還本覺。見自性、居唯心。
聞說佛名、為聞慧。憶想在懷、為思慧。持念不忘、為修慧。菩薩履三妙慧、淨土往還。
聞念佛門、心不疑貳、謂之信。信已而解、心起樂欲、謂之願。願已而念、心勤精進、謂之行。彌陀經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執持名號。
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成正定聚故。準知罪人十念、即名器矣。反顯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為非器也。
若七日七夜、禮念佛名。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六念(佛、法、僧、天、施、戒)。讀經解義。深信因果。持戒利生。發心發願。回向求生者。真佛與化佛來迎、乘金剛臺、即得華開、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受諸佛記。此名為上品上生也。
雖具五逆、不謗法者、必定得生。如兼謗者、亦不生也。所謂信則決定生、是也。
大本云﹕信樂不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亦得往生。
善導、千念而飛千光。少康、十聲而出十佛。華嚴偈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捨。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楞嚴五云﹕我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2

忍耐歌
笑呵呵。我勸世人要像我。
忍一句。禍根從此無生處。
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
耐一時。火坑變作白蓮池。
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
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寬心大著肚。
終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
若還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世人欺我。害我打我罵我騙我。如何處之。
禪師答曰:
只管 任他。憑他。遠他。莫要理他。再過幾年看他。
身穿破衲襖。淡飯隨時飽。涕唾在臉上。隨他自乾了。
有人來罵我。我也只說好。有人來打我。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氣力。我也無煩腦。這個波羅蜜。就是無價寶。
能依這忍字。一生過到老。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2
聽天由命
聽聽聽。堂前父母須當敬。兄弟同胞要一心。枕邊讒言休要聽。
天天天。天意與人無兩般。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懽喜也有愁。世間苦樂不均事。萬物從天不白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計他人有。富貴貪窮都是命。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3
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間一宿日三餐。非干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時夢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祿前生定。休將巧計害他人。兒孫自有兒孫福。
守守守。命理有時終須有。莫恨貧苦怨爹娘。兒孫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別人閑事不要理。休言長短與笑人。何不將心諒自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3
彌勒古佛勸孝偈
堂上有佛二尊,懊悔世人不識,不是金彩裝成,亦非梅壇雕刻,即令現在父母,就是釋迦彌陀。
若能誠敬事他,何須別求功德,不因父母所生,且導你身何得。
何必靈山燒甚香,只須堂敬爹娘;晨昏菽水隨時奉,足保兒孫世代芳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3
勸節日殺生者
良辰美景,人逢之而色喜,物遇之而心傷者也。何則?人於此時,歡呼暢飲;物於此時,魄震魂飛。人於此時,骨肉團圓; 物於此時,母離子散。人於此時,飾衣服賀新禧,珍饈草芥;物於此時,血淋漓腸寸斷,肝腦沙塵。故節日殺生,第一殘忍者所為也。誠於操刀之煩。慕地回光返照,雖嘉肴在御,當必黯然神傷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3
司馬溫公三惜銘
粒米必惜,致富之源也。隻字必惜,致貴之源也。微命必惜,致壽之源也。如是三者,諸福備矣。從來民以食為天,食以穀為貴,得之則生,失之則死,穀之所係基重。由苗而秀,由秀而實,不知受了多少艱辛,始得秋成。由穀而米,由米而炊,不知幾經勤苦,乃能立食。古詩云:耡很日當午,汗滴很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4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4
金錢也能積德也能造孽
金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晝夜千方百計,捨命似的把他積聚,究竟為的什麼?有人說金錢萬能,如果有了錢,飢渴的可以飲食,寒冷的可以衣服,露宿的可以得第宅,卑賤的可以致榮顯,患難的可以得安樂,侯王可以使傾心,荒山可以成鬧市。試看世界上人山人海,來來往往的微塵數眾,誰不為了金錢忙?也有人說錢錢萬惡,如果有了他,行走時乞丐攔路,安眠時盜賊生心,親兄弟變作路人,好兒孫流為不肖,應付數窮,嚇詐有人,匿名攸到,潰兵擄掠,貪吏計陷。試看世人吞聲飲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無數眾生,誰不是受金錢的苦?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5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4
知足歌
人生儘有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累苦,閒靜便是福。思量患難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疾厄苦,康健便是福。思量死亡苦,在生便是福。思量飢寒若,飽暖便是福。思量挑擔苦,步行便是福。思量孤獨苦,有妻便是福。思量奔馳苦,居家便是福。思量罪人苦,無犯便是福。思量下愚苦,明理便是福。思量露宿苦,有屋便是福。思量日曬苦,陰涼便是福。思量無被苦有蓋便是福。莫謂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多乎。退步思量海樣寬,眼前便是許多福。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又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6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4
燃燈古佛訓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一毫之惡,勸人莫作。
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甚麼命?問甚麼卜?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甚速。
諦聽吾言,毋自傾覆。倘爾執迷,終墜六畜

David168 说...

文昌帝君百字銘
慾寡精神爽,思多血氣衰。少盃不亂性,忍氣免傷財。貴自勤中得,富從儉裡來,溫柔終益己,強迾必招災。善是真君子,刁唆是禍胎。暗中休使箭,乖裡放此困。養性須修善,欺心莫吃齋。衙門休出入,鄉黨要和諧。安份身無辱,閒非口莫開。世人依此語。災退福星來。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8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6
讜言錄
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閒中檢點平生事,靜坐思量日所為。意馬心猿常繫縛,自然天地不相虧。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9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6
忍耐歌
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真奇寶。一朝之忿不能忍,鬥勝爭強禍不小;身家由此破,性命多難保。逞財勢,結冤仇,後來要了不得了。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0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6
行陰德必有陽報
為善而人不知,謂之至善,為惡而人不知,謂之至惡,山藏雲而成雨露,澤藏水而生蛟龍。君懷其道而澤流於世俗,有陰德者,必有陽報,天佑之也;有陰行者,必有照名,人推之也;唯有天德者知之。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1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7:57
改過自新
發奮自新,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豈不快哉?改悔遷惡,如千年幽谷,得一燈朗照,則千年之黑暗俱除。如毒蛇囁指,速即斷去,無絲毫凝滯。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2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6
醒世詩
人生處世道宜修,貧富榮枯勿怨尤。勤力經營堪飽暖,勉身節約度春秋。無驕無諂常安樂,利己利他得志酬。守分無過真快意,活然善養樂悠悠。
石火電光瞬息遷,浮生若夢日流年,蝸牛角上爭西利,螞蟻窩中受苦煎。認假為真真可惜,貪情是樂樂堪憐。何如早悟修身寶,廣佈陰功種福田。
善正不如善教民,居仁由義性天真。修身積德為模範。執玉遺金作大賓。恤寡憐貧懷濟世,扶危濟困願成人。有感率眾迷途返,福祿自然日日新。
捨生取義德為基,福蔭身家善力持。克己造功邀美報,利人方便發慈悲。恒存暗室無他欺,刻懍冥中有聖窺。省察無慚神可表,自然天地不相虧。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3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6
戒殺醒世歌
世人生兒如掌珠,心感常恐兒難育;不幸少時疾病亡,聲聲哭出親兒肉。畜生亦有母子情,尤多護兒牛舐續;雞為寸雛身不離,鱔因愛子身常鞠。物殺我子恨如何?我害他兒不怨毒?世人夫婦欲齊眉,綢繆無限情交篤;有時恩愛不到頭,最苦形單與影獨。鳥有雌雄迭相呼,獸分牝牡群相逐;雙焦比目必同游,笑雁分離必獨宿。人貪滋味美喉嚨,何苦拆開他眷屬/畜生痛苦盡如人,只差有淚不能器;試把他身比自身,何待閻君判直曲?
詩云:
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須求己。
如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大道理。
卜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
延生生子無別方,戒殺放生而已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4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7
勸善歌
寧可多積善,不可多積財;積善培福基,積財成禍胎。石崇當日富,買得殺身災;鄧通飢餓死,銅山惹禍來。堪歎富豪人,眼界總不開,只言錢財好,反笑為善呆;多少守財虜,臨死沒棺材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5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7
老翁歌
八十老翁白髮生,回憶當年一孩童;昔日騎竹馬,今日白頭翁。匆匆一世過,人生一夢中。夫妻終須別,兒女各西東;家財非我有,合眼一場空,死後歸何處?亡魂漂渺中,氣斷陰陽隔,一去不相逢。積德昇天去,惡孽墜獄中。勸世早修功,早修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6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7
自修歌
天下有二難:登天難,求人更難。有二苦:黃連苦,貧窮更苦。有二薄:春冰薄,人情更薄。有二險:江湖險,人心更險,知其難,守質苦,耐其薄,測其險,可以處世矣。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已的根基。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7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7
人情人義人利人患
孔子曰:凡聖人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不存貪意,方能知人情,從人義,明人利,達人患。
人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順、長惠、幼信、君仁、臣忠。
人利:講信修睦。
人患:爭奪相殺。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8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8
過則勿憚改
楊子遺書云:每見朋友中,自己吾於改過,偏要議論人過,甚至數十年前偶誤,常記在心,以為話柄。獨不思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舜跖之心,只在一念轉移,若向來所為君子,一旦改行,即為小人矣;句來所為小人,一旦改圖,則為君子矣;豈可一眚便棄,阻人自新之路?更有背後議人過失,當面反不肯盡言,此非獨非朋友之道,亦自己心地不忠厚,不光明,此過更為非細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9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8
如何立身處世
曾參問孔子道:君子立身處世是怎樣的?孔子說道:多智好謀,容易成功;有勇好問,可操勝算;愚笨怯弱者反是。所以不是君子,忠告弗聽;不是泥地,種樹弗生。得著君子,好比聚沙而降雨;不得君子,好比聚聾而敲鼓。擅寵專權,妒賢忌能,原是愚人的常情,殊不知位愈高,則愈危,任愈重,則易崩,失敗可以立刻等待的。船無水不能行動,然而水多入船要沉沒,所以君子處高位,負重任,恐懼心隨之愈重,詩經上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覆薄冰。」這就是君子立身處世之箴言。


回覆
0 則推薦 留言 30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8
這個留言己被管理員或助理管理員刪除。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1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9
格言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認自己之不是,即清心丹;想他人之好處,即順氣丸。
率真者,無心過,殊多躁言輕舉之失;慎密者,無口過,不免厚貌深青之累。心事如青天白日,言動如覆薄臨深,其稚君子乎!
一切人為惡,猶可言也,惟讀書人不可為惡。讀書人為惡,更無教化之人矣。一切人犯法,猶可言也,惟做官人不可犯法。做官人犯法,更無禁治之人矣。
忠於職務,勤於學問者,必自重之人。喜閱言情小說者,必無遠大之志。好裝飾者,必好色,難免不入污下。為人必須有自尊自重之品德,自尊自重,是人道不可缺之美德也。不自愛、不自立、不自強,貪財好色,絕非自尊之人也。
王陽明先生曰: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
陽明先生上疏乞辭封爵,且謂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人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滿,而禍全。
陽明曰:鄉愿以忠信廉潔見取於君子,以同流合污無忤於小人,故非之舉,刺之無刺。然究其心,乃知以忠信廉潔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壞,不可與人堯舜之道矣。

David168 说...

知足
魏禧日知錄云: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貪者,天不能死;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3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09
立身處世箴言
高昌子的族人高庭,一日來見孔子,向孔子說道:庭不必山高,不嫌路遠,提衣拂草,專誠前來,問事君子的道理,願夫子明白賜教。孔子說道:「辦事要幹練,待人要敬重,行仁要不倦。見了君子要保舉他,見了小人要退去他。除去你為惡的心腸,顯出你忠心來。奉侍君子效他行事,學他的禮貌,那麼遠在千里以外,也和你親近如兄弟了。若然行事不效法,禮貌不知學,那麼近在對門,也和你不通往來了。終日講話,不忘自己的憂慮;終日行重,不忘自己的禍患;只有智者才能夠。所以在自修時,常存恐懼,以除後患;力行恭儉,以避艱難。要知一個人終身行善,一句話便會失敗的,出言安可不慎呢?」高庭稽首說:「得聞夫子一席教訓,好比飽嚐了一席山珍海味,庭當終身謹記,當作立身處世的箴言。」說罷退去。孔子教人,是因人而教的。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4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10
孔子觀水
孔子閒步至河邊,俯首觀水東流。子貢問曰:君子遇水觀察,為什麼呢?孔子答曰:困他常流不息,且能普及一切生物,所以水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幾百丈山谿間而不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見多少,不用刮削,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又好像善於變化。水有這些德處,所以君子遇水必觀,細察他個種相像的意義,可以明瞭君子立身處世的大道,作用是大極了,安可以不看呢?又安可與看山一例觀呢?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5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10
孚佑帝君勸世良方
孚佑帝君勸世良方 修身立命之本
一曰孝:孝行之首,天地所欽,居處日用,宜體親心。
二曰敬:敬則無肆,每事兢兢,如承大祭,如覆薄冰。
三曰忠:忠以報國,炳著乾坤,關侯武穆,不朽精魂。
四曰義:義無苟求,貞正自處,雁不重群,犬不二主。
五曰守:守身如城,嗜欲勿攻,素位而行,有始有終。
六曰忍:忍辱為榮,廉頗負荊,淮陰胯下,滅項功成。
七曰端:端人取友,不狎邪僻,教訓不俗,鄉黨矜式。
八曰方:方先絜矩,復礪廉隅,不諧污世,落落自殊。
九曰仁:仁同天地,愛物愛人,先邇後遠,始於親親。
十曰厚:厚德無疆,坤道之成,無為刻薄,怒觸雷霆。
十一曰不驕不詐:驕則無禮,詐則無信,禮信胥忘,元良汩盡。
十二曰不貪不嗔:貪而無厭,嗔而無歇,非墮餓鬼,即入蛇蝎。
十三曰不欺不罔:欺由罔生,心原難昌,死父生君,敢亂囂囂。
十四曰不邪不淫:淫是邪緣,見色勿迷,粉白黛綠,骷髏東西。
十五曰相親相睦:親愛存心,視無膈膜,天下一家,誰可疏薄。
十六曰同善同誠:明善誠身,聖訓諄諄,同成正覺,不別群倫。
十七曰化己化人:人己立達,大化同歸,煩惱消融,靜者之機。
十八曰好道好義:道義光明,秉彝之性,常念在滋,所性堅定。
十九曰廣勸廣行:功成唯志,勸念修行,廣大無私,普渡眾生。
二十曰無是無非:是非緣起,端由妄為,聖哲無妄,本行為虧。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6 / 3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aslee 傳送時間: 2006/1/8 上午 08:11
醒世詩
萬般變化總由心,至誠行道貫古今;百年光陰如流水,一世浮華似行雲。
明鏡止水以存心,泰山喬嶽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直,光風霽月以待人。

生老病死
生者為人死為鬼,臭屍埋土堆。金銀萬貫,誰買命回,陰間淚空垂。
老壽高年血氣虧,明道速痛悔。往年事事,是否有愧?從今另發揮。
病字英雄最忌畏,有力難發威。英雄何在?命與作對,體弱聲氣微。
死生生死永輪迴,只因性迷醉。貪財好色,作囚自累,忘卻故家歸。

惜福
張無盡見雪竇教以惜福之說曰:事不可做盡,勢不可倚盡,言不可道盡,福不可享盡。凡事不盡處,意味偏長。病至然後知無病之快,事來然後知無事之樂。故禦病不如卻病,多事不如省事。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老不足嘆,可嘆是老而虛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稱。貪得者,是身富而心貧;知足者,是身貧而心富。積財者可以避患,患亦生於多財。與其患生於多財,不若財盔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