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與人生 荀子嘗云:「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實在饒有深意。人的一生無論處世或做學問,都應窮盡其道理,探究其疑難。如此,思想與人格才能不斷地向上開拓,以臻圓滿之境。為學與人生,有以下四點: 第一、治學不厭才是智者:蘇軾以為「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因此勤於讀書,使學問達到既專且博的境地。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之智者為學,總能窮日苦讀而不厭,如孔子勤讀《易經》,以致「韋編三絕」;鄭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凡治學者應該熟讀精思,學必求成,久久自有見處。 第二、誨人不倦才是仁者:「教不倦」是孔子的治學態度,由於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門下弟子,有才者比比皆是。佛陀更是偉大的教育家,他不因眾生頑強而捨棄,反而以無量法門,化導眾生,如面對提婆達多的迫害、指鬘外道的兇殘、善覺王的侮慢,都是慈悲攝受、耐心說法,使之放下成見,改心換性。足見一位有德的仁者,始終秉持誨而不倦的教育理念。 第三、做事不苦才是勤者:做事肯勤勞精進,即使事情繁重,也不以為累,進而甘之如飴,才能心生歡喜。過去祖師大德能受人敬重,都是因為他們以不苦之心在做事,如駝標比丘勤於為掛單的人提燈照路,三十年送往迎來,他的手指已能自行發光,隨時得以照亮客僧前行的路。又如道元禪師曬香菇、雪峰禪師擔水、雲門禪師挑柴…。做事能夠不苦,才能持久,才是勤者。 第四、受屈不訴才是能者:一個能者,凡事要能沉得住氣;遇委屈不平時,不叫苦、不喊累、不怕難,勇於承擔,人生才有希望和光明。在禪門,受得了黃檗棒、臨濟喝者,方可成大器。如雲門禪師一再被睦州道蹤禪師拒於門外,甚至腳被夾傷,仍然跟隨道蹤禪師學習,最後終於能繼承衣缽,成立雲門宗。因此,受屈而不訴,受得起、耐得住,就能增加內在的力量。 大凡智者、仁者、勤者、能者,始終執守治學不厭,誨人不倦,做事不苦,受屈不訴的態度來為學處世。身處物質富饒、資訊爆炸、道德薄弱的現代,我們能否引以為鑑?第一、治學不厭才是智者,第二、誨人不倦才是仁者,第三、做事不苦才是勤者,第四、受屈不訴才是能者。
如何融和 「融和」是一種包容的雅量,一種平等的對待,一種尊重的態度。當今國際間,瀰漫著對立與分化的氛圍,最需要的是融和的器度。所謂「百川匯歸大海,共一鹹味」,「各族入佛,同為佛子」,佛教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無不關懷一切眾生。我們如何發揚融和的精神,增進和平?有以下六點:第一、傳統現代的融和:現代社會中,有人倡導科技文明,有人尊崇原始自然,有人歡喜新詩文學,有人愛好文言古籍。傳統,是古聖先賢的智慧經驗結晶,隨著時代慢慢發展,有時不能不順應時代的潮流。因此,傳統不是完全對或不對,現代也不全然是好或不好,最好能將前人智慧經驗的傳統,配合現代潮流的發展,彼此融和,才能永遠為世人所需要。第二、東西文化的融和:有的人醉心東方文化,有的人追求西方文化,其實,我們說,以東方的文化為體,西方的文化為用,東西方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和。尤其國際間各種族、民情風俗各有所長,文化的融和,可以讓社會朝向更多元化的發展,豐富人文內涵,促進人類的和諧。第三、自他群我的融和:團結,並不是我大,你要來跟我團結。團結,是平等的;融和,是自他關係一致的。佛陀主張「眾生平等」,即是「自他融和」,不僅佛教要融和,不同宗教、族群、國家、社會,都要摒除愛恨的分歧、怨親的疏離,發揮「同體共生」的精神,彼此才能和諧往來。第四、事相義理的融和:「理事圓融泯自他,白雲飛去了無遮」,意謂世間萬物,都具有理和事兩個層面。有的人只重視「事」,顯得太過現實,有的人光說「理」,又讓人覺得太過抽象,無法心領神會。因此,事與理要融和,能以事顯理,以理彰事,理事無礙,甚至事事無礙,也就能圓融自在了。第五、僧信四眾的融和:現在佛教,有以出家眾為主的僧團,有以在家眾為主的教團,僧信之間,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彼此要水乳交融,溝通協調,互助尊重,你我團結,把力量凝聚了,才能一同弘揚佛法,共同為眾生福祉而努力。第六、顯密八宗的融和:佛教教主只有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佛教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緣起等教義是一致的,因此,不必爭執你錯我對,不要分別宗派大小,應該主張禪淨融和、顯密融和、南北傳融和,共同恪遵佛陀的慈心悲願,給予眾生得度的因緣。世間是多彩多姿的,要能欣賞、融和,才能萬花齊放、百鳥爭鳴,眾生也才能在佛法的教化中,蒙受利益,安頓身心。「如何融和」?有以上六點。第一、傳統現代的融和,第二、東西文化的融和,第三、自他群我的融和,第四、事相義理的融和,第五、僧信四眾的融和,第六、顯密八宗的融和。
发表评论
2 条评论:
為學與人生
荀子嘗云:「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實在饒有深意。人的一生無論處世或做學問,都應窮盡其道理,探究其疑難。如此,思想與人格才能不斷地向上開拓,以臻圓滿之境。為學與人生,有以下四點:
第一、治學不厭才是智者:蘇軾以為「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因此勤於讀書,使學問達到既專且博的境地。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之智者為學,總能窮日苦讀而不厭,如孔子勤讀《易經》,以致「韋編三絕」;鄭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凡治學者應該熟讀精思,學必求成,久久自有見處。
第二、誨人不倦才是仁者:「教不倦」是孔子的治學態度,由於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門下弟子,有才者比比皆是。佛陀更是偉大的教育家,他不因眾生頑強而捨棄,反而以無量法門,化導眾生,如面對提婆達多的迫害、指鬘外道的兇殘、善覺王的侮慢,都是慈悲攝受、耐心說法,使之放下成見,改心換性。足見一位有德的仁者,始終秉持誨而不倦的教育理念。
第三、做事不苦才是勤者:做事肯勤勞精進,即使事情繁重,也不以為累,進而甘之如飴,才能心生歡喜。過去祖師大德能受人敬重,都是因為他們以不苦之心在做事,如駝標比丘勤於為掛單的人提燈照路,三十年送往迎來,他的手指已能自行發光,隨時得以照亮客僧前行的路。又如道元禪師曬香菇、雪峰禪師擔水、雲門禪師挑柴…。做事能夠不苦,才能持久,才是勤者。
第四、受屈不訴才是能者:一個能者,凡事要能沉得住氣;遇委屈不平時,不叫苦、不喊累、不怕難,勇於承擔,人生才有希望和光明。在禪門,受得了黃檗棒、臨濟喝者,方可成大器。如雲門禪師一再被睦州道蹤禪師拒於門外,甚至腳被夾傷,仍然跟隨道蹤禪師學習,最後終於能繼承衣缽,成立雲門宗。因此,受屈而不訴,受得起、耐得住,就能增加內在的力量。
大凡智者、仁者、勤者、能者,始終執守治學不厭,誨人不倦,做事不苦,受屈不訴的態度來為學處世。身處物質富饒、資訊爆炸、道德薄弱的現代,我們能否引以為鑑?
第一、治學不厭才是智者,
第二、誨人不倦才是仁者,
第三、做事不苦才是勤者,
第四、受屈不訴才是能者。
如何融和
「融和」是一種包容的雅量,一種平等的對待,一種尊重的態度。當今國際間,瀰漫著對立與分化的氛圍,最需要的是融和的器度。所謂「百川匯歸大海,共一鹹味」,「各族入佛,同為佛子」,佛教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無不關懷一切眾生。我們如何發揚融和的精神,增進和平?有以下六點:
第一、傳統現代的融和:現代社會中,有人倡導科技文明,有人尊崇原始自然,有人歡喜新詩文學,有人愛好文言古籍。傳統,是古聖先賢的智慧經驗結晶,隨著時代慢慢發展,有時不能不順應時代的潮流。因此,傳統不是完全對或不對,現代也不全然是好或不好,最好能將前人智慧經驗的傳統,配合現代潮流的發展,彼此融和,才能永遠為世人所需要。
第二、東西文化的融和:有的人醉心東方文化,有的人追求西方文化,其實,我們說,以東方的文化為體,西方的文化為用,東西方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和。尤其國際間各種族、民情風俗各有所長,文化的融和,可以讓社會朝向更多元化的發展,豐富人文內涵,促進人類的和諧。
第三、自他群我的融和:團結,並不是我大,你要來跟我團結。團結,是平等的;融和,是自他關係一致的。佛陀主張「眾生平等」,即是「自他融和」,不僅佛教要融和,不同宗教、族群、國家、社會,都要摒除愛恨的分歧、怨親的疏離,發揮「同體共生」的精神,彼此才能和諧往來。
第四、事相義理的融和:「理事圓融泯自他,白雲飛去了無遮」,意謂世間萬物,都具有理和事兩個層面。有的人只重視「事」,顯得太過現實,有的人光說「理」,又讓人覺得太過抽象,無法心領神會。因此,事與理要融和,能以事顯理,以理彰事,理事無礙,甚至事事無礙,也就能圓融自在了。
第五、僧信四眾的融和:現在佛教,有以出家眾為主的僧團,有以在家眾為主的教團,僧信之間,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彼此要水乳交融,溝通協調,互助尊重,你我團結,把力量凝聚了,才能一同弘揚佛法,共同為眾生福祉而努力。
第六、顯密八宗的融和:佛教教主只有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佛教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緣起等教義是一致的,因此,不必爭執你錯我對,不要分別宗派大小,應該主張禪淨融和、顯密融和、南北傳融和,共同恪遵佛陀的慈心悲願,給予眾生得度的因緣。
世間是多彩多姿的,要能欣賞、融和,才能萬花齊放、百鳥爭鳴,眾生也才能在佛法的教化中,蒙受利益,安頓身心。「如何融和」?有以上六點。
第一、傳統現代的融和,
第二、東西文化的融和,
第三、自他群我的融和,
第四、事相義理的融和,
第五、僧信四眾的融和,
第六、顯密八宗的融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