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希運禪師

(﹖~850) 唐代禪僧

1 条评论:

David168 说...

福州閩縣人,姓氏不詳,幼年在洪州黃檗山出家,聰慧利達,學通內外,相貌殊異,額肉隆起如珠,號為肉珠。後來因他人啟發,到江西去參馬祖道一。那時道一已經圓寂,於是往見百丈懷海,問道一平日的機緣,懷海向他說起關於「豎拂」被喝、三日耳聾的一段話。希運自稱得見道一的大機大用,懷海印可他,說他有超師之見。希運後來在洪州高安縣鷲峰山建寺弘法,並改其山名為黃檗山,往來的學眾很多。唐武帝會昌二年 (842),河東節度使裴休在鍾陵(今江西省進賢縣)為廉鎮(即觀察使),迎請希運上山安置在鍾陵龍興寺,旦夕問道。唐宣帝大中二年 (848),裴休移鎮宛陵(安徽省宣城縣),又迎請希運至開元寺,常去參問,並記錄所說,即為現行的《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以師酷愛舊山,故凡所住山,皆以黃檗稱之。當時黃檗的門風盛於江南,圓寂後諡『斷際禪師』。有《語錄》、《傳心法要》、《宛陵錄》各一卷行世。他的法嗣有臨濟義玄、睦州陳、千頃楚南等十二人,而以義玄最為特出。

  希運繼承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而力倡「心即是佛」之說。他在《傳心法要》中說︰「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以來,不曾生,不曾滅,超過一切限量、名言、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他認為這個所謂心,不是見聞覺知之心,他說「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以知識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然本心雖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假如「當下無心,決定了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又說︰「諸菩薩與一切蠢動眾生同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而發揮其心佛一如的思想。希運的禪風即是沿這一思想基礎出發,主張「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反對「以見聞覺知為心」,有時也以打、棒、喝等為接機的方便。後來臨濟的宗風,即淵源於此。謹錄希運禪師與百丈懷海禪師對答乙則公案:

  黃檗到師處,一旦辭云︰「欲禮拜馬祖去。」師云︰「馬祖已遷化也。」檗云︰「未審,馬祖有何言句?」師遂舉再參馬祖,豎拂因緣言︰「佛法不是小事,老僧當時因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檗聞舉,不覺吐舌。師云︰「子已後莫承嗣馬祖去麼?」檗云︰「不然,今日因師舉,得見馬祖大機之用;然且不識馬祖,若嗣馬祖,已後喪我兒孫。」師云︰「如是如是,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子甚有超師之見。」


‧摘錄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禪門驪珠集》、《百丈懷海語錄》、《卍續藏》)